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毒檳榔丸
中醫(yī)世家
2023-05-18 22:30:02
解毒檳榔丸
處方 : 檳榔1兩
,黃連1兩,青皮1兩
,陳皮(去白)1兩
,木香1兩
,沉香1兩
,巴戟(酒浸,去心)1兩
,當歸1兩,廣荗(火炮)1兩
,枳殼(炮
,去瓤)1兩
,香附子(炒)1兩
,甘草(去皮炙)1兩
,大黃1兩
,黃柏3兩
,牽牛頭末4兩。
制法 : 上為細末
,滴水為丸,如梧桐子大
。

功能主治 : 抑上奉下
,壯陽
,強筋骨
,添髓,起陽道
,益子精,益壽
。流濕潤燥
,推陳致新
,滋陰陽
,散郁結(jié),活氣血
,發(fā)痛消癢,調(diào)血脈
。主心火有余
,腎水不足
,上實下虛
,嘔吐酸水,痰涎不利
,大便膿血閉澀,風(fēng)壅精熱
,口苦煩燥,涕唾稠
,咳嗽
,血溺血崩,腹脹氣滿
,手足痿弱,四肢無力
,面色痿黃
;及酒疸食黃,宿食不消
,口苦生瘡,骨蒸肺痿
,寒熱往來
;瘧疾
,腸風(fēng)
,痔漏,癥瘕血積
,成塊硬積,諸惡瘡疔腫
,背疔疽瘡
;四方人不服水土
,傷寒結(jié)胸
;婦人赤白帶下,血崩漏不止
,血胎艱難。
用法用量 : 每服30丸
,或40-50丸
;調(diào)血脈
,每服50丸
,生姜湯送下,溫酒亦可
,食后食前,量病上下
。急宜多服
,速利三五行為妙。
摘錄 : 《普濟方》卷一六九
平素大便干燥者慎用的中成藥有
便秘是指排便頻率減少
,一周內(nèi)大便次數(shù)少于2~3次
,或者2~3天才大便1次
,糞便量少且干結(jié)時稱為便秘
,如超過6個月即為慢性便秘。便秘為臨床常見多發(fā)病
,多見于中老年人,功能性便秘可能與飲食過于精細
,食物缺乏纖維素或水分不足
,嗜食辛辣,結(jié)腸運動功能紊亂
,腹肌及盆腔肌張力不足,排便反射減弱
,缺少運動
,精神緊張
、情緒不良
,過度疲勞等有關(guān)。
便秘患者治療首先需要排除器質(zhì)性疾病所導(dǎo)致的便秘
,然后根據(jù)便秘輕重、病因和證型
,采用綜合治療
,便秘患者應(yīng)重視生活治療
,糾正不正常的飲食習(xí)慣和排便習(xí)慣
,如增加膳食纖維含量,增加飲水量以加強對結(jié)腸的刺激
,習(xí)慣晨起排便、有便意及時排便
,同時應(yīng)增加活動
。
中藥治療需辨證論治,根據(jù)證候可分為腸道實熱型
、腸道氣滯型
,氣虛便秘型
、血虛便秘型、腎氣虧虛型
、津虧血少型
。
腸道實熱型
主證:大便干結(jié)
,排出困難
,甚至秘結(jié)不通,舌紅苔黃
,面紅身熱,口干口臭
,腹脹或痛
,小便短赤
,或口舌生瘡
。治宜清熱瀉火,常見的中成藥有三黃片
、牛黃至寶丸、瀉熱合劑
、大黃通便顆粒
、黃連上清片
、當歸龍薈丸等
,注意此類中成藥脾胃虛寒者慎用。
1
、三黃片:由大黃、黃連素
、黃芩組成
。清熱解毒,瀉火通便
。用于三焦熱盛所致的目赤腫痛,口鼻生瘡,咽喉腫痛
,牙齦出血,心煩口渴
,尿赤便秘
。
2、黃連上清片:由黃連
、大黃、連翹
、薄荷
、旋覆花
、黃苓
、荊芥穗、梔子
、防風(fēng)、石膏
、桔梗
、黃柏
、蔓荊子(炒)
、白芷。甘草
、川芎、菊花組成
。清熱通便
