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法 : 上為細末
功能主治 : 導滯化積
,寬胸消脹。主脾胃失和,消化不良,胸滿脹飽,惡心嘈雜。用法用量 : 每服2錢
,溫開水送下,1日2次。注意 : 孕婦忌服。
摘錄 : 《北京市中藥成方選集》
制法 : 各炒
功能主治 : 食積
用法用量 : 每服2-3錢
摘錄 : 《王氏醫(yī)存·附編》
臨床上
目錄1拼音2檳榔四消丸(水丸)藥典標準 2.1品名2.2處方2.3制法2.4性狀2.5鑒別2.6檢查2.7含量測定 2.7.1色譜條件與系統(tǒng)適用性試驗2.7.2對照品溶液的制備2.7.3供試品溶液的制備2.7.4測定法 2.8功能與主治2.9用法與用量2.10注意2.11貯藏2.12版本 3檳榔四消丸(水丸)說明書 3.1藥品類型3.2藥品名稱3.3藥品漢語拼音3.4藥品英文名稱3.5成份3.6性狀3.7作用類別3.8適應癥/功能主治3.9規(guī)格3.10檳榔四消丸(水丸)的用法用量3.11禁忌3.12檳榔四消丸(水丸)的不良反應3.13注意事項3.14檳榔四消丸(水丸)與其它藥物的相互作用3.15檳榔四消丸(水丸)的藥理作用3.16備注 附:1古籍中的檳榔四消丸(水丸)*檳榔四消丸(水丸)相關藥品說明書其它版本 1拼音 bīn láng sì xiāo wán (shuǐ wán )
2檳榔四消丸(水丸)藥典標準
Binglang Sixiao Wan
(2)取本品5g
,研細,加甲醇3ml和乙醚15ml,振搖混勻,在60℃水浴中加熱回流30分鐘,濾過(3)取香附對照藥材0.5g,加甲醇3ml
2.7.1色譜條件與系統(tǒng)適用性試驗 以十八烷基硅烷鍵合硅膠為填充劑
2.7.2對照品溶液的制備 取大黃酚對照品和大黃素對照品適量,精密稱定
2.7.3供試品溶液的制備 (1)取本品適量,粉碎(過三號篩)
(2)取上述粉末0.6g
2.7.4測定法 分別精密吸取對照品溶液與上述兩種供試品溶液各10~20μl,注入液相色譜儀
,測定,計算總大黃酚和總大黃素的總量與游離大黃酚和游離大黃素的總量;用總大黃酚和總大黃素的總量與游離大黃酚和游離大黃素的總量的差值作為結合蒽醌中的大黃酚和大黃素的總量,即得。本品每1g含酒大黃以總大黃酚(C15H10O4)和總大黃素(C15H10O5)的總量計
,不得少于2.3mg;以結合蒽醌中的大黃酚(C15H10O4)和大黃素(C15H10O5)的總量計,不得少于0.7mg
3檳榔四消丸(水丸)說明書
2.不宜在服藥期間同時服用滋補性中藥
、人參或其制劑。3.有高血壓
、心臟病、肝病、糖尿病、腎病等慢性病嚴重者應在醫(yī)師指導下服用。4.兒童
5.嚴格按用法用量服用
6.服藥3天癥狀無緩解
,應去醫(yī)院就診。7.對本品過敏者禁用,過敏體質(zhì)者慎用
。8.本品性狀發(fā)生改變時禁止使用
。9.兒童必須在成人監(jiān)護下使用。
10.請將本品放在兒童不能接觸的地方
。11.如正在使用其他藥品,使用本品前請咨詢醫(yī)師或藥師
。
古籍中的檳榔四消丸(水丸) 《普濟方》:[卷二十八肺臟門]肺臟風毒生瘡(附論) 研)茯苓白蘚皮川大黃(碎炒)羌活黃芩麥門冬白僵蠶檳榔羚羊角(屑)甘草(炙銼以上各半兩)麝香(細研一分...
