九味順氣散
中醫(yī)世家
2023-05-16 12:17:13
九味順氣散
別名 : 勻氣散
處方 : 白術半錢
,白茯苓半錢,青皮半錢,白芷半錢
,陳皮半錢
,烏藥半錢
,人參半錢
,甘草2分半
,木香2分
。

制法 : 上銼細末
。
功能主治 : 痘瘡四周沸起,中心陷落者。
用法用量 : 水1盞
,煎7分
,去滓溫服。
摘錄 : 《痘疹心法》卷二十三
木香順氣丸簡介
目錄1拼音2英文參考3概述4《證治準繩·類方》第四冊引《醫(yī)學統(tǒng)旨》方之木香順氣丸 4.1組成4.2制法4.3木香順氣丸的用法用量4.4功能主治 5《便覽》卷二方之木香順氣丸 5.1組成5.2主治5.3木香順氣丸的用法用量5.4制備方法 6《古今醫(yī)鑒》卷五方之木香順氣丸 6.1組成6.2主治6.3木香順氣丸的用法用量6.4制備方法 7《御藥院方》卷三方之木香順氣丸 7.1組成7.2主治7.3木香順氣丸的用法用量7.4制備方法 8《東醫(yī)寶鑒·內(nèi)景篇》卷一引《丹溪心法》方之木香順氣丸 8.1組成8.2主治8.3木香順氣丸的用法用量8.4制備方法 9《袖珍》卷二方之木香順氣丸 9.1組成9.2主治9.3木香順氣丸的用法用量9.4制備方法 10《北京市中藥成方選集》方之木香順氣丸 10.1組成10.2功效10.3主治10.4木香順氣丸的用法用量10.5制備方法10.6用藥禁忌 11《飼鶴亭集方》之木香順氣丸 11.1組成11.2功效11.3主治11.4木香順氣丸的用法用量11.5制備方法 12《楊氏家藏方》卷五方之木香順氣丸 12.1組成12.2主治12.3木香順氣丸的用法用量12.4制備方法 13《普濟方》卷一八二引《瑞竹堂方》之木香順氣丸 13.1組成13.2功效 14木香順氣丸的藥典標準 14.1品名14.2處方14.3制法14.4性狀14.5鑒別14.6檢查14.7含量測定 14.7.1色譜條件與系統(tǒng)適用性試驗14.7.2對照品溶液的制備14.7.3供試品溶液的制備14.7.4測定法 14.8功能與主治14.9用法與用量14.10注意14.11規(guī)格14.12貯藏14.13版本 15木香順氣丸的中藥部頒標準 15.1拼音名15.2標準編號15.3處方15.4制法15.5性狀15.6檢查15.7功能與主治15.8用法與用量15.9規(guī)格15.10貯藏 16木香順氣丸(水蜜丸)藥品說明書 16.1藥品名稱16.2藥品漢語拼音16.3劑型16.4性狀16.5木香順氣丸的主要成份16.6木香順氣丸的功能主治16.7木香順氣丸的用法用量16.8注意事項16.9木香順氣丸與其它藥物的相互作用16.10備注 17參考資料附:1古籍中的木香順氣丸*木香順氣丸相關藥品說明書其它版本 1拼音 mù xiāng shùn qì wán
2英文參考 muxiang shunqi pills [中醫(yī)藥學名詞審定委員會.中醫(yī)藥學名詞(2004)]
3概述 木香順氣丸為方劑名
,其同名方劑約有十首
。
木香順氣丸中成藥的主要成分為木香、枳殼(制)
、陳皮
、香附(醋制)、檳榔
、蒼術(炒)
、砂仁、厚樸(制)
、甘草
、青皮(炒)[1]。具有行氣化濕
,健脾和胃的功效
。用于濕濁中阻、脾胃不和所致的胸膈痞悶
、脘腹脹痛
、嘔吐惡心、噯氣納呆
。
《中華人民共和國衛(wèi)生部藥品標準》記載有木香順氣丸的部頒標準
。
《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典》(2010年版)記載有木香順氣丸的藥典標準。
4《證治準繩·類方》第四冊引《醫(yī)學統(tǒng)旨》方之木香順氣丸 木香順氣丸為方劑名
