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機微義》卷三十一引《醫(yī)壘元戎》:加味四物湯
別名 : 桃紅四物湯(《醫(yī)宗金鑒)卷四十四)
。
處方 : 熟地黃 白芍藥 當歸 川芎 桃仁 紅花
功能主治 : 活血祛瘀
。治瘀血腰痛
,婦人月經(jīng)來時
,血多有塊,色紫稠粘
,內有瘀血者
。

用法用量 : 水煎服
。
摘錄 : 《玉機微義》卷三十一引《醫(yī)壘元戎》
《醫(yī)學正傳》卷四:加味四物湯
處方 : 當歸身3克 熟地黃9克 白芍藥 川芎各2.3克 五味子9枚 麥門冬3克 人參1.5克 黃柏3克 黃連1.5克 知母0.9克 杜仲2.3克 牛膝0.9克(足不軟者不用)蒼術3克
制法 : 上藥細切,作一服
。
功能主治 : 養(yǎng)血補陰
,清熱化濕,強筋壯骨
。治肝腎不足,陰虧血虛
,濕熱侵襲筋骨,致成瘺證
。
用法用量 : 用水300毫升,煎至150毫升
,空腹時溫服。酒糊為丸服亦可
。
摘錄 : 《醫(yī)學正傳》卷四
《醫(yī)宗金鑒》卷五十五:加味四物湯
處方 : 當歸 芍藥 川芎 生地黃 茅根 蒲黃 牡丹皮 梔子(炒黑)甘草(生)
功能主治 : 活血化瘀,涼血止血
。治小兒勞傷吐血
,咳嗽
。
用法用量 : 引用藕節(jié)
,酒、水煎服
。
摘錄 : 《醫(yī)宗金鑒》卷五十五
《中醫(yī)皮膚病學簡編》:加味四物湯
處方 : 川芎31g
,當歸31g,白芍12g
,熟地12g,黃芩15g
,浮萍12g,淮山藥15g
,白術15g,首烏15g
,紅棗6g
。
功能主治 : 清營涼血。主虛熱型蕁麻疹
,疹色淡紅,稀疏分布
,日晡潮熱,多在夜間發(fā)生
,舌質紅,苔薄
,脈弦。
用法用量 : 水煎服
。養(yǎng)血
、祛風
、清熱
,加丹皮、山梔
、銀花
、連翹、蟬蛻
、僵蠶
、苦參
、寄生
、靈仙
;灼熱
、口渴
、舌紅
,重用生地
,佐以丹皮
、銀花
、連翹、麥冬
;熱甚,加石膏
;癢者
,加苦參
、僵蠶;腹痛
、便秘
,加大黃
、牛膝;體強
,可加麻黃;體弱
,加地膚子
。
摘錄 : 《中醫(yī)皮膚病學簡編》
《金鑒》卷四十九:加味四物湯
處方 : 四物湯加柴胡
、梔子、龍膽草
。
功能主治 : 婦人陰瘡腫痛者。
摘錄 : 《金鑒》卷四十九
《回春》卷五:加味四物湯
處方 : 當歸
、川芎
、生地黃
、黃柏(酒炒)、知母(酒炒)
、蔓荊子
、黃芩(酒炒)、黃連(酒炒)
、梔子(炒)各等分
。
制法 : 上銼1劑。
功能主治 : 血虛陰火沖上,頭痛偏左者
。
用法用量 : 水煎服
。
摘錄 : 《回春》卷五
《濟陰綱目》卷四:加味四物湯
處方 : 當歸
、白芍藥(炒)
、川芎
、生地
、地骨皮
、牡丹皮各等分(1方加白術)。
功能主治 : 婦人骨蒸
。
用法用量 : 上(口父)咀。每服6錢
,水煎服
。
各家論述 : 《濟陰綱目》汪淇箋:此方以四物生四臟之陰
,以地骨、牡丹解骨蒸之熱
。其加白術者
,以土為萬物之母也
。
摘錄 : 《濟陰綱目》卷四
《濟陰綱目》卷一:加味四物湯
處方 : 當歸(酒洗)1錢半
,川芎1錢半,芍藥(炒)1錢
,熟地黃1錢,玄胡索1錢
,蓬術(醋煮)1錢,香附(醋煮)1錢
,砂仁8分,桃仁(去皮尖)7分
,紅花(酒炒)5分。
制法 : 上銼
。
功能主治 : 經(jīng)水將來,作疼不止
。
用法用量 : 水煎服。
各家論述 : 《醫(yī)略六書》:血虧挾滯
,不能統(tǒng)營氣于經(jīng)
,故臍腹疼痛
,然后經(jīng)行。方中熟地補血以滋沖任
,白芍斂陰以益腎肝,川芎行血海以調經(jīng)
