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花生粥
中醫(yī)世家
2023-05-21 04:05:28
落花生粥
《粥譜》:落花生粥
處方 : 花生仁30克 粳米100克
制法 : 將花生仁與粳米共煮粥。

功能主治 : 潤肺止咳
。適用于干咳少痰
、口干喜飲者
。
用法用量 : 每日早晚空腹食用
。
摘錄 : 《粥譜》
《藥粥療法》引《粥譜》:落花生粥
處方 : 落花生45g(不去紅衣)
,粳米2兩
,冰糖適量(也可加入懷山藥30g
,或加百合15g)。
功能主治 : 健脾開胃
,潤肺止咳
,養(yǎng)血通乳。主肺燥干咳
,少痰或無痰
,脾虛反胃,貧血
,產后乳汁不足
。
用法用量 : 上先將花生洗凈后搗碎
,加入粳米
、山藥片或百合片
,同煮為粥,待粥將成時
,放人冰糖稍煮即可
。
摘錄 : 《藥粥療法》引《粥譜》
粥~“世間第一補人之物”
#頭號周刊#
對于老年人來說,粥不但易于咀嚼
、消化
,而且熱量較低。
粥在人們的生活中占有很重要的位置
,早在《周書》中就有:“
黃帝始
,烹谷為粥”的文字記載,至今有數千年的 歷史
?div id="d48novz" class="flower left">
!峨S息居飲食譜》指出:“粳米甘平,宜煮粥食
。粥飯為世間第一補人之物
。貧人患虛癥,以濃米飲代參粥
。病人
、產婦粥養(yǎng)最宜”?div id="jpandex" class="focus-wrap mb20 cf">!夺t(yī)藥六書藥性總義》盛贊:“粳米粥為資生化育神丹
,糯米粥為溫養(yǎng)胃氣妙品”。清代 養(yǎng)生 學家曹庭棟在《老老恒言》中寫道的
,“粥能宜人
,老年尤宜”
等老年有竟日食粥,不計頓
,饑則食
,亦能體強健享大壽”曹幼年曾患童子癆,后悉心研究 養(yǎng)生 學
,他認為 養(yǎng)生 的關鍵在于從“起居飲食瑣屑求之
,絕非談神仙講丹藥之異術”。
中醫(yī)研究長壽 養(yǎng)生歷史 悠久
,多年實踐
,經驗豐富,進行了科學總結
,摒棄了尋找神仙妙藥的企圖
。
宋代愛國詩人陸游還專門寫了一首《食粥》詩
,詩云:“世人個個學長年,不悟長年在目前
,我得宛丘平易法
,只將食粥致神仙”。清朝黃云鵠認為
,糜粥對于養(yǎng)老最為相宜:“一省費
,二味全,三津潤
,四利膈
,五易消化”。南京藥學院院長葉桔泉
,主食以粥為主
;上海100歲的蘇局仙老人,一日三餐不離粥
。
從現代營養(yǎng)學的觀點看
,粥是低熱量、低鹽
、低油
、低糖、易消化的食品
,對老人
、肥胖人、某些病人尤為適宜
。
粥的品種很多
,有糙米粥、小米粥
,玉米粥
、落花生粥、乳粥
、鴨粥
、豬蹄粥、鯉魚粥
、龍眼粥
、桑椹粥、山藥粥
、韭菜粥
、冬瓜粥,紅棗粥、肉末蛋花粥等
。
藥粥療法是中醫(yī)古老而獨特的食療方法
,南京中醫(yī)學院鄒云翔教授使用荷葉粥為患者降血壓和血脂。另外枸杞羊腎粥
,鹿角膠粥
、天門冬粥、黃精粥等
,各有其適應癥
。
油炸勾芡花生米
二、香味花生米 1.原料花生米500克
,桂皮、茴香
、糖精
、香草香精適量。 2.制法先將桂皮
、茴香加入100克水中煮成濃液
,花生米放入沸水鍋中焯一下?lián)瞥觯糜谂鑳?div id="m50uktp" class="box-center"> 。再把少量糖精水
、桂皮茴香濃度液?0—15滴香草香精灑入盆中拌勻,用布蓋好
。30分鐘后
,各種味道已入花生米內,把布掀開
,晾至花生米外皮無水時備用
。將干凈的白砂放入鍋中炒至燙熱,倒入花生米翻炒
,至花生米外皮用手能輕易捻開時
,起鍋篩凈砂粒。 三
、糖霜花生米 1.原料花生米350克
,花生油400克,白糖200克
。 2.制法先將花生米
、花生油倒入鍋內,小火加熱
,待花生米炸熟后
,撈出瀝凈油。再把白糖放入鍋內,加少量清水
,用小火加溫使糖溶化
,至糖液變稠起大泡時,再倒入炸好的花生米
