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減清胃湯
《麻科活人全書》卷四:加減清胃湯
處方 : 元參 連翹 生地黃 黃柏 麥冬 木通 白茯苓 天花粉 陳皮 桔梗 甘草
功能主治 : 清胃瀉火
。治麻后口瘡
。

用法用量 : 加燈心為引。水煎服
。
摘錄 : 《麻科活人全書》卷四
《風勞臌膈》:加減清胃湯
處方 : 黃連、吳萸(炒)
、黃芩(姜汁炒)
、陳皮
、蒼術
、山梔、厚樸
、赤苓
、生姜。
功能主治 : 濕熱郁胃
,偶爾作酸
,嘈雜便閉,食易化者
。
摘錄 : 《風勞臌膈》
清胃黃連片簡介
目錄1拼音2清胃黃連片藥典標準 2.1品名2.2處方2.3制法2.4性狀2.5鑒別2.6檢查2.7含量測定 2.7.1色譜條件與系統(tǒng)適用性試驗2.7.2對照品溶液的制備2.7.3供試品溶液的制備2.7.4測定法 2.8功能與主治2.9用法與用量2.10規(guī)格2.11貯藏2.12版本 3中藥部頒標準 3.1拼音名3.2標準編號3.3處方3.4制法3.5性狀3.6鑒別3.7檢查3.8功能與主治3.9用法與用量3.10貯藏 4清胃黃連片說明書 4.1藥品類型4.2藥品名稱4.3藥品漢語拼音4.4成份4.5性狀4.6清胃黃連片的功能主治4.7清胃黃連片的用法用量4.8注意事項4.9清胃黃連片與其它藥物的相互作用4.10備注 附:1古籍中的清胃黃連片*清胃黃連片相關藥品說明書其它版本 1拼音 qīng wèi huáng lián piàn
2清胃黃連片藥典標準
2.1品名
清胃黃連片
Qingwei Huanglian Pian
2.2處方
黃連62g、石膏62g
、桔梗62g
、甘草31g、知母62g
、玄參62g、地黃62g
、牡丹皮62g
、天花粉62g、連翹62g
、梔子156g、黃柏156g
、黃芩156g
、赤芍62g
2.3制法
以上十四味,取石膏31g粉碎成細粉
,備用;黃芩照《中國藥典》2010版一部黃芩提取物的制備方法
,制得黃芩提取物
,備用;剩余石膏和黃連等十二味加水煎煮二次
,每次2小時,濾過
,合并濾液并濃縮成相對密度為1.20(50~60℃)的稠膏
,或將濃縮液噴霧干燥成干膏粉,加入石膏
、黃芩提取物細粉及輔料適量,混勻
,制成顆粒
,干燥
,壓制成1000片,包糖衣或薄膜衣
,即得。
2.4性狀
本品為糖衣片或薄膜衣片
,除去包衣后顯棕色至棕褐色
;味苦。
2.5鑒別
(1)取本品5片
,除去包衣,研細
,加甲醇30ml
,超聲處理30分鐘,濾過
,濾液濃縮至近干,加甲醇2ml使溶解
,作為供試品溶液
。另取梔子苷對照品,加甲醇制成每1ml含1mg的溶液
,作為對照品溶液。照薄層色譜法(2010年版藥典一部附錄Ⅵ B)試驗
,吸取上述兩種溶液各2~4u l,分別點于同一硅膠G薄層板上
,以乙酸乙酯-丙酮-甲酸-水(10:6:2:0.5)為展開劑
,展開
,取出
,晾干,噴以5%香草醛硫酸溶液
,在105℃加熱至斑點顯色清晰。供試品色譜中
,在與對照品色譜相應的位置上
,顯相同顏色的斑點。
(2)取黃芩苷對照品
,加甲醇制成每1ml含0.5mg的溶液
,作為對照品溶液。照薄層色譜法(2010年版藥典一部附錄Ⅵ B)試驗
