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現(xiàn)代醫(yī)學(xué)理論,支氣管哮喘是因過敏引起細支氣管平滑肌痙攣所致。據(jù)中藥傳統(tǒng)記載,地龍干有通絡(luò)止痙作用,膽星能化痰熄風(fēng)定痙,說明藥都具有解痙效能
。我過去治百日咳曾用此二藥,對緩解痙咳有較好效果,因而推想著用于支氣管哮喘可能有效,實踐證明果然不錯。
董建華(北京中醫(yī)學(xué)院)
支氣管哮喘屬于祖國醫(yī)學(xué)“哮病”范疇,由于哮必兼喘,故哮病又稱作哮喘
。本病發(fā)作關(guān)鍵在于內(nèi)伏之痰為誘因所觸發(fā),痰隨氣逆,氣因痰阻,肺氣升降不利而致呼吸困難,氣息喘促
。如《證治匯補》謂:“內(nèi)有壅塞之氣,外有非時之感,肺有膠固之痰,三者相合,閉拒氣道,搏擊有聲,發(fā)為哮病?div id="d48novz" class="flower left">
!辈【脛t肺氣日益耗散,累及脾腎,脾失健運,腎失攝納,反復(fù)發(fā)作,難以痊愈。本病發(fā)作時應(yīng)治標(biāo)以祛郭為主,平時則應(yīng)治本以扶正為主
。治標(biāo)當(dāng)須辨明寒喘與熱喘,治本主要從肺脾腎著手,區(qū)別肺脾氣虛和肺腎兩虛。若喘促氣急,甚則鼻颯煽動,喉中哮鳴,痰黃而粘稠,嗆咳不利,胸悶,口濕喜飲,大便秘結(jié),舌紅莟黃膩,脈滑數(shù),治以宣肺定喘,通腑化痰
。藥用麻黃6克,杏仁10克,黃芩10克,用芎10克,地龍10克,全蝎8克,全瓜蔞15克,萊菔子10克,生苡仁12克。肺與大腸相表里,哮喘發(fā)作多因肺氣壅滯而致腑氣不通,濁氣不降而上逆,又加重肺氣壅滯,故方中可加枳實配瓜蔞
、萊菔子通腑化痰,冀其通腑以安臟。若喘促氣急,喉中有哮鳴音,痰多色白清稀,小便清長,舌淡苔白膩,脈浮緊
。治以溫肺散寒,斂肺定喘。藥用麻黃6~10克,白果10克,五味子6~10克,附子6~10克(先煎),杏仁10克,紫菀10克
。若久病哮喘,由肺及腎,肺腎兩虛,以致腎氣攝納無權(quán)逆氣上奔而見喘促氣短。治以補腎納氣,潤肺平喘
。藥用熟地10克,麥冬10克,五味子6克,山萸肉10克,澤瀉10克,丹皮10克,茯苓10克,沉香8克,肉桂3克,紫石英15克(先煎)。若在哮喘緩解期,咳嗽短氣,痰稀色白,面色蒼白,納差便溏,舌淡胖,有齒痕,脈細弱
。治以益氣健脾,理肺定喘。藥用黃芪10克,太子參10克,白術(shù)10克,炙甘草8克,冬蟲夏草6克,五味子θ克,沉香8克,陳皮10克,紫蕹10克
。此外,治療哮喘要注意寒熱虛實之間的轉(zhuǎn)化,明辨證候寒熱虛實之兼夾,方能切中病機,取得較好療效。
張繼有(吉林省中醫(yī)中藥研究院)
支氣管哮喘,是一種發(fā)作性的痰鳴氣喘
、呼吸急促、喉間有哮鳴聲的病證
。本病臨床上不少見,主要分為寒哮和熱哮兩種。寒哮內(nèi)外皆寒,其證喉中如水雞聲,咳痰清稀,或色白而如泡沫,口不渴舌質(zhì)淡,苔白滑,脈象沉細;熱哮痰火壅盛,其證喉中痰聲如曳鋸,胸高氣粗,咳痰粘稠,咯吐不利,口渴喜飲舌質(zhì)紅,苔黃膩,脈象滑數(shù)