,迅速攪拌
,花生米外面呈現一層白色的糖霜時,即可出鍋
。 四
、糖酥花生米 1.原料花生米200克,雞蛋2個
,面粉50克
,白糖25克,花生油250克
。 2.制法先將雞蛋打入碗內
,用筷子攪均勻,再放入花生米
、白糖
、面粉,拌勻待用
。將花生油放入炒鍋中
,燒至溫熱時,用筷子將裹糊的花生米撥入鍋中
,微火炸至金黃
、酥脆即可,成品黃里透紅
。 醬油花生 ≮美食原料≯ 新鮮花生米500克
,優(yōu)質醬油250克。 ≮美食做法≯ 1
、將花生米挑選干凈
,放入鍋中炒熟,去皮放在大口玻璃瓶內
; 2
、把醬油放入鍋中熬開,晾涼后倒入花生米中
,醬油需浸沒花生米
,然后蓋好蓋泡約7天即可食用。 ≮美食關鍵≯ 此菜不宜久貯
,適于勤泡勤吃
。 花生米炒蝦仁 配料:小蝦1000克
,豆油1000克(實耗75克),油炸花生主150克
,精鹽7.5克
,料酒25克,淀粉40克
,胡椒面1克
,辣椒面1克,雞湯50毫升
,大蔥10克
,生姜5克,雞蛋2個
,味精7克
。 特色:蝦仁細嫩,花生米脆
,香辣爽口 菜系: hanguo 操作: 1
、 小蝦洗凈,擠出蝦仁
,浸泡在清水中;油炸花生米去皮
,分成兩半 2
、 大蔥去皮,生姜去皮
,洗凈
,均切成片;雞蛋去黃取清
,放入淀粉
,攪拌均勻成蛋清糊 3、將蝦仁放入瓷盆里
,加5克鹽
、料酒、味精
、雞湯
、15克濕淀粉、蔥片
、姜片
、胡椒粉(面),辣椒面攪拌均勻
,腌漬入味4
、撈出蝦仁,將瓷盆中蔥片、姜片揀出
,加余下雞湯
,拌勻,勾兌成芡粉汁 5
、炒鍋燒熱
,放入豆油,燒熱后稍冷卻
,將蘸勻雞蛋清糊的蝦仁投入
,劃至白色至熟撈出,控油
,余油倒入油罐 6
、炒鍋內留50克油,燒三成熱神話入油炸花生仁米復炸速炒幾下
,投入蝦仁
,翻炒幾下衙,倒入勾兌好的粉芡汁
,汁熟后
,炒勻,出鍋
,入盤
, 【菜名】 蛋酥花仁 【所屬菜系】 川菜 【特點】 色澤金黃,酥香可口
。 【原料】 花生仁500克
。 雞蛋100克、豆粉50克
。精鹽5克
、菜油500克。 【制作過程】 先用少量蛋清將豆粉調散
,再將雞蛋全部加入調成蛋豆粉糊
。花仁用沸水泡一下?lián)破?div id="4qifd00" class="flower right">
,加鹽拌勻
,放入蛋豆粉糊中穿衣。炒鍋置火上
,放菜油燒熱(約120℃)
,下花仁炸至呈金黃色時撈起,晾涼裝盤即成
。 花生米粥原料:花生米
、粳米
、冰糖各100克。 制作: 1
、將花生米用清水浸泡五六小時
,換水洗凈;粳米淘洗干凈
。 2
、鍋置火上,放入適量清水
、粳米
,先用旺火燒沸,加入花生米
,轉用文火煮至粥成
,以冰糖調味,即可食用
。 特點:甜香
,粘稠。落花生粥基本特點 益氣養(yǎng)血
,健脾潤肺 基本材料 落花生米45克
,懷山藥30克,粳米100克
,冰糖適量
。 制法:分別將花生米及山藥搗碎,再與粳米相和
,同煮為粥,候熟
,入冰糖調味即可
。功效:益氣養(yǎng)血,健脾潤肺
。用法:每日分2次酌量食用
。應用:適用于氣虛血虧體弱之人。 蓮蓬魚 以魚肉為蓮房
,花生米為蓮實而制成的蓮蓬魚
,是徽州名菜。菜品形色逼真
,魚肉鮮軟油潤
,花生香脆,別具一格
。原料主料:青魚肉200克
。配料:豬肥膘肉50克
,炒花生米75克。調料:雞蛋清2個
,精鹽0
。5克,味精0
。5克
,紹酒5克,綠色菜葉汁3克
,濕淀粉10克
,雞湯150克,熟豬油15克
。制法(1) 將魚肉
、肥膘肉剁成泥放在碗內,加入精鹽(4克)
、蔥姜汁
、紹酒和清水50克(徐徐加入)攪拌上勁,再加雞蛋清
、味精和綠菜汁拌勻成餡待用
。(2) 取大酒杯12只,杯內抹勻熟豬油
,分別放入魚肉餡并抹平
,每個餡上插入花生米5粒,逐一做好后
,連酒杯上籠蒸5分鐘至熟取出
,脫出酒杯,碼放在盤內
。(3) 鍋置中火上
,放入雞湯、精鹽(1克)燒開
,用濕淀粉調稀勾芡
,淋入熟豬油,澆在上面即成
肚子雞燉花生米可以嗎 ?