,吸取[鑒別](1)項下的供試品溶液及上述對照品溶液各4μl
,分別點于同一硅膠G薄層板上,以正丁醇-冰醋酸-水(7:1:2)為展開劑
,展開,取出
,晾干
,噴以5%三氯化鐵乙醇溶液。供試品色譜中
,在與對照品色譜相應的位置上,顯相同顏色的斑點
。
(3)取黃連對照藥材50mg
,加甲醇10ml,超聲處理30分鐘
,濾過,濾液蒸干
,殘渣加甲醇5ml使溶解
,作為對照藥材溶液。另取鹽酸小檗堿對照品
,加甲醇制成每1ml含0.5mg的溶液,作為對照品溶液
。照薄層色譜法(2010年版藥典一部附錄Ⅵ B)試驗
,吸取[鑒別](1)項下的供試品溶液及上述對照藥材與對照品溶液各1~2μl,分別點于同一硅膠G薄層板上
,以環(huán)己烷-乙酸乙酯-異丙醇-甲醇-水-三乙胺(6:7:2:3:1:2)為展開劑,置用濃氨試液飽和20分鐘的展開缸內(nèi)
,展開
,取出,晾干
,置紫外光燈(365nm)下檢視。供試品色譜中
,在與對照藥材色譜相應的位置上
,顯4個以上相同顏色的黃色熒光斑點
;在與對照品色譜相應的位置上,顯相同顏色的熒光斑點
。
(4)取本品10片,除去包衣
,研細
,加乙醚40ml,加熱回流15分鐘
,濾過,棄去濾液
,濾渣揮干
,加乙醇40ml,加熱回流1小時
,放冷,濾過
,濾液加鹽酸2ml
,繼續(xù)回流1小時,濃縮至約5ml
,加水10ml,用甲苯20ml振搖提取
,分取甲苯液
,用1%氫氧化鈉溶液10ml洗滌,再用水洗滌3次
,每次10ml
,分取甲苯液
,蒸干
,殘渣加甲苯1ml使溶解
,作為供試品溶液
。另取菝葜皂苷元對照品
,加甲苯制成每1ml含1mg的溶液
,作為對照品溶液。照薄層色譜法(2010年版藥典一部附錄Ⅵ B)試驗
,吸取上述兩種溶液各4μl
,分別點于同一硅膠G薄層板上
,以甲苯-丙酮(9:1)為展開劑,展開
,取出
,晾干,噴以5%香草醛硫酸溶液
,在105℃加熱至斑點顯色清晰
。供試品色譜中,在與對照品色譜相應的位置上
,顯相同顏色的斑點
。
2.6檢查
應符合片劑項下有關的各項規(guī)定(2010年版藥典一部附錄Ⅰ D)。
2.7含量測定
照高效液相色譜法(2010年版藥典一部附錄Ⅵ D)測定
。
2.7.1色譜條件與系統(tǒng)適用性試驗 以十八烷基硅烷鍵合硅膠為填充劑;以乙腈-0.05mol/L磷酸二氫鈉溶液(用磷酸調(diào)節(jié)pH值至3.0)(30:70)為流動相
;檢測波長為345nm
。理論板數(shù)按鹽酸小檗堿峰計算應不低于9000。
2.7.2對照品溶液的制備 取鹽酸小檗堿對照品適量
,精密稱定,加甲醇制成每1ml含30μg的溶液
,即得
。
2.7.3供試品溶液的制備 取本品20片,除去包衣
,精密稱定,研細
,取約0.4g
,精密稱定,置具塞錐形瓶中
,精密加入甲醇-鹽酸(100:1)混合溶液50ml,密塞
,稱定重量
,超聲處理(功率200W,頻率50kHz)30分鐘
,放冷,再稱定重量,用甲醇補足減失的重量
,搖勻
,濾過,取續(xù)濾液
,即得。
2.7.4測定法 分別精密吸取對照品溶液10μl與供試品溶液5~10μl
,注入液相色譜儀
,測定,即得
。
本品每片含黃連
