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法 : 上為散
。功能主治 : 產(chǎn)后離褥太早,冒風(fēng)致濕
,經(jīng)絡(luò)不能流通,遍體浮腫,脈浮澀者。用法用量 : 每服3錢
,生姜皮湯送下。各家論述 : 荊芥理血疏風(fēng)
摘錄 : 《醫(yī)略六書》卷三十
功能主治 : 痢疾初起
摘錄 : 《鎬京直指》
功能主治 : 小兒外感終日發(fā)熱
摘錄 : 《醫(yī)醫(yī)偶錄》卷一
目錄1拼音2注解附:1治療聲如拽鋸的方劑2古籍中的聲如拽鋸 1拼音 shēng rú zhuài jù
2注解
聲如拽鋸 病狀名
治療聲如拽鋸的方劑 疏邪荊防散
人參加味湯 itāng《喉科種?div id="jpandex" class="focus-wrap mb20 cf">!肪砦澹航M成:洋參、姜汁
化痰鐵刷丸 喘。治痰逆嘔吐
杏膠飲 白)同煎;熱嗽夜甚
蘇葶滾痰丸 兒食積咳嗽,便秘者
更多治療聲如拽鋸的方劑
古籍中的聲如拽鋸 《古今醫(yī)鑒》:[卷之二]中風(fēng) 吐沫,上竄
《普濟方》:[卷九十二諸風(fēng)門]中風(fēng)失音不語(附論) 根二兩
《幼科證治準繩》:[卷之九·肺臟部·腎臟部喘]通治 寸、黃蠟少許煎
。氣嗽,肚疼脹滿,青皮同煎。哮喘聲如拽鋸,入半夏二個同煎。腎嗽,時復(fù)三兩聲,入黃、白飴...《幼科指南》:喘證門 飲喘急小兒痰飲壅盛
,氣逆因作喘者《雜病廣要》:[臟腑類]喘
外熱與內(nèi)熱不同.外熱者.身終日發(fā)熱.或拘束肢冷.外有清涕咳嗽.頭痛鼻塞之象.內(nèi)則脈浮而不渴.此外解之癥也.不可用涼藥.宜荊防散表之.得汗自愈.內(nèi)熱者.如夜熱潮熱.晝輕夜重.病最纏綿.或口渴.或腹脹.或盜汗.其癥有因傷食停痞.伏燥伏火.陰虛陽虛等異.宜分別而治.此內(nèi)解之癥也.不可用表藥
感冒分兩種
本文地址:http://m.mcys1996.com/pianfang/49726.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quá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