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不換神化膏
中醫(yī)世家
2023-05-19 03:02:19
金不換神化膏
處方 : 生軍5錢,川烏5錢
,梔子5錢,柴胡5錢
,生地5錢,威靈仙5錢
,薄荷5錢
,白芍5錢,木通5錢
,烏藥5錢
,澤瀉5錢,當(dāng)歸5錢
,桑皮葉5錢
,枳殼5錢,首烏5錢
,廣皮5錢
,香附5錢,青皮5錢
,白芷5錢
,知母5錢,杜仲5錢
,黃柏5錢
,甘草5錢,細(xì)辛5錢
,銀花5錢
,黃芩5錢,蒺藜5錢
,杏仁5錢
,川連5錢,桃仁5錢
,玄參5錢
,白術(shù)5錢
,防風(fēng)5錢,豬苓5錢
,僵蠶5錢
,桔梗5錢,升麻5錢
,鮮皮5錢
,麻黃5錢,山藥5錢
,遠(yuǎn)志5錢,牛膝5錢
,藁本5錢
,良姜5錢,貝母5錢
,川斷5錢
,全蝎5錢,坤草5錢
,文蛤5錢
,獨活5錢,天麻5錢
,柳枝5錢
,穿山甲5錢,蒼術(shù)5錢
,荊芥5錢
,苦參5錢,芫花5錢
,蜈蚣5錢
,大風(fēng)子5錢,蒼耳子5錢
,兩頭尖5錢
,茵陳5錢,五加皮5錢
,槐枝5錢
,榆枝5錢,秦艽5錢
。
制法 : 用香油10斤
,將諸藥熬枯,滴水成珠
,再加章丹5斤
,再用細(xì)料:乳香
、沒藥、血竭
、輕粉
、龍骨各3錢,海螵蛸
、赤石脂各5錢
,樟腦1兩5錢,冰片
、寸香各3錢
,共研面,入膏內(nèi)
。

功能主治 : 散風(fēng)活血
,止痛。主手足麻木
,腰腿疼痛及跌打損傷
。
摘錄 : 《全國中藥成藥處方集》(青島方)
田七有幾種、它圖片是怎樣?
田七的品種有田七
、藤三七、蘭花三七
、菊三七
、景天三七。三七PanaxNotoginseng別名:開化三七
、人參三七
、田七、金不換
。植物形態(tài)多年生草本
,高達60cm。根莖短
,莖直立
,光滑無毛。掌狀復(fù)葉
,具長柄
,3~4片輪生于莖頂;小葉3~7
,橢圓形或長圓狀倒卵形
,邊緣有細(xì)鋸齒。傘形花序頂生,花序梗從莖頂中央抽出
,長20~30cm
。花小
,黃綠色
;花萼5裂;花瓣
、雄蕊皆為5
。核果漿果狀,近腎形
,熟時紅色
。種子1~3,扁球形
?div id="4qifd00" class="flower right">
;ㄆ?~8月,果期8~10月
。
三七又名田七,為傘形目五加科植物
,主要分布于云南
、廣西、江西
、四川等地
。中藥材三七是以其根部作為藥用部分,具有散瘀止血
,消腫定痛之功效
。主治咯血,吐血
,衄血
,便血,崩漏
,外傷出血
,胸腹刺痛,跌仆腫痛
。
三七為我國傳統(tǒng)名貴中藥材
,四十種大宗大藥材品種之一,距今已有400多年的應(yīng)用歷史
,在國內(nèi)外久負(fù)盛名
,三七自古就有“止血神藥”的美稱。由于三七獨特明顯的功效
,不斷被拓展用途
,保健
、化工、醫(yī)療用量持續(xù)上升
,尤其是我國進入心腦血管疾病高發(fā)期
,相關(guān)研發(fā)產(chǎn)品層出不窮,且需求量巨大
,廣西梧州田七牙膏
、云南白藥集團、天津天仕力
、廣州白云山
、玉溪維和、珍寶島制藥
、上海華宇等企業(yè)都是三七的大用戶代表
。年需要量已經(jīng)接近8000噸,用量仍處于上升趨勢
。
三七是田七嗎
問題一:三七與田七是同一種藥材嗎
?田七和三七乃一種藥也,三七為學(xué)名
,田七為別名
。據(jù)清代《歸順州志》說,「三七……以田州產(chǎn)者為最良」
,清代《百色廳志》卷三也說
,因三七實出自田州,故「俗名為田七」
。三七〔Panaxnotoginseng(BurK.)F.H.Chen〕為五加科人參屬植物
,多年生草本,藥用其地下莖
。它原系山野自生
,很早以前就被發(fā)現(xiàn)和采用,后轉(zhuǎn)為人工栽培
。是中國特有的名貴中藥材
,也是我國最早的藥食同源植物之一,三七自古以來就被公認(rèn)為具有顯著的活血化瘀