、黃柏以鹽酸小檗堿(C20H17NO4·HCl)計
,不得少于1.5mg
。
2.8功能與主治
清胃瀉火,解毒消腫
。用于肺胃火盛所致的口舌生瘡
,齒齦
、咽喉腫痛
。
2.9用法與用量
口服。一次8片
,一日2次
。
2.10規(guī)格
(1)糖衣片(片芯重0.32g)
(2)薄膜衣片 每片重0.33g
2.11貯藏
密封
。
2.12版本
《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典》2010年版 第一增補本
3中藥部頒標準
3.1拼音名
Qingwei Huanglian Pian
3.2標準編號
WS3B368298
3.3處方
黃連 40g 石膏 40g 桔梗 40g 甘草 20g 知母 40g 玄參 40g 地黃 40g 牡丹皮 40g 天花粉 40g 連翹 40g 梔子 100g 黃柏 100g 黃芩 100g 赤芍 40g
3.4制法
以上十四味
,石膏 20g粉碎成細粉,過篩
,備用。黃芩提取黃芩素
,備用
。其余石膏 等十二味加水煎煮二次,每次2小時
,合并以上煎液,濃縮成膏(相對密度≥1.20
,50~60℃)
,將 濃縮膏加入石膏、黃芩素細粉及輔粉適量
,混勻
,制成顆粒
,干燥
,壓制成640片,包糖衣
,即得
。
3.5性狀
本品為糖衣片
,除去糖衣后顯深棕色
;味苦。
3.6鑒別
(1)取本品5片
,去糖衣
,研細
,加甲醇30ml
,超聲處理30分鐘,濾過
,濾液濃縮至 近干
,加甲醇2ml使溶解,作為供試品溶液
。另取梔子甙對照品,加甲醇制成每1ml含1mg的溶液
, 作為對照品溶液
。照薄層色譜法(附錄Ⅵ B)試驗,吸取供試品溶液4μl
,對照品溶液2μl,分別 點于同一硅膠G薄層板上
,以正丁醇冰醋酸水(7:1:2)為展開劑
,展開,取出
,晾干,噴以 5%香草醛硫酸溶液
,熱風吹至斑點顯色清晰
。供試品色譜中
,在與對照品色譜相應的位置上,顯 相同顏色的斑點
。
(2)取黃芩甙對照品,加甲醇制成每1ml含1mg的溶液
,作為對照品溶液
。照薄層色譜法(附錄Ⅵ B)試驗,吸取鑒別
(1)項下的供試液4μl
,及上述對照品溶液2μl,分別點于同一硅膠G薄層板上
, 以正丁醇冰醋酸水(7:1:2)為展開劑
,展開,取出
,晾干,噴以2%三氯化鐵乙醇溶液
。供 試品色譜中
,在與對照品色譜相應的位置上,顯相同顏色的斑點
。
(3)取本品10片
,去糖衣
,研細
,加乙醚40ml,加熱回流15分鐘
,濾過
,棄去濾液
,殘渣揮盡 乙醚
,加乙醇40ml,加熱回流1小時
,放冷
,濾過,濾液加鹽酸2ml
,繼續(xù)回流1小時,再置水浴上 濃縮至約5ml
,加水10ml
,用苯20ml振搖提取
,分取苯層
,用1%氫氧化鈉溶液10ml洗滌一次
,再用 水洗滌3次,每次10ml
,分取苯層,蒸干
,殘渣加苯1ml使溶解,作為供試品溶液
。另取菝葜皂甙 元對照品
,加苯制成每1ml含1mg的溶液,作為對照品溶液
。照薄層色譜法(附錄Ⅵ B)試驗
,吸取上 述兩種溶液各4μl
,分別點于同一以羧甲基纖維素鈉為粘合劑的硅膠G薄層板上
,以苯丙酮(9: 1)為展開劑,展開
,取出
,晾干
,噴以5%香草醛硫酸溶液
