漏蘆湯
《備急千金要方》卷五:漏蘆湯
別名 : 漏蘆連翹湯(《備急千金要方》卷十)
、漏蘆煮散(《普濟(jì)方》卷二八五)。
處方 : 漏蘆 連翹 白蘞 芒消 甘草各0.8克 大黃3克 升麻 枳實(shí) 麻黃 黃芩各1.2克

制法 : 上十味
,哎咀
。
功能主治 : 治小兒熱毒癰疽
,丹毒
,瘡癤,并用于預(yù)防時(shí)行瘡痘
。
用法用量 : 用水300毫升
,煎取100毫升。兒生一日至七日
,取20毫升
,分三服;八日至十五日
,取30毫升
,分三服;十六日至二十日
,取40毫升
,分三服;二十日至三十日
,取60毫升
,分三服;三十日至四十日
,取100毫升
,分三服。
摘錄 : 《備急千金要方》卷五
《圣濟(jì)總錄》卷一二六:漏蘆湯
處方 : 漏蘆(洗
,焙)15克 海藻(洗
,焙)15克 連翹30克 沉香(銼)15克 山梔仁7.5克 玄參 丹參各30克
制法 : 上七味,粗搗篩
。
功能主治 : 治瘰疬久不愈
,將欲破者。
用法用量 : 每服6克
,用水220毫升
,煎至180毫升,去滓溫服
。
摘錄 : 《圣濟(jì)總錄》卷一二六
《圣濟(jì)總錄》卷一三五:漏蘆湯
處方 : 漏蘆(去蘆頭)升麻 大黃(銼
,醋炒)黃芩(去黑心)各30克 藍(lán)葉 玄參(黑堅(jiān)者)各15克
制法 : 上六味,粗搗篩
。
功能主治 : 治臟腑積熱
,發(fā)為毒腫,夜間疼痛
。
用法用量 : 每服15克
,用水600毫升,加竹葉21片,同煮至300毫升
,去滓
,下芒消末5克,分三次溫服
。得利則減
,未利則加。
摘錄 : 《圣濟(jì)總錄》卷一三五
《瘍科選粹》:漏蘆湯
處方 : 漏蘆 白蘞 槐皮 五加皮 甘草各22.5克 蒺藜子60克
制法 : 共為粗末
。
功能主治 : 治腳氣
。腳上風(fēng)毒,腫痛瘙癢
,黃水流溢
。
用法用量 : 每用150克,水煎湯
,淋洗患處
。
摘錄 : 《瘍科選粹》
《千金》卷二:漏蘆湯
處方 : 漏蘆2兩,通草2兩
,石鐘乳1兩
,黍米1升。
功能主治 : 產(chǎn)后無(wú)乳汁
。
用法用量 : 上哎咀
。同煎,候米熟
,濾去滓
,溫服,不拘時(shí)候
。
摘錄 : 《千金》卷二
《醫(yī)林繩墨大全》卷九:漏蘆湯
處方 : 漏蘆1錢
,紫花地丁1錢,荊芥1錢
,當(dāng)歸1錢
,連翹1錢,薄荷1錢
,白芷1錢
,升麻1錢。
功能主治 : 腫毒
。
用法用量 : 水2鐘,煎8分
,熱服
。如治便毒,加豬苓、澤瀉
;如在上者
,加川芎、桔梗
;面上
,加蔓荊子;下部
,加牛膝
、木瓜
、薏苡仁
;如紅腫勢(shì)兇
,大便秘結(jié)
,加大黃3錢
,麻黃3錢
,甘草4分
;如大便不秘
,減大黃1錢半
,次日紅腫盡退
,只用神燈照之;若紅腫未退
,加大黃
、麻黃各1錢半,甘草1錢
,服至腫消
,若紅腫未盡,主藥及加藥各1錢5分
,煎服
。
摘錄 : 《醫(yī)林繩墨大全》卷九