、消腫定痛功效
,具有“金不換”、“南國神草”之美譽
。因枝分三枝
,為七片,故稱為“三七”,又名田七
、金不換等
,古時亦稱昭參、血參
、人參三七
、田三七、山漆
、三七參等
。為我國廣西、云南特產(chǎn)
,近年長江以南
、廣東也有很多縣生產(chǎn)。一般習(xí)慣把云南文山產(chǎn)的稱為三七
,廣西產(chǎn)的稱田七
。 三七是一種名貴藥村,是具有獨特功能的人參屬中的優(yōu)異品種
。據(jù)明代李時珍《本草綱目》記述
,田七「味微甘而苦,頗似人參之味」
,有「金不換」之稱
。清代趙學(xué)敏著《本草綱目拾貴》稱:「人參補氣第一,三七補血第一
,味同而功亦等,故人稱人參三七
,為中藥之最珍貴者
。」《本草綱目》中還說
,田七「主治止血
、散血、定痛
、金刃箭傷
,跌撲杖瘡血出不止者,嚼料爛涂
,或為末摻之
,其血即止」,「南人軍中用為金瘡要藥」
,并說
,「亦主吐血、衄血、下血
、血咬蟲傷」痢」
,「大腸下血,婦女血崩
,產(chǎn)后出血
,產(chǎn)后血多,男婦赤眼
,無名癰腫
,虎咬蟲傷」等。 據(jù)藥物分析
,田七主要含六種皂甙和谷甾醇
、胡蘿卜甙、黃酮類化合物
。皂甙是人參的主要成分
,對增強體力,改善心肌氧代謝
,提高動物缺氧的耐受力很有作用
。古藥書說田七「功同人參」確非虛妄之詞。谷甾醇和胡蘿卜甙能降血脂
,而黃酮類化合物是擴張冠狀動脈
、改善心肌供血、增加血管彈性的有效成分
,因而常食田七
,不僅對冠心病、心絞痛有顯著療效
,而且對冠心病
、心絞痛有預(yù)防功能。無病的人服用后可起預(yù)防冠心病和滋補強壯作用
。 三七要根據(jù)使用目的來決定用法
。服法不同,功效迥異
。一般說
,生三七能使血管收縮,是治跌打刀傷的特效藥
,確可達到藥到血止的效果
。把三七粉,用酒調(diào)成糊狀
,敷於瘡疽上
,可起到散血消腫作用
。內(nèi)服三七要根據(jù)病情作不同的服法:散血、止血
、止痛應(yīng)服生三七
;補血、補身則服熟三七
。 熟三七的制法是把生三七切成片
,用鹽水浸透,曬干后研成細(xì)粉即成
。也有將生三七置小碗中
,碗內(nèi)置清水,水量以田七能吸干為度
,再蒸軟
、切片,用油炸成黃色
,酥而不焦
,然后研成粉末,便成熟田七
。兩種方法均可
。熟三七有補氣、活血
、補血
、去瘀、生新作用
,用熟三七燉雞
,是婦女產(chǎn)后服食的上佳補品。在廣西的名菜譜上
,這叫「田七燉雞」
。用熟三七配以北芪、黨參
、杞子、杜仲等藥材浸酒
,就是「田七大補酒」
,早晚適量飲用能補血補氣,舒筋活絡(luò)
,促進人體新陳代謝
,增進健康,是藥酒中之上品
。近年
,用田七配制成的「田七牙膏」對防治牙疾有良好作用
。 如今市面售的三七一般是生的,現(xiàn)在基本不用熟三七了
。服用三七辨清體質(zhì)比較重要
,如果本來是虛證,特別是氣虛出血或心律嚴(yán)重不齊的單服三七有害
。如果是疏通血管等作用的
,只能用生的。 三七的去瘀作用是非常強的
,傳說有一屠工殺豬得一大盆豬血
,因手被割傷,急取三七粉敷傷口
,匆忙中把一些三七粉撒落於正在凝結(jié)的豬血里
。不久,豬血盡化為血水
。因此
,屆間鑒別三七真?zhèn)蔚姆椒ǎS媚獕K用試驗
,能化為血水的是真三七
,否則是假三七。 購買田七
,以顆大
、堅實、滑身
、無枝爪者為優(yōu)
。田七是多年生植物,要種三年以上才能收
。種植年代越長
,個頭越大,質(zhì)量越好
。因此
,田七的大小等級以每市斤有多少頭(個)為準(zhǔn)。如四十頭
,指每市斤......>>
問題二:三七和田七是同一種東西嗎
?能經(jīng)常吃嗎病情分析:您好。三七和田七是相同的藥物的
。這種藥有止血
,抗血栓,消腫止痛
,消炎保肝等等作用
。意見建議:這種藥有美容的作用
,經(jīng)常吃是不要緊的,但是因為畢竟是一種藥物
,所以不要經(jīng)常使用
,可以間斷服用的