。熱哮的發(fā)作主要是因肺有郁熱,引動宿痰,痰火上擾,氣道窒塞,肺失清肅所致。治宜清熱宣肺,滌痰降氣法
。我常用瀉白散合蘇子降氣湯加減主之,意在用瀉白散瀉肺中伏熱,瀉肺平喘而不傷正;蘇子降氣湯降逆平喘,合而用之,共奏濱熱宣肺,滌痰降氣之功
。在合用二方加減之時,必加明礬
、地龍二藥,以明礬之酸澀寒化其痰熱,以地龍通絡(luò)開閉,取其咸寒清熱止喘,才能取得效驗
。曾治崔×,女,34歲,農(nóng)民。哮喘已5年,每入夏則發(fā),喘促氣逆,肩息喉鳴,夜不能臥,胸中煩熱,身疲乏力,脈象沉細數(shù),X線檢查已有肺氣腫表現(xiàn),每日靠復(fù)方茶堿維持,多年不能參加勞動
。診為火郁氣逆,痰阻肺絡(luò),致肺之肅降失職,發(fā)為哮喘,治宜漬熱宣肺,降氣化痰,藥用桑白皮、茯苓各25克,地骨皮
、當(dāng)歸、地龍各20克,黃芩
、前胡
、陳皮
、百部各15克,蘇子10克,明礬7.5克,水煎服
。數(shù)劑后即獲顯效;西藥完全停用,遂未再診
。又治楊××,男,20歲,工人。哮喘6年,入夏即發(fā)
。發(fā)作時喘息抬肩,喉間痰鳴如曳鋸,口渴喜冷飲,胸悶,心悸,疲乏無力,脈象細數(shù),舌紅兩側(cè)糜爛,舌苔薄白,ⅹ線檢查為肺氣腫表現(xiàn),診為熱哮,治以清熱化痰,降氣平瑞,藥用桑白皮25克,地骨皮15克,黃芩15克,前胡15克,百部15克,生石膏15克,地龍25克,明礬7,5克,陳皮15克,縈菀15克,當(dāng)歸10克,甘草5克,水煎服。10劑后癥緩,繼服原方加減18劑,哮喘已平,經(jīng)隨訪2年未復(fù)發(fā)
。
張沛虬(寧波市中醫(yī)院)
支氣管哮喘是一種常見的發(fā)作性過敏性疾病,在中醫(yī)學(xué)中屬“喘促”、“上氣”
、“哮喘”的范疇
。中醫(yī)藥對本病的治療具有豐畜的臨床經(jīng)驗,在整體觀念指導(dǎo)下,從調(diào)整機體陰陽平衡狀態(tài)出發(fā),可以得到較好的療效
。筆者認為,新病多實,久病多虛,發(fā)時邪實,平時正虛為其特點。我是以發(fā)時治標(biāo),平時治本發(fā)時治肺,平時治脾腎為基本大法
。臨證時分為發(fā)作期與緩解期進行辨證用藥。
1.喘發(fā)作期
哮喘發(fā)作多由感受風(fēng)寒(包括接觸某些過敏原〉所誘發(fā),多屬“寒哮”的范疇,證見惡寒怕風(fēng),發(fā)熱不解,呼吸氣促,喉間痰鳴,咳痰稀薄,色白多沫,或痰少,或痰少而粘,舌淡苔白滑,脈弦緊或浮緊
。治以溫肺散寒,祛痰平喘。方以小青龍湯加減:凈麻黃
、桂技、北細辛
、干姜、法半夏
、橘紅、紫菀
、款冬花、炙蘇子
、五味子、蒼耳子
。但若寒痰化熱,或感受風(fēng)熱而發(fā),就形成了“熱哮”,證見呼吸急促,喉中哮鳴,痰粘色黃,舌紅,苔黃膩,脈滑數(shù)或弦數(shù)
。治以潸肺泄熱,化痰平喘
。方以瀉白散合麻杏石甘湯加減:炙麻黃、杏仁
