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氣消塊散
中醫(yī)世家
2023-05-19 21:09:36
快氣消塊散
處方 : 陳皮(去白
,炒)1兩,京三棱(切片
,酒浸一宿)1兩
,石菖蒲(節(jié)密者)1兩
,益智仁(大者,剪破尖
,用麥麩炒令黃色,去麩)1兩
,北細辛(真者,去葉土)1兩(凈)
,蓬莪術(shù)(炮)3錢,青木香3錢
,吳茱萸(湯泡7次
,炒)3錢。
制法 : 上為細末
。

功能主治 : 積聚,痃癖氣塊
,腫硬疼痛,噎寒
。
用法用量 : 每服2大錢,水1盞半
,煎至8分,空心溫服
,每日3次。
摘錄 : 《魏氏家藏方》卷九
小時候村里有了第一臺電視時全村老小都跑去看,當時放的什么電視劇
?
《我們家的第一臺電視》
1972年,我的參加過抗美援朝的老父親因病退休
。我的弟弟因在農(nóng)村表現(xiàn)優(yōu)異
,僅插隊一年
,就在1969年被招工進了地質(zhì)隊。為了豐富父親的退休生活
,我弟弟1975年托人從內(nèi)蒙古鄧口縣給家里買了一臺32吋黑白舊電視機,波蘭造
,這也是我們家屬院第一臺電視機
。這條消息不脛而走,一到夜晚
,我們家的大二居室就被鄰居擠得滿滿蕩蕩,吳嬸家八個孩子
,王嬸家七個孩子…,最少的寶強家也已有了四口人
。只有我們老父親享受特殊待遇,他在床上躺著看電視
,并負責用旋鈕調(diào)節(jié)聲音。也曾在室外播映過
,但因院落狹小而曲折,不利于父親看電視
,還是移到了室內(nèi)。
這個機子有個毛病
,畫面緩慢下移,和映屏不同框
。一個完整的畫面,過一會兒就變成了上下兩部分
,只見額頭不見下巴。老父親著急了
,用雞毛撣子的把敲打電視機的上部,圖象畫面和映屏就同框了
。于是老父親就多了項任務(wù),過幾分鐘就把電視機敲打幾下
。
那時的電視只有一個頻道,大部分時間沒有節(jié)目
,一有節(jié)目就要圍坐一堆人
。有時候播映足球節(jié)目,揭鄰的老太太多不感興趣
,她們評論說:"這么多人搶一個球,半天還踢不進一個
,真沒有意思。"只有我的老父親還看出了些味道
,遇到臨門一腳他也把腳擺一下,有一次還把一茶缸水灑了一床
。
我記得哪一年演了一部舊版電視劇《敵營十八年》,過去我們看電影從沒見過這種形式
,由演員張連文主演,共演了九集
。主人公江波以其大智大勇在敵營臥底,為推翻江家王朝蓄積力量
。大家看得那個專注,夜來所有的目光都和映屏同時閃爍
。以后我們給父親更新了一臺大彩電。他說:"電視這玩意兒
,還是人多看起來熱鬧
,現(xiàn)在電視在普及
,也沒了從前的心勁
。"后來電視頻道多了,父親夜里睡不著覺
,總是等到這個頻道喊再見,那個頻道喊再見時
,才悄悄睡去
。
父親看電視至多十年時間,就離開了人間
。他要是能夠看到今天的電視業(yè)這么發(fā)達會是多么高興。一路走來
,我們和父輩比較起來,感到多么幸運
。他們把 健康 和熱血貢獻給了共和國,早早地在長天的遠方安眠
。懷念父親,把理想寫在晴空里
,寫在電視中。
咸陽人
看到這個話題
,就特別能引80年以前,在農(nóng)村出生人的深深回憶
,對于在晚些年出生的人來說,農(nóng)村的生活條件已經(jīng)有了改善
,電視機就增多了,完全沒有了這樣的印象
。 在農(nóng)村的80年代,也是電視剛剛興起的時代
,那個時候還都是黑白電視
,現(xiàn)在還記得14英寸的
,就是大的電視了,有不少都是12英寸的
,村里面有電視的人家極為少數(shù),那時候電視在農(nóng)村可真是一個稀罕玩意
,特別是對于一些當時的孩子來說
,寧可不吃飯晚上都要去看電視。
