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鳳銜珠丸
中醫(yī)世家
2023-05-19 03:44:06
金鳳銜珠丸
處方 : 蛇床子4錢
,母丁香3錢,肉桂3錢,杏仁3錢
,白及3錢
,吳萸3錢
,菟絲子3錢
,北細(xì)辛3錢
,薏苡仁3錢
,砂仁3錢
,牡蠣3錢,川椒3錢,麝香少許
。
制法 : 生蜜為丸
,如櫻桃大。

功能主治 : 月經(jīng)不調(diào)
,赤白帶下
,經(jīng)病臍腹痛,小便白濁
,陽事不舉
,遺精。
用法用量 : 每用1丸
,入爐柔存
,多待先動(dòng)其情,待藥性行方交
。1月后即有孕矣
。
摘錄 : 《婦科玉尺》卷一
描寫古風(fēng)女子美貌的詞語
1.形容女子漂亮的古風(fēng)句子1.千秋無絕色!悅目是佳人
!傾國傾城貌
!驚為天下人!
2.芙蓉不及美人妝
,水殿風(fēng)來珠翠香
3.態(tài)濃意遠(yuǎn)淑且真
,肌理細(xì)膩骨肉勻
4.俏麗若三春之桃,清素若九秋之菊
5.眉梢眼角藏秀氣
,聲音笑貌露溫柔
6.翩若驚鴻
,婉若游龍
7.美人既醉,朱顏酡些
8.冰肌自是生來瘦
,那更分飛后
9.邀人傅脂粉
,不自著羅衣
10.秀色掩今古,荷花羞玉顏
11.北方有佳人
,絕世而獨(dú)立
12.壚邊人似月
,皓腕凝霜雪
13.屆笑春桃兮,云堆翠髻
;唇綻櫻顆兮
,榴齒含香
14.嫻靜猶如花照水,行動(dòng)好比風(fēng)扶柳
15.獨(dú)自莫憑欄
,無限江山
,別時(shí)容易見時(shí)難
16.裊娜少女羞,歲月無憂愁
17.芳容麗質(zhì)更妖嬈
,秋水精神瑞雪標(biāo)
18.珠纓旋轉(zhuǎn)星宿搖
,花蔓抖擻龍蛇動(dòng)
19.蒹葭蒼蒼,白露為霜。所謂伊人
,在水一方
20.花心定有何人捻
,暈暈如嬌靨
21.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宮粉黛無顏色
22.脈脈眼中波
,盈盈花盛處
23.巧笑倩兮
,美目盼兮
24.天長地久有時(shí)盡,此恨綿綿無絕期
25.君還知道相思苦
,怎忍拋奴去
26.不辭迢遞過關(guān)山
,只恐別郎容易、見郎難
27.朱粉不深勻
,閑花淡淡香
。細(xì)看諸處好,人人道
,柳腰身
28.蕓蕓眾神贊
,飄飄仙子舞
29.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飾
30.一枝紅艷露凝香
,云雨巫山枉斷腸
31.云一渦
,玉一梭,淡淡衫兒薄薄羅
,輕顰雙黛螺
32.鳳眼半彎藏琥珀
,朱唇一顆點(diǎn)櫻桃
33.柳腰春風(fēng)過,百鳥隨香走
34.頭上金爵釵
,腰佩翠瑯玕
。明珠交玉體,珊瑚間木難
。羅衣何飄飄,輕裾隨風(fēng)遠(yuǎn)
。顧盼遺光彩
,長嘯氣若蘭
35.笑顏如花綻,玉音婉轉(zhuǎn)流
36.皎皎兮似輕云之蔽月
,飄飄兮若回風(fēng)之流雪
37.楊家有女初長成
,養(yǎng)在深閨人未識
38.風(fēng)回小院庭蕪綠,柳眼春相續(xù)
39.溫柔幾許緣何散
,愛恨聲聲怨
40.纖纖作細(xì)步
,精妙世無雙
41.天生麗質(zhì)難自棄,一朝選在君王側(cè)
