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真廣嗣丹
中醫(yī)世家
2023-04-30 04:09:50
保真廣嗣丹
處方 : 鹿角膠3兩
,鰾膠(各炒成珠)3兩,熟地3兩
,山藥2兩
,茯苓2兩,山萸2兩
,五味2兩
,杜仲2兩,遠志2兩
,益智仁2兩
,川楝子2兩,巴戟2兩
,故紙2兩
,胡蘆巴2兩,沉香(另為末)5錢。
制法 : 上為末
,和勻
,用蓯蓉凈肉2兩,好酒煮
,爛搗如糊
,煉蜜為丸,如梧桐子大
。

功能主治 : 培補元陽
。主腎氣虛寒,不能生育
。
用法用量 : 每服50-60丸
,空心溫酒送下。
摘錄 : 《仙拈集》卷三
男性不育中醫(yī)治療偏方
中醫(yī)分析男性不育的原因①所謂精寒
,是指下焦虛寒
,命門火衰,排出 *** 溫度低
,有的形容“冷如冰鐵”
,難于使女方受孕。 ②氣衰
,則泛指臟腑機能不強
,或指體內(nèi)富有營養(yǎng)的精微物質(zhì)不足,此外尤其是指腎氣不足
,腎氣衰則腎精產(chǎn)生的內(nèi)在動力不足
,影響生育。 ③痰多
,因痰多與脾
、肺臟有關(guān)。中醫(yī)認為:“脾為生痰之源
,肺為貯痰之器”;“脾為氣血生化之源”
,若痰溼蘊郁脾胃,必定導(dǎo)致真氣不足
,精氣虧耗
,同樣影響生育。 ④所謂相火盛
,乃指腎陰虧損
,虛火亢盛,又稱命門火旺
。由于陰虛火旺
,出現(xiàn)火迫精泄的病變。腎為陰臟,內(nèi)藏水火(如腎陰
、腎陽)
,生理上水火必須保持相對平衡。若腎水虧損
,則腎火偏亢
,出現(xiàn)買 *** 太過、遺精
、早泄等影響男性生育
。 ⑤精稀少,在中國古代醫(yī)籍《諸病源候論?虛勞病諸候》中稱為虛勞精少
,指 *** 時泄精少
,甚至只一、二滴
,影響生育
。由于先天不足,或房室不節(jié)
,勞心過度,以致耗損精氣
。 ⑥氣郁
,郁證之一,由于情志郁結(jié)
,肝氣不舒所致
,氣郁可導(dǎo)致血瘀,造成陽痿
、不 *** 等癥而致不育
。
中醫(yī)治療男性不育的常見偏方1、制首烏15克
,韭菜子
、當歸、熟地各12克
,菟絲子10克
,覆盆子、仙靈脾
、川牛膝各12克
。水煎服,每日1劑
,日眼2次
,且個月為1療程。 --《浙江中醫(yī)學(xué)院學(xué)報》專治因腎陽不足所致的男子不育癥 2、炮天雄16--19克
,熟地
、菟絲子、懷牛膝
、枸杞子各20克
,炙甘草6克,仙靈脾10克
。水煎服
,日1劑,1日2次
。 --廣東著名中醫(yī)羅元愷方
,專治因腎虛精絕異常之不育。 3
、生薏仁30克
,生地10克,麥冬15克
,女貞子10克
,滑石20--30克,茯苓10克
,虎杖12克
。每日1劑,水煎服
。15日為1療程
,服1--2療程可效。 --北京中日友好醫(yī)院施漢章經(jīng)驗方
,專治國 *** 不液化所致的男子不育癥 4
、仙靈脾、枸杞子
、山藥
、肉蓯蓉各100克。水煎服