,即《證治準繩·類方》第四冊引《醫(yī)學統(tǒng)旨》方木香順氣散作水丸[2]
。
4.1組成
木香、香附
、檳榔
、青皮(醋炒)、陳皮
、厚樸(姜汁炒)
、蒼術(米泔浸炒)、枳殼(麩炒)
、砂仁各一錢
,炙甘草五分[2]。
4.2制法
上藥為末[2]
4.3木香順氣丸的用法用量
加生姜三片
,水煎
,食前服[2]
。
4.4功能主治
《證治準繩·類方》第四冊引《醫(yī)學統(tǒng)旨》方之木香順氣丸功能行氣散結
。主治氣滯腹痛
。[2]
5《便覽》卷二方之木香順氣丸
5.1組成
廣木香1兩(不見火),大川烏(火炮
,去皮臍)7錢
,三柰5錢,巴豆7錢(去皮油
,取霜)
,一方加丁香3錢,川芎5錢
,蘿卜子7錢
。
5.2主治
《便覽》卷二之木香順氣丸主治脾胃飲食所滯,生痰上攻
,氣喘不寧
,堵塞不通,吐痰不絕
,胸膈脹滿
,氣滯不散,風痰壅盛
,氣促不安
。
5.3木香順氣丸的用法用量
每服1丸,嚼白蘿卜送下
,再吃蘿卜壓之
;氣虛弱喘嗽,服綠豆大1丸
。
5.4制備方法
上為末
,酒煮肥棗(去皮核),搗如泥為丸
,如黃豆大
,或面糊為丸。
6《古今醫(yī)鑒》卷五方之木香順氣丸
6.1組成
沉香5錢
,木香3錢
,當歸1兩(酒浸),白茯苓1兩
,山藥1兩
,郁李仁2兩,檳榔2兩
,菟絲子1兩(酒制)
,牛膝2兩(酒浸)
,枳殼2兩(面炒),獨活1兩
,防風1兩
,火麻仁2兩,大黃(酒蒸)5錢
。
6.2主治
《古今醫(yī)鑒》卷五之木香順氣丸主治翻胃
,大便閉結者。
6.3木香順氣丸的用法用量
每服25丸
,白滾湯送下
。
6.4制備方法
上為未,煉蜜為丸
,如梧桐子大
。
7《御藥院方》卷三方之木香順氣丸
7.1組成
京三棱1兩(炮),石三棱1兩
,雞爪三棱1兩
,檳榔1兩,木香1兩
,陳橘皮1兩(去白)
,半夏1兩(生姜制),人參1兩(去蘆頭)
,白茯苓1兩(去皮)
,蘿卜子(微炒)1兩,白豆蔻仁半兩
,縮砂仁半兩
,黑牽牛(微炒,頭末)5兩
。
7.2主治
《御藥院方》卷三之木香順氣丸主治停飲遲化
,中氣不和。
7.3木香順氣丸的用法用量
每服40丸
,加至50丸
,食后溫生姜湯送下。
7.4制備方法
上為細末
,生姜汁面糊為丸
,如梧桐子大。
8《東醫(yī)寶鑒·內(nèi)景篇》卷一引《丹溪心法》方之木香順氣丸
8.1組成
黑牽牛子2兩(頭末)
,破故紙2兩
,枳殼1兩,陳皮1兩
,香附子1兩
,木香5錢
,蘿卜子5錢,大腹皮5錢
。
8.2主治
《東醫(yī)寶鑒·內(nèi)景篇》卷一引《丹溪心法》之木香順氣丸主治諸氣痞滯刺痛
。
8.3木香順氣丸的用法用量
每服50丸,溫水送下
,不拘時候
。
8.4制備方法
上為末
,水為丸
,如梧桐子大。
9《袖珍》卷二方之木香順氣丸
9.1組成
木香半兩
,檳榔1兩
,青皮(去白)1兩,大黃3兩(微炮)
,黑牽牛末2兩(1兩生
,1兩熟)。
9.2主治
《袖珍》卷二之木香順氣丸主治諸氣
。
9.3木香順氣丸的用法用量
每服40丸
,溫水送下。
9.4制備方法
上為末
,4兩藥
,1兩3錢面,用蜜為丸
,如梧桐子大
。
10《北京市中藥成方選集》方之木香順氣丸
10.1組成
陳皮96兩,烏藥96兩
,枳實(炒)96兩
,檳榔96兩,厚樸(炙)96兩
,枳殼(炒)96兩
,香附(炙)96兩,黃芩96兩
,青皮(醋炒)48兩
,黑丑(炒)48兩,大黃48兩
,桔梗48兩
,木香48兩,三棱(炒)24兩
,莪術(炙)24兩
,山楂96兩
,官桂12兩,甘松12兩
,吳茱萸(炙)12兩
。
10.2功效
《北京市中藥成方選集》之木香順氣丸具有舒氣開郁,化滯通便之功效
。
10.3主治
