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濕化瘀湯
中醫(yī)世家
2023-05-20 08:57:40
利濕化瘀湯
處方 : 制半夏9克
,枳實(shí)9克
,茯苓30克
,丹參15克
,川芎9克
,赤芍9克,沙參15克
,麥冬9克
,五味子9克。
功能主治 : 利濕除痰
,活血化瘀
。主濕阻血瘀。

用法用量 : 水煎服
,每日1劑
,重癥每日2劑,30劑為1療程
。
摘錄 : 袁寶庭方
怎么治療闌尾炎
我來說說 一
、治闌尾炎秘方 1 腸癰湯 【組成】①生大黃(后下)、蒲公英各15克
,冬瓜仁30克
,桃仁12克,丹皮9克
,皂角刺12克
,芒硝6克(沖服)。②生大黃
,丹皮各9克
,冬瓜仁30克,桃仁9克
,芒硝6克(沖服)
。【用法】方①每日1~2劑
,水煎服
,日服2~4次。方②可每月服三四劑
,持續(xù)3個(gè)月
。【功用】清熱瀉下
?div id="4qifd00" class="flower right">
!局髦巍筷@尾炎(急性用方①
,兼治闌尾膿腫;慢性用方②)
?div id="4qifd00" class="flower right">
!炯訙p】方①加減:闌尾膿腫去芒硝,同時(shí)配合針灸療法
,針刺闌尾穴(雙側(cè))
,用瀉法深刺之,運(yùn)針一二十分鐘
,接電針機(jī)半小時(shí)
,再留針1小時(shí),每日1次
,連刺3天
。又外敷法:方用三黃散外敷,用蜂蜜適量加水調(diào)勻
,敷患處
,藥干即換。方②加減:痛甚加蒲公英
,或田七末
;熱甚加紫花地丁、金銀花
、連翹
;出現(xiàn)包塊(闌尾膿腫)加皂角刺;虛人于后期酌加黨參或花旗參以扶正
?div id="m50uktp" class="box-center"> !警熜А侩S證選用,療效頗佳
。2 清熱消炎湯【來源】王季儒
,《肘后積余集》【組成】生石膏、金銀花
、冬瓜仁各30克
,連翹20克,知母
、山梔子
、烏藥各10克,生地榆
、滑石各12克
,丹皮、桃仁各10克,敗醬草30克
?div id="d48novz" class="flower left">
!居梅ā克宸咳?~2劑
,日服2~4次
。【功用】清熱消炎
,消腫止痛
。【方解】急性闌尾炎多由腸內(nèi)積聚
,郁而化熱
,濕熱熏蒸而成熱毒,故腫暴發(fā)而痛劇烈
。熱蒸于外則發(fā)高燒,此方退燒止痛
,功效頗速
。方用石膏、知母清陽明之熱
,內(nèi)可以消腫
,外可以退燒;金銀花
、連翹清熱解毒而消腫痛
;生地榆、敗醬草涼血消腫而治惡瘡
;冬瓜仁為腸癰要藥
;山梔子、滑石祛濕熱而療瘡瘍
;丹皮
、桃仁活血涼血而消腫毒;烏藥理氣散郁以止痛
;酒軍
、瓜蔞清理腸胃,腸胃穢污清除而無蒸發(fā)生熱之機(jī)
,則腫易消而痛自止
;竹茹清胃止嘔。一般服藥一二小時(shí)即能止痛
?div id="jfovm50" class="index-wrap">!局髦巍考毙躁@尾炎?div id="d48novz" class="flower left">
!炯訙p】大便燥結(jié)
,加酒軍9克
,瓜蔞30克,甚者加元明粉
;嘔吐加竹茹20克
;如痛已緩解,闌尾部有包塊
,加茜草12克
,山慈菇10克,乳香
、沒藥各5克
。【療效】多年使用
,屢獲奇效
。3 化瘀消炎湯【來源】王季儒,《肘后積余集》【組成】五靈脂
、蒲黃各9克
,乳香、沒藥各6克
,赤小豆