《醫(yī)學(xué)正傳》卷六引《千金》:漏蘆湯
處方 : 漏蘆1兩,連翹1兩
,黃芩1兩
,白蘞1兩,枳殼1兩
,升麻1兩
,麻黃(去根節(jié))1兩,樸消1兩(另研)
,大黃半兩
,紫花地丁半兩,金銀花半兩
。
制法 : 上除樸消外
,為細(xì)末,入消和勻。
功能主治 : 疔腫
。
用法用量 : 每服3錢
,水1盞,加生姜3片
,薄荷3葉
,煎至7分
,空心溫服
。利下惡物,止藥
。
摘錄 : 《醫(yī)學(xué)正傳》卷六引《千金》
《圣濟(jì)總錄》卷一三七:漏蘆湯
處方 : 漏蘆(去蘆頭)1兩
,升麻1兩,大黃(銼
,炒)1兩
,黃芩(去黑心)1兩,玄參3分
。
制法 : 上為粗末
。
功能主治 : 代指。筋骨臟腑中熱
,焮赤腫痛
。
用法用量 : 每服5錢匕,水1盞半
。加竹葉2-7片
,同煎至1盞,下芒消末1錢匕
,再煎沸
,去滓,空心溫服
。如已得利
,即去芒消。
摘錄 : 《圣濟(jì)總錄》卷一三七
《肘后方》卷五:漏蘆湯
別名 : 漏蘆散
、漏蘆煮散
處方 : 漏蘆2兩
,白蘞2兩,黃芩2兩
,白薇2兩
,枳實(shí)(炙)2兩
,升麻2兩
,甘草(炙)2兩
,芍藥2兩
,麻黃(去節(jié))2兩,大黃3兩
。
功能主治 : 癰疽
、丹疹
、毒腫
、惡肉。
用法用量 : 漏蘆散(《圣惠》卷六十四)
、漏蘆煮散(《圣濟(jì)總錄》卷一三○)
。《圣惠》本方用法:上為散
。每服二錢,以水一中盞
,煎至五分
,去滓溫服,不拘時(shí)候
。
摘錄 : 《肘后方》卷五
《圣濟(jì)總錄》卷一五一:漏蘆湯
處方 : 漏蘆(去蘆頭)半兩
,當(dāng)歸(切,焙)半兩
,紅花子半兩
,枳殼(去瓤,麩炒)半兩
,白茯苓(去黑皮)半兩
,人參半兩。
制法 : 上為粗末
。
功能主治 : 室女月水不調(diào)
。
用法用量 : 本方方名,《普濟(jì)方》引作“調(diào)經(jīng)散”
。
摘錄 : 《圣濟(jì)總錄》卷一五一
《集驗(yàn)背疽方》:漏蘆湯
處方 : 黃耆(生用)1兩
,連翹1兩,大黃1分(微炒)
,漏蘆1兩(有白茸者)
,甘草半兩(生用),沉香1兩
。
制法 : 上為末
。
功能主治 : 退毒下膿
。主腦疽、癰疽毒盛者
。
用法用量 : 姜
、棗湯調(diào)下。
摘錄 : 《集驗(yàn)背疽方》
《圣濟(jì)總錄》卷一二九:漏蘆湯
處方 : 漏蘆(去蘆頭)1兩
,升麻1兩
,連翹1兩,麻黃(去根節(jié))1兩
,大黃3分
,防已3分,木香3分
,白蘞3分
,沉香3分。
制法 : 上為粗末
。
功能主治 : 附骨疽
。
用法用量 : 每服5錢匕,水1盞半
,加竹葉7片
,煎至1盞,攪勻
,去滓
,空心溫服。取利2-3行
,未利再服
。
摘錄 : 《圣濟(jì)總錄》卷一二九
《千金》卷二十二:漏蘆湯
別名 : 千金漏蘆湯
處方 : 漏蘆2兩,白及2兩
,黃芩2兩
,麻黃2兩,白薇2兩
,枳實(shí)2兩
,升麻2兩,芍藥2兩
,甘草2兩