《北京市中藥成方選集》之木香順氣丸主治氣滯不舒
,胸膈痞悶,腹脅脹滿
,大便不利
。
10.4木香順氣丸的用法用量
每服1錢至2錢,溫開水送下
。
10.5制備方法
上為細末
,過羅,用冷開水泛為小丸
。
10.6用藥禁忌
年老氣虛勿服
;孕婦忌服。
11《飼鶴亭集方》之木香順氣丸
11.1組成
木香3兩
,蒼術3兩
,川樸3兩,青皮3兩
,草蔻3兩
,益智仁3兩,當歸3兩
,茯苓2兩
,陳皮2兩,半夏2兩
,升麻2兩
,柴胡2兩,干姜2兩
,吳萸2兩
,澤瀉2兩。
11.2功效
《飼鶴亭集方》之木香順氣丸具有舒脾勝濕
,行氣平肝
,升清降濁之功效。
11.3主治
《飼鶴亭集方》之木香順氣丸主治陰陽壅滯
,氣不宣通
,胸痞腹脹
,大便不利。
11.4木香順氣丸的用法用量
每服3錢
,開水送下
。
11.5制備方法
蒸餅為丸。
12《楊氏家藏方》卷五方之木香順氣丸
12.1組成
全蝎1兩(去毒,微炒),茴香1兩(微炒)
,肉豆蔻1兩(面裹,煨熟)
,木香1兩
,胡椒1兩,姜黃2錢
,青橘皮(去白
,焙)2錢,蘿卜子4兩(炒)
。
12.2主治
《楊氏家藏方》卷五之木香順氣丸主治臟腑停滯
,氣結不散,腹脅膨脹
,臍腹作疼,流注腰腳
,沉重疼痛
,胸膈痞滿,不思飲食
。
12.3木香順氣丸的用法用量
每服20丸
,食后煎紫蘇、橘皮湯送下
。
12.4制備方法
上為細末
,生姜自然汁一半,好酒一半
,和勻
,煮面糊為丸,如梧桐子大
。
13《普濟方》卷一八二引《瑞竹堂方》之木香順氣丸
13.1組成
當歸1兩(去蘆)
,木香1兩,獨活1兩(去蘆)
,牛膝1兩(酒浸3日
,去蘆),防風1兩(去蘆)
,大黃5兩(半熟半生)
,檳榔1兩5錢,麻仁3兩(另研)
,車前子2兩5錢
,郁李仁(湯浸
,去皮)2兩5錢,枳殼2兩(煨
,去瓤)
,菟絲子2兩(酒浸3日),干山藥2兩
,山茱萸2兩(去核)
。
13.2功效
《普濟方》卷一八二引《瑞竹堂方》之木香順氣丸具有消食快氣,進美飲食之功效
。
14木香順氣丸的藥典標準
14.1品名
木香順氣丸
Muxiang Shunqi Wan
14.2處方
木香100g
、砂仁100g、醋香附100g
、檳榔100g
、甘草50g、陳皮100g
、厚樸100g
、枳殼(炒)100g、蒼術(炒)100g
、青皮(炒)100g
、生姜200g
14.3制法
以上十一味,除生姜外
,其余木香等十味粉碎成細粉
,過篩,混勻
。生姜加水煎煮二次
,合并煎液,濾過
,濾液濃縮
,用濃縮液泛丸,干燥
,即得
。
14.4性狀
本品為棕褐色的水丸;氣香
,味苦
。
14.5鑒別
(1)取本品,置顯微鏡下觀察:分泌細胞類圓形
,內(nèi)含淡黃棕色至紅棕色分泌物
,其周圍細胞作放射狀排列;纖維束紅棕色或黃棕色,細長
,壁甚厚(醋香附)
。木纖維成束,長梭形
,直徑16~24μm
,紋孔口橫裂縫狀、十字狀或人字狀(木香)
。內(nèi)胚乳細胞碎片白色
,壁較厚,有較多大的類圓形紋孔(檳榔)
。
(2)取本品4g
,研碎,加二氯甲烷20ml
,超聲處理20分鐘
,濾過,濾液蒸干
,殘渣加甲醇1ml使溶解
,作為供試品溶液。另取木香對照藥材0.5g
,加甲醇2ml
,超聲處理5分鐘,濾過
,濾液作為對照藥材溶液。照薄層色譜法(2010年版藥典一部附錄Ⅵ B)試驗
,吸取上述兩種溶液各5μl
,分別點于同一硅膠G薄層板上,以甲苯—甲醇(27:1)為展開劑
,展開
,取出,晾干
,噴以5%香草醛硫酸溶液
,加熱至斑點顯色清晰。供試品色譜中
,在與對照藥材色譜相應的位置上
,顯相同顏色的斑點。
(3)取本品4g
,研碎
,加甲醇15ml,超聲處理20分鐘
,濾過
,濾液蒸干