、元胡、川楝子
、烏藥
、桃仁各10克,赤芍12克
,敗醬草30克
,冬瓜仁15克
?div id="d48novz" class="flower left">
!居梅ā克宸咳?劑
,日服2次
?div id="jfovm50" class="index-wrap">!竟τ谩炕钛觥⑾[止痛
?div id="jfovm50" class="index-wrap">!痉浇狻柯躁@尾炎,多由飲食失調(diào)
,或食后奔走
,大腸運(yùn)化紊亂,氣血凝滯而致右下腹痛,治以活血化瘀為主
。故方用五靈脂
、蒲黃、乳沒
、桃仁
、赤芍活血化瘀以止痛;赤小豆清熱消腫而排膿毒
;川楝子
、元胡、烏藥理氣散瘀
;山慈菇
、冬瓜仁消癰腫;敗醬草破瘀散結(jié)
;三棱
、莪術(shù)化瘀軟堅(jiān),合之共奏活血化瘀
,消腫止痛之功
。【主治】慢性闌尾炎
。【加減】如有腫塊
,加山慈菇10克
,三棱、莪術(shù)
?div id="jpandex" class="focus-wrap mb20 cf">!警熜А颗R床屢用,效果甚佳
。4 新備急丸【來源】金如壽
,《經(jīng)驗(yàn)方》【組成】巴豆霜、生大黃末各8克
,生黃連末14克
。【用法】上藥共和勻
,裝入腸溶液膠囊
,每粒0.3克。每次服2~3粒(成人量)
,溫開水送下
,一般連服3天。【功用】通里攻下
,清熱解毒
。【方解】方中巴豆霜峻下逐瘀
;大黃瀉熱毒
、行瘀血、蕩積滯
;黃連清熱消炎解毒
。三藥合用,作用迅速
,用之得當(dāng)
,可取速效?div id="m50uktp" class="box-center"> !局髦巍扛鞣N類型闌尾炎
,尤其對(duì)急性闌尾炎(瘀滯型)、急性蜂窩組織炎及慢性闌尾炎(蘊(yùn)熱型)有良效
?div id="m50uktp" class="box-center"> !炯訙p】如體溫過高,可用金銀花30克煎水
,待冷后送服本丸
。【療效】臨床屢用效佳
,服藥后一般4小時(shí)左右開始排便
,隨之熱退痛止?div id="m50uktp" class="box-center"> !靖接洝咳绶幒?小時(shí)不排便的
,可再服1次。藥后腹瀉不止
,可口服5%顛茄合劑20毫升
,或用硫酸阿托品0.3~0.5毫克肌肉或皮下注射。5 闌尾膿腫方【來源】金如壽
,《經(jīng)驗(yàn)方》【組成】紅藤
、敗醬草各30克,當(dāng)歸尾9克
,皂角刺15克(或用炮山甲9克)
,大黃15~24克(后下)?div id="jpandex" class="focus-wrap mb20 cf">!居梅ā克宸?div id="jpandex" class="focus-wrap mb20 cf">,每日1劑
,重癥日2劑?div id="jpandex" class="focus-wrap mb20 cf">!竟τ谩壳鍩峤舛?div id="jpandex" class="focus-wrap mb20 cf">,化瘀排膿,通里消積
?div id="jpandex" class="focus-wrap mb20 cf">!痉浇狻糠街屑t藤活血通絡(luò)、解毒
;敗醬草清熱消炎
、散瘀排膿;當(dāng)歸尾活血祛瘀
;皂角刺活血消腫
;大黃攻下瀉熱、通下消積
。合用共奏清熱解毒
、化瘀排膿、通里消積之功
?div id="4qifd00" class="flower right">
