蘆根湯
《圣濟總錄》卷一○五:蘆根湯
處方 : 蘆根(銼)木通(銼)各45克 梔子仁 桔梗 黃芩(去黑心)甘草(炙)各30克
制法 : 上六味,粗搗篩。

功能主治 : 清肺熱
,瀉脾火。治脾肺之熱熏目
,赤癢生翳。
用法用量 : 每服15克
,用水300毫升
,煎至150毫升,去滓
,入地黃汁少許
,再煎沸,溫服
,不拘時候
。
摘錄 : 《圣濟總錄》卷一○五
方出《千金》卷二,名見《活人書》卷十九:蘆根湯
處方 : 生蘆根1升
,知母4兩
,青竹茹3兩,粳米5合
。
功能主治 : 妊娠頭痛壯熱
,心煩嘔吐,不下食
。
用法用量 : 上(口父)咀
。以水5升,煮取2升半
,稍稍飲之
。盡更作,愈止
。
摘錄 : 方出《千金》卷二
,名見《活人書》卷十九
《圣濟總錄》卷九十三。為《外臺》卷十三引蘇游方“蘆根飲子”之異名:蘆根湯
摘錄 : 《圣濟總錄》卷九十三
。為《外臺》卷十三引蘇游方“蘆根飲子”之異名
《圣濟總錄》卷八十一:蘆根湯
處方 : 生蘆根(銼)1兩半
,赤茯苓(去黑皮,細銼)3分
,葛根(銼)3分
,知母(焙干)3分,麥門冬(去心
,焙)3分
,淡竹葉(炙)3分,甘草(炙)半兩(銼)
。
制法 : 上為粗末
。
功能主治 : 風(fēng)毒腳氣,昏煩壯熱
,頭痛
,嘔吐口干
。
用法用量 : 每服5錢匕,用水1盞半
,煎至8分
,去滓,食后溫服
,近晚再服
。
摘錄 : 《圣濟總錄》卷八十一
《圣濟總錄》卷三十四:蘆根湯
處方 : 蘆根(銼)1兩,麥門冬(去心
,焙)3分
,升麻3分,葛根(銼)3分
,山梔子(去皮)半兩
,石膏1兩。
制法 : 上為粗末
。
功能主治 : 溫瘧
,初壯熱,后寒戰(zhàn)
,骨節(jié)酸痛
,口干煩渴。足少陽瘧
,熱多汗出
。
用法用量 : 每服5錢匕,水1盞半
,加竹葉10片
,煎取1盞,去滓溫服
。未發(fā)前連3服
。
摘錄 : 《圣濟總錄》卷三十四
《普濟方》卷二三六引《指南方》:蘆根湯
處方 : 蘆根半兩,麥門冬半兩
,赤茯苓半兩,橘皮半兩
,地骨皮2兩
。
制法 : 上為粗末。
功能主治 : 骨熱發(fā)熱
。
用法用量 : 每服5錢
,水2盞,加生姜5片
,煎1盞
,去滓服
。
摘錄 : 《普濟方》卷二三六引《指南方》
《濟陰綱目》卷八:蘆根湯
處方 : 生蘆根7分,橘紅4分
,生姜6分
,檳榔2分,枇杷葉3分
。
制法 : 上切
。
功能主治 : 妊娠嘔吐不食,兼吐痰水
。
用法用量 : 以水2盞
,煎7分,空心熱服
。
摘錄 : 《濟陰綱目》卷八
《幼幼新書》卷十五引張渙方:蘆根湯
處方 : 蘆根1兩
,茵陳半兩,山梔子半兩
,黃芩半兩
,甘草(炙)半兩。
制法 : 上為細末
。
功能主治 : 黃病
,傷寒時氣,熱入于胃
,與谷氣相搏
,蒸發(fā)肌肉,使面目皮膚悉黃
。
用法用量 : 每服1錢
,以水8分,加薄荷3葉
,煎5分
,去滓溫服。
摘錄 : 《幼幼新書》卷十五引張渙方
《外臺》卷六引《救急方》:蘆根湯
處方 : 生蘆根(切)1升
,生姜1斤
,橘皮5兩。
制法 : 上切
。
功能主治 : 霍亂腹痛吐痢
。
用法用量 : 以水8升,煮取2升
,分2服
,服別相去,以意消息之。
摘錄 : 《外臺》卷六引《救急方》
《圣濟總錄》卷六十
。為《圣惠》卷五“泄熱蘆根散”之異名:蘆根湯摘錄 : 《圣濟總錄》卷六十