、黃芩、知母
、桑白皮款冬花、生石膏(先煎)廣地龍
、銀花、清甘草,痰黃稠加魚腥草
、蕎麥根,喉間有水鳴聲可加炙射干。另有一種,寒熱錯雜,聲高氣粗,發(fā)作持續(xù),數(shù)日不解,屬于哮喘持續(xù)狀態(tài),筆者常用自擬龍百三拗湯治之:生麻黃10~15克,杏仁12克,甘草10克,廣地龍15克,百部15克,北細辛3~6克,枳殼6克,石葦15~30克,五味子5克,紫菀10克,佛耳草30克
。有感染者,加銀花15~30克,魚腥草30克;鼻塞聲重,加蒼耳子15克。如哮喘反復(fù)發(fā)作,遷延日久,必然出現(xiàn)腎不納氣,前方加蛤蚧尾2條,火焙研吞
。此外我對發(fā)作期的治則和用藥有下列體會:①如哮喘由外寒誘發(fā)或外感風(fēng)熱,必須以法邪為急,用辛溫解表,發(fā)散風(fēng)寒,或辛涼解表,清肺化痰,其中加入平喘化痰之品。一俟外邪祛除,哮喘亦能隨之而平
。倘在哮喘發(fā)作時兼有外邪,而著重治喘,不急于祛邪,則哮喘往往不能緩解
。②哮喘在急性發(fā)作時,病人往往大汗淋漓,筆者在此情況下亦用較大劑量的麻黃,這是因為麻黃平喘作用較其他中藥為強
。實踐證明,這樣用藥并未遇到汗出亡陽的病例
。多數(shù)病人在哮喘緩解后,汗出逐漸減少。我認為汗出不已是喘甚之故,喘平則汗自止
。這里用麻黃是作為治喘的手段,患者如兼有高血壓可加降壓藥;如有出血或鼻衄或痰中帶血,可與止血藥同用。③廣地龍有平喘作用,取其解除支氣管平滑肌痙攣,達到擴張氣管而氣平之目的
。民間單方用地龍煎紅茶
、蜂蜜治哮喘,常取良效,而且地龍有降壓作用。
2.綴解期
哮喘患者一般多見脾虛的證候,又因脾為生痰之源,肺為貯痰之器,肺氣根于腎,所以在哮喘反復(fù)發(fā)作,遷延日久以后,必然會損及腎氣而出現(xiàn)腎不納氣的一系列癥狀和體征,因之筆者在緩解期時,對脾氣虛弱者,證見哮喘而平素痰多,四肢困重,食入納呆,腹脹便溏,常因飲食不當(dāng)而誘發(fā),舌體胖大有齒痕,苔白膩,脈沉滑無力
。治以益氣健脾
。方以六君子湯加減:黨參白術(shù)
、茯苓
、制半夏、生姜
、山藥、五味子
、炒扁豆、佛耳草
、海浮石
。關(guān)于腎失納氣者有腎陽虛與腎陰虛之分,前者治以溫補腎陽佐以納氣,方用腎氣丸合參蛤散加減:熟地
、萸肉
、山藥
、丹皮
、茯苓、制附片
、肉桂、蛤尾
、五味子。氣喘明顯加黑錫丹
。后者治以滋陰補腎,佐以納氣,方用七味都氣丸合參蛤散化裁:熟地、山藥
、茯苓
、山萸肉、丹皮
、澤瀉、五味子
、蘇子人參、蛤蚧
。以上方藥補益脾腎,目的是為了根治哮喘,減少或減輕癥狀的發(fā)作
。筆者對緩解期肺脾腎俱虛者,為消除哮喘的發(fā)作,常用自擬補元平喘湯:紫河車60克,蛤蚧粉45克,廣地龍粉75克,五味子24克,蒼耳子50克,甘草30克,焙研粉水蜜丸(片),每服9克,日服2次,早晚以蜜水吞服。我對緩解期的用藥體會是:①孩盦在生長發(fā)育階段,哮喘能減輕或緩解
。婦女在懷孕期往往引起哮喘發(fā)作或加劇,故筆者認為平時主要在于培補脾腎,扶正可以增強患者的抗病能力,進一步改善患者之體質(zhì)。②紫河車以古法焙干研粉效果最好,胚胎組織坎亦有同樣效果,可常服