!局髦巍筷@尾周圍膿腫?div id="4qifd00" class="flower right">
!警熜А颗R床屢用
,確有良效。6 闌尾化瘀湯【來源】《中西醫(yī)結(jié)合治療急腹癥》【組成】川楝子
、金銀花各15克
,延胡索、牡丹皮
、桃仁、大黃(后下)
、木香各9克
。【用法】水煎服
,每日1劑
,分2次服?div id="m50uktp" class="box-center"> !竟τ谩啃袣饣钛?div id="m50uktp" class="box-center"> 、清熱解毒?div id="m50uktp" class="box-center"> !痉浇狻糠街写ㄩ?div id="m50uktp" class="box-center"> 、元胡
、木香行氣止痛;金銀花
、牡丹皮清熱消炎
;桃仁、大黃化瘀解毒
。本方是由《金匱要略》的大黃牡丹皮湯加減化裁而成
,其消炎止痛作用較原方更勝一籌?div id="d48novz" class="flower left">
!局髦巍筷@尾炎(氣血瘀滯型)
,癥見闌尾炎初期,發(fā)熱
、白細(xì)胞正?div id="d48novz" class="flower left">
;蚝芨撸雇淳窒?div id="4qifd00" class="flower right">
,壓痛僅見于右下腹
,有反跳痛?div id="4qifd00" class="flower right">
!炯訙p】便秘甚者
,加芒硝9克(分沖);惡心嘔吐
,加竹茹
、半夏各9克;血聚成塊者
,加紅藤30~60克
。【療效】黑龍江哈爾濱醫(yī)科大學(xué)二院普外科驗(yàn)證觀察
,結(jié)果:共治療210例
,治愈者192例(占91.4%),無效者18例(占8.6%)
。主要適用于瘀滯型闌尾炎
,臨床熱象不顯著,如不寒不熱
,或僅有微熱
,脘腹脹悶,噯氣納呆
,惡心反胃
。氣滯重者則腹痛繞臍走竄,血瘀重則痛有定處
,痛處拒按
,或出現(xiàn)腫塊
。大便正常或秘結(jié)
、尿清或黃
、脈弦緊或澀或細(xì)。舌苔白
,舌質(zhì)正?div id="d48novz" class="flower left">
;蛴凶习摺
!靖接洝勘痉綖樘旖蚰祥_醫(yī)院經(jīng)驗(yàn)方
。7 闌尾清解湯【來源】《中西醫(yī)結(jié)合治療急腹癥》【組成】金銀花60克,大黃25克
,蒲公英
、冬瓜仁各30克,牡丹皮15克
,川楝子
、生甘草各10克,木香6克
?div id="d48novz" class="flower left">
!居梅ā克宸咳?劑
,日服2次
。【功用】清熱解毒
,攻下散結(jié)
,行氣活血?div id="d48novz" class="flower left">
!痉浇狻糠街薪疸y花
、蒲公英消炎解毒;丹皮涼血活血
;冬瓜仁化瘀排膿
;川楝子、木香行氣止痛
;大黃攻下瀉熱;甘草解毒
。又因病勢(shì)急劇
,熱毒較重,故用大劑量的藥物圍殲之
,頓挫熱毒上炎之勢(shì)
,故取效頗速
。【主治】急性闌尾炎(熱毒期)
,癥見發(fā)熱惡寒(或不惡寒)
,面紅目赤、唇干舌燥
、口渴欲飲
、惡心嘔吐、腹痛拒按
、腹肌緊張
、大便秘結(jié),舌尖紅
,苔黃膩或黃燥
,脈洪或滑數(shù)。常用于急性闌尾炎
,伴有局限性或彌漫性腹膜炎
、闌尾周圍膿腫、肝膿腫
、盆腔及膈下膿腫
。【療效】臨床屢用
,效果甚佳