《小兒衛(wèi)生總微論方》:[卷三]身熱方治 ,半兩)黃連(去須
,一兩)枳實(去穣,半兩,炒)檳榔(半兩)大黃(二兩酒浸。切片以巴豆一百個,去皮,...《圣濟總錄》:[卷第四十四脾臟門]宿食不消 上一十五味
,除研藥外,搗羅為末,與研藥和勻煉蜜,丸如綠豆大《外科樞要》:[卷四]治瘡瘍各癥附方 源
《古今醫(yī)鑒》:[卷之九]耳病
第一節(jié)
痰濕內(nèi)生:砂六君子丸,
心脾兩虛:歸脾丸,
肝郁氣滯:逍遙丸
肝腎陰虛:滋補肝腎丸
氣虛:永盛合阿膠
陰虛:六味地黃丸
陽虛:參茸三鞭丸 強陽保腎丸
第二節(jié)
胃火:大山楂顆粒 寬中順氣丸 清胃黃連丸 快胃舒肝丸
肝火:瀉青丸 乳房腫塊:乳核內(nèi)消液
肺火:清熱地黃丸
第三節(jié)
肩周炎:散寒活絡丸
第四節(jié)
腰背痛:散寒活絡丸
第五節(jié)
中風以及后遺癥中經(jīng)絡:再造丸
肝腎陰虛:知柏地黃丸
中臟腑陽閉:安宮牛黃丸、 至寶丹
中臟腑陰閉:蘇合香丸、
中風后遺癥:化瘀丸
第六節(jié)
眩暈肝陽上亢:瀉肝安神丸
腎經(jīng)虧損:參茸三鞭丸
氣血兩虧:永盛合阿膠
痰濕中阻:二陳丸
第七節(jié)
便秘燥熱內(nèi)結:搜風順氣丸
、通幽潤燥丸氣機郁滯:寬中順氣丸
、寬胸舒氣化滯丸虛秘:阿膠、蜂蜜
氣虛不運:麻仁潤腸丸
陰寒凝滯:半流丸
第八節(jié)
泄瀉
寒濕濕熱:四正丸
傷食癥:大山楂顆粒
、檳榔四消丸、加味保和丸肝氣乘脾:快胃舒肝丸
、舒郁九寶丸脾胃虛寒:補益資生丸、蔘桂理中丸
腎陽虛衰:肉蔻四神丸
第九節(jié)
食道疾病
痰氣交阻:二陳丸
瘀血內(nèi)結:九氣拈痛丸
津虧熱結:搜風順氣丸
氣虛陽虧:蔘桂理中丸、金匱腎氣丸
第十節(jié)
腹痛
虛寒證:蔘桂理中丸 補益資生丸
氣滯癥:舒郁九寶丸
血瘀證:九氣拈痛丸
食積癥:大山楂顆粒
第十一節(jié)
胃痛
氣滯胃痛:快胃舒肝丸 良附丸
血瘀胃痛:九氣拈痛丸
食滯胃痛:加味保和丸
虛寒胃痛:蔘桂理中丸
陰虛胃痛:補益蒺藜丸
胃脘灼熱疼痛:搜風順氣丸
第十二節(jié)
嘔吐
外邪犯胃:藿香正氣水
飲食停滯:大山楂
痰飲內(nèi)阻:二陳丸
肝氣犯胃:快胃舒肝丸
胃陰不足:補益蒺藜丸
脾胃虛寒:補益資生丸
第十三節(jié)
月經(jīng)不調(diào)
肝氣郁滯:坤順丸
血虛證:寧坤養(yǎng)血丸
氣不攝血:參桂鹿茸丸、內(nèi)補養(yǎng)榮丸
血熱內(nèi)擾:清熱涼血口服液
第十四節(jié)
心肌炎:營心丹
第十五節(jié)
痛經(jīng)
滯血瘀:調(diào)經(jīng)益靈膠囊
陽虛內(nèi)寒:蔘桂理中丸
氣 血虛弱:參桂鹿茸丸
肝腎虛損:坤順丸、六味地黃丸
第十六節(jié) 咳嗽
風寒襲肺:參蘇丸
風熱犯肺:止咳枇杷露
燥熱傷肺:秋梨潤肺膏
痰濕蘊肺:二陳丸
痰熱壅肺:清金止嗽西瓜膏
肺氣虛損:清肺止嗽丸
肺陰虧耗:定喘止嗽丸
第十七節(jié)
乳腺增生: 乳核內(nèi)消液
第十八節(jié)
急性乳腺炎: 活血解毒丸
第十九節(jié)
用眼過度: 杞菊地黃丸
第二十節(jié)
腎結石: 石淋通顆粒
第二十一節(jié)
心絞痛 : 心可寧膠囊 冠心安口服液 通脈口服液
第二十二節(jié) 失眠
肝郁化火:瀉肝安神丸 痰熱內(nèi)擾:牛黃清心丸 心脾兩虛:養(yǎng)血安神丸 陰虛火旺:養(yǎng)心安神丸 心腎不交:孔圣枕中丸
第二十三節(jié)
心悸
心血不足證:安神補心丸
