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p id="kwqog"></sup>
<strike id="kwqog"></strike>
<kbd id="kwqog"></kbd>
<ul id="kwqog"><tbody id="kwqog"></tbody></ul><ul id="kwqog"><pre id="kwqog"></pre></ul>
  • <ul id="kwqog"><tbody id="kwqog"></tbody></ul>
  • 登錄
    首頁 >> 中醫(yī)基礎(chǔ)常識 >> 偏方秘方

    大承氣湯方歌,組成,功效與作用

    道醫(yī) 2023-06-24 19:03:31

    大承氣湯

    出自《傷寒論》

    【組成】大黃酒洗

    ,四兩(12g) 厚樸去皮
    ,炙
    ,半斤(24 g) 枳實炙,五枚(12g ) 芒硝三合(9g)

    【用法】上四味

    ,以水一斗,先煮二物,取五升,去滓
    ,內(nèi)大黃,更煮取二升
    ,去滓
    ,內(nèi)芒硝,更上微火一
    、二沸,分溫再服
    。得下
    ,余勿服(現(xiàn)代用法:水煎,先煎厚樸
    、枳實
    ,后下大黃,芒硝溶服)

    【功用】峻下熱結(jié)

    【主治】

    1.陽明腑實證。大便不通

    ,頻轉(zhuǎn)矢氣
    ,脘腹痞滿,腹痛拒按
    ,按之則硬
    ,甚或潮熱譫語,手足濈然汗出
    ,舌苔黃燥起刺
    ,或焦黑燥裂,脈沉實

    2.熱結(jié)旁流證

    。下利清水,色純青
    ,其氣臭穢
    ,臍腹疼痛,按之堅硬有塊
    ,口舌干燥
    ,脈滑實

    3.里熱實證之熱厥、痙病或發(fā)狂等

    〖方歌〗

    大承氣湯用硝黃

    ,配伍枳樸瀉力強(qiáng),痞滿燥實四癥見
    ,峻下熱結(jié)宜此方

    去硝名曰小承氣,便鞕痞滿瀉熱良

    ,調(diào)胃承氣硝黃草
    ,便秘口渴急煎嘗。

    【方解】本方為治陽明腑實證的主方

    。其成因系由傷寒之邪內(nèi)傳陽明之腑
    ,入里化熱,或溫病邪入胃腸
    ,熱盛灼津
    ,燥屎乃成,邪熱與腸中燥屎互結(jié)成實所致
    。實熱內(nèi)結(jié)
    ,胃腸氣滯,腑氣不通
    ,故大便秘結(jié)不通
    ,頻轉(zhuǎn)矢氣,脘腹痞滿脹痛;燥屎結(jié)聚腸中
    ,則腹痛拒按
    ,按之堅硬;里熱熾盛,上擾神明
    ,故譫語;四肢皆稟氣于陽明
    ,陽明經(jīng)氣旺于申酉時,熱結(jié)于里
    ,郁蒸于外
    ,故潮熱,手足濈然汗出;舌苔黃燥
    ,或焦黑燥裂
    ,脈沉實,是熱盛津傷
    ,燥實內(nèi)結(jié)之征
    。前人將本方證的證候特點歸納為“痞、滿、燥
    、實”四字
    。所謂“痞”,即自覺胸脘悶塞不通
    ,有壓重感;“滿”
    ,是脘腹脹滿,按之有抵抗感;“燥”
    ,是腸中燥屎干結(jié)不下;“實”
    ,是實熱內(nèi)結(jié),腹痛拒按
    ,大便不通
    ,或下利清水而腹痛不減,以及潮熱譫語
    ,脈實等
    。至于 “熱結(jié)旁流”證,乃燥屎堅結(jié)于里
    ,胃腸欲排除而不能
    ,逼迫津液從燥屎之旁流下所致。熱厥
    、痙病、發(fā)狂等
    ,皆因?qū)崯醿?nèi)結(jié)
    ,或氣機(jī)阻滯,陽氣受遏
    ,不能外達(dá)于四肢;或熱盛傷津劫液
    ,筋脈失養(yǎng)而攣急;或胃腸濁熱上擾心神,神明昏亂等所造成
    。癥候表現(xiàn)雖然各異
    ,然其病機(jī)則同,皆是里熱結(jié)實之重證
    ,法當(dāng)峻下熱結(jié)
    ,急下存陰,釜底抽薪
    。方中大黃苦寒通降
    ,瀉熱通便,蕩滌胃腸實熱積滯
    ,是為君藥
    。芒硝咸寒潤降,瀉熱通便,軟堅潤燥
    ,以除燥堅
    ,用以為臣。硝
    、黃配合
    ,相須為用,瀉下熱結(jié)之功益峻
    。實熱內(nèi)阻
    ,腑氣不行,故佐以厚樸下氣除滿
    ,枳實行氣消痞
    。合而用之,既能消痞除滿
    ,又使胃腸氣機(jī)通降下行以助瀉下通便
    。四藥相合,共奏峻下熱結(jié)之功
    。本方峻下熱結(jié)
    ,承順胃氣之下行,故名“大承氣”
    。吳瑭《溫病條辨》說:“承氣者
    ,承胃氣也……曰大承氣者,合四藥而觀之
    ,可謂無堅不破
    ,無微不入,故曰大也
    ?div id="m50uktp" class="box-center"> !?/p>