,散風(fēng)止痛。用于內(nèi)熱火盛引起的頭暈?zāi)X脹
,牙齦腫痛,口舌生瘡
,咽喉紅腫
,耳痛耳鳴
,暴發(fā)火眼
,大便干燥,小便色黃
。
腸道氣滯型
主證:大便秘結(jié)
,脘腹脹滿,甚至腹中作痛
、噯氣頻作,或惡心嘔吐
,納食減少
,舌苔薄膩。治宜順氣導(dǎo)滯,常見的中成藥有木香順氣
、枳實導(dǎo)滯丸
、木香檳榔丸、越鞠保和丸
、四磨湯等。便秘通軟膏外用于肚臍有通便消漲
、順氣導(dǎo)滯作用
。
3
、 枳實導(dǎo)滯丸:由枳實(炒)
,大黃,黃連(姜汁炒)
,黃芩,六神曲(炒)
,白術(shù)(炒)
,茯苓,澤瀉組成
。消積導(dǎo)滯,清利濕熱
。用于飲食積滯
、濕熱內(nèi)阻所致的脘腹脹痛
、不思飲食
,大便秘結(jié)。
4、木香檳榔丸:由木香
、檳榔、枳殼(炒)
、陳皮
、青皮(醋炒)、香附(醋制)
、三棱(醋制)、黃連
、黃柏(酒炒)
、大黃等味組成
。行氣導(dǎo)滯
,瀉熱通便。用于濕熱內(nèi)停
,里急后重,胃腸積滯
,脘腹脹痛
,大便不通。
5
、越鞠保和丸:由梔子(姜制)
、六神曲(麩炒)
、醋香附
、川芎、蒼術(shù)
、木香、檳榔組成
。舒肝解郁
,開胃消食
。用于氣食郁滯所致的胃痛
,癥見脘腹脹痛、倒飽嘈雜
、納呆食少
、大便不調(diào);消化不良見上述證候者
。
氣虛便秘型
主證:雖有便意
,大便不干硬,但掙扎乏力
,難于排出
。身體虛弱、面色蒼白
、呼吸短促、四肢乏力
、神疲懶言
、食欲不振等
。治宜益氣健脾,常見的中成藥有芪蓉潤腸口服液
、黃芪顆粒
、四君子丸等
。
6
、芪蓉潤腸口服液:黃芪(炙)、肉蓯蓉
、白術(shù)、太子參
、地黃
、玄參
、麥冬
、當歸、黃精(制)
、桑椹、黑芝麻
、火麻仁
、郁李仁
、枳殼(麩炒)
、蜂蜜組成
。益氣養(yǎng)陰,健脾滋腎
,潤腸通便。用于氣陰兩虛
,脾腎不足
,大腸失于濡潤而致的虛癥便秘
。
血虛便秘型
主證:大便秘結(jié)
,面色無華,頭暈?zāi)垦?div id="4qifd00" class="flower right">
,心悸,唇色淡白
,脈細
。治宜養(yǎng)血潤燥
,常見的中成藥有麻仁潤腸丸
、麻仁軟膠囊、潤腸通秘茶
、當歸養(yǎng)血丸等。
7
、麻仁潤腸丸:由火麻仁
、苦杏仁(去皮炒)、大黃
、木香
、陳皮、白芍組成
。潤腸通便。用于腸燥便秘
。
中成藥也不能亂用 ,300種常用中成藥辨證功效?div id="m50uktp" class="box-center"> 。ㄊ詹乇4妫?/span>
一、內(nèi)科用藥
1.感冒類
1.1風(fēng)寒感冒類
感冒清熱顆粒:疏風(fēng)散寒
,解表清熱。
正柴胡飲顆粒:發(fā)散風(fēng)寒
,解熱止痛
。用于風(fēng)寒感冒初起。
荊防顆粒:發(fā)汗解表
,散風(fēng)祛濕。
午時茶顆粒:祛風(fēng)解表
,化濕和中
。用于外感風(fēng)寒
,內(nèi)傷食積
。
參蘇丸:益氣解表,疏風(fēng)散寒
,祛痰止咳
。
1.2風(fēng)熱感冒類
羚翹解毒丸:疏風(fēng)清熱,解毒
。
桑菊感冒片:疏風(fēng)清熱,宣肺止咳
。用于風(fēng)熱感冒初起。
