處方 : 雄黃15克 木香15克 檳榔 三棱 莪術(shù)(煨)陳皮 貫眾(去毛)各30克 大黃(春)60克(夏
制法 : 以上九味
功能主治 : 治膈氣變翻胃;亦治蟲心痛。
用法用量 : 體壯者每服50丸
備注 : 原書云:上證用本方后“吐出瘀血及下蟲而愈”。
摘錄 : 《永類鈐方》卷四
制法 : 上藥為末
功能主治 : 治小兒血痢
用法用量 : 陳米湯下
摘錄 : 《幼科發(fā)揮》卷三
制法 : 煉蜜為丸。
功能主治 : 臟腑不和
,龍火陡發(fā),沖于肺則鼽衄痰紅;乘于心,煩躁咯血;附于肝則氣逆吐血;傷陽絡(luò)則牙宣、鼻衄用法用量 : 每服3錢
摘錄 : 《活人方》卷二
制法 : 醋糊為丸
功能主治 : 痢鮮血。
用法用量 : 糯米湯送服
摘錄 : 《赤水玄珠》卷二十六
制法 : 上為細(xì)末
功能主治 : 追蟲取積
用法用量 : 每服1丸
,蜜水送下。取下病疾為驗(yàn),白粥補(bǔ)之。摘錄 : 《普濟(jì)方》卷一六九引《醫(yī)學(xué)切問方》
制法 : 上炒黃色
,共為末,醋糊為丸,如梧桐子大。功能主治 : 遠(yuǎn)年近月,腸澼下血
。用法用量 : 每服50丸
,空心白湯送下。摘錄 : 《扁鵲心書·神方》
制法 : 上為末
,以茵陳煎湯為丸,如梧桐子大,外以黃丹為衣。功能主治 : 久積有蟲
。用法用量 : 大人每服3錢
,小兒每服1錢,空心以酒送下。摘錄 : 《赤水玄珠》卷十三
處方 : 干漆1錢(炒令煙盡)
,紫芫花1錢(醋拌炒),巴豆7個(去皮膜心,不去油),斑蝥7個(去頭足翅,炒研時塞口鼻),南木香半兩,雷丸半兩,三棱半兩(生),莪術(shù)半兩(生),百部(微炒)半兩,貝母2兩,檳榔2兩,大黃(生)2兩,使君子仁49個(半生半炒),牽牛(半斤,取頭末)3兩半。制法 : 上藥前4味為末
,醋糊為丸,如梧桐子大,用紅紗包,紅線縛定,用時剪下來。南木香以下諸藥另為細(xì)末;用肥皂角10挺(捶碎)、山茵陳1兩,苦楝根皮2兩,水4-5碗,于砂鍋中以慢火煎至1小碗,將前末搜為丸功能主治 : 磨癖積
用法用量 : 神應(yīng)丸(《普濟(jì)方》卷三九二引《保嬰方》
。注意 : 孕婦莫服
,忌葷腥、生硬、油膩物。摘錄 : 《永類鈐方》卷二十
制法 : 上為末
,皂角熬膏為丸,如綠豆大。功能主治 : 五積六聚。
用法用量 : 每服30丸
摘錄 : 《永類鈐方》卷三引曾異庵方
目錄1拼音2《重訂嚴(yán)氏濟(jì)生方》:斷紅丸 2.1處方2.2制法2.3功能主治2.4斷紅丸的用法用量2.5摘錄 3方出《丹溪治法心要》卷五,名見《東醫(yī)寶鑒·外形篇》卷四:斷紅丸 3.1處方3.2制法3.3功能主治3.4斷紅丸的用法用量3.5摘錄 4方出《丹溪治法心要》卷五
2《重訂嚴(yán)氏濟(jì)生方》:斷紅丸
3方出《丹溪治法心要》卷五,名見《東醫(yī)寶鑒·外形篇》卷四:斷紅丸
如鮮血下甚者
4方出《丹溪治法心要》卷五,名見《東醫(yī)寶鑒·外形篇》卷四
5《張氏醫(yī)通》卷十四
6《濟(jì)生》卷八
古籍中的斷紅丸 《壽世保元》:[卷四]便血 不止者
《普濟(jì)方》:[卷三十七大腸腑門]腸風(fēng)下血(附論) 兩)防風(fēng)(去蘆)槐花(炒)羌活當(dāng)歸鹿茸丸(一名斷紅丸出圣惠方)治臟腑久虛
《血證論》:卷八 內(nèi)
《秘傳證治要訣及類方》:[卷之八·大小腑門]腸風(fēng)臟毒 色痿黃。漸成虛憊
《醫(yī)學(xué)實(shí)在易》:[卷四傷寒條]下血久不止用斷紅丸詩
目錄1拼音2注解附:1治療熱心痛的穴位 1拼音 rè xīn tòng
2注解
熱心痛 證名
治療熱心痛的穴位 心俞 《針灸大成》:主嘔吐不下食
。《針灸甲乙經(jīng)》:寒熱心痛,循循然與背相引而痛……淚出悲傷,心俞主之?div id="d48novz" class="flower left">心念 《針灸大成》:主嘔吐不下食
。《針灸甲乙經(jīng)》:寒熱心痛,循循然與背相引而痛……淚出悲傷,心俞主之?div id="d48novz" class="flower left">
池泉 外奇穴治療訣》
。主治心胸疼痛,胸悶,胃痛,吐血,心痛,胸中氣滿不得臥,肺脹滿膨膨然,目中白翳,掌中熱...督俞
、腹痛等胃腸疾病。文獻(xiàn)摘要:《針灸大成》:主寒熱心痛,腹痛,雷鳴氣逆。《太平圣惠方》:主理寒熱,腹...商蓋
活血湯
。女性閉經(jīng)的原因真的是很多的,若是氣滯血瘀這個原因造成的女性閉經(jīng),在治療上就應(yīng)該以活血理氣為主,可以選擇的方劑為活血湯,活血湯組成白芍本文地址:http://m.mcys1996.com/pianfang/58337.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hù)作者版權(quán)
上一篇:
減黃丹
下一篇:
加減七味白術(shù)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