問題三:田七是否就是三七三七又名田七,明代著名的藥學(xué)家李時珍稱其為“金不換”
。三七是中藥材中的一顆明珠
,清朝藥學(xué)著作《本草綱目拾遺》中記載:“人參補氣第一,三七補血第一
,味同而功亦等
,故稱人參三七,為中藥中之最珍貴者
?div id="d48novz" class="flower left">
!睋P名中外的中成藥“云南白藥”和“片仔黃”,即以三七為主要原料制成
。三七屬五加科多年生草本植物
,因其播種后三至七年挖采而且每株長三個葉柄, 每個葉柄生七個葉片
,故名三七
。其莖、葉
、花均可入藥
。其中最馳名田七產(chǎn)品是產(chǎn)自廣西梧州的田七牙膏,田七牙膏也是國內(nèi)著名的牙膏品牌
。
問題四:田七和三七有區(qū)別嗎
?田七和三七乃一種藥也,三七 為學(xué)名
,田七為別名
。因枝分三枝,為七片
,故稱為“三七”
,又名田七、金不換等
,古時亦稱昭參
、血參、人參三七
、田三七
、山漆
、三七參等
。屬五加科多年生草本
,以根狀莖和花及葉入藥,性味與歸經(jīng) 甘微苦
,溫
。入肝、胃
、大腸經(jīng)
。具活血祛瘀、消腫止痛
、止血降壓
、止血、治吐血
、咳血
、衄血、便血
、血痢
、崩漏、產(chǎn)后血暈
、惡露不下
、跌撲瘀血、外傷出血
、乳癰
。無名腫毒。毒蟲螫傷等之功能
。為我國廣西
、云南特產(chǎn),近年長江以南
、廣東也有很多縣生產(chǎn)
。
講起田七和三七其名字的又來,有著神奇的傳說
。在祖國西南邊陲文山壯族苗族自治州的深山密林中
,生長著一種“春苗如翠,秋實似火”的神草
。關(guān)于這種神草
,千百看來一直傳誦著許許多多神奇的故事:獵手不慎墜崖骨折,他們將一種野草嚼爛敷于出血處
,傷口就如漆粘物一樣被封住了
,出血停止,獵人居然能拄著獵槍步行回家
;石匠砸傷腳掌
,疼痛難忍
,將神草捶爛包扎于傷處,馬上止血止痛
;產(chǎn)婦血崩
,生命垂危,一把神草就將其從死神手中奪回
。這種神草苗族的祖先將其叫作“山漆”
,其神奇的功效在民間代代相傳,因“山漆”與“三七”諧音
,在流傳中便被記作“三七”
。
關(guān)于三七,還有這樣一個傳說: 古時候
,一個叫張二的青年
,患了一種疾病,口鼻出血不止
,雖經(jīng)多方醫(yī)治仍無效果
。一天,一位姓田的醫(yī)生路過
,他取出一種草藥的根
,研磨成粉給張二吞下,不大功夫
,血竟然止住了
。張二一家非常感激,并要求醫(yī)生留下這種神奇草藥的種子
。
一年后
,張二家的草藥長得非常茂盛。恰巧
,知府大人的獨生女患了出血癥
,多方治療不見好轉(zhuǎn),無奈只好貼出告示:能治好女兒病者
,招其為婿
。張二聞知后帶上自種的草藥,二話沒說
,拿出草藥研成末給小姐服下
。誰知不到一個時辰,小姐竟死了
。知府大怒
,命人將張二捆起嚴(yán)刑拷打,他被逼講出實情。知府大人即令捉拿了田醫(yī)生
,并將其定為“謀害殺人”罪
。臨刑之日,田醫(yī)生萬般無奈
,只好向親自監(jiān)斬的知府大人解釋說:“此草藥對各種血癥都有療效,但須長到三至七年才有效
。張二所用之藥
,僅長滿一年,本無藥性
,當(dāng)然救不了小姐
。”說罷
,他從差役手中要過利刀
,在自己大腿上劃一刀,鮮血直流
,他從自己的藥袋中取出藥粉
,內(nèi)服外敷,即刻便血止痂結(jié)
,在場的人驚訝不已
,知府大人后悔不已,只好放了田醫(yī)生
。人們?yōu)榱擞涀∵@一慘痛教訓(xùn)
,就把這種藥定為“三七”,表示必須生長到3~7年才有用
。因為此藥為田醫(yī)生所傳
,故在我國的一些地方,三七也被稱作“田七”
。
問題五:田七與三七有什么區(qū)別三七我們又叫做是參三七或者田七
,還有人將三七稱為是田三七,三七參等等
,三七的功效和作用非常強大
,被譽為是金不換,南國神草以及參中之王
。
三七(拉丁學(xué)名:Panax pseudoginseng Wall. var. notoginseng (Burkill) Hoo et Tseng)為傘形目五加科人參屬多年生草本植物