記得當年村里面第1家有電視的
,那時還是在外面常跑著做生意的一個人,他從外面回來的時候帶來了一臺電視
,當時就引起了全村人的轟動,很多人跑過去看稀罕
,特別是村里一些上了年歲的人,看到這樣的電視
,就會圍著電視四周看上一遍,他們怎么也想不到這樣一個盒子竟然會有人出來
,有的人還納悶這些人是怎么出來的,現(xiàn)在想想真的很 搞笑
。 在農(nóng)大小的時候, 也正是霍元甲剛剛上映的時候
,那個時間村子里已經(jīng)不止是一臺電視了,但是位數(shù)也并不多
,也是有了第一臺電視之后,間隔了一兩年
,村里又相繼增添了兩三臺電視 ,每天去看電視的人都要擠滿院子
,不管是天冷還是天熱,有電視的人家就會早早的把電視搬到院子里
,因為房子里面是無法容納這么多人去一起觀看的
。
那個時候由于信號不好,常常需要一個人在那不斷的轉(zhuǎn)動著天線
,當轉(zhuǎn)到比較清晰的時候
,看電視的人不約而同的喊叫了
,好了
!好了
!那種焦急的情緒生化耽誤了每一個鏡頭。那個年代還經(jīng)常有停電的現(xiàn)象
,也不知道是因為什么原因,每個村子總有輪流著停電
,一旦停電了
,那些等著看電視的孩子
,簡直就像是熱鍋里的螞蟻,他們會顯得非常焦躁
,于是就會結(jié)伴搭幫的跑好幾個村子里面去看電視。 現(xiàn)在還記得
,當年因為村子里面停電,為了看陳真?zhèn)?div id="jpandex" class="focus-wrap mb20 cf">,于是十幾個小孩子結(jié)伙就跑到了另外的一個村子里去看電視
,在去往看電視的路上
,突然冒出來幾條狗,嚇得我們到處亂跑
,我家鄰居的孩子還被狗咬了一口,那個年代也并沒有打破傷風針的這種概念
,咬就咬了也無所謂,還是繼續(xù)看完了電視才回去
。
想起當年跑著看電視的情景,現(xiàn)在還能夠感受到當年的那種心情,那個年代孩子們都是過著簡單的的生活
,但是卻玩得非常的開心,現(xiàn)在仍然能夠感覺
,那個時候是一種簡單而幸福的日子。 如今再也不用跑著看電視了
,家里面都有了大彩電,但是現(xiàn)在卻基本上沒有了看電視的興趣
,手機已經(jīng)差不多快把電視給替代了,這就是一個時代的變化
,當年跑著看電視的時代也都留在了一代人的記憶里,說給后人聽感覺就像是在講故事
。
85年看八仙過海
,差點搭上小命
!
二年級收完麥子后的一天傍晚,一大群孩子等在鄰村北頭一家有電視的人家門口
,聽說晚上正片開始后就開大門。但是
,大家等到月亮高高升起,這家也沒有開門
。于是乎
,這家人就成了大家眼中的黃世仁
、大地主,被大家小聲罵了個祖宗十八代
!
正當大家焦躁無奈之際,忽傳南頭濤妮兒家院子里正放電視
。大家急奔南下
,晚了是擠不進院子的!
濤妮兒家西臨大路、南對胡同,西墻和南墻皆為高不足一米的籬笆
,籬笆門在南。跑得快的
,都拐進胡同從大門魚貫而入,我們幾個跑得慢的
,落在后面干著急
!
在遠處
,我邊跑邊看清了院子里黑壓壓的人群和電視畫面,墻西是一片平整地面
,周圍有幾個麥秸垛,在明晃晃的月光下
,黃色地面像鏡子一樣平整,農(nóng)村長大的應該知道
,一看就是剛收完麥子的打麥場
,我當即決定穿過打麥場
,跨過籬笆,直接跳進院子搶占有利地形
!心里還嘲笑跑在前面的一群笨蛋,竟然沒發(fā)現(xiàn)這個捷徑
!看誰有我快!
正想著
,得意著
,我已經(jīng)跑到了打麥場邊上
,一步踏上去……撲通!!
天?div id="m50uktp" class="box-center"> 。s原來是生產(chǎn)隊廢棄的養(yǎng)豬圈的大糞坑
,積滿了一大池子的雨水,月光下
,黃橙橙的泥水平整如鏡!