。為《圣惠》卷五“泄熱蘆根散”之異名
方出《金匱玉函經(jīng)·附遺》,名見《赤水玄珠》卷四:蘆根湯
處方 : 蘆根5兩(銼)
。
功能主治 : 五噎吐逆
,心膈氣滯,煩悶
,不下食
。
用法用量 : 以水3大盞,煮取2盞
,去滓溫服
,不拘時候。
摘錄 : 方出《金匱玉函經(jīng)·附遺》
,名見《赤水玄珠》卷四
方出《本草綱目》卷十五引《千金》
,名見《霍亂燃犀說》卷下:蘆根湯處方 : 蘆根3錢,麥門冬1錢
。
功能主治 : 霍亂煩悶
。
用法用量 : 水煎服。
摘錄 : 方出《本草綱目》卷十五引《千金》
,名見《霍亂燃犀說》卷下
《雞峰》卷十三:蘆根湯
處方 : 蘆根1兩
,麥門冬1兩,赤茯苓1兩
,芍藥1兩
,地骨皮2兩。
制法 : 上為粗末
。
功能主治 : 骨蒸
,邪熱加陰,蓄留骨髓
,陰虛水少
,脂液干枯,熱蒸骨軟而凸
,其脈沉細
。
用法用量 : 每服5錢,水2盞
,煎至1盞
,去滓,食后溫服
。
摘錄 : 《雞峰》卷十三
《傷寒總病論》卷三:蘆根湯
處方 : 蘆根半升,生姜2兩,橘皮1把
,枇杷葉1把
。
功能主治 : 天行愈后,勞復(fù)發(fā)熱
,嘔吐
,食不下。
用法用量 : 上(口父)咀
。水3升
,煮1升半,每服1盞
,去滓溫飲
。心煩躁,加石膏2兩
,加水1升
,煮2升。
摘錄 : 《傷寒總病論》卷三
《圣濟總錄》卷四十:蘆根湯
處方 : 蘆根3兩
,人參1兩半
,薤白(洗,切)7莖
,枇杷葉(拭去毛)1兩
。
制法 : 上銼,如麻豆
。
功能主治 : 霍亂
,心煩干嘔。
用法用量 : 每服5錢匕
,水1盞半
,煎至1盞,空心去滓溫服
。
摘錄 : 《圣濟總錄》卷四十
《圣惠》卷三十八:蘆根湯
處方 : 蘆根1兩
,葛根1兩,麥門冬1兩(去心)
,甘草半兩(生用)
,人參1兩(去蘆頭)。
制法 : 上銼細
。
功能主治 : 乳石發(fā)動
,心膈壅熱,煩悶渴逆
,不下飲食
。
用法用量 : 每服半兩,以水1大盞,加竹茹1分
,生姜半分
,煎至7分,去滓溫服
,不拘時候
。
摘錄 : 《圣惠》卷三十八
《幼幼新書》卷十五引《嬰孺》:蘆根湯
處方 : 生蘆根(切)5合,知母12分
,淡竹青皮5分
。
功能主治 : 小兒傷寒壯熱、嘔吐
。
用法用量 : 用水3升
,煮1升,為3服
。1歲兒方
,大小增減用。更用冬瓜汁1升
,卻減水1升煮妙
。
摘錄 : 《幼幼新書》卷十五引《嬰孺》
《女科秘旨》卷四。為《盤珠集》卷下“蘆根清胃飲”之異名:蘆根湯
摘錄 : 《女科秘旨》卷四
。為《盤珠集》卷下“蘆根清胃飲”之異名
《圣濟總錄》卷五十九。為《圣惠》卷五十三“麥門冬散”之異名:蘆根湯
摘錄 : 《圣濟總錄》卷五十九。為《圣惠》卷五十三“麥門冬散”之異名
《醫(yī)學(xué)入門》卷四:蘆根湯
處方 : 蘆根2錢
,麥門冬1錢半
,人參1錢,干葛1錢
,知母1錢
,竹茹1彈丸。
功能主治 : 孕婦時病
,5-6日不得汗
,口渴,狂言
,嘔逆
。
用法用量 : 蔥白煎服。
摘錄 : 《醫(yī)學(xué)入門》卷四
《千金翼》卷二十二:蘆根湯
處方 : 蘆根1兩
,地榆1兩
,五加皮1兩。
功能主治 : 乳石發(fā)動
,服蔥豉湯加當(dāng)歸未除者
。
用法用量 : 上(口父)咀
。以水3升,煮取1升
,去滓服
。1服即愈
。
注意 : 此湯力快
,小可者不須服之。
摘錄 : 《千金翼》卷二十二