,藥每2日1劑
,日服2次,每日檢查一次 *** 常規(guī)
,2--3月為1個療程
。 --遼寧中醫(yī)張翠環(huán)、李經(jīng)國治療不育癥的專用方
。 5
、熟地
、菟絲子各30克,覆盆子25克
,茯苓20克
,枸杞、故紙各30克
,車前子10克
,炒韭子]5克,肉桂10克
,五味子15克
,鹿茸5克,沉香10克
,胡桃仁5克
,巴戟天25克。將上藥研末煉蜜為丸9克重
,每次服1丸
,甘服3次。 --遼寧著名中醫(yī)彭靜山治療男子不育癥專方
。 6
、枸杞子、覆盆子各30克
,川附子24克
,蛇牀子、菟子
、炙草、山藥
、破故紙各30克
,柴狗腎1具,益智仁
、淫羊藿各30克
,五味子15克,山萸肉9克
,韭菜子15克
,紫河車、巴戟天各30克
,上肉桂24
。克
,鹿鞭1具
,熟地30克
,砂仁15克。上藥共為細末
,配成水丸
,每次服9克,日2次
。 --《上海中醫(yī)藥雜志》1981-12期
,適用于 *** 數(shù)少,成活率低而導(dǎo)致不育者
。 7
、蜈蚣18克,當歸
、白芍
、甘草各60克。先將當歸
、白芍
、甘草曬干研細,過90--120目篩
,然后將蜈蚣研細
,再將兩種藥粉混合均勻。分次服半包至一包
,早晚各1次
,空腹用白酒或黃酒送服,15天為一療程
,忌食生冷
,勿氣惱。 --《山東中醫(yī)學(xué)院學(xué)報》1979-2期
,適用于陽痿
,早泄所致不育。 8
、煅龍骨
、煅牡蠣各15克,五味子6克
,茯苓9克
,桑螵蛸6克,煅白石脂
、芡實
、菟絲子、韭菜子
、金櫻子各9克
。水煎服
,每日1劑,1日2次
。 --《男子不育》
,適用于腎氣不固,早泄
、遺精
,神疲乏力所致不育患者。 9
、知母9克
,黃柏9克,生地15克
,雙花30克
,蒲公英15克,赤白芍各9克
,丹參15克
,當歸12克,川斷15克
,甘草6克
。水煎服,每日1劑
,1日2次
。 --《山東中醫(yī)學(xué)院學(xué)報》1979-2期,適用于因慢性前列腺炎
,精囊炎所致死 *** 過多
,不能生育者。 10
、李德銜:余每遇此恙
,常參閱張景岳之鹿附湯,《婦人良方》之七子湯及上海中醫(yī)學(xué)院經(jīng)驗方二仙湯加減化裁
,自擬育嗣湯
,用之臨證
。近年來以此方治愈患者五十余例
,療效甚好。 仙茅15克 仙靈脾15克 菟絲子15克 何首烏24克 熟地黃15克 巴戟天15克 五味子10克 鹿角霜15克 冬葵子10克 炮附子6克 覆盆子15克 肉蓯蓉15克 有熱象者
,去附子
,加知母、黃柏
;寒象明顯者
,加肉桂
、小茴香、姜黃
;頭目眩暈者
,加拘把子、桑格子
;腰膝酸軟者
,加川續(xù)斷、杜仲
、狗脊
;食少神疲者,加黃芪
、黨參
、白術(shù);睪丸墜痛者
,加橘核
、荔枝核、川楝子
;心悸不寐者
,加柏子仁、遠志
。 --《北京市老中醫(yī)經(jīng)驗選編》(二) 11
、陶承熹:延壽獲嗣酒。此青城霍氏家傳
,能補真陰