感冒舒顆粒:疏風(fēng)清熱
,發(fā)表宣肺
。
雙黃連口服液:疏風(fēng)解表
,清熱解毒
。
銀翹解毒片:疏風(fēng)解表,清熱解毒
。
小柴胡顆粒:散熱解表,疏肝和胃
。用于病邪犯少陽
,寒熱往來者。
羚羊感冒片:清熱解表
。用于流行性感冒
。
感冒退熱顆粒:清熱解毒,疏風(fēng)解表
。用于上呼吸道感染
,急性扁桃體炎等
。
清開靈口服液:清熱解毒
,鎮(zhèn)靜安神。
清熱解毒口服液:清熱解毒
。用于熱毒雍盛
。
清熱解毒顆粒:清熱解毒
,養(yǎng)陰生津
,瀉火。用于流行性腮腺炎及輕
、中型乙囊炎。
抗病毒顆粒:清熱解毒
。用于病毒性感冒
。
抗病毒口服液:清熱祛濕
,涼血解毒
。
暑熱感冒顆粒:祛暑解表,清熱
,生津。
2.咳喘類
止咳丸:降氣化痰
,止咳定喘
。用于肺氣不宣。本品含罌粟殼
,不易過量或長久服用。
克咳膠囊:止咳
,定喘
,祛痰。本品含罌粟殼
。
清肺化痰丸:降氣化痰,止咳平喘
。用于肺熱咳嗽
,痰涎雍盛等。
桂龍咳喘寧膠囊:降氣平喘
,止咳化痰
。用于痰濕阻肺。
二陳丸:燥濕化痰
,理氣和胃。用于痰濕停滯
。
蛇膽陳皮膠囊:理氣化痰
,祛風(fēng)和胃
。用于痰濁阻肺
。
參貝北瓜膏:平喘化痰,潤肺止咳
,補中益氣。用于哮喘氣急
,肺虛咳嗽
。
百合固金丸:養(yǎng)陰潤肺,化痰止咳
。用于肺腎陰虛,痰中帶血等
。
養(yǎng)陰清肺丸:養(yǎng)陰潤燥
,清肺利咽
。用于陰虛肺燥
,痰中帶血。
復(fù)方川貝精片:宣肺化痰
,止咳平喘。
川貝枇杷顆粒:清熱宣肺
,化痰止咳。
止咳平喘糖漿:清熱宣肺
,止咳平喘
。用于急性支氣管炎
。
急支糖漿:清熱化痰
,宣肺止咳
。用于急
、慢性支氣管炎等
。
祛痰靈口服液:清熱,化痰
,解毒。
復(fù)方鮮竹瀝液:清熱
,化痰
,止咳。
牛黃蛇膽川貝散:清熱
,化痰
,止咳。
杏仁止咳糖漿:化痰止咳
。
川貝枇杷露:止咳祛痰
。
小青龍合劑:解表化飲,止咳平喘
。用于風(fēng)寒水飲
。
強力枇杷露:養(yǎng)陰斂肺,止咳祛痰
。用于支氣管炎咳嗽
。
清肺抑火丸:清肺止嗽,化痰通便
。用于痰熱阻肺
。
蛇膽川貝膠囊:清肺,止咳
,除痰
。用于肺熱咳嗽。
清氣化痰丸:清肺
,化痰
。用于痰熱阻肺
。
橘紅片:清肺
,止咳,化痰
。
止咳橘紅口服液:清肺,止咳,化痰
。
止咳枇杷顆粒:清肺
,止咳,化痰
。
止咳寧嗽膠囊:疏風(fēng)散寒,宣肺解表
,鎮(zhèn)咳祛痰
。
通宣理肺丸:解表散寒
,宣肺止咳
。
風(fēng)熱咳嗽膠囊:祛風(fēng)解熱,止咳化痰
。
蛇膽川貝枇杷膏:潤肺止咳,祛痰定喘
。
二母寧嗽丸:清肺潤燥
,化痰止咳。
潤肺止嗽丸:潤肺定喘
,止咳化痰。用于肺氣虛弱
。
咳喘寧口服液:宣通肺氣
,止咳平喘。用于支氣管哮喘
。
蛤蚧定喘膠囊:滋陰清肺,止咳平喘
。用于肺腎
兩虛
,陰虛肺熱。
固本咳喘片:益氣固表
,健脾補腎。用于脾虛痰盛
,腎氣不固
。
3.中暑類
藿香正氣水:解表化濕
,理氣和中。
十滴水:健胃,祛暑
。
六合定中丸:祛暑除濕
,和胃消食。
清暑解毒顆粒:清暑解毒
,生津止咳,并能防止痱熱癤
。用于夏季暑熱
,高溫作業(yè)
。
清暑益氣丸:祛暑利濕,補氣生津
。用于體弱受暑
。
4.傷食類
