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l id="s6iya"><pre id="s6iya"></pre></ul>
    • <kbd id="s6iya"><pre id="s6iya"></pre></kbd>
    • 登錄
      首頁 >> 中醫(yī)基礎(chǔ)常識 >> 偏方秘方

      金白散

      中醫(yī)世家 2023-05-19 06:53:24

      金白散

      《醫(yī)部全錄》卷二三○引葉心仰方:金白散

      處方 : 鉛粉不拘多少(銀窠傾過
      ,取出鉛)6錢
      ,輕粉3錢,冰片3分

      制法 : 共為末。

      功能主治 : 疳瘡

      用法用量 : 每用少許搽于患處

      ;先用茶洗凈,然后用藥

      摘錄 : 《醫(yī)部全錄》卷二三○引葉心仰方

      《仙拈集》卷二:金白散

      處方 : 雞內(nèi)金(焙干)1兩,白芷5錢
      ,銅綠1錢
      ,麝香1分。

      制法 :

      功能主治 : 牙根臭爛、黑色,有蟲

      用法用量 :

      摘錄 : 《仙拈集》卷二

      中藥方劑--清熱劑瀉白散

      〖方源〗

        《小兒藥證直訣》卷下諸方:“又名瀉肺散

      。治小兒肺盛
      ,氣急喘嗽。地骨皮
      、桑白皮炒各一兩、炙草一錢上藥
      、右銼散,入粳米一撮
      ,水二小盞,煎七分
      ,食前服
      ?div id="d48novz" class="flower left">
      !?br>
      〖組成〗 地骨皮、桑白皮炒
      ,各一兩[各15g]   甘草炙,一錢[1g]  

      〖用法〗上藥銼散
      ,入粳米一撮
      ,水二小盞,煎七分
      ,食前服。

      〖方歌〗瀉白桑皮地骨皮
      ,甘草粳米四般宜,參茯知芩皆可入
      ,肺熱喘嗽此方施


      〖主治〗
       肺熱喘咳證
      。氣喘咳嗽,皮膚蒸熱
      ,日晡尤甚,舌紅苔黃
      ,脈細數(shù)


      〖功用〗清瀉肺熱
      ,平喘止咳


      〖病機〗

      ?div id="jfovm50" class="index-wrap">、俜沃鳉?div id="jfovm50" class="index-wrap">,宜清肅下降
      ,火熱郁肺
      ,氣逆不降
      ,肺氣壅實則喘咳
      ,甚則氣急

      ?div id="m50uktp" class="box-center"> 、诜魏掀っ?div id="jpandex" class="focus-wrap mb20 cf">,肺中伏火郁蒸
      ,故皮膚蒸熱

      ?div id="jpandex" class="focus-wrap mb20 cf">、鄯沃鹘穑鹜谟蠒r
      ,肺中伏火,故發(fā)熱以日晡為甚

      白散的藥物

      1.咽痛:巽屋之家人,卒然咽痛

      ,自申及西,四肢厥冷
      ,口不能言
      ,如存如亡(按:猶言氣息僅屬耳),眾醫(yī)以為必死
      ,舉家頗騷擾。及戍時
      ,迎先生請治
      ,脈微欲絕
      ,一身盡冷
      ,呼吸不絕如縷,急取桔梗白散2錢
      ,調(diào)白湯灌之,下利5-6行
      ,咽痛始減,厥復氣爽
      。乃與五物桂枝桔梗加大黃湯(桂枝、地黃
      、黃芩
      、桔梗
      、石膏
      、大黃)
      ,須臾大下黑血,咽痛盡除
      ,數(shù)日而平復

