處方 : 干艾葉15克(鮮者30克)南粳米50克紅糖適量
制法 : 艾葉煎取濃汁去渣
功能主治 : 溫經(jīng)止血
用法用量 : 月經(jīng)過后3天服
,月經(jīng)來前3天停。每日2次,早晚溫熱服注意 : 凡陰虛血熱者不宜服用
。摘錄 : 《民間方》
艾草的功效與作用
艾草的功效與作用
,大家吃一樣食物之前都會了解一下它的功效和作用吧,相信很多人家里都有收藏它,長期食用它會對人體產(chǎn)生比較好的作用,補血益氣這種食材是首選,下面是艾草的功效與作用。艾草的功效與作用1 艾草功效
艾草苦燥辛散,能理氣血
、溫經(jīng)脈、逐寒濕、止冷痛,為婦科要藥。用治脘腹冷痛,經(jīng)寒不調,宮冷不孕等證艾草預防瘟疫已有幾千年的歷史
,中草藥可以就地取材,且現(xiàn)代醫(yī)學的藥理研究表明艾草是一種廣譜抗菌抗病毒的藥物,它對好多病毒和細菌都有抑制和殺傷作用,對呼吸系統(tǒng)疾病有一定的防治作用。艾草煙薰防疫法是一種簡便易行的防疫法。艾草具有抗菌及抗病毒作用;平喘、鎮(zhèn)咳及祛痰作用;止血及抗凝血作用;鎮(zhèn)靜及抗過敏作用;護肝利膽作用等
艾草具有一種特殊的香味
艾草作用
1
2、它有很好的藥物價值
。對于將家庭生源的普通治病3
在端午設置種種可驅邪的花草
艾草的功效與作用2艾草
1、沖任虛寒
,月經(jīng)不調,小腹冷若冰霜痛2
、產(chǎn)后感寒腹痛或老人臍痛腹冷痛者,可用熟艾入布袋兜于臍部。3
、寒濕瀉痢不止者,可用艾草與干姜同煎。4
、若痢下赤白、血多、痛不可忍者,則須與黃連、木香、肉豆蔻等同用,以清熱行氣止痛。另外,把生艾葉用水煎了熏洗可以預防夏天長包長癤生痱子
此外
,艾草除了具有以上的功效與作用外,還具有食療功效,艾草可作“艾草茶”、“艾草湯”、“艾草粥”等食譜,以增強人體對疾病的抵抗能力?div id="d48novz" class="flower left">艾草的功效與作用介紹
艾草的功效與作用介紹,這是我們生活中經(jīng)常吃的一種食物
艾草的功效與作用介紹1【本草綱目】記載:艾以葉入藥
艾草茶的功效與作用
艾草在中國南方傳統(tǒng)食品中
現(xiàn)代研究發(fā)現(xiàn),艾的營養(yǎng)價值很高:艾葉富含精油
在日本,將艾蒿的`提取物(含咖啡酸
艾草的功效與作用介紹2 艾草的基本介紹
艾草是多年生草本植物
艾草的形態(tài)特征
多年生草本或略成半灌木狀,植株有濃烈香氣
。主根明顯,略粗長,直徑達1.5厘米,側根多,常有橫臥地下根狀莖及營養(yǎng)枝。莖單生或少數(shù),高80一250厘米,有明顯縱棱,褐色或灰黃褐色,基部稍木質化,上部萆質,并有少數(shù)短的分枝,枝長3—5厘米;莖、枝均被灰色蛛絲狀柔毛。艾草的作用與功效
苦燥辛散,能理氣血
、溫經(jīng)脈、逐寒濕、止冷痛,為婦科要藥。用治脘腹冷痛,經(jīng)寒不調,宮冷不孕等證,如艾附暖宮丸。炒炭止血,可用治虛寒性月經(jīng)過多,崩漏下,妊娠胎漏,如膠艾湯。本品搗絨,制成艾條、艾柱,外灸能散寒止痛,溫煦氣血。煎湯外洗可治濕瘡疥癬,祛濕止癢艾葉預防瘟疫已有幾千年的歷史
理研究表明艾葉是一種廣譜抗菌抗病毒的藥物
艾草的作用
艾葉具有抗菌及抗病毒作用
藥用特性:艾草與中國人的生活有著密切的關系
1
功效:散寒止痛,溫經(jīng)止血
。適用于虛寒性出血及腹痛,對于婦女虛寒月經(jīng)不調、腹痛、崩漏有明顯療效,是一種婦科良藥。主治:用于少腹冷痛
,經(jīng)寒不調,宮冷不孕,吐血, 衄血,崩漏經(jīng)多,妊娠下血;外治皮膚瘙癢,脫皮。醋艾炭溫經(jīng)止血。用于虛寒性出血。
艾葉的作用
傳統(tǒng)藥性理論認為艾葉有理氣血
,逐寒濕、溫經(jīng)抗菌、抗病毒
、平喘、鎮(zhèn)咳、祛痰、抗過敏、止血和抗凝血、增強免疫功能艾葉的化學成分方面發(fā)現(xiàn)艾葉除了含有主要成分揮發(fā)油外,還含有鞣質、黃酮、醇、多糖、微量元素及其他有機成分等。在藥理研究方面發(fā)現(xiàn)艾葉有抗菌、抗病毒、平喘、鎮(zhèn)咳、祛痰、抗過敏、止血和抗凝血、增強免疫功能等作用
強壯元陽
根據(jù)《本草綱目》記載:“艾葉苦辛,生溫
增強人體對疾病的抵抗能力
艾草可作“艾葉茶”
消毒止癢、避邪
除此以外
傳統(tǒng)藥性理論認為艾葉有理氣血
,逐寒濕、溫經(jīng)、止血、安胎等作用。本文地址:http://m.mcys1996.com/pianfang/6269.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注重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