。
李壽山(大連市中醫(yī)醫(yī)院)
昔有“喘分虛實,哮辨寒熱”之說,意指喘證重在治氣,氣有虛實,虛則不納,實則氣逆,皆能作喘,故宣肺降氣即能平喘;哮證則不然,病根為痰,寒痰東肺,氣逆不暢,熱痰壅肺,痰隨氣升,皆能使氣促痰升而哮喘,故治哮辨寒熱施以溫清二法以治痰則哮可平
。但臨床土無論喘或哮均以呼吸困難為主證,皆有虛實之分,故常以哮端并稱,應(yīng)以虛實辨治為法
。實證喘哮,其病在肺,宣肺
、化痰、降逆?div id="m50uktp" class="box-center"> ?善较?虛證喘哮,本虛標(biāo)實,虛者肺腎俱虛,實者夾痰伏飲,因而纏綿難巳,治疔頗為棘手。前人據(jù)呼出心與肺,吸入腎與肝之說,以呼氣困難重點治肺,吸氣困難重點治腎
。治肺常用生脈散或五味子湯治腎則用都氣丸之類以治虛喘,有效有不效者,原因純虛者極少,且呼吸皆困難為肺腎同病。而肺與腎為金水之臟,病則可互為因果,肺失宣降則氣逆痰壅,腎不納氣則水泛為痰為飲,久之心肺腎俱病,況且近年來西醫(yī)倡用激素之類乎喘,初則效如桴鼓,久則往往失效,且依賴激素而難以停藥?div id="m50uktp" class="box-center"> ,F(xiàn)此藥久用莫不傷腎,病人有背寒畏冷,面目虛浮為之特征,因而給治療上帶來一定困難。因此治虛證喘哮,必須標(biāo)禾兼顧,貴在肺腎同治
。吾于臨床上以五味子湯、都氣丸(改湯)參赭培氣湯化裁,擬方為固本平喘湯,藥用黨參
、五味子、熟地
、山藥
、杏仁
、生赭石
、生龍
、牡
。有寒飲者,加細辛
、干姜;有熱痰者,加魚草、桑白皮s痰盛者,加半夏
、葶藶子。臨床治療虛證喘哮近百例,常有較好療效,尤對激素依賴之患者有很好療效
曾治蘇××,女,35歲
。患哮喘病10余年,不分季節(jié)發(fā)病,經(jīng)中西醫(yī)藥治療初則皆有效,久則失效
。每發(fā)病必用激素類藥,方能緩解,年復(fù)一年,病情愈來愈重,激素用量逐年增加,還需配伍氨茶堿、副腎素吸霧劑
、海珠喘息定等維持
。近日因外感署熱而發(fā)病,用前藥及抗生素仍不能緩解。觀其病入端坐呼吸,氣短喘促,伴有徼咳,痰粘色白難出,雖在炎夏季節(jié)病人仍感背惡寒怕風(fēng),不欲飲食,面部虛浮如滿月,六脈沉細而數(shù),兩尺微弱
。此肺腎俱虛,伏飲由外感而誘發(fā)。當(dāng)肺腎同治,標(biāo)本兼顧
。方用太子參20克,熟地25克,五味子7.5克,制杳仁15克,葶藶子15克,枸杞子15克,青蒿10克,生赭石15克,生龍,牡各25克
。水煎服,并停用西藥
。服藥2劑喘哮已緩,咳痰略暢,繼進6劑喘哮大減,咯痰道暢,巳能平臥。原方增減服至20余劑,喘咳巳平,虛腫全消,飲食日增,諸證消失,囑服丸劑以善后
。方用西洋參50克,蛤蚧2對,紫河車粉50克,生赭石50克
。上藥共為細末煉蜜為丸,早
、午
、晚各服3克,連服8個月,隨訪1年未見復(fù)發(fā)
。
跪求 氣管炎哮喘偏方!