      2.寒實結(jié)胸:鄭某某素嗜酒,并有慢性氣管炎
      ,咳嗽痰多,其人痰濕恒盛
      。時在初春某日,大吃酒肉飯后
      ,即入床眠睡
      。翌日不起,至晚出現(xiàn)迷糊
      ,詢之膛目不知答。因其不發(fā)熱
      、不氣急,第3天始邀余診
      ,兩手脈滑大有力,滿口痰涎粘連
      ,舌苔厚膩垢濁
      ,呼之不應,問之不答
      ,兩目呆瞪直視,瞳孔反應正常
      ,按壓其胸腹部則患者皺眉,大便不行
      ,小便自遺
      。因作寒實結(jié)胸論治
      ,用桔梗白散1.5g
      ,囑服三回,以溫開水調(diào)和
      ,緩緩灌服。2次灌藥后
      ,嘔吐粘膩膠痰樣物甚多,旋即發(fā)出嘆息呻吟聲
      。3次灌藥后
      ,腹中鳴響
      ,得瀉下2次
      ,患者始覺胸痛、發(fā)熱
      、口渴欲索飲。繼以小陷胸湯
      ,2劑而愈

      3.肺膿腫:劉某
      ,男
      ,18歲,學生
      。1975年10月30日來診:20天前發(fā)冷發(fā)熱,3天后右胸痛
      ,咳嗽,咯黃色膿痰
      ,無血絲。右肺中下野叩之音濁
      ,聽診可聞密集水泡音
      ;胸透:肺右下角有大片狀陰影,其中有1圓形影
      ,內(nèi)有液平面。上午9時半
      ,服三物白散1劑
      ,10分鐘后
      ,患者自覺從喉至胸骨后、胃部有麻辣灼熱感
      ;2小時后
      ,首次排出黃色稀便
      ,以后每10分鐘1次
      ,共5次
      ,量多
      ,有泡沫,至15時半
      ,共排10余次。翌晨起
      ,咯黃色膿痰,痰中帶血
      ,患者精神轉(zhuǎn)佳
      ,聽診右胸水泡音明顯減少
      ,胸透右下呈點片狀影
      ,未見空洞
      。第3天痰中帶血較多
      ,水泡音幾乎聽不到。后擬服中藥桔梗
      、冬瓜仁
      、銀花
      、蒲公英
      、敗醬草
      、魚腥草,經(jīng)1月治療痊愈

      4.癃閉危候(急性腎功能衰竭):謝某某
      ,男
      ,17歲
      ,農(nóng)民
      。5天前
      ,食野蘑菇后,頭痛
      ,腰痛,尿少
      ,嗜睡,腹脹
      ,腎區(qū)叩擊痛,膀胱無充盈
      ,體溫35.8℃,血壓110/60mmHg
      。實驗室檢查:白細胞19600mm3
      ,中性89%
      ,非蛋白氮160毫g,肌酐5.1毫g
      ,二氧化碳結(jié)合力24.4Ea/L血鉀6.8mEq/L。入院后診斷為急性腎功能衰竭
      ,經(jīng)抗生素
      、激素
      、速尿,胰島素等治療
      ,6小時仍無尿,并出現(xiàn)神志不清
      ,呼吸急促,嘔惡
      ,腹膨大,而膀胱充盈
      ,大便1周未行
      ,舌質(zhì)紅,苔黃膩
      ,脈滑數(shù)
      。癥屬癃閉危候
      ,治擬開通三焦
      ,急投三物白散:巴豆(去油)
      、桔梗、象貝各0.5g
      ,共研細末
      。沖服一半后,2小時內(nèi)解干便1次
      ,量少,嘔出咖啡樣物100毫升
      ,但無尿;再沖服一半
      ,開始滴尿(導尿管),3小時內(nèi)滴出550毫升
      ,過5小時又滴出550毫升,解干便1次
      ,神志轉(zhuǎn)清,知饑
      ,呼吸平穩(wěn)。14小時內(nèi)共排尿3150毫升
      ,解大便5次,約500g
      。第2-3天平均尿量4000毫升
      ,已進入多尿期。13天后復查
      ,血液正常;20天后
      ,癥狀消失出院