,大黃2兩。
功能主治 : 癰疽發(fā)背
,丹毒惡腫
,時(shí)行熱毒,發(fā)作赤色
,瘰病初發(fā)
,頭目赤痛
,暴生障翳,吹奶腫痛
,一切無(wú)名惡瘡
。
用法用量 : 千金漏蘆湯(《局方》卷八寶慶新增方)。方中白薇
、枳實(shí)
,《局方》作白蘞、枳殼
。
摘錄 : 《千金》卷二十二
《外科精義》卷下:漏蘆湯
處方 : 漏蘆1兩,白蘞1兩
,黃芩(去黑心)1兩
,麻黃(去節(jié))1兩,枳實(shí)(麩炒
,去瓤)1兩
,升麻1兩,芍藥1兩
,甘草(炙)1兩
,樸消1兩,大黃2兩
。
制法 : 上除消外
,余(口父)咀,與消同和勻
。
功能主治 : 一切惡瘡
,毒腫丹瘤,瘰疬疔腫
,魚睛五發(fā)
,凜疽。初覺1-2日
,便如傷寒
,頭痛煩渴,拘急惡寒
,肢體疼痛
,四肢沉重,恍惚悶亂
,坐臥不寧
,皮膚狀熱,大便秘澀
,小便赤黃
。
用法用量 : 每服3錢
,氣實(shí)人5錢,水1盞半
,文武火煎7沸
,去滓,空心熱服
。
注意 : 好身莫服
。
摘錄 : 《外科精義》卷下
《傷寒全生集》卷四:漏蘆湯
處方 : 漏蘆、升麻
、大黃
、黃芩、甘草
、藍(lán)葉
、牛蒡子、玄參
、桔梗
、連翹、青木香
、苦參
、薄荷。
功能主治 : 時(shí)毒
,頭面紅腫
,咽喉閉塞,水藥不下
;素有臟腑積熱
,發(fā)為腫毒疙瘩,一切腫瘍惡瘡便實(shí)者
。
用法用量 : 水煎服
。
摘錄 : 《傷寒全生集》卷四
《外科精義》卷下:漏蘆湯
處方 : 漏蘆5錢,練實(shí)5錢
,大黃5錢
,黃芩5錢,芍藥5錢
,甘草5錢
。
制法 : 上為粗末。
功能主治 : 婦人吹奶初覺
。
用法用量 : 每服3錢
,水1盞半,加燈草30莖
,同煎至1盞
,去滓溫服
,不拘時(shí)候。
摘錄 : 《外科精義》卷下
《醫(yī)略六書》卷三十:漏蘆湯
處方 : 漏蘆3錢
,赤芍1錢半
,當(dāng)歸3錢,川芎1錢
,枳殼1錢半(炒)
,木香1錢半,桔梗1錢
,刺角3枚
,白芷1錢半,甘草5分
。
功能主治 : 乳汁不出
,脈沉滯澀者。
用法用量 : 水煎
,去滓溫服。
各家論述 : 產(chǎn)后素多郁怒
,血?dú)廑战Y(jié)而乳竅不通
,故乳房腫脹,乳汁不出
。漏蘆疏利以通乳竅
,赤芍破血,以行血滯
,當(dāng)歸養(yǎng)血活血
,川芎活血行氣,枳殼破滯氣以行氣化
,木香調(diào)中氣以醒脾胃
,桔梗開提氣血,白芷通利陽(yáng)明
,甘草緩中解毒
,角刺退腫攻堅(jiān)。水煎
,溫服
,使氣行血活,則陽(yáng)明經(jīng)氣肅清
,而沖脈之血無(wú)不上榮
,安有乳竅不通,乳汁不出之患哉
。
摘錄 : 《醫(yī)略六書》卷三十
《幼幼新書》卷三十六引《嬰孺方》:漏蘆湯
處方 : 漏蘆1分
,連翹1分
,白蘞1分,芒消1分
,甘草(炙)1分
,細(xì)辛3分,升麻3分
,枳實(shí)(炙)3分
,麻黃(去節(jié))3分,黃芩3分