值得收藏的經(jīng)典民間偏方你找找看有沒有
1
、頭痛(各種頭痛均可):生白蘿卜汁,每次滴鼻孔兩滴(兩鼻孔都滴)
,一日兩次,連用4-5天
,可除根。忌吃花椒
、胡椒。
2
、頭暈(頭昏眼花、暈眩):鴨蛋一個
、赤豆20粒,攪勻蒸熟
,早晨空服,每日一次
,連用7天有特效。忌吃酒
、辣
。
3
、失眠、多夢:睡前用半臉盆熱水
,加一兩醋雙腳浸泡20分鐘,并生吃蔥白1-2根
。
4、干咳(感冒或其他原因引起均可):生黑芝麻3錢(約一調(diào)羹)
,冰糖適量
,共搗碎開水沖早晨空服,3天痊愈
,少吃魚類。
5
、胃痛、吐酸
、胃下垂、胃竇炎:大蒜頭一次一兩連皮燒焦
,再加一碗水燒開、加適量白糖空腹食用
,一日二次,連用7天可根治
。
6、高血壓
、高血脂:芹菜籽*一兩,用紗布包好
,放10斤水煎湯,早
、中、晚飲1杯
。不怕辣者
,可
,早中晚食生蒜2頭
,有降血壓、血脂特效
。
7
、心臟病、冠心?div id="jfovm50" class="index-wrap">。夯ㄉ鷼ひ淮我粌桑G豆5錢
,煎一碗湯服下,一日二次
,需半月
。
8
、腸胃炎、腹瀉:每次用麥面粉半兩炒焦
,加適量白糖用開水調(diào)勻
,飯前服
,一日二次,2-3天有特效
。忌吃柿子、香蕉
、油膩。
9
、消化不良(兒童消化不良同):雞盹皮4兩炒黃研成粉,飯前用白糖水沖服
、一日二次,一次2錢(約半調(diào)羹)
、兒童減半、一劑服完即可,忌吃田螺
。
10、胸悶氣脹:白蘿卜籽*5錢
、煎一碗湯服,一日三次
,連用3天有消積順氣之功效。
11
、神經(jīng)衰落:豬腦1兩,加入蜂蜜一調(diào)羹
,蒸熟吃,一日一次
,連吃5-10天。
12
、內(nèi)熱口干:蘆根*、綠豆各5錢
,加一碗水煮開、加適量冰糖
、去蘆根吃豆喝湯,日服二次
,連服3天。生津潤肺
,降火解熱。
13
、膽、腎
、尿道結(jié)石:用雞內(nèi)金、玉米須50克
,煎一碗湯一次服下,一日2-3次
,連服10天。忌吃肝臟
、肥肉、蛋黃
。
14、急
、慢性腎臟炎:4兩重左右黑魚一條,去鱗
、腸等,綠茶葉2錢
,包入魚肚內(nèi)用線捆好,加一碗水煮熟
,吃魚喝湯,一日一劑
,連吃10-15天
。忌酒
、鹽、香蕉
、房事。
15
、糖尿病:豬胰一條
,冬瓜皮1兩
,加水煮熟(生吃亦佳),少加些油
、鹽和調(diào)料(勿加酒、糖)吃下
,一日一劑,連吃20天
。
16、記憶力差:鵝蛋一只
,打入碗內(nèi)加適量白糖攪勻,蒸熟早晨空服
,連吃5天,有清腦益智功能
,對增強記憶有特效,忌吃海帶
、花椒、動物血
、酒、綠豆.