,熱風吹至斑點顯色清晰。 供試品色譜中
,在與對照品色譜相應的位置上
,顯相同顏色的斑點
。
3.7檢查
應符合片劑項下有關的各項規(guī)定(附錄Ⅰ D)。
3.8功能與主治
清胃瀉火
,解毒消腫。用于口舌生瘡
,齒齦
、咽喉腫痛。
3.9用法與用量
口服
,一次8片
,一日2次。
3.10貯藏
密封
,置陰涼干燥處
。 天津市藥品檢驗所 起草
4清胃黃連片說明書
4.1藥品類型
中藥
4.2藥品名稱
清胃黃連片
4.3藥品漢語拼音
Qingwei Huanglian Pian
4.4成份
黃連、石膏
、桔梗
、甘草
、知母
、玄參、地黃
、牡丹皮
、天花粉
、連翹
、梔子、黃柏
、黃芩
、赤芍
4.5性狀
清胃黃連片為糖衣片或薄膜衣片
,除去包衣后顯棕色至棕褐色
;味苦。
4.6清胃黃連片的功能主治
清胃瀉火
,解毒消腫
。用于口舌生瘡,齒齦
、咽喉腫痛
。
4.7清胃黃連片的用法用量
口服,一次8片
,一日2次
。
4.8注意事項
1.忌煙、酒及辛辣
、油膩食物
。
2.心臟病、肝病
、糖尿病
、腎病等慢性病患者應在醫(yī)師指導下服用。
3.服藥后大便次數(shù)每日2到3次者
,應減量
;每日3次以上者,應停用并向醫(yī)師咨詢
。
4.服藥三天后癥狀無改善
,或加重者,應立即停藥并去醫(yī)院就診
。
5.小兒、孕婦
、年老體弱及脾胃虛寒者慎用
,若需使用,必須在醫(yī)師指導下使用
。
6.對清胃黃連片過敏者禁用
,過敏體質(zhì)者慎用
。
7.清胃黃連片性狀發(fā)生改變時禁止使用。
8.兒童必須在成人監(jiān)護下使用
。
9.請將清胃黃連片放在兒童不能接觸的地方
。
10.如正在使用其他藥品,使用清胃黃連片前請咨詢醫(yī)師或藥師
。
4.9藥物相互作用
如與其他藥物同時使用可能會發(fā)生藥物相互作用,詳情請咨詢醫(yī)師或藥師
。
4.10備注
請仔細閱讀說明書并按說明使用或在藥師指導下購買和使用
。
古籍中的清胃黃連片 《麻疹闡注》:[卷二]牙疳 屎在屋上日曬雨淋風吹白色者。存性
。不拘多少
。配冰片青黛少許
。研為細末
。敷上神效。如無真青黛
。用靛青...
《保嬰撮要》:[卷十一]胎毒瘡疥 立效散治鬢瘡耳瘡
,及一切瘡疥
。定粉末松香末黃柏末黃連末枯礬末(各一兩)上各另為末
,用清油燭油調(diào)搽。敷...
《麻科活人全書》:[卷之四]牙疳第八十二 減清胃湯去陳皮
、桔梗
、甘草。加黃連
、葛根
、牛蒡子主之。外以熟附子切片
。將水煮軟
。敷患者兩手心
、兩足...
《幼幼集成》:[卷三諸血證治]入方 (以上七味各一錢)真雅連天花粉炙甘草(以上三味各五分)凈水濃煎
,清晨空心服。黃連解毒湯治吐血
,并便前...
《景岳全書》:[卷之二十六必集·雜證謨口舌]論治(共七條)
牙周炎的中藥和日常該怎樣預防和治療
分類:醫(yī)療健康
問題描述:
老媽老是牙痛
,她說是牙周炎,有一點周期的
,看見她痛的樣子很辛苦,請問有什么藥么
,中西藥都說說
,最好有些不苦的藥,她很怕苦的~~~~~~~有什么食療的最好
解析:
用洗必泰漱口不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