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法 : 上為細(xì)末
,醋面糊為丸,如梧桐子大。功能主治 : 婦人下臟久虛
,沉寒痼疾。用法用量 : 每服50丸
,空心溫酒。鹽湯送下。摘錄 : 《魏氏家藏方》卷十
制法 : 將甘菊花并青鹽填滿木瓜甕子內(nèi)
,置籠床內(nèi)蒸,以木瓜爛為度,研成膏,再入新艾茸2斤,搜和為丸,如梧桐子大,曬干。功能主治 : 腎臟虛冷,氣攻腹脅
用法用量 : 每服30丸,空心
摘錄 : 《圣濟(jì)總錄》卷五十二
艾茸丸--《魏氏家藏方》
【處方】白艾葉(細(xì)銼末
目錄1拼音2《魏氏家藏方》卷十 2.1處方2.2制法2.3功能主治2.4艾茸丸的用法用量2.5摘錄 3《圣濟(jì)總錄》卷五十二 3.1處方3.2制法3.3功能主治3.4艾茸丸的用法用量3.5摘錄 附:1古籍中的艾茸丸 1拼音 ài róng wán
2《魏氏家藏方》卷十
3《圣濟(jì)總錄》卷五十二
古籍中的艾茸丸 《普濟(jì)方》:[卷三十一腎臟門]腎臟虛冷氣攻腹脅疼痛脹滿(附論) 黃(研各三分)上為末
《圣濟(jì)總錄》:[卷第五十二]腎藏虛冷氣攻腹脅疼痛脹滿 ,去滓食前溫服
《瘍醫(yī)大全》:[卷二十七足踝部]脫疽門主方 霹靂火治脫疽及一切發(fā)背初起,不疼痛者
《外科正宗》:[卷之二上部疽毒門]脫疽論第十八 自回陽(yáng)治脫疽及一切發(fā)背,初起不疼痛者
《本草述鉤元》:[卷十七山果部]木瓜
本文地址:http://m.mcys1996.com/pianfang/6390.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hù)作者版權(quán),注重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