42.芙蓉如面柳如眉
,對此如何不淚垂
43.轉(zhuǎn)眄流精
,光潤玉顏。含辭未吐,氣若幽蘭
。華容婀娜
,令我忘餐
44.柔情綽態(tài),媚于語言
。奇服曠世
,骨像應(yīng)圖。披羅衣之璀粲兮
,珥瑤碧之華琚
。戴金翠之首飾,綴明珠以耀軀
45.丹唇外朗
,皓齒內(nèi)鮮
,明眸善睞,靨輔承權(quán)
46.昨日亂山昏
,來時(shí)衣上云
47.絕代有佳人
,幽居在空谷
2.求助形容古代女子漂亮的四字詞語.傾國傾城 紅袖添香,楚楚可憐
,一笑傾城 沉魚落雁 滿天花雨
,情天恨海 閉月羞花 蓮步輕舞,如花解語
,似玉生香
,娉婷裊娜 香飄蘭麝 玉質(zhì)冰肌 清歌妙舞 纖纖玉手 腮凝新荔 鼻膩鵝脂 見之忘俗 顧盼神飛 斂聲屏氣 嬌弱玲瓏 超凡脫俗 姣花照水 弱柳扶風(fēng) 小鳥依人 柳腰蓮臉 如花似玉 花容月貌 美若天仙 蛾眉曼睩 蛾眉螓首 皓齒朱唇 韶顏稚齒 仙姿佚貌 楚楚動(dòng)人 梳云掠月 賢賢易色 弱柳扶風(fēng) 云容月貌 小家碧玉 溫文爾雅 小鳥依人 柳腰蓮臉 如花似玉 花容月貌 美若天仙 艷如桃李 蛾眉曼睩 蛾眉螓首 皓齒朱唇 韶顏稚齒 仙姿佚貌 楚楚動(dòng)人 梳云掠月 賢賢易色。
3.描寫古代女子美貌的詩句1
、花心定有何人捻
,暈暈如嬌靨。出自劉辰翁的《zhidao虞美人 花心定有何》
譯文: 花的心思一定有人會(huì)懂的
,就像那紅暈暈的姣好面容一樣
。
2、回眸一笑百媚生
,六宮粉黛無顏色
。出自白居易的《長恨歌》。
譯文: 她回眸一笑時(shí)
,千姿百態(tài)
、嬌媚橫生;六官妃嬪
,一個(gè)個(gè)都黯然失色
。
3、照花前后鏡
,花面相交映版
?div id="4qifd00" class="flower right">
!背鲎蕴拼娙藴赝ン薜墓旁娮髌贰镀兴_蠻.小山重疊金明滅》。
譯文:照一照新插的花朵對前鏡又對后鏡
,紅花與容顏交相輝映
。
4、佳人自鞚玉花驄
,翩若驚燕踏飛龍
。出自蘇軾的《虢國夫人夜游圖》。
譯文:這位佳人駕馭玉花驄馬
,淡妝多態(tài)
。她騎在駿馬上,身段輕盈
,恍如驚飛的春燕權(quán)
。
5、眼波才動(dòng)被人猜
。出自李清照的《浣溪沙·閨情》
。
譯文:她的眼波靈活可動(dòng)就像能說話一樣。
4.形容古代女子美貌的詞語人面桃花
回眸一笑百媚生
傾國傾城沉魚落雁百
閉月羞花 天生麗質(zhì) 沉魚落雁 傾國傾城 溫婉嫻淑 千嬌百媚 儀態(tài)萬千 肌膚勝雪 眉目如畫
花容月貌 貌美如花 如花似玉 玉潔冰清 冰雪聰明 明艷動(dòng)人度 人見人愛 傾國傾城 沉魚落雁
閉月羞花 人間尤物 出塵脫俗 吹彈即破 白璧無瑕 美艷絕倫 美倫美奐 楚楚可人 人淡如菊版
嬌艷如花 至真至純 盡善盡美 美若天仙 溫文爾雅 品貌端莊 麗質(zhì)天成 窈窕淑女 天姿絕色
國色天香 風(fēng)姿綽約 風(fēng)華絕代 語笑嫣權(quán)然 含苞待放 嬌艷欲滴 玲瓏剔透 人間極品
5.描寫古代女子貌美的句子或段落,不要詩詞,不要成語《紅樓夢》里有一段
,說黛玉的:
兩彎似蹙非蹙罥煙眉
,一雙似泣非泣含露目;態(tài)生兩靨之愁
,嬌襲一身之?div id="m50uktp" class="box-center"> 。粶I光點(diǎn)點(diǎn)