陰虛火旺證:養(yǎng)血安神丸
心陽不足:營心丹
心血瘀阻證:心可寧膠囊
第二十四節(jié)
高血壓
痰瘀互結,風痰上擾,瘀血阻絡:愈風寧心片
陰虛陽亢
腎陽虧虛:參茸三鞭丸、強陽保腎丸
氣血兩虛:永盛合阿膠
第二十五節(jié)
骨折
接骨:回生第一丹 活血化瘀消腫:跌打丸
第二十六節(jié)
痔瘡
地榆槐角丸 如意黃金散
第二十七節(jié)
兒童感冒
風寒:兒感清口服液
風熱:小兒清解顆粒
第二十八節(jié)
成人感冒
風熱:清熱感冒沖劑 靈翹解毒顆粒 安嗽化痰丸
風寒:參蘇宣肺丸 參蘇丸
第二十九節(jié)
哮喘病
寒癥哮喘:氣管炎丸
熱證哮喘:定喘止嗽丸
長久哮喘:老年咳喘膠囊
第三十節(jié)
小兒發(fā)熱
風寒:兒感清口服液
風熱:小兒清解顆粒
里熱證:小兒清熱寧顆粒
第三十一節(jié)
肺癆病 利肺片
第三十二節(jié)
中暑
中暑的緊急救治:至寶丹、紫雪丹
暑濕遏表:藿香正氣水、四正丸
暑熱蒙心:牛黃清心丸、至寶丹
氣陰兩竭:生脈飲
第三十三節(jié)
更年期
百合更年安顆粒
第三十四節(jié)
銀屑病
克銀丸
第三十五節(jié)
紅眼病
黃連上清片 明目蒺藜丸
第三十五節(jié)
糖尿病
止渴降糖膠囊
第三十六節(jié)
不孕癥
調(diào)經(jīng)促孕丸 五子衍宗丸
第三十七節(jié) 閉經(jīng)
調(diào)經(jīng)益靈顆粒 復方益母草膏
第三十八節(jié)
白帶病
脾腎兩虛:千金止帶丸
濕熱下注:二妙丸
肝火旺盛型:瀉青丸、龍膽瀉肝丸
第三十九節(jié)
毛囊炎
解毒涼血合劑 如意金黃散
第四十節(jié)
中醫(yī)美容之道
養(yǎng)血:阿膠
通便:通幽潤燥丸
第四十一節(jié)
中藥祛痘
解毒涼血合劑 清熱解毒口服液
第四十二節(jié)
慢性咽炎
利咽靈片
第四十三節(jié)
脂肪肝
肝胃不和:快胃舒肝丸
肝膽濕熱:龍膽瀉肝丸
脾虛濕盛:參芩白術丸、六君子丸
無明顯癥狀,但是CT檢查有脂肪肝:同仁清脂茶
第四十四節(jié)
風濕
風濕關節(jié)酒
第四十五節(jié)
小兒疳積
肥兒丸 爛積丸
第四十六節(jié)
扁平疣
肝郁血瘀:丹梔逍遙丸
氣虛:參芩白術丸
肺為蘊熱:解毒涼血合劑
血虛肝旺:龍膽瀉肝丸
第四十七節(jié)
中醫(yī)祛斑
氣滯血瘀型:理氣化瘀口服液
肝郁內(nèi)熱型:理氣化瘀口服液加龍膽瀉肝丸
脾虛濕熱型:理氣化瘀口服液、參芩白術丸
肝腎不足:六味地黃丸
外用:養(yǎng)榮祛斑膏
第四十八節(jié)
痢疾
加味香連丸
第四十九節(jié)
癲癇
醫(yī)癇丸
第五十節(jié)
前列腺炎
腎虛精虧:知柏地黃丸
氣滯血瘀:前列舒樂膠囊
虛中夾實:癃閉舒
嗜食煙酒辛辣:龍膽瀉肝丸
第五十一節(jié)
骨質(zhì)疏松癥
肝腎陰虛:六味地黃丸、百合更年安顆粒
脾氣虛:參芩白術丸 , 補中益氣丸
腎陽虛:參茸三鞭丸 強陽保腎丸
第五十二節(jié)
虛寒證
氣虛血虧:人參養(yǎng)榮丸
營衛(wèi)不和:虛汗停顆粒
虛火內(nèi)熾:二至丸
邪熱郁蒸:龍膽瀉肝丸
第五十三節(jié)
潰瘍性結腸炎
濕熱困脾:香砂六君子丸
脾胃虛弱:補益資生丸
脾腎陽虛:四神丸
肝胃不和:快胃舒肝丸
寒熱錯雜:瀉痢固腸丸
血瘀腸絡:九氣拈痛丸
第五十四節(jié)
尿路感染
膀胱濕熱:分清五淋丸
肝膽濕熱:龍膽瀉肝丸
第五十五節(jié)
高血脂
脾虛濕盛:參芩白術丸
氣血不足:參桂鹿茸丸
、永盛合阿膠痰濕中阻:二陳丸 同仁清脂茶