17
、小便失禁(尿急、控制不?div id="4qifd00" class="flower right">
。弘u腸一付,洗凈曬干
,炒黃研成粉,用黃酒送服
,每次1錢,一日三次
,服完即愈
。忌姜、辣
。
18、便秘(大便燥結(jié)
、排便困難):用煮熟的南瓜一碗
,加入豬油5錢和適量的鹽吃下,一日一次
,一次見效,3日可愈
。
19
、打鼾:花椒5-10粒,睡前用開水泡一杯水
,待水涼后服下(花椒不服下)
,連服5天
,以后再也不打鼾。
20
、中風(fēng):每日喝1兩生芹菜只汁,病輕者服半月
,病重者服一月可愈,忌吃羊肉
、鴨血。
21
、甲狀腺功能亢進癥:黃藥子*9-12克,用三碗水煎成一碗
,每日一次;另可用50克泡1斤白酒
,日服1兩
,5-8周代謝率明顯降低。
22
、慢性腸炎:雞蛋清1只,白酒半兩
,混合,每晚睡前服
。
23、打蛔蟲:生南瓜籽20粒
,去殼飯前空服,一次吃下
,第二天蟲子即可隨大便排出。
24
、腹痛(成人腹痛同):用一片桔皮敷在肚臍上。再用半斤鹽炒熱(不要太燙)
,敷在桔皮上,可立即止痛
。
25、誤食雜物:韭菜半斤
,不要切碎,炒熟多加些豬油
,一次吃光,雜物可隨大便排出
。
26、磨牙:每晚睡前吃一塊生桔皮
,連吃2-3天,可治小兒及成人睡覺磨牙
。
27
、流口水(成人
、老人睡覺流口水方法同):泥鰍半斤
,去內(nèi)臟曬干
,炒黃研成粉
,用黃酒沖服
,一次二錢
,一日一次,服完即可
。
28、考場鎮(zhèn)靜良方:學(xué)生進考場如臨戰(zhàn)場
,往往由于過度緊張,使自己產(chǎn)生心慌
、怯場現(xiàn)象,從而不能正常發(fā)揮而名落孫山?div id="jfovm50" class="index-wrap">,F(xiàn)介紹一種單方:酸棗仁*、綠豆各一兩
,煮一碗湯一次吃完,一日二次
,次方要在考試前兩天開始服,至考試結(jié)束
,有鎮(zhèn)靜安神功效。
29
、關(guān)節(jié)炎、肩周炎(包括風(fēng)濕性
、類風(fēng)濕性關(guān)節(jié)炎):食用細鹽1斤
,放鍋內(nèi)炒熱
,再加蔥須,生姜各3錢
,一起用布包好
,趁熱敷患處至鹽涼
;一日一次,連用一星期
,有追風(fēng)祛濕之功效。
30
、腎虧腰痛:絲瓜籽半斤,炒黃研成粉
。白酒送服
,每次1錢
,一日二次
,服完即愈
。此方還可治婦女產(chǎn)后腰痛。
31
、頸椎痛:羊骨頭(生的,煮過均可)二兩
,砸碎炒黃,浸白酒1斤
,三日后擦頸部,一日三次
,一般不過15天
,可以根治。
32
、骨刺(骨質(zhì)增生):狗骨頭三兩,砸碎炒黃浸白酒1斤
,三日后用酒擦患處(最好帶吃此酒一盅),一日三次
,需用半月可愈
。
33
、腿抽筋:桑樹果*一兩,煎一碗湯一次喝下
,一日二次,5天痊愈
。
34、口眼歪(面部神經(jīng)麻痹):黃鱔血涂面部
,向左歪涂左邊
,并用手掌從左向右反復(fù)抹
,每次2分鐘
,一日二次
,向右歪則反做,連用三四天即正
。
35、脫肛(解大便時肛門脫下):每次用韭菜半斤
,水2斤煎開洗肛門,一日二次
,洗三天。
36
、落枕(睡覺時由于枕頭或姿勢不適,而引起的頸痛):韭菜汁加熱擦頸部,日擦七八次
。2-3天可治好。
37
、戒煙:干南瓜藤*一兩,煎一碗湯加適量紅糖一次服
,一日三次,7天后永不想抽煙
。
38、戒酒:活黃鱔一條
,放一瓶白酒內(nèi)浸二天后此酒,1次1-2兩