,殘渣加稀鹽酸20ml使溶解,用二氯甲烷振搖提取3次
,每次20ml
,合并二氯甲烷液,用2%氫氧化鈉溶液振搖提取3次
,每次20ml
,合并氫氧化鈉液,加鹽酸調(diào)節(jié)pH值至1~2
,用二氯甲烷振搖提取3次
,每次20ml,合并二氯甲烷液
,用無水硫酸鈉脫水
,蒸干,殘渣加甲醇1ml使溶解
,作為供試品溶液
。另取厚樸酚對照品、和厚樸酚對照品
,加甲醇制成每1ml各含1mg的混合溶液
,作為對照品溶液。照薄層色譜法(2010年版藥典一部附錄Ⅵ B)試驗
,吸取上述兩種溶液各10μl
,分別點于同—硅膠G薄層板上,以甲苯—甲醇(27:1)為展開劑
,展開
,取出,晾干
,噴以5%香草醛硫酸溶液
,在105℃加熱至斑點顯色清晰。供試品色譜中
,在與對照品色譜相應的位置上
,顯相同顏色的斑點。
14.6檢查
應符合丸劑項下有關的各項規(guī)定(2010年版藥典一部附錄Ⅰ A)
。
14.7含量測定
照高效液相色譜法(2010年版藥典一部附錄Ⅵ D)測定
。
14.7.1色譜條件與系統(tǒng)適用性試驗 以十八烷基硅烷鍵合硅膠為填充劑;以甲醇—乙腈—水—磷酸(50:19:31:0.3)為流動相
;檢測波長為294nm
。理論板數(shù)按厚樸酚峰計算應不低于3000。
14.7.2對照品溶液的制備 取厚樸酚對照品、和厚樸酚對照品適量
,精密稱定
,加甲醇制成每1ml含厚樸酚、和厚樸酚各20μg的溶液
,即得
。
14.7.3供試品溶液的制備 取本品適量,研細
,取約2g
,精密稱定,置具塞錐形瓶中
,精密加入甲醇50ml
,密塞,稱定重量
,超聲處理(功率250W
,頻率33kHz)30分鐘,放冷
,再稱定重量
,用甲醇補足減失的重量,搖勻
,濾過
,精密量取續(xù)濾液5ml,置25ml量瓶中
,加甲醇稀釋至刻度
,搖勻,即得
。
14.7.4測定法 分別精密吸取對照品溶液與供試品溶液各10μl
,注入液相色譜儀,測定
,即得。
本品每1g含厚樸以厚樸酚(C18H18O2)與和厚樸酚(C18H18O2)的總量計
,不得少于1.7mg
。
14.8功能與主治
行氣化濕,健脾和胃
。用于濕濁中阻
、脾胃不和所致的胸膈痞悶、脘腹脹痛
、嘔吐惡心
、噯氣納呆。
14.9用法與用量
口服。一次6~9g
,一日2~3次
。
14.10注意
孕婦慎用。
14.11規(guī)格
每100丸重6g
14.12貯藏
密封
。
14.13版本
《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典》2010年版
15木香順氣丸的中藥部頒標準
15.1拼音名
Muxiang Shunqi Wan
15.2標準編號
WS3B003389
15.3處方
木香 100g 砂仁 100g 香附(醋制) 100g 檳榔 100g 甘草 50g 陳皮 100g 厚樸(制) 100g 枳殼(炒) 100g 蒼術(炒) 100g 青皮(炒) 100g
15.4制法
以上十味
,粉碎成細粉,過篩
,混勻:另取生姜 200g
,分次加水煎煮,合并煎液
;用濾液泛丸
,干燥,即得
。
15.5性狀
本品為棕褐色的水丸
;氣香,味苦
。
15.6檢查
應符合丸劑項下有關的各項規(guī)定(附錄 2頁)
。
15.7功能與主治
行氣化濕,健脾和胃
。用于濕濁阻滯氣機
,胸膈痞悶,脘腹脹痛嘔吐惡心
,噯氣納呆
。
15.8用法與用量
口服,一次 6~ 9g
,一日 2~ 3次
。
15.9規(guī)格
每50粒重 30g
15.10貯藏
密閉,防潮
。
16木香順氣丸(水蜜丸)藥品說明書
16.1藥品名稱
木香順氣丸
16.2藥品漢語拼音