,嬌喘微微
;嫻靜時(shí)如姣花照水,行動(dòng)處似弱柳如風(fēng)
;心較比干多一竅
,病如西子勝三分。
也不知道你要的是不是這種古風(fēng)的
,另行附上一段我在宮斗群里寫的
,不要見笑:一襲絳紫長裙曳地,垂下縷縷妃色的流蘇
。綢緞般的三千墨發(fā)垂在身后,渾身上下隱隱散發(fā)出遙不可及的光輝
,仿佛是清麗無方
、飄然出塵的仙子,卻又帶著些許明艷與張揚(yáng)
。三千青絲綰起
,卻不是常日里梳起的望仙九鬟髻
,倒盤成一個(gè)清雅秀美的朝云近香髻,發(fā)上別著一枝華貴優(yōu)雅的累絲嵌寶銜珠金鳳簪
,髻尾垂下縷縷金銀珠玉鑲嵌而成的流蘇
。
6.要一些描寫古代女子的美貌的詩、詞: 北方有佳人
,絕世而獨(dú)一顧傾人城
,再顧傾人國。
2: 云想衣裳花想容
,春風(fēng)拂檻露華濃
。 若非群玉山頭見,會(huì)向瑤臺月下逢
。
3: 借問漢宮誰得似
?可憐飛燕倚新妝。 4: 名花傾國兩相歡
,常得君王帶笑看
。
解釋:春風(fēng)無限恨,沈香亭北倚闌干
。 5: 美女卷珠簾
,深坐蹙蛾眉,但見淚痕濕
,不知心恨誰 6: 聘聘裊裊十三余
,豆蔻梢頭二月初.春風(fēng)十里揚(yáng)州路,卷上珠簾總不如 7: 一代傾城逐浪花
,吳宮空憶兒家
。
效顰莫笑東鄰女,頭白溪邊尚浣紗
。 8: 媚眼含羞合
,丹唇逐笑開。
風(fēng)卷葡萄帶
,日照石榴裙 7: 兩彎似蹙非蹙籠煙眉
,一雙似喜非喜含情目。 態(tài)生兩靨之愁
,嬌襲一身之病
。
淚光點(diǎn)點(diǎn),嬌喘微微
。 閑靜似嬌花照水
,行動(dòng)如弱柳扶風(fēng)。
心較比干多一竅
,病如西子勝三分
。 8: 清水出芙蓉
,天然去雕飾。
9: 回眸一笑百魅生
,六宮粉黛無顏色
。 10: 梨花一枝春帶雨 11: 若把西湖比西子,濃妝淡抹總相宜
。
12: 手如柔荑
,膚如凝脂,領(lǐng)如蝤蠐
,齒如瓠犀
,螓首蛾眉,巧笑倩兮
,美目眇兮
。 13: 輕羅小扇白蘭花,纖腰玉帶舞天紗.疑是仙女下凡來
,回眸一笑勝星華. 14: 俊眉修眼
,顧盼神飛,文彩精華
,見之忘俗
。
15: 有女妖且麗,裴回湘水湄
。水湄蘭杜芳
,采之將寄誰。
瓠犀發(fā)皓齒
,雙蛾顰翠眉
。紅臉如開蓮
,素膚若凝脂
。
綽約多逸態(tài)
,輕盈不自持。嘗矜絕代色
,復(fù)恃傾城姿
。
16: 腮凝新荔,鼻膩鵝脂
,溫柔沉默
,觀之可親。 17: 絕代有佳人
,幽居在空谷 18: 臉若銀盤
,眼似水杏,唇不點(diǎn)而紅
,眉不畫而翠 19: 眉似遠(yuǎn)山不描而黛
,唇若涂砂不點(diǎn)而朱~ 20: 面似芙蓉出水,腰如弱柳扶風(fēng) 21: 春風(fēng)十里揚(yáng)州路
,卷上珠簾總不如 杜牧《贈(zèng)別》 22: 北方有佳人
,絕世而獨(dú)立。
一顧傾人城
,再顧傾人國
。 西漢李夫人) 23: 臚邊人似月,皓腕凝霜雪. ---韋莊 24 : 月出佼兮
,佼人撩兮. --- 25: 東家之子
,增之一分則太長,減之一分則太短
;著粉則太白
,施朱則太赤。
眉如翠 羽
,肌如白雪
,腰如束素,齒如含貝
。嫣然一笑
,惑陽城,迷下蔡
。
---宋玉 26 : 云想衣裳花想容