,當歸養(yǎng)血脈以榮經(jīng)
,蓬術破氣中之血
,香附理血中之氣,桃仁破瘀血以通經(jīng)
,延胡活滯血以止痛
,紅花活血生新
,砂仁醒脾行氣,水煎溫服
,使滯化氣行
,則經(jīng)血調和而臍腹疼痛無不退
,天癸循環(huán)無不自如。
摘錄 : 《濟陰綱目》卷一
《宋氏女科》:加味四物湯
處方 : 當歸
、川芎、芍藥
、熟地
、郁李仁、白術
、丁香、桑皮
、甘草、赤苓
、陳皮、香附子
。
功能主治 : 產(chǎn)后浮腫
。
用法用量 : 水煎服
。
摘錄 : 《宋氏女科》
《杏苑》卷四:加味四物湯
處方 : 黃連3錢,槐花2錢
,川歸1錢
,川芎6分
,粟殼7分,生地1錢
,白芍8分
,阿膠1錢
,艾葉7分。
功能主治 : 清熱涼血
。主大腸經(jīng)血熱,下痢
,鮮血不止
。
用法用量 : 上(口父)咀。水煎
,食前溫服
。
各家論述 : 方中用黃連?div id="d48novz" class="flower left">
;被ɡ泶竽c經(jīng)熱,用歸
、芎、地
、芍以補血涼血,阿膠
、艾葉以止下痢之血,粟殼以固脫滑
。
摘錄 : 《杏苑》卷四
《準繩·類方》卷七:加味四物湯
處方 : 當歸、川芎
、白芍藥
、熟地黃、防風
、荊芥各等分
。
制法 : 上為散。
功能主治 : 打損眼目,瘡毒入目
,血熱不散
,兩眥皆赤,及瘡癤
。
用法用量 : 每服3錢,水1盞半
,煎至1盞
,再入生地黃汁少許
,去滓溫服。再以生地黃1兩
,杏仁20粒(去皮尖)研細
,用綿子裹藥敷在眼上
,令干
,再將瘦豬肉薄切,粘于眼上
,再服《局方》黑神散。
摘錄 : 《準繩·類方》卷七
《中醫(yī)婦科治療學》:加味四物湯
處方 : 秦歸2錢
,川芎2錢,酒芍4錢
,熟地4錢,丹參4錢
,香附3錢,澤蘭4錢
。
功能主治 : 養(yǎng)血調氣
。主血虛氣郁
,月經(jīng)量少而色紫黑,面色青黃
,舌質淡紅
,苔薄黃
,脈沉細而弱。
用法用量 : 水煎
,溫服
。心悸少寐
,加棗仁(炒)3錢,柏子仁3錢
;潮熱或手心發(fā)熱
,加鱉甲3錢
,丹皮2錢
。
摘錄 : 《中醫(yī)婦科治療學》
《回春》卷五:加味四物湯
處方 : 當歸1錢
,川芎1錢
,黃柏(鹽水浸)1錢,知母(去毛)1錢
,天花粉1錢,熟地1錢2分
,白芍1錢2分
,桔梗3錢,甘草3錢
。
制法 : 上銼1劑。
功能主治 : 降火
。主虛火上升
,喉痛,并生喉瘡
、喉痹
。
用法用量 : 水煎
,入竹瀝1鐘同服。
摘錄 : 《回春》卷五
《回春》卷二:加味四物湯
處方 : 當歸
、川芎
、白芍(炒)、生地黃
、熟地黃
、黃耆(蜜炙)
、人參、白術(去蘆)
、陳皮
、白茯苓(去皮)
、荊芥、甘草(炙)各等分
。
制法 : 上銼
。
功能主治 : 血虛眩暈卒倒,脈微澀
。
用法用量 : 加大棗2枚,烏梅1個
,水煎服。飽悶
,加香附。砂仁
,去黃耆
、白術
。
注意 : 不可艾灸、驚哭叫動
,動則乘虛而死
。
摘錄 : 《回春》卷二
《點點經(jīng)》卷二:加味四物湯
處方 : 四物湯加天冬1錢半
,麥冬1錢半,黑蒲黃1錢半
,香附1錢半
,杜仲1錢半
,故紙1錢半,青鹽1錢
,甘草4分
。
功能主治 : 酒毒濕熱
,染血成瘀,牙縫涌血如泉
。
用法用量 : 加荷葉
、蒲扇葉各2錢,燒灰為引
。
摘錄 : 《點點經(jīng)》卷二
《育嬰秘訣》卷四:加味四物湯
處方 : 當歸5分
,川芎5分
,赤芍5分
,生地(俱酒洗)5分
,柴胡5分
,升麻5分
,麥冬5分,木通(去皮)5分
,黃芩(酒炒)5分
,桔梗5分
,薄荷1分
。
功能主治 : 小兒瘧疾