《圣濟總錄》卷二十三:蘆根湯
處方 : 蘆根1兩
,知母(焙)1兩半
,栝樓根1兩半,柴胡(去苗)1兩半
,黃芩(去黑心)1兩半
,甘草(炙,銼)1兩半
。
制法 : 上為粗末
。
功能主治 : 陽毒,傷寒5-6日以上
,但胸中煩熱
,干嘔躁悶。
用法用量 : 每服2錢匕
,水1盞
,加生姜3片,煎至7分
,去滓溫服
,不拘時候。
摘錄 : 《圣濟總錄》卷二十三
《婦科玉尺》卷二:蘆根湯
處方 : 麥冬3兩
,竹茹3兩
,前胡2兩,橘紅(去白)1兩
,蘆根1兩
。
功能主治 : 妊娠惡食,心中煩債
,熱悶嘔吐
。
用法用量 : 水煎,分2次服
。身熱
,四肢煩熱,加地骨皮1兩
。
摘錄 : 《婦科玉尺》卷二
《醫(yī)略六書》卷二十八:蘆根湯
處方 : 蘆根汁1杯
,檳榔1錢
,橘紅1錢,生姜2片
,水梨汁1杯
,枇杷葉2錢(刷凈毛)。
功能主治 : 妊娠惡阻
,氣逆
,脈滯沉數(shù)者。
用法用量 : 先煎4味
,去滓
,沖2汁頓服。
各家論述 : 胎熱氣逆
,胃火上沖
,故嘔吐涎水,是惡阻因于氣逆火亢焉
。蘆根汁清胃火之升
,尖檳榔降胃氣之逆,橘紅利痰氣
,生姜散涎水
,枇杷葉清肺以平肝安胃,水梨汁清火以滋陰降跡也
,水煎沖服
,務(wù)使火降氣平,則胃汁下潤
,而胎得所蔭
,何嘔吐涎水之不已哉?
摘錄 : 《醫(yī)略六書》卷二十八
《女科指掌》卷三:蘆根湯
處方 : 生蘆根
、橘皮
、生姜、大腹皮
、枇杷葉
。
功能主治 : 妊娠惡阻,氣血成胎2月間
,胃實中焦壅塞
,移濁攻于胃,水谷不下
。
用法用量 : 水煎服
。
摘錄 : 《女科指掌》卷三
《圣濟總錄》卷五十八:蘆根湯
處方 : 蘆根1斤,黃耆(銼)2兩
,栝樓根2兩
,牡蠣(煅)2兩
,知母3兩,生麥門冬(去心)6兩
。
功能主治 : 消渴
,心脾中熱,煩躁不止
,下焦虛冷
,小便多,羸瘦
。
用法用量 : 上(口父)咀
。每服3錢匕,水1盞
,煎取7分,去滓
、食后乘渴細服
。
摘錄 : 《圣濟總錄》卷五十八
《圣濟總錄》卷一○六:蘆根湯
處方 : 蘆根(銼)1兩半,木通(銼)1兩半
,梔子仁1兩
,桔梗(銼,炒)1兩
,黃芩(去黑心)1兩,甘草(炙
,銼)1兩
。
制法 : 上為粗末。
功能主治 : 脾肺熱
,目赤癢
,小眥赤磣澀痛
。
用法用量 : 每服5錢匕
,水1盞半,煎至7分
,去滓
,入地黃汁半合
,芒消半錢匕
,放溫食后服。
摘錄 : 《圣濟總錄》卷一○六
《圣濟總錄》卷一○六:蘆根湯
處方 : 蘆根5兩
,甘草(炙)1兩
,粟米3合,甜竹茹(雞子大)
。
制法 : 上銼如麻豆大
。
功能主治 : 目暴腫
。
用法用量 : 每用5錢匕
,水2盞,煎取1盞
,去滓
,食后溫服
,日3次
。
摘錄 : 《圣濟總錄》卷一○六
《圣濟總錄》卷二十五:蘆根湯
處方 : 蘆根(銼)2兩,人參1兩半
,赤茯苓(去黑皮)1兩,淡竹茹1兩
,甘草(炙
,銼)半兩。
制法 : 上為粗末
。
功能主治 : 傷寒心脾虛熱,干嘔煩渴
,不下食
。
用法用量 : 每服5錢匕,水1盞半
,加小麥半匙,生姜半分
,同煎至1盞
,去滓溫服,日2次
。
摘錄 : 《圣濟總錄》卷二十五
《傷寒總病論》卷五:蘆根湯
處方 : 生蘆根1分,生茅根1分
,赤茯苓1分
,子芩1分,麥門冬1分
,甘草1分
,生姜1分,小麥200粒
,糯米200粒
。