血糯紅棗粥 做法:將血糯米五十克、紅棗十枚與適量的冰糖
,一起熬煮成粥即可
。 功用:補血。 桂圓蓮子湯 做法:將桂圓二十個
、蓮子五十個
,加適量清水
,煮至蓮子軟熟即可。 功用:健脾
、安神
、養(yǎng)血。 龍眼粥 做法:龍眼肉十五克
、紅棗十枚
、粳米五十克,以起熬煮成粥
。 功用:養(yǎng)心健脾
,最適合貧血兼有失眠健忘者。 豬肝湯 做法:豬乾洗凈
,切薄片
。滾水中放入姜絲、豬肝片
,稍滾一會兒
,再加入蔥段、酒
,以鹽調味后即可食用
。 功用:補血。 羊骨粥 做法:先將新鮮羊骨捶碎
,加水煎湯
,棄骨,以湯代水煮粥
。粥成加入蔥
、姜、鹽等調味后
,食用
。 功用:對於貧血具有畏寒者有良效。 阿膠芝麻核桃羹 做法:先將阿膠二百五十克烊化
、芝麻二百五十克與核桃肉一百五十克共搗細末,再加入桂圓肉五十克
、適 量冰糖
,一起隔水蒸二小時即可。每次加熱吃食二匙
。 功用:本品有補腎安神益血的功效
。 參棗湯 材料:紅棗5枚、人參片10克
、冰糖1小塊 功能: 1.紅棗:味甘
、性溫
、補中益氣、治虛
、潤心肺
、生津補血、可養(yǎng)顏抗老化
。 2.人參:味甘
、性溫、可大補元氣
,氣旺則精氣神自然足
。 作法: 1.紅棗洗凈,和人參片一起放在小鍋內
,加水一杯
,小火燜煮1小時間。 2.加入冰糖待溶化即可
。 杞子南棗煲雞蛋 材料:枸杞子20克
、南棗10枚、雞蛋2個
。 作法: 1.將枸杞子
、南棗、雞蛋加適量的水一起放在鍋中煮熟
。 2.蛋熟后去殼取蛋再同煮10分鐘
。 功效:補虛勞、益氣血
、健脾胃
。 云片銀耳湯 原料:銀耳15克、雞蛋清50克
、雞脯肉100克
、豬油75克、熟火腿100克
、清湯1500克
,碗豆尖葉30片、鹽
、味精
、蔥、姜水適量
。 做法:雞脯肉用刀背捶成泥去筋
,裝碗中加蔥姜水攪勻過籮。向過籮后的雞茸中加入鹽、胡椒粉
、料酒及味精攪上勁
,加入豬油,蛋清攪成的泡糊和少許濕芡粉
,攪勻
。將洗凈的菊花形小鐵模里邊涂些豬油,擺進四
、五片銀耳 (用水發(fā)好)
,用調羹將制好的雞茸舀成球形,放在銀耳中間
,使銀耳底部粘住雞茸
,再將豆尖葉和火腿小薄片放在雞茸上點綴成花草圖案。制成后放方盤上
,上屜蒸四
、五分鐘,取出放小湯碗內
。再將鋼精鍋置火上
,加入清湯燒沸,用精鹽和味素調好味
,澆在湯碗內
。 功用:補血養(yǎng)腎,滋陰潤肺
。適用于食欲減退
,體弱無力。此品因造型美觀可作高級宴席進補之用
。 來源:見《滋補中藥保健菜譜》
。 落花生粥來源:《粥譜》 原料:落花生米45克(不去紅衣),懷山藥30克,粳米100克 冰糖適量 制作:分別將花生米及山藥搗碎,再與粳米相和
,同煮為粥
,候熟,入冰糖調勻即可
。 用法:當飯吃
,吃飽。 功效:益氣養(yǎng)血
,健脾潤肺
,通乳。適用于氣虛
、血虛諸證以及產后乳汁不足者。 花生衣紅棗汁來源:民間方 原料:花生米100克,干紅棗50克,紅糖適量 制作: 1.花生米溫水泡半小時
,取皮
。 2. 干紅棗洗凈后溫水泡發(fā)
,與花生米皮同放鋁鍋內,倒入泡花生米水
,加清 水適量
,小火煎半小時,撈出花生衣
,加適量紅糖即成
。 用法:每日3次,飲汁并吃棗
。 功效:養(yǎng)血補血