,春風(fēng)拂檻露華濃。 若非群玉山頭見
,會(huì)向瑤臺月下.-李白(楊貴妃) 27: 借問漢宮誰得似
?可憐飛燕倚新妝。
--同上 名花傾國兩相歡
,常得君王帶笑看
。 解釋春風(fēng)無限恨,沈香亭北倚闌干
。
--同上 28: 美女卷珠簾
,深坐蹙蛾眉,但見淚痕濕
,不知心恨誰 - 29: 聘聘裊裊十三余
,豆蔻梢頭二月初.春風(fēng)十里揚(yáng)州路,卷上珠簾總不如 ------------杜牧《贈(zèng)別·其一》 30: 一代傾城逐浪花
,吳宮空自憶兒家
。效顰莫笑東鄰女,頭白溪邊尚浣紗
。
--林黛玉 31: 媚眼含羞合
,丹唇逐笑開
。風(fēng)卷葡萄帶,日照石榴裙--何思澄《南苑逢美人》 32: 兩彎似蹙非蹙籠煙眉
,一雙似喜非喜含情目
。
態(tài)生兩靨之愁,嬌襲一身之病
。淚光點(diǎn)點(diǎn)
,嬌喘微微。
閑靜似嬌花照水
,行動(dòng)如弱柳扶風(fēng)
。 心較比干多一竅,病如西子勝三分
。
-- 33: 清水出芙蓉
,天然去雕飾。 --李白:《經(jīng)亂離后天恩流夜郎憶舊游書懷贈(zèng)江夏韋太守良宰》 34: 回眸一笑百魅生
,六宮粉黛無顏色
。
--白居易 35: 梨花一枝春帶雨 ----同上 36: 欲把西湖比西子,濃妝淡抹總相宜
。 --蘇軾 37: 手如柔荑
,膚如凝脂,領(lǐng)如蝤蠐
,齒如瓠犀
,螓首蛾眉,巧笑倩兮
,美目眇兮
。
-- 38: 輕羅小扇白蘭花,纖腰玉帶舞天紗.疑是仙女下凡來
,回眸一笑勝星華. 39: 俊眉修眼
,顧盼神飛,文彩精華
,見之忘俗
。 40: 有女妖且麗,裴回湘水湄
。
水湄蘭杜芳
,采之將寄誰。 瓠犀發(fā)皓齒
,雙蛾顰翠眉
。
紅臉如開蓮,素膚若凝脂。 綽約多逸態(tài)
,輕盈不自持
。
嘗矜絕代色,復(fù)恃傾城姿
。 ---武平一 41: 腮凝新荔
,鼻膩鵝脂,溫柔沉默
,觀之可親。
-- 42: 絕代有佳人
,幽居在空谷 43: 臉若銀盤
,眼似水杏,唇不點(diǎn)而紅
,眉不畫而翠 44: 沉魚落雁之容
,閉月羞花之貌. 45: 南國有佳人,容華若桃李 46: 何彼濃矣
,華若桃李 47: 其形也
,翩若驚鴻,婉若游龍
。榮曜秋菊
,華茂春松。
仿佛兮若輕云之蔽月
,飄飄 兮若流風(fēng)之回雪
。遠(yuǎn)而望之,皎若太陽升朝霞
;迫而察之
,灼若芙蕖出淥波。
襛纖得衷
,修短合度
。肩若削成,腰如約素
。
延頸秀項(xiàng)
,皓質(zhì)呈露。芳澤無加
,鉛華弗御
。
云髻峨峨,修眉聯(lián)娟
。丹唇外朗
,皓齒內(nèi)鮮,明眸善睞,靨輔承權(quán)
。
瑰姿艷逸
,儀靜體閑。柔情綽態(tài)
,媚于語言
。
奇服曠世,骨像應(yīng)圖
。披羅衣之璀粲兮
,珥瑤碧之華琚。
戴金翠之首飾
,綴明珠以耀軀
。踐遠(yuǎn)游之文履,曳霧綃之輕裾
。
微幽蘭之芳藹兮
,步踟躕于山隅?div id="4qifd00" class="flower right">
!薄靶菅革w鳧
,飄忽若神,陵波微步
,羅襪生塵
。
動(dòng)無常則,若危若安
。進(jìn)止難期
,若往若還。
轉(zhuǎn)眄流精
,光潤玉顏
。含辭未吐,氣若幽蘭
。
華容婀娜
,令我忘餐。 -----曹植 48: 所謂美人者