,大黃4分
。
功能主治 : 熱毒癰疽,赤白丹毒
,瘡癤
。
用法用量 : 水1升,煮5合
,7日兒1合為3服
,1歲服5合。
摘錄 : 《幼幼新書》卷三十六引《嬰孺方》
《外科大成》卷四:漏蘆湯
處方 : 漏蘆1錢5分
,紫花地丁1錢
,荊芥1錢,當(dāng)歸1錢
,連翹1錢
,薄荷1錢,白芷1錢
,升麻1錢
,麻黃3錢,大黃2錢
,生甘草4分
。
功能主治 : 癰疽療腫,不問(wèn)陰陽(yáng)初起者
,及初潰紅腫尚未消盡者
,及濕爛疥瘡等毒。
用法用量 : 水2鐘
,煎8分
,食遠(yuǎn)溫服,蓋衣取微汗
,渣再煎服
。次日,麻黃用2錢,大黃用1錢半
,甘草用6分
,溫服;第3日則麻黃
、大黃
、甘草各用1錢,溫服
;如腫尚未消盡
,照第3日方再2-3服,無(wú)不愈者
。如不欲汗
,則麻黃少用,溫服之
;如大便不實(shí)及不欲下者
,則少用大黃,不用亦可
;隨病上下
,在食前、食后服
。如便毒
,服利藥,正氣傷
,皮厚未穿者服此一汗,不貶而穿
。
摘錄 : 《外科大成》卷四
《圣濟(jì)總錄》卷十八:漏蘆湯
處方 : 漏蘆(去蘆頭)1兩
,烏蛇(去皮骨,酒炙)1兩
,獨(dú)活(去蘆頭)1兩
,黃耆(炙)1兩,白蘞1兩
,白茯苓(去黑皮)1兩
,生姜(切,炒)1兩
,大黃(銼碎
,醋炒)1兩,升麻(生用)3分
,麻黃(去根節(jié)
,煎去沫,焙)3分,枳實(shí)(去瓤
,麩炒)3分
,芍藥3分,防己3分
,玄參3分
,甘草(炙)3分,附子(炮裂
,去皮臍)3分
,梔子仁1兩1分,石膏(碎)1兩半
。
制法 : 上銼如麻豆大
。
功能主治 : 大風(fēng)癩,身體成瘡
,眉鬢墮落
,(疒咅)(疒畾)瘙癢,搔之黃水出者
。
用法用量 : 每服5錢匕
,以水1盞半,煎取1盞
,去滓溫服
;要利,空心
、臨臥各1服
。
摘錄 : 《圣濟(jì)總錄》卷十八
《圣濟(jì)總錄》卷一二六:漏蘆湯
處方 : 漏蘆(去蘆頭)1兩,連翹1兩
,木通(銼)1兩
,桂(去粗皮)1兩,犀角屑1兩
,黃芩(去黑心)1兩
,柴胡(去苗)1兩,玄參1兩
,大黃(銼
,炒)1兩,知母(焙)1兩
。
制法 : 上為粗末
。
功能主治 : 瘰疬初結(jié),時(shí)發(fā)寒熱
。
用法用量 : 本方方名
,《普濟(jì)方》引作“知母湯”
。
摘錄 : 《圣濟(jì)總錄》卷一二六
《醫(yī)統(tǒng)》卷二十五:漏蘆湯
別名 : 漏蘆升麻湯
處方 : 漏蘆2錢,升麻1錢半
,大黃(酒浸
,量輕重用之)、黃芩(酒洗)5分
,生甘草1錢
,藍(lán)葉(如無(wú),用青黛)1錢
,黑云參1錢
,牛蒡子(炒,研)1錢
,苦梗1錢
,連翹1錢。
功能主治 : 時(shí)毒
,頭面紅腫
,咽嗌堵塞,水藥不下
;及臟腑素有積熱
,發(fā)為腫毒疙瘩,一切紅腫惡毒
。
用法用量 : 漏蘆升麻湯(《景岳全書》卷六十四)
。便結(jié)者,加芒消
。