檳榔四消丸:消食導(dǎo)滯
,行氣泄水
。
保和顆粒:消食導(dǎo)滯
,和胃。
加味保和丸:健胃理氣
,利濕和中。
健胃消食片:健胃消食
。用于脾胃虛弱
。
香砂枳術(shù)丸:健脾開胃,行氣消痞
。用于脾虛氣滯。
開胃健脾丸:健脾開胃
。用于脾胃不和
,消化不良。
開胃山楂丸:健脾胃
,助消化。
香砂六君合劑:益氣健脾和胃
。用于脾虛氣滯
,消化不良
。
木香順氣丸:行氣化濕
,健脾和胃。
5.胃痞類藥
保濟口服液:解表祛濕合中。
沉香化滯丸:理氣化滯
。用于食積氣滯。
舒肝顆粒:舒肝理氣
,散郁調(diào)經(jīng)
。
越鞠保和丸:疏肝解郁,開胃消食
。
五味清濁丸:開郁消食,暖胃
。
六君子丸:補脾益氣
,燥濕化痰
。
舒肝片:助消化
,舒氣開胃,消積滯
,止痛除煩。
6.胃脘痛類藥
六味安消散:和胃健脾
,消積導(dǎo)滯
,活血止痛。用于脾胃不和
,食積內(nèi)停。
香砂平胃丸:健胃
,舒氣
,止痛。用于胃腸衰弱
。
良附丸:溫胃理氣。用于寒凝氣滯
。
香砂養(yǎng)胃丸:溫中和胃
。用于胃陽不足
,濕阻氣滯
。
小建中看顆粒:溫中補虛,緩急止痛
。用于脾胃虛寒
。
左金膠囊:疏肝,和胃
,瀉火
,止痛
。用于肝火犯胃。
加味左金丸:疏肝和胃
。用于噯氣吞酸
,胃痛少食
。
疏肝平胃丸:疏肝
,消滯。
疏肝和胃口服液:疏肝解郁
,和胃止痛。用于肝胃不和
。
氣滯胃痛顆粒:疏肝理氣
,和胃止痛。
沉香化氣丸:疏肝理氣
,消積和胃。用于肝胃氣滯
。
烏貝顆粒:收斂止血
,制酸止痛。用于肝胃不和
。胃逆康膠囊:疏肝泄熱
,和胃降逆
,制酸止痛
。
沉香舒氣丸:舒氣化郁,和胃止痛
。
胃蘇顆粒:理氣消漲,和胃止痛
。
胃康膠囊:健胃止痛
,行瘀止血,制酸
。
養(yǎng)胃舒顆粒:扶正固本
,滋陰養(yǎng)胃,調(diào)理中焦
,行氣消導(dǎo)
。用于氣陰兩虛
。
溫胃舒膠囊:扶正固本
,溫胃養(yǎng)胃,行氣止痛
,助陽暖中。用于慢性萎縮性胃炎
。
陰虛胃痛顆粒:養(yǎng)陰益胃
,緩急止痛。
胃安膠囊:養(yǎng)陰益胃
,補脾消炎,行氣止痛
。
潔白膠囊:健脾和胃
,止痛止吐
,分清泌濁
。
六味能消膠囊:寬中理氣,潤腸通便
,調(diào)節(jié)脂肪。
7.泄瀉類藥
葛根芩連片:解肌
,清熱
,止瀉,止痢
。
理中丸:溫中散寒,健胃
。
固本益腸片:健脾溫腎
,澀腸止瀉。
補脾益腸丸:補中益氣
,健脾和胃,澀腸止瀉
,止痛止血
,生肌消腫
。
8.便秘類藥
清寧丸:清熱瀉火
,消腫通便
。用于火毒內(nèi)蘊。
通便靈膠囊:泄熱導(dǎo)滯
,潤腸通便。用于熱結(jié)便秘
。
蓯蓉通便口服液:潤腸通便
。用于老年便秘,產(chǎn)后便秘
。
麻仁丸:潤腸通便
。用于腸熱津虧
。
麻仁潤腸丸:潤腸通便。用于腸胃積熱
。
麻仁滋脾丸:潤腸通便,健胃消食
。用于年老體弱
,久病虛弱,陰虛津虧者
。
便秘通:健脾益氣
,潤腸通便。用于虛性便秘
,脾虛或脾腎兩虛。
通樂顆粒:滋陰補腎
,潤腸通便
。用于陰虛便秘。
9.實火證類藥
復(fù)方牛黃清胃丸:清熱通便
。用于胃腸實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