。【附記】本方為天津南開醫(yī)院經(jīng)驗(yàn)方
。8 紅藤湯【來源】倪和憲
,《光明中醫(yī)》(3)1988年【組成】紅藤60~90克,紫花地丁15~20克
,蒲公英
、金銀花各15克,連翹
、丹皮各10克
,桃仁6~10克,赤芍10克
,冬瓜子15克
,炙乳沒各3克?div id="jpandex" class="focus-wrap mb20 cf">!居梅ā克宸?div id="jpandex" class="focus-wrap mb20 cf">,每日2劑,頻服
。使藥液在體內(nèi)保持一定濃度
,有利于迅速控制炎癥的發(fā)展
,縮短療程?div id="jpandex" class="focus-wrap mb20 cf">!竟τ谩壳鍩釘《?div id="jpandex" class="focus-wrap mb20 cf">,消癰散結(jié),活血定痛
?div id="jpandex" class="focus-wrap mb20 cf">!痉浇狻勘痉綖橹倬按簏S牡丹皮湯去硝、黃
,合景岳紅藤煎加減而成
。方中以紅藤為主藥,用以清熱敗毒
,消癰散結(jié)
;紫花地丁、蒲公英
、金銀花
、連翹以協(xié)助紅藤清熱解毒、消腫散結(jié)
;桃仁
、丹皮、赤芍
、乳香
、沒藥,清熱涼血
、活血散瘀定痛
,借以改善局部血液循環(huán),有利于改變炎性病灶
;冬瓜子化痰排膿消癰
,為內(nèi)消之要藥。合而用之
,有清熱解毒
,消癰散結(jié),活血定痛之功
。全方以清熱解毒為主
,活血散瘀為輔,有相輔相成之妙用
。方中活血化瘀藥劑量宜小不宜大
,必須在大劑量清熱解毒藥足以控制炎癥發(fā)展的前提下配合應(yīng)用,方能收到如期的效果。反之
,活血化瘀藥用量過大,清熱解毒藥量不足
,不僅不能取效
,反而有擴(kuò)散病灶之危害,切宜注意
。本方藥性平和
,療效迅速,在臨床運(yùn)用中
,尚未發(fā)現(xiàn)其副作用
。【主治】腸癰(闌尾炎)
,不論未化膿或已化膿者
,或闌尾炎穿孔形成局限性腹膜炎者?div id="jpandex" class="focus-wrap mb20 cf">!炯訙p】闌尾炎穿孔形成局限性腹膜炎者
,應(yīng)配合四環(huán)素滴注?div id="jpandex" class="focus-wrap mb20 cf">!警熜А繉矣脤因?yàn)
,療效甚佳。9 加減雙合湯【來源】沈炎南
,《光明中醫(yī)》(3)1988年【組成】生大黃6克
,牡丹皮9克,桃仁6克
,冬瓜仁
、薏苡仁、敗醬草各12克
,金銀花9克
,蒲公英12克,當(dāng)歸
、赤芍各9克
,紅花、廣木香各6克
,川楝子
、延胡索各9克,制沒藥6克
?div id="m50uktp" class="box-center"> !居梅ā可纤幱盟?碗,水煎服,每日1劑
,分2次服
。【功用】清熱解毒
,行氣祛瘀
,消癰止痛?div id="m50uktp" class="box-center"> !痉浇狻俊端貑枴ちo(jì)大論》云:“婦女重身
,毒之何如?”、“有故無殞
,亦無殞也
。”本方由大黃牡丹皮湯合薏苡附子敗醬散加減而成
。方用薏苡
、敗醬加金銀花、蒲公英
,滲濕利水
,清熱解毒以助大黃蕩滌濕熱,而拔癰毒
;以牡丹皮清血中之伏火
,加當(dāng)歸、赤芍
、紅花以助桃仁活血
,破血中蓄瘀,更加木香
、川楝子
、延胡索、沒藥行氣止痛
,冬瓜仁直達(dá)病所