,或素性弱不耐風(fēng)寒勞役;或思慮太過
,致耗氣血
;或半身不遂,手足痿痹
;或精元虛冷
,久而不孕,及孕而多女
;或頻墮胎
,俱宜。 生地360克(酒浸一宿
,切片
,用益智仁60克同蒸一炔香、去益智仁) 覆盆子(酒浸一宿
,炒) 山藥(炒) 芡實(炒) 茯神(去木) 柏子仁(去油) 沙苑(灑浸) 萸肉(酒浸) 肉蓯蓉(去甲) 麥冬(去心) 牛膝各120克 鹿茸l對(酥炙) 上藥用燒酒12500克
,無灰酒5000克
,白酒2500克,龍眼肉250克
,核桃肉250克
,同入缸內(nèi),重湯煮七炷香
,埋土7日取起
,勿令泄氣。每晚男女各飲四五杯
,勿令醉
,至百日后,健旺無比
。忌房事月余
。 --《惠直堂經(jīng)驗方》卷一 12、龔?fù)①t:本健固陽丹
。凡人無子
,多是精血清冷,或察賬簿弱
;間有壯盛者
,亦是房勞過甚,以致腎水欠旺
,不能直射子宮
,故令無子。 菟絲子(酒煮)45克 白花神(去皮木) 山藥(酒蒸)不敷出牛膝(去蘆
,酒洗) 杜仲(酒洗
,去皮,酥炙) 當歸身(酒洗) 肉蓯蓉(酒浸) 五味子(去梗) 益智仁(鹽水炒) 嫩鹿茸(酥炙)各30克 熟地(酒蒸) 山萊英(酒蒸去核)各90克 川巴戟(酒浸
,去心)60克 續(xù)斷(酒浸) 遠志(制) 蛇牀子(炒
,去殼)各45克 人參60克 枸杞子90克 上為細末,煉蜜為丸
,如梧桐子大
。每服50~70丸,空心鹽場送下
;酒亦可
。臨臥再進1服。若婦人月候已盡
,此是種子期也
、1日可服3次無妨
。如精不固
,加龍骨
、牡蠣火煅,鹽酒淬二五次
,各36克
,更加鹿茸15克。 --《萬病回春》卷六 13
、陳士揮:男子有懷抱素郁而不舉子者
,人以為命門之火不宣也,誰知心肝二氣之滯乎
。方用忘憂散
。 白術(shù)15克 茯神9克 遠志6克 柴胡1.5克 郁金3克 內(nèi)芍30克 當歸9克 巴戟天6克 陳皮1.5克 白芥子6克 神曲1.5克 麥冬9克 丹皮9克 水煎服。連服10劑
,郁勃之氣不知其何以解也
。 --《辨證奇聞》卷八 14
、青浦君:保真廣嗣丹
,治腎氣虛寒不能生育。培補元陽
,神效不能盡述
。 鹿角膠 魚膠(各炒成珠) 熟地各90克 山藥 茯苓 山萸 五味 杜仲 遠志 益智仁 川楝子 巴戟 故紙 葫蘆巴各60克 沉香(另為末)15克 共為細末
,和勻,肉蓯蓉(水洗凈肉)60克
,好酒煮爛
,搗如糊,煉蜜為丸
,桐子大
。每服50~60丸,空心溫酒下
。 --《壽世編》卷下 15
、陶承熹:十子奇方,治男子不育癥
。 風(fēng)仙花子90克(井水浸一宿
,新瓦焙干) 金櫻子(竹刀切開,去毛子
,水淘凈
,舂碎,熬膏)90克 五味子90克(酒浸
,蒸
,曬干) 石蓮子(研碎,用茯苓、麥冬各30克煎汁拌蒸
,曬乾
,凈)90克 菟絲子90克(酒浸三宿,煮一晝夜
,吐絲為度) 女貞子90克(酒浸
,九蒸九曬) 枸杞子120克(一半乳拌蒸,一半酒浸微炒) 小茴香30克(微炒
,為末
,白菊花60克煎汁拌,曬干) 桑椹120克(極黑肥大者