我一步踏了進去
,水漫到了脖子,浮在水面的幾只鴨子驚嚇得嘎嘎亂飛起來
。跑在我后面的幾個小同學,緊急剎車
,都差點掉進去
。岸上離我最近的東子
,快速伸手,把我拉了出來
!
我全身濕透,很涼
,心想應該回家換衣服
,而且被這么多人看到掉在水坑里
,太丟人了!但是
,回家的念頭一秒不到,我就擠進了院子里
,站在濤妮兒家的雞窩上,哆哆嗦嗦地看完了這集《八仙過?div id="4qifd00" class="flower right">
!?div id="4qifd00" class="flower right">
。
看到這個問題不禁想起來了那時候村里剛剛通電,村里首富買回來一臺黑白電視機大家一起看電視的趣事!
.
我們村里的首富,當年也是靠手藝吃飯的
,憑實力成為村首富的!他的老婆是婦女主任
,也是村里讀書最多的女人
,她從來沒有下地干過活
,田都包給別人種
!首富他有一手修補家用廚具的手藝,那年代誰家的東西壞了都是找他修理
!比如燒水壺爛了
,炒菜的鍋爛了
,煮飯的盆子爛了,都是找他修補
!一個燒水壺一個煮飯的鍋,農(nóng)村人能用二十年
,就是不斷的修修補補
!在我家里現(xiàn)在還有一口鍋子我媽說比我年紀還大
,現(xiàn)在依然還在用,上面就留下了好幾個修補過的痕跡
!
.
他還特意建了一個小小的修理房,在里面燒火把鐵燒的通紅
,然后用一個工具撈出來擠一滴在爛的鍋盆上
,再用一個錘子快速的錘打
,就把爛的位置給補上了
!那時候村里最常聽見的就是那鐵錘敲敲打打的聲音!我們附近方圓十里只有他一個這樣的手藝人
,那時候大家爛了的東西都會找他修補,經(jīng)常半夜了還能聽到那鐵錘敲打修補的聲音
,他是靠手藝成為了村里的首富!
.
90年我們村里通電的
,剛通上電后不久,他就買回了一臺14寸的黑白電視機
。在這當時引起了不小的轟動
,一買回來大家都去看稀奇,大人小孩都圍著看
,就連一向不愛湊熱鬧的我爸都跟著去他家看了一回熱鬧。把他家房間擠得滿滿當當全是人
,首富為人很好,不管多少人來看都是笑嘻嘻的
!大家都好奇這么個玩意怎么會說話還會唱歌呢? 只要開關(guān)一扭開就會發(fā)出聲音
,畫面一出來就有人在里面說話,把大家樂得團團轉(zhuǎn)
!
那時候的電視機還有兩個天線,有時候有些臺信號不好
,滿是雜音和雪花,就需要用天線去調(diào)
,左右上下一直調(diào)
,直到調(diào)到一個比較清晰的畫面就固定下來
!電視機剛剛買回來那陣
,不管電視里放的是什么大家都看得津津有味!
.
那時候還小
,但是已經(jīng)有記憶了,我記得是放的封神榜
,每天晚上吃過晚飯,碗一放就立刻跑去村首富家
,他家的女兒和我同年,我們兩玩的好
,她總是給我留一個她身邊的位置給我和她坐一起!
.
后來附近村的人有些也晚上過來看
,一間屋子已經(jīng)坐不下去了
,連窗外都站滿了人,首富看到人實在太多了
,就拉了一條長的電線,每天晚上6點左右就把電視機搬到屋外來
,外面就是一塊很大的空地,站個百來個人沒有問題
!
.
那時候電很不穩(wěn)定,經(jīng)常沒電
,或者是電量不足開不起電視機,只能開一個25瓦的電燈泡
,昏黃的燈光下,一大堆人靜靜的坐著等電穩(wěn)定
,有時候等到晚上很晚電都不能穩(wěn)定看不了
,只好嘆氣回家睡覺!
.
記憶很深刻的是封神榜大結(jié)局的那天晚上
,白天媽媽安排我去地里干活,給地里的莊稼澆水
,需要用桶在水渠里打水提到幾米外的地里去澆,我為了能夠早早的干完活
,拼命的提水奔跑著到來來回回澆水,平時可能需要兩個小時才能干完
,那天只用了一個多小時就澆完了!然后趕緊回家洗澡
,就跑去了首富家準備看電視!