      制備方法 上為散,納巴豆
      ,更于臼中杵之
      。 1.《醫(yī)方考》:此證或由表解里熱之時
      ,過食冷物
      ,故令寒實結(jié)胸,然必無熱證者為是
      。桔梗
      、貝母之苦
      ,用之以下氣
      ;巴豆之辛,用之以去實
      。又曰:病在膈上則吐
      ,病在隔下則利
      ,此桔、貝主上
      ,巴豆主下之意
      。服后不行者
      ,益以溫湯
      ;行之過多者
      ,止以涼粥。
      2.《傷寒來蘇集》:三物白散
      ,貝母主療心胸郁結(jié)
      ,桔梗能開提血氣,利膈寬胸
      ,然非巴豆之辛熱斬關(guān)而入,何以勝消
      、黃之苦寒,使陰氣流行而成陽也
      ?白飲和服者
      ,甘以緩之
      ,取其留戀于胸,不使速下耳
      。散者,散其結(jié)塞
      ,比湯以蕩之更精

      3.《古方選注》:巴豆散水寒
      ,開胸結(jié),法用熬黑者
      ,熟則性緩
      ,欲其入胃
      ,緩緩劫寒破結(jié)。
      4.《金鑒》:是方也
      ,治寒實水結(jié)胸證,極峻之藥也
      。君以巴豆,極辛極烈
      ,攻寒逐水,斬關(guān)奪門
      ,所到之處
      ,無不破也;佐以貝母
      ,開胸之結(jié)
      ;使以桔梗
      ,為之舟楫,載巴豆搜逐胸邪
      ,悉盡無余。然唯知任毒以攻邪
      ,不量強羸
      ,鮮能善其后也
      ,故羸者減之。
      5.《傷寒論今釋》:桔梗排膿
      ,貝母除痰解結(jié),二者皆治胸咽上焦之藥
      ,巴豆吐下最迅烈
      ,合三味以治胸咽閉塞之實證也
      。 三物小白散(《金匱玉函經(jīng)》卷三)、三物白散(《活人書》卷十五)
      。本方方名,《外臺》引作“桔梗白散”

      本文地址:http://m.mcys1996.com/pianfang/50947.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quán)

      ,注重分享
      ,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
      ,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
      ,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
      ,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quán)益
      ,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
      ,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上一篇:

      下一篇:

      相關(guān)文章
      李敬孝教授運用枳實薤白桂枝湯醫(yī)案二則
      川升麻揩齒散
      處方 : 川升麻半兩,白附子1分(炮裂)
      ,密陀僧1分
      和中解托湯
      和中解托湯處方 : 柴胡1錢,干葛1錢
      ,山楂1錢
      ,澤瀉1錢,陳皮8分
      ,甘草3分
      ,生姜
      、大棗。功能主治 : 外感之癥
      ,手足厥冷,惡寒淅瀝
      ,肢節(jié)酸疼
      ,有似陽微者
      ;口渴欲飲,舌上微苔
      健脾增力丹
      處方 : 陳皮1斤,厚樸1斤
      ,蒼術(shù)1斤
      ,神曲1斤
      ,麥芽1斤
      ,山楂1斤
      固衛(wèi)御風湯
      處方 : 炙黃耆9g,防風9g
      ,炒白術(shù)9g
      ,桂枝9g
      ,赤芍9g
      ,白芍9g,生姜3片
      ,大棗7枚
      。功能主治 : 調(diào)營固衛(wèi)
      ,以御風寒。主冷激性蕁麻疹
      。用法用量 : 日久發(fā)作不休者
      保真湯
      保真湯《太平惠民和劑局方》卷二:保真湯處方 : 藁本(去蘆)川芎各120克 甘草(炒)60克 蒼術(shù)(洗
      ,銼
      ,麩炒)500克制法 : 上藥哎咀為粗末
      。功能主治 : 治四時傷寒
      ,不問陰陽二證
      黃蓍酒
      處方 : 黃蓍、防風
      、桂心、天麻
      、萆薢、石斛
      、虎骨(酥炙)
      、白芍藥
      、當歸
      、云母粉、白術(shù)
      、茵芋葉、木香
      、仙靈脾、甘草
      、川續(xù)斷
      ,各一兩。炮制 : 上挫
      ,生絹袋盛
      ,好酒一升浸之
      。春五日
      、夏三日、秋七日
      、冬十日
      偏方秘方熱門文章 100+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