。適用于身體虛弱及產后、病后血虛以及營養(yǎng)不良性貧血
、 惡性盆血
。 菠菜粥 來源:《本草綱目》 原料:菠菜250克,粳米250克食鹽味精各適量。 制作:將菠菜洗凈
,在沸水中燙一下
,切段;粳米淘凈置鋁鍋內
,加水 適量
,煎熬至粳米熟時,將菠菜放入粥中
,繼續(xù)煎熬直至成粥時?div id="jfovm50" class="index-wrap">;穑辉?放入食鹽
、味精即成
。 用法:當飯吃,吃飽
。 功效:養(yǎng)血潤燥
。適用于貧血、大便秘結及高血壓等 海參粥 《老老恒言》 海參適量,粳米100克 先將海參浸透
,剖洗干凈
,切片煮爛后,同米煮為稀粥
。 可隨意服食
。 補腎益精,養(yǎng)血
。適秀于精血虧損
、體質虛弱、性機能減退、遺 精
、小便頻數等癥
。 當歸羊肉羹 《濟生方》 當歸25克,黃芪25克,黨參25克,羊肉500克 蔥
、姜
、料酒、味精
、食鹽各適量 將羊肉洗凈
,將當歸、黃芪
、黨參裝入紗布袋內
,扎好口,一 同放入鋁鍋內
,再加蔥
、生姜、食鹽
、料酒和適量的水
,然后將鋁鍋置 武火上燒沸,再用文火煨燉
,直到羊肉爛即成
。 食用時,加入味精
,吃肉
,喝湯。 適用于血虛及病后氣血不足和各種貧血
。 阿膠粥 《壽世青編》 阿膠15克 糯米100克1.將阿膠搗碎
。 2.將糯米煮粥,候熟
,入阿膠
,稍煮,攪令烊化即成
。 每日早晚餐溫熱服食
。 養(yǎng)血止血,滋陰潤肺
,安胎
。適用于血虛萎黃、眩暈心悸
、虛血 咯血
、吐血尿血
、便血等多種血癥 氣虛的人唇色少華,毛發(fā)沒有光澤
,說話有氣無力
,氣短懶言,肌肉不健壯
,肢體容易疲乏,精神不振
,容易感冒
。推薦藥膳:參芪淮山烏雞湯原料:烏雞一只,人參10克
,黃芪30克
,淮山50克,生姜1塊
。(PS:選擇烏雞的時候可以掰開雞嘴看一下雞的舌頭
,如果它的舌頭是黑的,那么這只雞的肉和骨頭就會都是黑的
,這種烏雞的藥用價值會更高
。) 烏雞在這道藥膳里邊,主要是起一個補氣血的作用
,烏雞是越黑越好
,因為它肉比較嫩,再一個它含的氨基酸也特別多
,所以特別適合氣虛質的這些人群
。 做法:首先把人參
、黃芪
、淮山都倒入清水中清洗,清洗干凈之后全部塞進烏雞的肚子里
,然后把烏雞放進一個砂鍋
,把生姜也放進去,加入適量的鹽
,再加入清水
,記住清水的量要淹過烏雞,好了
,蓋上蓋
。在火上另外做一鍋水,水開之后
,把砂鍋放進大鐵鍋里隔水蒸
,大火蒸3到4個小時
,3到4個小時之后這道參芪淮山烏雞湯就可以食用了?div id="jfovm50" class="index-wrap">! ∪藚⒀a氣
,黃芪補氣,山藥可以說是健脾專家
,《本草綱目》中就說:“山藥益腎氣
,健脾胃,止瀉痢
,化痰涎
,潤皮毛?div id="m50uktp" class="box-center"> !倍宜a氣是偏于健脾氣
,不熱不燥;補而不膩
,補而不滯
,非常的平和,有神仙之食的美稱
,是最適合氣虛體質的人吃的
,經常吃,對氣虛的人是大有好處的
。不適合長痘痘
,口臭,口苦
,大便干結
,舌苔很厚膩的人群,還有對于純陰虛的患者也是不合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