坐下來之后才發(fā)現(xiàn)
,一雙手特別痛,手掌上都冒出來了好幾個水泡
!
.
那天晚上大家都在祈禱千萬不要停電啊,首富把電視機搬出來
,外面已經(jīng)坐了一堆人了,后來附近村的人都趕了過來
,大家都跑來看大結(jié)局,連一向不怎么看電視的媽媽也來了
,整個屋外就像放露天電影一樣,小小的一個電視機
,擺在正前方
,聲音開到最大
,離得遠的都聽不到了,大家都自覺的不吵不鬧不說話保持安靜的看
!
那是我記憶里一次最多人一起看電視的場面了 ,后來村里有些人家里也開始買電視機了,就再也沒有出現(xiàn)過那種電視機擺在屋外一起看的場景了
!
.
不得不說封神榜是一部非常不錯的電視劇,在那個年代真的可以用萬人空巷來形容
,村里老老小小的人每天都準時等著開播!那時候人的演技都是真表演
,蘇妲己演的狐貍精,不但人漂亮還演出了那股子媚勁兒
,以至于從看封神榜開始,罵人開始有了不一樣的詞了
,狐貍精這個詞大概就是那個時候開始的!30年過去了
,只有在小時候看過一次
,我到現(xiàn)在都還記得劇中很多的人物和劇情
, 我記得還出了很多關(guān)于封神榜的卡片 游戲
,封神榜的一些玩具
,在整個童年里
,封神榜占據(jù)了很長時間
,直到后來出的【新白娘子傳奇】出來
,大家又開始追新白娘子傳奇了!
.
后來隨著外出打工熱潮來襲
,村里的年輕人都開始往外走
,到了外面看到了不一樣的世界
,外面花花世界里有大大的彩色電視機,有講著異地他鄉(xiāng)方言的節(jié)目
,而在外漂泊的人
,為了生活而忙碌著,已經(jīng)沒有什么時間看電視
!
.
那些年在外打工的年輕人,第一個愿望就是給家里買上一臺電視機,讓自己在家的父母和弟弟妹妹們可以不用再去別人家就可以看電視!
.
再后來隨著農(nóng)村經(jīng)濟發(fā)展
,村首富第一個去了市里買房,帶著全家都搬到了市里居住
,從那以后那間曾經(jīng)熱鬧非凡的房子就空了下來,那屋里坐滿人窗外站滿人看電視的場景再也沒有了
!
.
當年的14寸黑白小電視機早已退出沒有了,現(xiàn)在的人家里家家戶戶都有液晶電視
,安裝網(wǎng)絡(luò)
,想看什么臺都有
,想看什么節(jié)目都有,只是大家早已經(jīng)不在看電視了
!現(xiàn)在的我們只有在記憶里還留著曾經(jīng)大家擠在一起看黑白電視的畫面
。
.
記不得是哪一年了
。二伯父家買了一臺黑白電視機。那應該是村里第一臺黑白電視機了
。因為他在縣城工作
,條件比較好
。
那時的電視機,單調(diào)的色彩不說
。信號還特別差
。看一會兒就要移動天線
,不然畫面上都是雪花。人們剛開始也是好奇幾天
,就不愿意看了?div id="4qifd00" class="flower right">
?上В艺娴挠洸磺蹇吹氖裁戳?div id="4qifd00" class="flower right">
?div id="4qifd00" class="flower right">
?赡苁且粋€外國的連續(xù)劇吧
。
曾記得
,集鎮(zhèn)的禮堂里買了一臺大屏幕黑白電視機
。畫面非常清晰。公開賣票
。幾乎附近的村民都曾經(jīng)看過。應該演的是熱劇《霍元甲》
。票價大概一兩毛錢
。初一初二貴一些
。過去的晚了
,只能坐在后面
,只看見電視屏幕上的人晃來晃去
,根本看不清也聽不清他們在表演什么
,只是在唱主題曲的時候才知道本集結(jié)束了
。即便買了票
,喜歡看的就看一會
,不斷的有人過來
,又不斷的有人離開。好像幾個小時就這樣循環(huán)下去了
。
大概90年左右,我家買了全村第一臺彩色電視機
,是“福日”牌的,十四英寸
。父親托一個大城市里的親戚捎回來的。畫質(zhì)音質(zhì)特別好
。剛買回來的時候幾乎全村的人都來觀看了
。正好是夏天吧
,天比較長
,悶熱
,又沒有多少農(nóng)活。人們唯一的 娛樂 就是看電視了
。畢竟
,彩色電視的視覺效果絕對比黑白的好太多
。人們當然爭先恐后的欣賞節(jié)目了。每天
,剛近傍晚
,一些小孩子就早早的來我家等待著了
。
尤其到八點左右電視劇開始的時候,屋里
,院子里都是人
。板凳都不夠用呢。更不要說屋子里連個下腳的地方都沒有
。有些人不好意思打擾,就在門口脫掉一只鞋子坐在上面。邊看邊裹著旱煙
,儼然很享受的樣子。父親還定了一些矮矮的長長的木板凳
。人特別多的時候還是不夠坐。有些人來的遲了
,只好站在窗戶外邊觀看。比唱大戲都熱鬧
。
記得那時候看的是《籬笆,女人和狗》
,《唐明皇》等等一些比較長的連續(xù)集
,人們都特別喜歡
。幾乎所有的人都是從頭看到尾。記得演《楊乃武與小白菜》時
。演到小白菜受酷刑的時候
,很多人都在抹眼淚
。那時的電視連續(xù)劇大概是從八點演到十點左右吧。除了開頭和結(jié)尾曲
,中間也不加廣告
,看得真過癮呀
!