,排除敗濁,恢復(fù)生肌
,使惡血外瀉
,癰毒內(nèi)消。合而用之
,共奏清熱解毒
、行氣祛瘀、消癰止痛之功
?div id="4qifd00" class="flower right">
!局髦巍咳焉锬c癰(慢性闌尾炎)。【療效】療效顯著
。服藥后多安渡危證
。不僅保了大人,亦保了胎兒
,“有故無殞
,亦無殞也”誠非虛言。10 金蒲湯【來源】朱日升
,《江西中醫(yī)藥》(2)1988年【組成】金銀花、蒲公英
、冬瓜子各30~60克
,大活血15~30克,木香6~10克
,生大黃10~20克(后下)
。【用法】水煎服
,每日2劑
,分4次服,每6小時(shí)服1次
。輕者每日1劑
,日服2次?div id="d48novz" class="flower left">
!竟τ谩壳鍩崂麧?div id="d48novz" class="flower left">
、行氣活血、通里瀉下
?div id="d48novz" class="flower left">
!痉浇狻俊吨T病源候論》云:“腸癰者,……使邪氣與營衛(wèi)相干
,在于腸中
,遇熱加之,氣血蘊(yùn)積
,積聚成癰
,熱積不散,化而為膿
?div id="4qifd00" class="flower right">
!薄锻饪普凇芬苍疲骸胺蚰c癰者,皆濕熱瘀血流入小腸而成也
?div id="4qifd00" class="flower right">
!辈闈駸巅斩裟c腑,故本方重用金銀花、蒲公英清熱解毒
;冬瓜子滲利濕邪
,使?jié)駸岱窒灰阅鞠憷須饣瘻?div id="4qifd00" class="flower right">
;大活血活血祛瘀
,使瘀滯得化;再根?jù)“六腑以通為用”
、“通則不痛”的原理
,用生大黃瀉熱、逐瘀
、通便
,引導(dǎo)濕熱膿毒之邪從腸道排出體外。合而用之
,具有清熱利濕
、行氣活血、通里瀉下之功
?div id="jfovm50" class="index-wrap">!局髦巍扛鞣N類型急性闌尾炎?div id="jfovm50" class="index-wrap">!炯訙p】小兒劑量酌減
。如熱盛便秘者,加芒硝
;氣滯痛甚
,加川楝子、炒枳殼
;濕盛苔膩者
,加白花蛇舌草、薏苡仁
;合并膿腫者
,加敗醬草、桔梗
,或赤芍
、桃仁,甚至加三棱
,莪術(shù)
。【療效】治療25例
,其中辨證分型為瘀滯型5例
,成膿型14例
,膿潰型1例,膿腫型5例
。全部臨床治愈
。有2例曾有復(fù)發(fā),仍用本方治愈
。療程最短3天
,最長12天,平均7天
?div id="d48novz" class="flower left">
!靖接洝筷@尾周圍膿腫,加用余氏消炎鎮(zhèn)痛膏和芙蓉軟膏(1∶1)和勻外敷局部
,有較好的鎮(zhèn)痛作用
,藥膏要敷得厚一些,大一點(diǎn)
。必要時(shí)配合穿刺抽膿。二
、治療闌尾炎的偏方 治療闌尾炎的偏方1: 虎杖40克
,石膏50克,冰片2.5克
。 制用法:將上藥共研為細(xì)末
,用醋調(diào)成糊狀,敷于右下腹部
,外加油紙覆蓋
。每日換藥3次。 療效:治療多例
,效果明顯
。 闌尾炎治療方法2:【組成】大黃15克、牡丹皮9克
、桃仁9克
、冬瓜15克、芒硝6克(分沖) 【用法】水煎服
,每日一劑 【方解】方以大黃為主
,合以桃仁、丹皮而奏祛瘀消腫之功
,合以芒硝而奏蕩滌攻下之效