,并發(fā)驚癇
,久則成疳
。
用法用量 : 加燈心10根
,水煎
,乳母食后服
,兒服母乳
。
摘錄 : 《育嬰秘訣》卷四
《萬氏女科》卷二:加味四物湯
處方 : 歸尾1錢,川芎1錢
,赤芍1錢
,生地1錢,肉桂1錢
,玄胡索1錢
,枳殼1錢
,香附1錢
,檳榔1錢。
功能主治 : 產(chǎn)婦胞漿干澀
,難產(chǎn),過2-3日不生
,但人事強實,飲食能進
。
用法用量 : 水煎
,調益元散3錢內服
。以子生為度
。
摘錄 : 《萬氏女科》卷二
《濟陰綱目》卷八:加味四物湯
處方 : 當歸、川芎
、白芍藥
、熟地黃、香附子各等分
。
制法 : 上為末。
功能主治 : 婦人血少胎痛
。
用法用量 : 每服3錢,紫蘇湯調下
。
摘錄 : 《濟陰綱目》卷八
《內科摘要》卷上:加味四物湯
處方 : 四物湯加白術、茯苓
、柴胡、丹皮
。
功能主治 : 血虛發(fā)熱。
摘錄 : 《內科摘要》卷上
《朱氏集驗方》卷九:加味四物湯
別名 : 加減四物湯
處方 : 當歸尾
、芍藥、川芎
、蒼術
、白菊花、干葛
、羌活各等分
。
功能主治 : 斑瘡入目;或瘡痘收后
,目有翳膜。
用法用量 : 加減四物湯(《得效》卷十一)
。
注意 : 忌一切動風毒物,雖愈后忌2-3月方可
。
摘錄 : 《朱氏集驗方》卷九
《濟陽綱目》卷二十八:加味四物湯
處方 : 當歸、川芎
、白芍藥、熟地黃
、知母、黃柏
、人參
、麥門冬、五味子
、桑白皮
、地骨皮。
制法 : 上銼
。
功能主治 : 咳嗽吐紅。
用法用量 : 或云不宜用人參
。
摘錄 : 《濟陽綱目》卷二十八
《金鑒》卷五十七:加味四物湯
處方 : 生地(酒洗)
、川芎
、白芍(酒炒)
、當歸(酒洗)
、連翹(去心)
、紫草茸(酒洗)
。
功能主治 : 痘瘡因氣行血滯
,毒熱伏于血分,不能成漿,至行漿時
,空殼無漿,根緊而紫者
。
用法用量 : 水煎服。
摘錄 : 《金鑒》卷五十七
《金鑒》卷五十五:加味四物湯
處方 : 當歸
、芍藥
、川芎
、生地黃
、茅根
、蒲黃、牡丹皮
、梔子(炒黑)
、甘草(生)
。
功能主治 : 小兒因努勞吐血
,兼咳嗽
。
用法用量 : 先用桃仁承氣湯以破逐之,次用加味四物湯和之
。
摘錄 : 《金鑒》卷五十五
《產(chǎn)科發(fā)蒙》卷二引《胎產(chǎn)須知》:加味四物湯
處方 : 四物湯加炒阿膠、炒黑香附
、白術
、黃芩
、砂仁
、糯米
。
功能主治 : 胎氣不固,常小產(chǎn)者
。
摘錄 : 《產(chǎn)科發(fā)蒙》卷二引《胎產(chǎn)須知》
《萬氏家抄方》卷三:加味四物湯
處方 : 當歸1錢半
,芍藥1錢半,側柏1錢半
,川芎1錢,生地1錢
,梔子(炒)1錢
。
功能主治 : 吐血。
用法用量 : 水2鐘,煎8分,入水研京墨汁1-2匙
,童便1小鐘,姜汁少許
,徐徐服之。若吐血挾痰積
,吐1-2碗者,加黃柏
、知母。
摘錄 : 《萬氏家抄方》卷三
《濟陽綱目》卷二十八:加味四物湯
處方 : 當歸1錢
,川芎1錢,芍藥1錢
,熟地黃1錢,桔梗1錢
,黃柏(炒)1錢
。
制法 : 上銼
。
功能主治 : 補陰降火
。主痰郁火邪在肺
,干咳嗽
。
用法用量 : 水煎
,加竹瀝服。
摘錄 : 《濟陽綱目》卷二十八
《產(chǎn)科發(fā)蒙》卷四引汪石山方:加味四物湯
處方 : 當歸2錢半
,川芎2錢半,芍藥2錢半
,地黃2錢半,胡黃連5錢
,秦艽5錢
,青蒿5錢
。
功能主治 : 產(chǎn)后蓐勞
,四肢無力,睡而汗出
,日晡潮熱
,口干
,五心如炙
,熱熾而脈弦大有力者
。
用法用量 : 以水5盞
,煮取2盞半服
。
摘錄 : 《產(chǎn)科發(fā)蒙》卷四引汪石山方