第五十六節(jié)
扁桃體發(fā)炎
風熱外侵:喉癥丸
胃火熾盛:清胃黃連丸、喉癥丸
肺腎陰虛:喉癥丸知柏地黃丸
脾氣虛弱:參芩白術丸
、喉癥丸第五十七節(jié)
男性不育
腎精虧虛:六味地黃丸、五子衍宗丸
肝氣郁結:舒肝丸
命門火衰:強陽保腎丸
腎陰虧虛:六味地黃丸、加味地黃丸
氣滯血瘀:烏金丸
痰濕內(nèi)盛:香砂六君丸
第五十八節(jié)
濕疹
熱重于濕:龍膽瀉肝丸
濕重于熱:參苓白術丸
血燥:皮膚病血毒丸
第五十九節(jié)
心臟病
心血不足:安神補心丸
心氣不足:營心丹
滋陰補氣:強心丹
第六十節(jié)
黑眼圈
女性腎經(jīng)虛寒:永盛合阿膠
男性腎經(jīng)虛寒:強陽保腎丸
第六十一節(jié)
老年癡呆
肝陽上亢:杞菊地黃丸
腎精虧虛:參茸三鞭丸
痰濕蒙閉:蘇合香丸
第六十二節(jié)
過敏
健脾補氣:歸脾丸、參苓白術丸
補腎固腎:參茸三鞭丸
調(diào)和營衛(wèi):防風通圣丸
脾腎同補:補益蒺藜丸
第六十三節(jié)
白內(nèi)障
肝腎陰虛:杞菊地黃丸
脾腎陽虛:四神丸
氣血兩虛:永盛合阿膠
脾虛濕熱:參苓白術丸
第六十四節(jié)
老年耳聾
肝腎陰虛:杞菊地黃丸
心脾兩虛:參苓白術丸
氣血虧虛:永盛合阿膠
痰濁中阻:同仁清脂茶、二陳丸
肝膽濕熱:龍膽瀉肝丸
六十五節(jié)
女性排卵障礙
閉經(jīng)癥:調(diào)經(jīng)促孕丸
肝腎陰虛:杞菊地黃丸
腎陽虛者:內(nèi)補養(yǎng)榮丸
陽虛體胖者:金匱腎氣丸
第六十六節(jié)
腫瘤
抑制癌細胞擴散,癌癥輔助治療:西黃丸
附常用中成藥
一 小青龍顆粒: 用于風寒感冒,主治外寒里飲證 九味羌活丸: 用于風寒感冒,兼清里熱 感冒清熱顆粒: 用于風寒感冒 午時茶顆粒: 用于風寒感冒 敗毒散: 用于風寒感冒 通宣理肺丸: 用于風寒感冒,宣肺止咳 參蘇丸: 用于老年或病后 銀翹解毒片: 用于風熱感冒 雙黃連顆粒: 用于風熱感冒,疏風解表 小兒感冒顆粒: 用于小兒風熱感冒 柴胡口服液: 用于外感發(fā)熱 保濟丸: 用于胃腸型感冒 藿香正氣水: 用于胃腸型感冒,癥見腹痛腹瀉 二、清熱中成藥 牛黃解毒片: 用于火熱內(nèi)盛 銀黃口服液: 用于上呼吸道感染、急性扁桃體炎 板藍根顆粒: 用于熱毒壅盛所致的扁桃體炎 抗病毒口服液: 用于病毒性上呼吸道感染(病毒性感冒) 感冒退熱顆粒: 用于上呼吸道感染、急性扁桃體炎 三黃片: 用于三焦熱盛,瀉火通便 黃連上清丸: 用于上焦風熱 牛黃上清丸: 用于上焦火熱所致的頭痛眩暈 紫雪: 用于熱病,止痙開竅 片仔癀: 涼血化瘀,消腫止痛 龍膽瀉肝丸: ①用于肝膽實火上炎證 左金丸: 用于肝火犯胃、脘脅疼痛 二妙丸: 用于濕熱下注之足膝紅腫熱痛 六神丸: 用于爛喉丹痧 西瓜霜咽喉含片: 防治咽喉腫痛 清熱消炎寧膠囊: 主治熱毒證,消炎止痛,舒筋活絡 十滴水: 主治中暑證 六合定中丸: 主治夏傷暑濕 六一散: 主治暑濕證 仁丹: 用于中暑嘔吐、煩躁惡心 三、溫里中成藥 附子理中丸: 溫中健脾,用于脾胃虛寒 小建中合劑: 主治脾胃虛寒所致的脘腹攣痛 香砂養(yǎng)胃丸: 溫中和胃 四逆湯口服液: 溫中祛寒 參附注射液: 回陽救逆,益氣固脫 艾附暖宮丸: 理氣補血,暖宮調(diào)經(jīng),主治子宮虛寒 四 逍遙丸: 疏肝健脾,養(yǎng)血調(diào)經(jī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