,根狀莖短,肉質(zhì)根圓柱形
,掌狀復(fù)葉
,傘形花序頂生,花黃綠色;萼杯狀。
又名:參三七
、田七
、血山草、六月淋
、蝎子草
,古時亦稱昭參、血參
、人參三七
、田三七、山漆
、三七參等
。
三七主要分布于云南、廣西
、江西
、四川等地
。三七是以其根部入藥,其性溫,味辛
,具有顯著的活血化瘀
、消腫定痛功效
,有“金不換”
、“南國神草”之美譽。因常在春冬兩季采挖
,又分為“春七”和“冬七”
。由于三七同為人參屬植物,而它的有效活性物質(zhì)又高于和多于人參
,因此又被現(xiàn)代中藥藥物學(xué)家稱為“參中之王”
。清朝藥學(xué)著作《本草綱目拾遺》中記載:“人參補氣第一,三七補血第一
,味同而功亦等
,故稱人參三七,為中藥中之最珍貴者
?div id="4qifd00" class="flower right">
!睋P名中外的中成藥“云南白藥”和“片仔癀”,即以三七為主要原料制成
。主治咯血
,吐血,衄血
,便血
,崩漏,外傷出血,胸腹刺痛
,跌撲腫痛
。
③《本草再新》:入肺、腎二經(jīng)
。
功能主治
止血
,散瘀,消腫
,定痛
。治吐血,咳血
,衄血,便血
,血痢
,崩漏,癥瘕
,產(chǎn)后血暈
,惡露不下,跌撲瘀血
,外傷出血
,癰腫疼痛。
①《綱目》:止血
,散血
,定痛。金刃箭傷
,跌撲杖瘡
,血出不止者,嚼爛涂
,或為末摻之
,其血即止。亦主吐血
,衄血
,下血,血痢
,崩中
,經(jīng)水不止,產(chǎn)后惡血不下
,血運
,血痛,赤目,癰腫
,虎咬
,蛇傷諸病。
②《玉揪藥解》:和營止血
,通脈行瘀
,行瘀血而斂新血。凡產(chǎn)后
、經(jīng)期
、跌打、癰腫
,一切瘀血皆破;凡吐衄
、崩漏、刀傷
、箭射
,一切新血皆止。
上文我們介紹了什么是三七
,我們知道三七是一種非常珍貴的中藥
,三七的營養(yǎng)價值很高而且藥性非常好,三七被我們叫做是參中之王和南國神草
。三七能夠補氣和補血并且能預(yù)防很多疾病的發(fā)生
,三七其實就是田七,田七和三七沒有區(qū)別
。
問題六:三七也叫田七嗎
?三七,中藥名
。又名田七
。主產(chǎn)于云南文山州,故名文山三七
,又名文州三七
,為五加科植物三七Panax notoginseng (Burk.)F.H.Chen的干燥根和根莖。秋季花開前采挖
,洗凈
,分開主根、支根及根莖
,干燥
。支根習(xí)稱“筋條”,根莖習(xí)稱“剪口”
。
用于咯血
,吐血
,衄血,便血
,崩漏
,外傷出血,胸腹刺痛
,跌撲腫痛
。
問題七:三七和田七有區(qū)別嗎?田七是三七的別名
,主產(chǎn)于云南文山
、硯山、馬關(guān)
、西疇
、廣南、麻栗坡
、富寧
、邱北,廣西田陽
、靖西
、田東
、德保
。云南文山歷史悠久、產(chǎn)量大
、質(zhì)量好
,習(xí)稱“文三七”、“田七”
,為著名的道地藥材
,為中藥,是五加科植物三七Panax notoginseng (Burk.)F.H.Chen的干燥根和根莖
。秋季花開前采挖
,洗凈,分開主根
、支根及根莖
,干燥。支根習(xí)稱“筋條”
,根莖習(xí)稱“剪口”
。
生理特性:
1、主根呈類圓錐形或圓柱形
,長1~6cm
,直徑1~4cm
。表面灰褐色或灰黃色,有斷續(xù)的縱皺紋和支根痕
。頂端有莖痕
,周圍有瘤狀突起。體重
,質(zhì)堅實
,斷面灰綠色、黃綠色或灰白色
,木部微呈放射狀排列
。氣微,味苦回甜
。
2
、筋條呈圓柱形或圓錐形,長2~6cm
,上端直徑約0.8cm
,下端直徑約0.3cm。
3
、剪口呈不規(guī)則的皺縮塊狀或條狀
,表面有數(shù)個明顯的莖痕及環(huán)紋,斷面中心灰綠色或白色
,邊緣深綠色或灰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