制法 : 上銼細
。
功能主治 : 小兒傷寒后
,胃中有熱,煩悶不食
,致日晚潮熱頰赤
,躁亂嘔吐
。
用法用量 : 水1升2合
,煎6合,去滓
,分3服。立效
。
摘錄 : 《傷寒總病論》卷五
《圣濟總錄》卷一○二:蘆根湯
別名 : 蘆根飲子
處方 : 蘆根(銼)1兩,黃耆(銼)1兩
,大黃(銼
,炒)1兩
,黃芩(去黑皮)1兩
,防風(fēng)(去叉)1兩,玄參1兩半
,芒消(湯成下)。
制法 : 上藥除芒消外
,為粗末
。
功能主治 : 胎風(fēng),眼目赤爛
。暴赤眼后,急生翳外障
。
用法用量 : 蘆根飲子(《秘傳眼科龍木論》卷五)
。
摘錄 : 《圣濟總錄》卷一○二
藕節(jié)蘆根煮水正確的做法
冬季天氣寒冷干燥,尤其是北方地區(qū)還常常刮冷風(fēng)
,在這種環(huán)境下
,鼻粘膜變得干燥脆弱,從而導(dǎo)致鼻出血多發(fā)
,中醫(yī)養(yǎng)生專家推薦給大家一個用于緩解鼻出血的良方:藕節(jié)蘆根飲
。那么藕節(jié)蘆根飲是怎么做的呢?
藕節(jié)蘆根飲做法
中醫(yī)認為
,體質(zhì)本為陰虛之人
,因季節(jié)變更,進一步損傷其津液
,導(dǎo)致陰虛火旺
,火炎上攻鼻腔
,更容易發(fā)生鼻出血
。這種情況下可以服用藕節(jié)蘆根飲。具體做法是:藕節(jié)
、蘆根等量,一起切碎
,煎一碗水一次喝下
,一天兩次,連用5天
。
藕節(jié)蘆根飲怎么做?
藕節(jié)的功效
藕節(jié)性平
,味甘澀
,《日用本草》指出其“凡嘔血、吐血
、出血
、敗血
,一切血證宜食之”
。臨床中認為藕節(jié)擅長止血,兼有散瘀的功效
,有止血不留瘀的特點,對于失血而有留瘀的鼻出血
、吐血
、咳血、尿血、便血及崩漏均有良效
。西醫(yī)針對藕節(jié)止血作用做過相關(guān)研究,用其提取物腹腔注射
,可以縮短小鼠切尾出血的時間
。還有臨床報道,藕節(jié)對于血小板減少性紫癜有療效
。
蘆根的功效
方中蘆根味甘性寒,可清熱生津
,除煩止嘔
,常用于肺熱所致咳嗽、肺癰及胃熱嘔吐等證
,有非常好的效果。容易鼻出血的人
,多見陰虛火旺
,因此清熱生津是鼻衄的重要治療方法,蘆根無疑為理想選擇
。藕節(jié)在本方中治的是標(biāo),而蘆根治的是本
,標(biāo)本結(jié)合
,止血與養(yǎng)陰清熱并行,可以去根
。
藕節(jié)蘆根飲可輔以藕汁同時使用
藕節(jié)以鮮品搗汁或曬干研末
,止血效果較佳
。如果煎湯服用效果不好,可以口服蘆根湯的同時
,將藕節(jié)搗汁服用
,同時滴3滴入鼻中
?div id="m50uktp" class="box-center"> !侗静菥V目》即有關(guān)于藕汁治療鼻出血的記載,“治鼻衄不止:藕節(jié)搗汁飲
,并滴鼻中。”此外
,還可取干凈藕節(jié)置鍋內(nèi)炒至黑色
,研成粉末后噴入鼻腔,均可增強療效
。
注意事項
鼻出血的原因有很多,空氣干燥
,情緒波動時氣血上逆
,飲酒、食用辛辣食物等都可能導(dǎo)致鼻出血
。老年鼻出血患者多伴有高血壓、冠心病
、支氣管炎等疾病
,應(yīng)積極治療原發(fā)病,方能緩解鼻出血
。對于兒童鼻出血患者應(yīng)糾正患兒挖鼻、揉鼻等易導(dǎo)致鼻黏膜損傷的不良習(xí)慣
。此外