,取汁以瓷盆盛之
,每日曬,成膏) 大附子1個(重30克
,蜜煮一日
,換水煮半日,人參60克
,煎汁拌附子
,曬乾,附子須切片) 上金櫻子
、菟絲
、桑椹3味為膏,入諸藥末
,用淮山藥120克
,煮糊為丸,梧子大
。每空心服4.5克
,臨臥服6克。 --《惠直堂經(jīng)驗方》卷一 16
、陶承熹:種子神方
。 人參60克(曬乾,酒浸透) 古墨48克(愈久愈佳) 破故紙(鹽水泡
,炒香) 肉蓯蓉(酒浸一宿
,去甲,蒸) 山藥(鹽水炒) 米仁(炒) 白歸身(酒洗浸) 茯苓(乳拌
,蒸曬) 遠志肉各30克(甘草水浸一宿
,曬干) 沉香9克(不見火) 蓽澄茄3克(勿誤用山胡椒) 何首烏30克(黑豆拌蒸9次,去豆) 巴戟天24克(酒浸一宿
,曬干) 北細辛15克(洗去土) 淫羊藿24克(油少許拌炒
,油干為度) 土木鱉3個(忌油者) 上藥須揀選上品
,如法制就,為末蜜丸
,桐子大
。每日空心酒或淡鹽湯送下15克,忌房事一月
,服藥忌食豬肉。 --《惠直堂經(jīng)驗方》卷一
不育癥驗方秘方
[通治方]
青浦君:三妙種子九
。
沙苑蒺藜(水淘凈
,曬干,炒香)當歸(酒浸)各240克魚鰾蛤粉(炒焦)各500克
共為末
,煉蜜丸
,如桐子大。每服6克
,空心淡鹽湯下
。
--《壽世編》卷下
[辨證方]
1、寒證
李德銜:余每遇此恙
,常參閱張景岳之鹿附湯
,《婦人良方》之七子湯及上海中醫(yī)學(xué)院經(jīng)驗方二仙湯加減化裁,自擬育嗣湯
,用之臨證
。近年來以此方治愈患者五十余例,療效甚好
。
仙茅15克仙靈脾15克菟絲子15克何首烏24克熟地黃15克巴戟天15克五味子10克鹿角霜15克冬葵子10克炮附子6克覆盆子15克肉蓯蓉15克
有熱象者
,去附子,加知母
、黃柏
;寒象明顯者,加肉桂
、小茴香
、姜黃;頭目眩暈者
,加拘把子
、桑格子;腰膝酸軟者
,加川續(xù)斷
、杜仲、狗脊
;食少神疲者
,加黃芪、黨參、白術(shù)
;睪丸墜痛者
,加橘核、荔枝核
、川楝子
;心悸不寐者,加柏子仁
、遠志
。
--《北京市老中醫(yī)經(jīng)驗選編》(二)
陶承熹:延壽獲嗣酒。此青城霍氏家傳
,能補真陰
,或素性弱不耐風(fēng)寒勞役;或思慮太過
,致耗氣血
;或半身不遂,手足痿痹
;或精元虛冷
,久而不孕,及孕而多女
;或頻墮胎
,俱宜。
生地360克(酒浸一宿
,切片
,用益智仁60克同蒸一炔香、去益智仁)覆盆子(酒浸一宿
,炒)山藥(炒)芡實(炒)茯神(去木)柏子仁(去油)沙苑(灑浸)萸肉(酒浸)肉蓯蓉(去甲)麥冬(去心)牛膝各120克鹿茸l對(酥炙)
上藥用燒酒12500克
,無灰酒5000克,白酒2500克
,龍眼肉250克
,核桃肉250克,同入缸內(nèi)
,重湯煮七炷香
,埋土7日取起,勿令泄氣
。每晚男女各飲四五杯
,勿令醉,至百日后
,健旺無比
。忌房事月余
。
--《惠直堂經(jīng)驗方》卷一
龔?fù)①t:本健固陽丹。凡人無子
,多是精血清冷
,或察賬簿弱;間有壯盛者