最有意思的是,有一次不知演的什么節(jié)目
,畫面上很多好吃的東西
。鄰居剛剛五六歲的小女孩看的直眼饞
。一個勁的吵著要吃。伸著小手
。都哭起來了!大家都不住的逗她
。她哭的越發(fā)厲害了
!她的爸爸媽媽怎么也哄不住
。直到看不見那些誘人的畫面
,小女孩才慢慢止住了哭鬧
。
一直持續(xù)到天冷了,人流才慢慢地減少
。后來
,村子里陸續(xù)增加了好些彩電
。人們的興致才降低一些
,家里才不會那樣熱鬧了
。
不過,那些擠一屋子人看電視劇的情景
,真的讓人懷念呀
!濃濃的親情
,濃濃的鄉(xiāng)音,濃濃的
,淳樸的民風是值得一輩子懷念的
!
我們村出了一名當縣委書記的官
。上世紀七十年代末,這位縣委書記關(guān)懷疼愛鄉(xiāng)親鄰家
,政策傾斜走后門分給我們大隊一臺電視機指標
。那時
,買電視是要有分配指標的
。
那是一臺19寸黑白北京造的金星牌電視
,當時村民一見
,別提多高興了。
為了讓全隊村民都能看到電視節(jié)目
,大隊干部在村什字那五六尺高的土崖上平整了一塊,底下鋪上磚
,專門用來置放電視。下邊平出一個大場地
,專門讓觀眾坐或站著看。也就是一個露天電視院吧
。還安排住在什字近跟前的一位原來青海剿匪時在部隊當過話務(wù)員的復員軍人專職經(jīng)管電視,封官“電視長”
。
每到晚上
,男男女女老老少少結(jié)束一天的勞動后
,便急忙跑到什字去看電視。
有時大家跑去了
,電視長的家務(wù)活還沒干完
,那些心急的便急忙搭手幫助
,以便早干完早看電視
。
說起來好笑
,那時電視信號不穩(wěn)定,熒屏上常出現(xiàn)黑屏
、雪花點和幾條閃灼的線
,記得大家打趣
,用影視名稱謂這些現(xiàn)象
。
把黑屏叫《今天我休息》
,雪花點叫《看不見的戰(zhàn)線》,把閃灼的橫線叫《永不消失的電波》
。
最令人著急惋惜的是正看到緊張?zhí)庂亢鲋g沒信號了
,急得頓足跺腳抓耳撓腮的,不停吶喊電視長“快點快點
!”