,鼻腔腫瘤也會引起鼻出血。因此
,對于毫無征兆,突然流鼻血的患者
,最好去醫(yī)院做一下檢查
,及早明確病因。
蘆根的功效與作用及禁忌
蘆根為禾本科多年生草本植物蘆葦?shù)牡叵虑o
。我國南北各地均有分布,常生于河流
、池沼岸邊淺水中
。下面就由我為大家介紹下蘆根的功效和作用及禁忌,希望可以幫到大家哦
。
蘆根的功效和作用 清熱生津。
本品能清肺熱
,化痰濁
,用于風(fēng)熱犯肺引起的肺熱咳嗽
,痰稠難出。本品味甘能生津
,性寒能清熱,可用于熱盛傷津口渴者
。若用鮮蘆根汁則清熱生津之力更大
。
清胃止嘔。
多配竹茹等同用
,治療胃熱引起的嘔吐呃逆。
生津
。
蘆根傳統(tǒng)分類在清熱瀉火藥一節(jié)中
,有清熱功效。但實際上它的瀉火之力是弱的
,養(yǎng)胃生津功效反而明顯。因此將蘆根移入養(yǎng)陰藥一節(jié)中
。古代沒有輸液條件
,治療發(fā)熱病的方劑放入蘆根,以幫助解決傷津脫液的問題?div id="d48novz" class="flower left">
,F(xiàn)代各種發(fā)熱病通過輸液,已經(jīng)糾正了水和電解質(zhì)平衡
,病人仍然口干
、納少、舌紅
、少津,蘆根養(yǎng)胃生津
,煎湯代茶飲服
,不但能消除口干、食少的癥狀
,更重要的是提高免疫功能,加速了身體康復(fù)
。
治療口眼干燥。
治療干燥綜合征口眼干燥
,在復(fù)方中加入蘆根
,有助于唾液分泌,改善口燥咽干的癥狀
,似比石斛更為有效
。鮮蘆根較干蘆根更好,宜與生地
、麥冬同用
。
制作飲料和藥膳
。
煎湯代茶飲服
,夏季可以清暑熱,解口渴
,秋天用以潤燥
。蘆根湯液帶有甜味而滋潤
,可放茶葉同泡
,當(dāng)作飲料。
對骨骼肌有抑制作用
。
所含的薏苡素對骨骼肌有抑制作用
,能抑制蛙神經(jīng)肌肉標(biāo)本的電刺激所引起的收縮反應(yīng)及大鼠膈肌的氧攝取和無氧糖酵解
,并能抑制肌動蛋白-三磷酸腺甙系統(tǒng)的反應(yīng)
,還有比較弱的中樞抑制作用,表現(xiàn)為對大鼠及小鼠均有鎮(zhèn)靜作用
,并能與咖啡因相拮抗
。
治熱淋澀痛
。
蘆根功能清熱利尿
,可用治熱淋澀痛,小便短赤
,常配白茅根
、車前子等用
。
蘆根的禁忌 脾胃虛寒者忌服
。
《本草經(jīng)疏》:"因寒霍亂阼脹,因寒嘔吐勿服
。"
蘆根的附方 1.消渴:蘆根15g、麥門冬
、地骨皮
、茯苓各9g
,陳皮4.5g。煎服
。(《安徽中草藥》)
2.治百日咳,咯血:(蘆根)30g
,卷柏6g
,木蝴蝶6g,牛皮凍7.5g
。水煎服
。(《湖南藥物志》)
3.治大葉性肺炎
,高熱煩渴
,喘咳:蘆根30g,麻黃3g
,甘草6g
,杏仁9g
,石膏15g
。水煎服。(《寧夏中草藥手冊》)
4.治肺癰吐血:鮮蘆根1000g
,燉豬心肺服
。(《重慶草藥》)
5.治肺癰咳嗽吐腥臭膿痰:蘆根30g
,薏米
、冬瓜子各15g,桃仁
、桔梗各9g
。水煎服
。(《寧夏中草藥手冊》)
6.治骨蒸肺痿
,煩躁不能食:蘆根(切訖秤)、麥門冬(去心)
、地骨皮各500克
,生姜500克(合皮切)
,橘皮
、茯苓各250克。
7.治五噎
,心膈氣滯
,煩悶吐逆,不下食:蘆根250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