,以花為貌
,以鳥為聲,以月為神
,以柳為態(tài)
,以玉為骨,以冰雪為膚
,以秋水為姿
,以詩詞為心 49: 雙眸剪秋水
,十指撥春蔥 50: 足下躡絲履,頭上玳瑁光
,腰著流紈素
,耳垂明月當(dāng)。
指若削蔥根
,口如含朱丹
, 纖纖作細(xì)步,精妙世無雙.-
。
7.形容美貌女子古風(fēng)的句子有哪些1
、有美一人,清揚(yáng)婉兮
。--詩經(jīng)
2
、眉如翠羽,肌如白雪
,腰如束素,齒如含貝
。--宋玉
3
、翩若驚鴻,婉若游龍
。柔情綽態(tài)
,媚于語言。遠(yuǎn)而望之
,皎若太陽升朝霞
;迫而察之,灼若芙蕖出綠波
。--曹植
4
、翩如浮云,矯若驚龍
。面如凝脂
,眼如點(diǎn)漆。--劉與義
5
、夢笑開嬌靨
,眼鬟壓落花;簟生玉腕
,香汗浸紅紗
。--蕭綱
6、荷葉羅裙一色裁
,芙蓉向臉兩邊開
。芙蓉不及美人妝,水殿風(fēng)來珠翠香。--王昌齡
7
、鏡湖水如月
,耶溪女如雪。秀色掩今古
,荷花羞玉顏
。只愁歌舞散,化作彩云飛
。云想衣裳花想容
,春風(fēng)拂檻露華濃。--李白
8
、娉娉裊裊十三余
,豆蔻枝頭二月初。--杜牧
9
、鬢云欲度香腮雪
。照花前后鏡,花面相交映
。--溫庭筠
10
、佳人自鞚玉花驄,翩若驚燕踏飛龍
。--蘇軾
11
、眼波才動(dòng)被人猜。--李清照
8.形容古代女子美貌的成語【成語】閉月羞花
【拼音】 bì yuè xiū huā
【解釋】閉:藏
。使月亮躲藏
,使花兒羞慚。形容女子容貌美麗
。
【出處】元·王實(shí)甫《西廂記》第一本第四折:“則為你閉月羞花相貌
;少不得剪草除根大小?div id="d48novz" class="flower left">
!?/p>
【成語】落雁沉魚
【拼音】 luò yàn chén yú
【解釋】雁見了飛落地面
,魚見了潛入水底。 形容女子容貌美麗動(dòng)人
。
【出處】先秦·莊周《莊子·齊物論》:“毛嬙
、麗姬,人之所美也
。魚見之深入
,鳥見之高飛?div id="4qifd00" class="flower right">
!?/p>
【成語】國色天香
【拼音】guó sè tiān xiāng
【解釋】原形容顏色和香氣不同于一般花卉的牡丹花
。后也形容女子的美麗
。
【出處】唐·李浚《摭異記》:“國色朝酣酒
;天香夜染衣
。”
【成語】花容月貌
【拼音】huā róng yuè mào
【解釋】如花似月的容貌
。形容女子美貌
。
【出處】明·吳承恩《西游記》第六十二回:“那公主花容月貌,有二十分人才
?div id="jfovm50" class="index-wrap">!?/p>
【成語】傾城傾國
【拼音】qīng chéng qīng guó
【解釋】傾:傾覆;城:國
。原指因女色而亡國
。后多形容婦女容貌極美。
【出處】《詩·大雅·瞻卬》:“哲夫成城
,哲婦傾城
。”《漢書·外戚傳》:“北方有佳人
,絕世而獨(dú)立
,一顧傾人城,再顧傾人國
?div id="d48novz" class="flower left">
!?/p>
【成語】亭亭玉立
【拼音】tíng tíng yù lì
【解釋】亭亭:高聳直立的樣子
。 形容女子身材細(xì)長
。也形容花木等形體挺拔。