,亦是房勞過甚
,以致腎水欠旺,不能直射子宮
,故令無子
。
菟絲子(酒煮)45克白花神(去皮木)山藥(酒蒸)不敷出牛膝(去蘆,酒洗)杜仲(酒洗
,去皮
,酥炙)當歸身(酒洗)肉蓯蓉(酒浸)五味子(去梗)益智仁(鹽水炒)嫩鹿茸(酥炙)各30克熟地(酒蒸)山萊英(酒蒸去核)各90克川巴戟(酒浸
,去心)60克續(xù)斷(酒浸)遠志(制)蛇床子(炒
,去殼)各45克人參60克枸杞子90克
上為細末,煉蜜為丸
,如梧桐子大
。每服50~70丸,空心鹽場送下
;酒亦可
。臨臥再進1服。若婦人月候已盡
,此是種子期也
、1日可服3次無妨。如精不固
,加龍骨
、牡蠣火煅,鹽酒淬二五次
,各36克
,更加鹿茸15克。
--《萬病回春》卷六
陶承熹:十子奇方
,治男子不育癥
。
風(fēng)仙花子90克(井水浸一宿,新瓦焙干)金櫻子(竹刀切開
,去毛子
,水淘凈,舂碎
,熬膏)90克五味子90克(酒浸
,蒸
,曬干)石蓮子(研碎,用茯苓
、麥冬各30克煎汁拌蒸
,曬干,凈)90克菟絲子90克(酒浸三宿
,煮一晝夜
,吐絲為度)女貞子90克(酒浸,九蒸九曬)枸杞子120克(一半乳拌蒸
,一半酒浸微炒)小茴香30克(微炒
,為末,白菊花60克煎汁拌
,曬干)桑椹120克(極黑肥大者
,取汁以瓷盆盛之,每日曬
,成膏)大附子1個(重30克
,蜜煮一日,換水煮半日
,人參60克
,煎汁拌附子,曬干
,附子須切片)
上金櫻子
、菟絲、桑椹3味為膏
,入諸藥末
,用淮山藥120克,煮糊為丸
,梧子大
。每空心服4.5克,臨臥服6克
。
--《惠直堂經(jīng)驗方》卷一
2
、熱證
陳士揮:男子有懷抱素郁而不舉子者,人以為命門之火不宣也
,誰知心肝二氣之滯乎
。方用忘憂散。
白術(shù)15克茯神9克遠志6克柴胡1.5克郁金3克內(nèi)芍30克當歸9克巴戟天6克陳皮1.5克白芥子6克神曲1.5克麥冬9克丹皮9克
水煎服
。連服10劑
,郁勃之氣不知其何以解也。
--《辨證奇聞》卷八
3
、虛證
青浦君:保真廣嗣丹
,治腎氣虛寒不能生育
。培補元陽,神效不能盡述
。
鹿角膠魚膠(各炒成珠)熟地各90克山藥茯苓山萸五味杜仲遠志益智仁川楝子巴戟故紙葫蘆巴各60克沉香(另為末)15克
共為細末
,和勻,肉蓯蓉(水洗凈肉)60克
,好酒煮爛
,搗如糊,煉蜜為丸
,桐子大
。每服50~60丸,空心溫酒下
。
--《壽世編》卷下
陶承熹:種子神方
。
人參60克(曬干,酒浸透)古墨48克(愈久愈佳)破故紙(鹽水泡
,炒香)肉蓯蓉(酒浸一宿
,去甲,蒸)山藥(鹽水炒)米仁(炒)白歸身(酒洗浸)茯苓(乳拌
,蒸曬)遠志肉各30克(甘草水浸一宿
,曬干)沉香9克(不見火)蓽澄茄3克(勿誤用山胡椒)何首烏30克(黑豆拌蒸9次
,去豆)巴戟天24克(酒浸一宿
,曬干)北細辛15克(洗去土)淫羊藿24克(油少許拌炒,油干為度)土木鱉3個(忌油者)
上藥須揀選上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