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治方]
張錫純:化血丹
花蕊石(煅存性)9克 三七6克 血余(煅存性)3克
共研細(xì)
--《衷中參西》上冊
[辨證方]
1 戴麗三:麻黃人參芍藥湯系李東垣《脾胃論》所載方劑之一。原書用治虛熱吐血 炙麻絨6克 蘇條參30克 杭白芍15克 桂枝10克 麥冬15克 五味子10克 當(dāng)歸15克 黃芪15克 甘草6克 炮姜9克 --《名老中醫(yī)醫(yī)話》 2、熱 證 戴會禧:支擴膏 北沙參120克 天冬60克 麥冬60克 五味子48克 熟地黃240克 生地黃60克 蒸白術(shù)48克 茯神60克 遠(yuǎn)志48克 酸棗仁36克 冬蟲夏草60克 龜板120克 北枸杞120克 夏枯草60克 川貝母60克 當(dāng)歸身60克 銀柴胡48克 川黃連30克 川楝肉36克 紫丹參48克 甘草24克 上述共2l味藥 --《千家妙方》上冊 龔?fù)①t:天地丸,治咳血 天門冬500克 懷生地黃(酒拌炒 上為細(xì)末 --《壽世保元》卷四 3、虛 證 陳士鐸:人有痰中吐血如血絲者,日間則少 熟地30克 麥冬15克 貝母3克 玄參15克 茯苓9克 蘇子3克 地骨皮9克 沙參9克 荊芥(炒黑)3克水煎服 --《辨證奇聞》卷三 陳土鐸:人有咯血者 熟地30克 山茱萸9克 山藥9克 麥冬30克 五味子3克 茯苓 澤瀉 丹皮各6克 水煎服 --《辨證奇聞》卷三 李東垣:麥門冬飲子,治吐血久不愈 黃芪3克 麥門冬 當(dāng)歸身 生地黃 人參各1.5克 五味子10個 上為粗末,都作l服 --《蘭室秘藏》卷中 張錫純:補絡(luò)補管湯 生龍骨(搗細(xì))30克 生牡蠣(搗細(xì))30克 萸肉(去凈核)30克 三七(研細(xì))6克 前3味水煎 一婦人,年三十許 --《哀中參西》上冊 梁子材:加味地黃湯 生地9克 淮山藥6克 萸肉 丹皮 茯苓各4.5克 澤瀉(鹽水炒) 側(cè)柏(炒成炭,研)各3克 水煎服 --《不知醫(yī)必要》卷二 梁子材:天門冬丸 貝母10.5克 天冬15克 杏仁10.5克 阿膠(蛤粉炒珠) 茯苓各7.5克 煉蜜為丸,如芡實大 --《不知醫(yī)必要》卷二 陳士鐸:咳血既愈之后 熟地500克 山藥240克 麥冬300克 北五味90克 山茱萸240克 丹皮180克 茯苓180克 地骨皮300克 澤瀉120克 上藥共為末 --《辨證奇聞》卷三 [食療方] 龔自璋:治咳血 烏梅汁 梨汁 柿霜 白沙糖 白蜜 蘿卜汁各120克 生姜30克 赤苓末240克 款冬花(乳汁浸,干)60克 紫菀末60克10味共入砂鍋內(nèi) --《家用良方》卷六 何廉臣:八汁飲 甘蔗汁1酒杯 鮮蘆根汁l酒杯 生萊服汁半酒杯 生池藕汁l酒杯 鴨梨汁l酒杯 鮮荷葉汁2匙 生白果汁2匙 陳京墨汁3匙 先用七汁和勻 --《歷代名醫(yī)良方注釋》 龔?fù)①t:治咳嗽肺痿 用豬肺1個 --《萬病回春》卷二 肺結(jié)核是由結(jié)核桿菌引起的一種慢性肺部感染性疾病
【方一】雞汁救肺湯(黃一峰)
【出處】江蘇省蘇州市中醫(yī)院
【組成】南沙參15克
【功用】培元囿本
【主治】空洞型肺結(jié)核
【方解】母雞肉煮汁可補五臟,續(xù)絕傷
【用法】取母雞凈身之肉
【按語】空洞型肺結(jié)核是肺結(jié)核(肺癆)的一種證型,是由癆蟲侵蝕損壞肺葉
【方二】益脾滋肺膏(李聰甫)
【出處】湖南省中醫(yī)藥研究院
【組成】炙黃芪70克
【功用】益脾滋肺
【主治】肺癆?div id="jpandex" class="focus-wrap mb20 cf">。ǚ谓Y(jié)核),咳嗽
【方解】益脾滋肺膏雖未明言補腎
【用法】將血驢膠用蛤粉炒成珠狀
【按語】肺癆是癆蟲侵蝕肺葉引起的慢性傳染性疾患
【方三】保肺露(黃如玉)
【出處】江西中醫(yī)學(xué)院附屬醫(yī)院
【組成】百部10克
【功用】養(yǎng)肺陰
【主治】肺癆(輕中型浸潤型肺結(jié)核)?div id="4qifd00" class="flower right">
【方解】本方為自擬方
【用法】先將上藥用水浸泡30分鐘,文火煎煮40分鐘
【按語】臨證若咳血甚者
【方四】保肺愈勞湯(高宜民)
【出處】吉林省渾江市中醫(yī)院
【組成】太子參(或黨參、西洋參)20克
【功用】滋陰潤肺
【主治】肺癆
【方解】本方由紫菀湯和百合固金湯兩方加減化裁而成,兩方均為治療陰虛
【用法】用水將藥浸泡30分鐘
【按語】臨床應(yīng)用仍需隨癥加減:咯血,痰中帶血者
【方五】加味犀角地黃湯(沈炎南)
【出處】廣州中醫(yī)學(xué)院
【組成】犀角8克(水磨沖服),生地黃30克
【功用】清熱解毒,涼血止血
【主治】肺結(jié)核大咯血
【方解】本方系《千金要方》之犀角地黃湯加味而成
【用法】先將上藥用水800毫升
【按語】臨床應(yīng)用若見出血過多
【方六】三七止血湯(劉曉漢)
【出處】黑龍江中醫(yī)學(xué)院附屬醫(yī)院
【組成】參三七粉5克(分沖)
【功用】涼血止血,養(yǎng)血斂陰
【主治】肺癆大咳血
【方解】本方系經(jīng)驗方
【用法】用水600毫升將上藥(除三七外)浸泡30分鐘
【方七】虎石粉
【出處】《家庭實用偏方精選》
【組成】守宮(壁虎)10條
【功用】清熱解毒散結(jié)
【主治】肺結(jié)核
【方解】守宮功能解毒散結(jié)、滑石粉清熱利尿
【用法】將壁虎洗凈
【方八】白芨散
【出處】南京中醫(yī)學(xué)院附院方
【組成】白芨
【功用】涼血止血,殺蟲解毒
【主治】肺結(jié)核。
【方解】白芨涼血止血
【用法】研粉
【方九】參芩抗癆方
【出處】《偏方妙用》
【組成】北沙參12克
【功用】養(yǎng)陰清熱
【主治】肺結(jié)核早期
【方解】北沙參、炙紫菀肺結(jié)核治療藥方的組成成分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