,為其配伍特點(diǎn) 【方劑來源】《金匱要略》。闌尾炎偏方3?div id="jfovm50" class="index-wrap">。?銀花10克
,連翹12克
,黃芩、生地
、玄參各9克
,生甘草6克,大黃10克
,紫花地丁12克
,野菊花、蒲公英各9克
,冬瓜子30克
。水煎服,每日1劑
。 本方清熱解毒
,通腑排膿,適用于膿毒潰散所致的闌尾炎
,主要癥狀如:腹痛自右下腹擴(kuò)展至全腹
,痛勢(shì)劇烈,腹皮緊急
,全腹壓痛
,反跳痛,高熱不退或往來寒熱
,面紅目赤
,唇干口臭,惡心嘔吐
,腹脹便秘
,或大便溏薄而穢臭不爽,小便頻數(shù)似淋
,舌質(zhì)紅降而干
,苔黃糙起刺或黃厚而膩,脈弦滑數(shù)或細(xì)數(shù)
。闌尾炎偏方4: 金銀花12克
,蒲公英、紫花地丁各15克
,白花蛇舌草
、大黃各10克,川楝子
、丹皮各9克
,赤芍10克,虎杖15克
。水煎服
,每日1劑
。 本方清熱解毒,化瘀消痛
,適用于熱蘊(yùn)所致闌尾炎
,其主要癥狀如:腹痛拒按,右下腹壓痛較明顯
,有反跳痛
,腹皮攣急,或可捫及包塊
,伴身熱口渴食少脘痞
,惡心嘔吐,大便秘結(jié)或便溏不爽
,小便短赤
,苔黃少津或厚膩,脈弦數(shù)或滑數(shù)
。 闌尾炎偏方5: 大黃10克
,芒硝9克,連翹
、銀花各12克
,紅藤15克,元胡10克
,木香、桃仁各9克
,丹皮12克
。水煎服,每日1劑
。 本方清熱通腑
,行氣活血,適用于濕熱瘀滯所致的闌尾炎
,其主要癥狀如右小腹隱痛拒按
,持續(xù)或陣發(fā),或疼痛初在上腹部
,或先繞臍疼痛
,隨后轉(zhuǎn)移至右天樞穴附近,可伴腹皮攣急
,脘脹納呆
,惡心噯氣,微熱
,大便正?div id="jpandex" class="focus-wrap mb20 cf">;蛎亟Y(jié)
。舌苔薄白或黃白相兼,脈弦滑
、弦滑數(shù)或細(xì)澀
。[三、急
、慢性闌尾炎 適應(yīng)癥:慢性闌尾炎 方劑1 川楝子15克
,延胡索、丹皮各9克
,桃仁
、木香、大黃各10克
,金銀花20克 制用法:水煎服
。 適應(yīng)癥:急性闌尾炎氣血淤滯,濕熱蘊(yùn)結(jié) 方劑2 黨參
、白術(shù)
、陳皮、半夏
、香附
、西茴、烏藥
、元胡各9克
,廣木 香、砂仁
、甘草各6克
,云苓12 克,丁香5克
,白芍15克 制用法:水煎服
。 適應(yīng)癥:慢性闌尾炎 方劑3 紅藤、地丁各30克
,赤芍20克
,桃仁、生軍
、玄明粉(沖)各10克 制用法:水煎服
。 適應(yīng)癥:化膿性闌尾炎 方劑4 川連6克,淡黃芩
、山梔
、生軍、玄明粉(沖)各10克
,川柏
、丹皮各12克
,赤芍20克,紅藤30克
,銀花15克 制用法:水煎服
。 適應(yīng)癥:壞疽性闌尾炎 方劑5 敗醬草、金銀花
、紫花地丁
、馬齒莧、蒲公英
、制大黃各15克 制用法:水煎服
。
四、治療闌尾炎偏方驗(yàn)方 1
、薏米粥治闌尾炎 薏米50—100克
。清水煮爛為粥,稀稠適度
,分1—2次服食
,每日1劑。適用于急性闌尾炎恢復(fù)期及慢性闌尾炎
。2
、金銀花蒲公英治闌尾炎 金銀花12克,蒲公英
、紫花地丁各15克
,白花蛇舌草、大黃各10克
,川楝子
、丹皮各9克,赤芍10克
,虎杖15克。水煎服
,每日1劑
。清熱解毒、化淤消痛
,適用于熱蘊(yùn)所致闌尾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