摘錄 : 《醫(yī)統(tǒng)》卷二十五
《普濟(jì)方》卷三六七:漏蘆湯
處方 : 木通1兩
,漏蘆1兩,當(dāng)歸1兩(洗)
,白茯苓1兩
,天麻1兩,羌活1兩
,甘草(炙)半兩,荊芥半兩
。
制法 : 上為末
。
功能主治 : 小兒半身不隨。
用法用量 : 每服1錢
,水1盞
,加生姜2片,薄荷3葉
,煎5分
,去滓溫服。
摘錄 : 《普濟(jì)方》卷三六七
《千金》卷五:漏蘆湯
別名 : 漏蘆連翹湯、漏蘆散
、千金漏蘆湯
、漏蘆煮散
處方 : 漏蘆6錢,連翹6錢
,白蘞6錢
,芒消6錢,甘草6錢
,大黃1兩
,升麻9銖,枳實(shí)9銖
,麻黃9銖
,黃芩9銖。
功能主治 : 小兒熱毒癰疽
,赤白諸丹毒瘡癤
,眼赤痛,生翳障
。
用法用量 : 漏蘆連翹湯(《千金》卷十)
、漏蘆散(《圣惠》卷九十)、千金漏蘆湯(《衛(wèi)生總微》卷二十)
、漏蘆煮散(《普濟(jì)方》卷二八五)
。
摘錄 : 《千金》卷五
《瘍科選粹》卷五:漏蘆湯
處方 : 漏蘆7錢5分,甘草7錢5分
,槐皮7錢5分
,五加皮7錢5分,白蘞7錢5分
,白蒺藜2兩
。
制法 : 上為粗末。
功能主治 : 腳氣
,腳上風(fēng)毒腫痛
。
用法用量 : 每用5兩,水煎
,去滓
,淋洗。
摘錄 : 《瘍科選粹》卷五
贊美煲湯的詩(shī)句
1. 關(guān)于煲湯的詩(shī)句
關(guān)于煲湯的詩(shī)句 1.關(guān)于"煮湯"的詩(shī)詞有哪些
1
、農(nóng)夫心內(nèi)如湯煮(宋·宋無(wú)名氏·《赤日炎炎似火燒》)
2
、湯餅煮成新兔美(宋·陸游·《野興》)
3、菊曲煮餅探注湯(宋·黃庭堅(jiān)·《和曹子方雜言》)
4
、當(dāng)煩煮湯餅(宋·黃庭堅(jiān)·《和答子瞻和子由常父憶館中故事》)
5
、思公煮茗共湯鼎(宋·黃庭堅(jiān)·《省中烹茶懷子瞻用前韻》)
6
、曲幾團(tuán)蒲聽煮湯(宋·黃庭堅(jiān)·《以小團(tuán)龍及半挺贈(zèng)無(wú)咎并詩(shī)用前韻為戲》)
7、石鼎颼颼夜煮湯(宋·范成大·《病中絕句》)
8
、煮湯聽成萬(wàn)籟(宋·范成大·《曉枕》)
9
、藥爐湯鼎煮孤燈(宋·范成大·《元夕》)
10、晨興秈飯煮蔥湯(宋·方回·《戊子元日凡陽(yáng)道中
2.描寫“煮湯”的句子有什么
時(shí)間煮雨我煮湯
,笑傲滄海忘了傷
。
你有雙翅膀,不去飛翔卻用來(lái)煮湯
。江湖很忙
,且去烹茶煮湯,何用閑談
?他會(huì)為你赴湯蹈火
,但不會(huì)伴你煮湯燒火。
他會(huì)為你闖刀山火海
,但不會(huì)同你游蒼山洱海
。有句話叫做“你給的愛太稀薄,都不夠煮一碗湯”
。
我想過(guò)如果我足夠愛
,你的愛不夠用那我就用我的愛來(lái)煮湯給你喝。彼此拉扯了很久
,我才意識(shí)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