記得那時的香港武打片《霍元甲》太吸引人的
,一看時間快要到了
,地里干活的男女社員馬上催促隊長收工
,犁地的也早早卸了犁
,做好看的準備
。有的人,地里回家遲了
,顧不得吃晚飯
,手里拿著蒸饃邊吃邊連顛帶跑
,生怕錯過某一集
。
最令人失望生氣的是天下雨或停電
,碰上這天氣和茬口,那懊惱呀真的太大太大
,大家不時罵天罵供電站
。
有時干脆不離開
,等候電來
,那場景真像當年一些沒錢買票的窮人,在影劇院門口等著等著
,等看那把門人走后的“解放戲影”。影劇院
,影劇快結(jié)束時,看門的人便撤離了
。
畢竟這時看電視,不比以前看戲看電影
,跑十多里路不說
,還要花錢買票。
雪天是不怕的
,會有熱心觀眾給電視機和電視長打傘。那時下大雪
,你不用管,露天電視場和置放電視機的臺子是會有熱心觀眾主動自動打掃的
。有的
,自家院子的積雪還沒有清理拉倒
,便先把電視場周圍的雪清理拉倒了
。
記得看連續(xù)劇《烏龍山剿匪記》時是伏天
,電視劇上演的時間早點,一般這個季節(jié)
,人等天熱氣消減一點時才下地
,天黑實才完來
,可這時不行了
,那些看不到“再見”出現(xiàn)不散場的電視迷
,老早下地干活
,不怕天熱暑酷
,目的是提前提早干完農(nóng)活,以便不耽誤看電視
。
后來
,慢慢村里的人結(jié)濟轉(zhuǎn)好了
,好多人家里買了電視
,于是大家再不去什字了
,畢竟坐在自家或鄰家的熱炕上看電視舒服多了。
我記得小時候村里有了一臺電視機
,那是我村的一個在部隊任營級軍官
,通過關(guān)系搞到的,聽說費了好大勁
。
人們聽說后,一到晚上便拿著凳子不約而同地趕往他家去占位子
;唯恐遲了連站的地兒也沒有了。
那年好像十來歲吧
,記得看的第一個電視是美國片《加里森敢死隊》
。
你沒有見那場面
,那才叫人挨人、人擠人
,真正的水泄不通啊。
屋里太小
,沒辦法只好把電視挪到院里,把正屋的方桌抬出來
,電視放上面;這樣才勉強都能看上‘看眼’
。
我人小就鉆過大人的縫隙,擠到最前面
,只到電視上出現(xiàn)了雪花,最后才戀戀不舍地回家睡覺
。
最早放的國產(chǎn)電視劇好像是《敵營十八年》
,港劇是《霍元甲》……
以后電視慢慢地就普及了
,也就沒啥當初的新鮮感了
。
好像是八二年還是八三年吧
,我爸托一個在五交化公司公司上班的熟人,買了一臺十四寸黃河牌黑白電視機
,當時也是村子里第一臺電視機
。每天下午村里小孩子都端上凳子,早早坐在我家院子里占地方
,等到天快黑的時候大人們陸陸續(xù)續(xù)都來了,我爸就把吃飯的大桌子放在堂門口
,然后把電視機抱出來放在上面
。記得那時候只有一個頻道
,屋檐下還用竹竿做了天線,有時候信號不好需要不停的去轉(zhuǎn)動天線
。因為只有一個臺
,想看后面的電視劇就得有點耐心,先要看中央臺的新聞聯(lián)播,接下來是省臺的新聞聯(lián)播
,最后還有地方臺的新聞 節(jié)目
。記憶中看的第一部外國電視連續(xù)劇是日本的《血凝》
,第一部武打片是《霍元甲》
,第一部港臺劇是《萬水千山總是情》
,第一部剿匪片是《烏龍山剿匪記》
。每一部都看的有始有終
,每一部都津津樂道
,記憶最深的是每一部電視劇的插曲
,音樂一響大家都會唱,一天勞作之后最開心最放松的事情
,就是能夠看上電視
。不像現(xiàn)在
,五六十寸的大彩電放在客廳還嫌小
,幾十上百個頻道不停的換還找不到喜歡的電視劇,節(jié)目越來越精彩
,生活卻越來越乏味。再也找不到小時候看電視的樂趣
。
當時放的電視劇《霍元甲》、《新白娘子傳奇》
、《天仙配》
、《紅樓夢》
、《西游記》
、《粱山伯與祝英臺》等等
,還有很多的電視劇都非常喜歡看
!
我們單位第一臺九英寸黑白電視機是看九大召開的新聞
。
我姐姐家買了第一臺十八英寸彩電時正好播放徐少華演唐僧的西游記開頭幾集和靳羽西拍的世界各地的記錄片。
我家八六年買的第一臺十四英寸彩電是鎮(zhèn)供銷社首次換到的二臺彩電之一
,售價998元。當時的連續(xù)劇是南美智利的《卞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