【出處】《北齊書·徐之才傳》:“白云初見空中有五色物
;稍近
;變成一美婦人;去地?cái)?shù)丈
;亭亭而立
。”
【成語】天生麗質(zhì)
【拼音】 tiān shēng lì zhì
【解釋】天生:天然生成
。 麗質(zhì):美麗的姿容
。形容女子?jì)趁钠G麗。
【出處】唐·白居易《長恨歌》:“天生麗質(zhì)難自棄
,一朝選在君王側(cè)
。”
【成語】秀色可餐
【拼音】xiù sè kě cān
【解釋】秀色:美女姿容或自然美景
;餐:吃
。原形容婦女美貌
。后也形容景物秀麗。
【出處】晉·陸機(jī)《日出東南隅行》:“鮮膚一何潤
;秀色若可餐
。”
【成語】明眸皓齒
【拼音】 míng móu hào chǐ
【解釋】明亮的眼睛
,潔白的牙齒
。形容女子容貌美麗,也指美麗的女子
。
【出處】唐·杜甫《哀江頭》:“明眸皓齒今何在
;血污游魂歸不得?div id="jfovm50" class="index-wrap">!?/p>
道教的節(jié)日?
道教以與自己信仰關(guān)系重大的日子和所奉神靈
、祖師之誕辰日為節(jié)日
。某些重大節(jié)日,將舉行盛大齋醮
,以示慶祝
。
由于各個(gè)節(jié)日慶祝的對象不同,其始年并不一樣
。據(jù)現(xiàn)存資料看
,三會(huì)日、三元日
、五臘日等是較早的節(jié)日
,其余皆后起。由于各派在信仰上的差異
,所崇奉的神靈和祖師即有同有異
。一般說來,各派共尊的最高神三清
、最高天神玉皇
,及歷史悠久的三官、社會(huì)影響很大的西王母
、東岳大帝
、文昌帝君、真武大帝等之“誕辰”日
,是各派共奉的節(jié)日
。各派所奉的祖師,如張陵
、三茅真君
、許真君
、
呂洞賓、
王重陽、邱處機(jī)等之誕辰日
,則是分奉的節(jié)日。
由于道教派別的紛繁和地域世俗信仰的影響
,各個(gè)地區(qū)眾多小派所崇拜的神靈
、祖師更為繁多,節(jié)日也相應(yīng)增多?div id="jpandex" class="focus-wrap mb20 cf">,F(xiàn)僅就節(jié)日之重要者簡述如下:
三會(huì)日 據(jù)陸修靜《道門科略》等載
,三會(huì)日為農(nóng)歷(下同)正月七日,七月七日
,十月五日
。①據(jù)稱,此三日為“三官考核(道民)功過”的日子
,也是早期正一道(即五斗米道和天師道時(shí)期)道民聚會(huì)的三個(gè)日子
。在此三日里,道民須赴本師治所
,申報(bào)家口錄籍
,聽道官宣講科戒,接受三官考核功過
,以定受之等次
。此制盛行于張魯統(tǒng)治漢中時(shí)期,此后由于條件的變化
,制度逐漸廢弛
。南朝宋陸修靜改革、整頓天師道時(shí)
,曾經(jīng)重申科戒
,意欲使三會(huì)日制度長期堅(jiān)持下去
,但收效甚微
,此后,即不再實(shí)行
。
三元日 一稱三元節(jié)
。三元指天、地
、水三官
,是五斗米道初創(chuàng)時(shí)信奉的主要神靈。三張時(shí)的“三官手書”
,即上章給此三神
。魏晉南北朝時(shí)
,此信仰盛行不衰,出現(xiàn)了所謂天官賜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