Muxiang Shunqi Wan
16.3劑型
每100丸重6g
16.4性狀
木香順氣丸為棕褐色的水丸
;氣香,味苦
。
16.5木香順氣丸的主要成份
木香
、砂仁、枳殼
、青皮
、蒼術、生姜
、陳皮
、厚樸
、檳榔、香附
、甘草等
。
16.6木香順氣丸的功能主治
行氣化濕,健脾和胃
。用于濕濁中阻
、脾胃不和所致的胸膈痞悶、脘腹脹痛
、嘔吐惡心
、噯氣納呆。
16.7木香順氣丸的用法用量
口服
。一次6~9g
,一日2~3次。
。
16.8注意事項
1.孕婦慎用
。
2.忌生冷油膩食物。
3.木香順氣丸宜空腹用溫開水送服
。
4.木香順氣丸為香燥之品組成
,如遇口干舌燥,手心足心發(fā)熱感的陰液虧損者慎用
。
5.木香順氣丸對氣機郁滯
,肝氣犯胃的胃痛竄走者效果好,不適用于其他證侯的胃痛
。
6.服藥三天癥狀無改善
,或出現(xiàn)胃痛加重或其他癥狀時,應去醫(yī)院就診
。
7.長期服用應向醫(yī)師咨詢
。
8.對木香順氣丸過敏者禁用,過敏體質(zhì)者慎用
。
9.木香順氣丸性狀發(fā)生改變時禁止使用
。
10.兒童必須在成人監(jiān)護下使用。
11.請將木香順氣丸放在兒童不能接觸的地方
。
12.如正在使用其他藥品
,使用木香順氣丸前請咨詢醫(yī)師或藥師。
16.9藥物相互作用
如與其他藥物同時使用可能會發(fā)生藥物相互作用
,詳情請咨詢醫(yī)師或藥師。
16.10備注
腦子里老是胡思亂想一些事然后就開始幻想,這樣會導致容易中風嗎?
中老年人患中風的幾率相對來說比較高
,出現(xiàn)這種疾病后,可能會使患者言語不清
,肢體麻木
,口歪眼斜,甚至出現(xiàn)半身不遂
、偏癱等
,需要及時治療,盡可能的減輕后遺癥
。中醫(yī)對這種疾病的治療效果還是不錯的
,那么,中風的中醫(yī)治療方法都有哪些呢
?
一
、中藥方劑治療中風
1.鎮(zhèn)肝熄風湯加減:如果中風患者口歪眼斜,半身不遂
,有肝陽暴亢的問題
,可以服用這種方劑鎮(zhèn)肝熄風緩解病情。這種方劑包括懷牛膝
,龍骨
,牡蠣,天冬
,茵陳
,甘草等多味中藥,堅持服用對于中風癥狀的緩解有一定的好處
。另外如果患者有明顯的頭痛癥狀時
,還可以在方劑中加上羚羊角、夏枯草等
。如果內(nèi)熱比較嚴重
,還可以加上川貝母、竹瀝等對癥治療
。
2.補陽還五湯:這種中藥方劑中有生黃芪
,川芎,當歸
,紅花
,桃仁等多味中藥,用水煎煮服用
,可以起到補氣
,化滯止淤的作用,對于中風導致的偏癱
、肢體疼痛等癥狀有一定的緩解作用
。
3.六君子湯加減:這種中藥方劑中有人參
,甘草,茯苓
,半夏等多味中藥
,如果加水煎服,對嘴歪眼斜
,面色萎黃
,頭暈目眩,半身不遂等中風癥狀
,能起到一定的緩解作用
。
4.八味順氣散:這種中藥方劑中包括人參,白芷
,白術
,陳皮等八味中藥,用水煎服后
,對于中風患者的偏癱
,口歪眼斜,脘腹脹滿等癥狀有一定的緩解作用
。
5.八珍湯:如果中風患者氣血兩虛
,總感覺肢體無力,可以應用八珍湯調(diào)理身體
。
二
、刮痧緩解中風
如果中風患者的經(jīng)絡、肺臟腑中出現(xiàn)了后遺癥
,可以選擇刮痧的方法進行輔助治療
,也能起到一定的效果。
三
、推拿治療緩解中風
因為堅持推拿
,可以調(diào)和氣血,疏通經(jīng)絡
,對于中風引起的肢體偏癱有一定的療效
,通過推拿可以促進肢體功能的恢復。
風癥的治療方法
凡是風癥
,都未能逾越八卦的八味之氣
,所以制定了八味順氣散,先服此藥
,再修定風藥
。此方:人參7g,白術7g
,茯苓7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