《萬氏家抄方》卷一:加味四物湯
處方 : 川芎、當歸
、芍藥
、生地
、槐花、黃連
、桃仁
。
功能主治 : 下痢純血
,久不愈
,屬陰虛者
。
用法用量 : 水煎服
。
摘錄 : 《萬氏家抄方》卷一
《醫(yī)學正傳》卷四引丹溪方:加味四物湯
處方 : 當歸身1錢,熟地黃3錢
,白芍藥7分半,川芎7分半
,五味子9枚
,麥門冬1錢,人參5分
,黃柏1錢,黃連5分
,知母3分,杜仲7分半
,牛膝3分
,蒼術1錢
。
制法 : 上細切,作1服
。
功能主治 : 諸痿
,四肢軟弱
,不能舉動,瘰疬
,肝血虛者
。
用法用量 : 方中熟地黃
,《醫(yī)鈔類編》作生地。足不軟者
,去牛膝
。
摘錄 : 《醫(yī)學正傳》卷四引丹溪方
《醫(yī)學正傳》卷四引丹溪方:加味四物湯
別名 : 加味四味湯
處方 : 四物湯加桃仁(煮數(shù)次
,去皮尖)
、牛膝(酒浸)、陳皮
、茯苓
、甘草
、白芷
、龍膽草各等分
。
制法 : 上切細
,作1服。
功能主治 : 白虎歷節(jié)風證
。
用法用量 : 加味四味湯(《杏苑》卷七)
。如痛在上者屬風,加羌活
、桂枝
、威靈仙;在下者屬濕
,加牛膝
、防己
、木通
、黃柏
;氣虛者,加人參
、白術
、龜版
;有痰者
,加南星
、半夏、生姜
;血虛者
,倍當歸、川芎
,佐以桃仁、紅花
。
摘錄 : 《醫(yī)學正傳》卷四引丹溪方
《得效》卷十五:加味四物湯
處方 : 四物湯加人參、茱萸
。
功能主治 : 婦人經(jīng)斷后多年
,忽然再行
,遂成崩漏
,腹痛寒熱。
用法用量 : 加生姜
、紅棗
,水煎服
。兼用熟附丸
。
摘錄 : 《得效》卷十五
《玉機微義》卷四十三引《元戎》:加味四物湯
處方 : 四物湯加川山甲
。
功能主治 : 虛人損傷。
用法用量 : 水煎服
。
摘錄 : 《玉機微義》卷四十三引《元戎》
《玉機微義》卷三十一引《元戎》:加味四物湯
別名 : 桃紅四物湯、四物加桃仁紅花湯
處方 : 四物湯加桃仁
、紅花。
功能主治 : 瘀血所致腰痛麻木
,月經(jīng)不調,吐衄屎黑
,及血腫
,下利膿血;血滯經(jīng)閉
,或吐衄屎黑
,喜忘
,瘀痛及下利膿血;麻木,純屬死血者;婦人內有瘀血,月經(jīng)血多有塊
,色紫稠粘;血腫。
用法用量 : 桃紅四物湯(《金鑒》卷四十四)
、四物加桃仁紅花湯(《方癥會要》卷二)
。①本方方名
,《醫(yī)級》作“紅桃四物湯”
。②《醫(yī)部全錄》本方用法:水煎
,空心熱服
。
摘錄 : 《玉機微義》卷三十一引《元戎》
《朱氏集驗方》卷十:加味四物湯
處方 : 四物湯1帖加橘紅半兩
,香附子半兩
,元胡索半兩
。
功能主治 : 婦人欲念不遂
,心膈迷悶刺痛
。
摘錄 : 《朱氏集驗方》卷十
《朱氏集驗方》卷十:加味四物湯
處方 : 四物湯加琥珀
。
功能主治 : 經(jīng)候不調,腹中疼痛
,或腳氣沖心
。
用法用量 : 水并加醋1合煎服
。
摘錄 : 《朱氏集驗方》卷十
《朱氏集驗方》卷十:加味四物湯
處方 : 四物湯加菊花。
功能主治 : 婦人肝血熱證
,經(jīng)候不通
,口干頭暈
。
用法用量 : 水煎服
。
摘錄 : 《朱氏集驗方》卷十
《葉氏女科》卷一:加味四物湯
處方 : 熟地黃
、當歸、川芎、白芍
、人參、香附(童便制)
、甘草(炙)
。
功能主治 : 婦人氣血衰弱
,形瘦經(jīng)少
。
用法用量 : 生姜
、大棗為引。
摘錄 : 《葉氏女科》卷一
《萬氏女科》卷三:加味四物湯
處方 : 歸身1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