,一日三次,將酒服完后永遠不想再喝一滴酒
。
39、喝酒不醉:葛根*1錢
,在喝酒前泡一杯開水喝下再喝酒,酒精可解
,所以人不會醉
。
40
、長壽保健藥酒:磁石、何首烏*
、大棗、核桃
、枸杞*各一兩,浸白酒或黃酒二斤
,兩天后按常日酒量吃此酒,如常飲能使老人面部紅潤,增強抗病力
,有延遲衰老功效
。
41
、手氣
、腳氣:生大蒜頭兩只
,去皮放入半斤醋內(nèi)泡3天,再用大蒜頭擦患處
,每日3次。連用7-10日
,有消炎和殺死細菌之特效。
42
、手汗
、腳汗太多:明礬*5錢
、熱水2斤,一起溶化浸手腳
、一次10分鐘、浸后讓其自然涼干
,一日一次
,5天后手腳汗正常
。
43
、手足開裂、粗糙:生豬油二兩
,加白糖1錢
。搗勻擦手腳,一日2-3次
。一般7天克愈,再擦幾天以后永不復(fù)發(fā)。
44
、燙傷:可選用蛋清、白糖水
、醋、蜂蜜
、在燙傷時馬上涂傷處,就不會起泡又易好
。
45、蚊蟲咬傷(紅腫
、癢):用醋、牙膏
、鹽水、香煙灰加水調(diào)勻涂
,均可立即見效止癢、解毒消腫
。
46、婦女白帶(白帶多
、有異味):生雞蛋一只,從一頭敲一小洞
,將7粒白胡椒裝入蛋內(nèi),用紙封好蒸熟
,去胡椒吃蛋,每日一只
,連吃一星期
,忌吃豬血
、綠豆
。
47、外陰癢:蔥白連根一兩
,花椒10粒,一起煎水一碗
,洗陰部,每天二次
,共洗3天。
48
、子宮、卵巢腫瘤:紅花6克
、黑豆30克,水煎服
,去紅花食黑豆與湯,日2次
。
49、陽痿(男子陽莖不能勃起):磁石(吸鐵石)5錢
,公雞睪丸5只,浸白酒一斤
,三日后按常日量吃酒
,一般需吃半至一月。(磁石可反復(fù)使用)
。如不吃酒人,每日炒二只公雞睪丸吃
,連吃半月至一月
,完全恢復(fù)性功能。
50
、早泄(男子在房事時過早射精):韭菜籽*半斤炎黃
,用黃酒送服,一次2錢
,一日三次,服完即痊愈
。
51、男子性功能減退(不屬于陽痿
,只是性功能減弱力不重心,多見于年老體弱者
,也有房事過度引起的):活大青蝦或白蝦一兩,白酒1斤
、浸5天后按常日酒量吃酒,酒完后將蝦炒吃
。連用半月,有補陰壯陽
、補充男性激素、增強性機能之功效
。
52、前列腺炎:麝香0.5克
,白胡椒7粒,研成細末
,裝瓶備用
。將臍用酒精洗凈
,將麝香放入肚臍內(nèi),再將胡椒粉蓋在上面
,后蓋圓白紙一張,外用膠布貼緊
,每隔7-10日換藥1次
,10次為1療程
。
53
、前列腺肥大:冬瓜籽*30克
、黑木耳15克、秦皮*15克
,水煎服,日2次
。
54
、牙痛(神經(jīng)性
、過敏性、蛀牙痛均可):花椒10粒
,白酒一兩,將花椒浸在酒內(nèi)
,十分鐘后用酒口含,幾分鐘即見效
,一日2次每次10分鐘,3-4 天痊愈
。
55、牙周炎
、牙齦炎:用一只雞蛋清加等量白酒攪勻喝一口
,含口中
,5分鐘后吐掉,一日二次(一日一只蛋)
,2-3天消炎止痛。
56
、牙出血(經(jīng)常出血或刷牙引起):花椒10粒,醋三兩
,浸2天后口含,一次3分鐘
,一日2次,連用5天有特效
。
57、視力衰退(老光
、老花、視物不清):白菊花*2錢
,枸杞子*2錢
,每日用開水泡飲(一劑可泡三遍)
,連飲半至一月,有清水明目之功效
。忌吃辣物
、海帶。
58
、白內(nèi)障(晶狀渾濁
、使視力下降):白蒺藜*250克,羊肝250克
,白糖200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