    熱結(jié)旁流,治以大承氣湯

    ,是因“旁流”是現(xiàn)象
    ,燥屎堅結(jié)才是本質(zhì),故用峻下
    ,使熱結(jié)得去
    ,“旁流”可止,乃屬“通因通用”之法

    熱厥

    ,治以大承氣湯,是因四肢厥冷是假象
    ,里實熱結(jié)是本質(zhì)
    ,所謂“熱深者
    ,厥亦深”,四肢雖厥寒
    ,但必見大便秘結(jié)
    ,腹痛拒按,口干舌燥
    ,脈滑實等實熱證候
    ,故用寒下,使熱結(jié)得下
    ,氣機(jī)宣暢
    ,陽氣敷布外達(dá),而厥逆可回
    。這種用寒下之法治厥冷之證
    ,亦稱為“寒因寒用”。

    本方煎服方法

    ,先煎枳
    、樸,后下大黃
    ,芒硝溶服
    。因大黃生用、后下則瀉下之力峻
    ,久煎則瀉下之力緩
    ,正如《傷寒來蘇集·傷寒附翼》所說:“生者氣銳而先行,熟者氣鈍而和緩”

     【運用】

    1.辨證要點:本方為治療陽明腑實證的基礎(chǔ)方

    ,又是寒下法的代表方。臨床應(yīng)用以痞
    、滿、燥
    、實四證及舌紅苔黃
    、脈沉實為辨證要點。本方為瀉下峻劑
    ,凡氣虛陰虧
    ,燥結(jié)不甚者,以及年老
    、體弱等均應(yīng)慎用;孕婦禁用;注意中病即止
    ,以免損耗正氣。

    2.加減法:若兼氣虛者

    ,宜加人參以補(bǔ)氣
    ,以防瀉下氣脫;兼陰津不足者
    ,宜加玄參、生地等以滋陰潤燥

    3.現(xiàn)代運用:本方常用于急性單純性腸梗阻

    、粘連性腸梗阻、蛔蟲性腸梗阻
    、急性膽囊炎
    、急性胰腺炎、幽門梗阻
    ,以及某些熱性病過程中出現(xiàn)高熱
    、神昏譫語、驚厥
    、發(fā)狂而見大便不通
    ,苔黃脈實者。

    【附方】

    1.小承氣湯(《傷寒論》)大黃酒洗

    ,四兩(12g) 厚樸去皮
    ,炙,二兩(6g) 枳實炙
    ,三枚大者(9g) 以水四升
    ,煮取一升二合,去滓
    ,分溫二服
    。初服當(dāng)更衣,不爾者
    ,盡飲之
    。若更衣者,勿服之
    。功用:輕下熱結(jié)
    。主治:陽明腑實輕證。譫語
    ,潮熱
    ,大便秘結(jié),胸腹痞滿
    ,舌苔老黃
    ,脈滑而疾;或痢疾初起,腹中脹痛
    ,里急后重者

    2.調(diào)胃承氣湯(《傷寒論》)大黃去皮,清酒洗

    ,四兩(12g)甘草炙
    ,二兩(6g)芒硝半升(9g)以水三升
    ,煮二物至一升,去滓
    ,內(nèi)芒硝
    ,更上微火一二沸,溫頓服之
    ,以調(diào)胃氣
    。功用:緩下熱結(jié)。主治:陽明病胃腸燥熱證
    。大便不通
    ,口渴心煩,蒸蒸發(fā)熱
    ,或腹中脹滿
    ,或為譫語,舌苔正黃
    ,脈滑數(shù);以及胃腸熱盛而致發(fā)斑吐衄
    ,口齒咽喉腫痛等。

    3.復(fù)方大承氣湯(《中西醫(yī)結(jié)合治療急腹癥》)厚樸(15~20g) 炒萊菔子(15~30g)枳殼(15g) 桃仁(9g) 赤芍(15g) 大黃后下(9~15g) 芒硝沖服(9~15g) 水煎服

    。最好用胃管注入
    ,經(jīng)2~3小時后,可再用本方灌腸
    ,以加強(qiáng)攻下之力
    ,有助于梗阻之解除。功用:通里攻下
    ,行氣活血
    。主治:單純性腸梗阻,屬于陽明腑實而氣脹較明顯者

    上述三方皆為大承氣湯類方

    。四個承氣湯均用大黃以蕩滌胃腸積熱。大承氣湯硝黃并用
    ,大黃后下
    ,且加枳、樸
    ,故攻下之力頗峻,為“峻下劑”
    。主治痞
    、滿、燥
    、實四癥俱全之陽明熱結(jié)重證;小承氣湯不用芒硝
    ,且三味同煎
    ,枳樸用量亦減,故攻下之力較輕
    ,稱為“輕下劑”
    。主治痞、滿
    、實而燥不明顯之陽明熱結(jié)輕證;調(diào)胃承氣湯不用枳
    、樸,雖后納芒硝
    ,但大黃與甘草同煎
    ,故瀉下之力較前二方緩和,稱為“緩下劑”
    。主治陽明燥熱內(nèi)結(jié)
    ,有燥、實而無痞
    、滿之證;復(fù)方大承氣湯由大承氣湯(枳殼易枳實)加炒萊菔子
    、桃仁、赤芍而成
    ,故行氣導(dǎo)滯
    ,活血祛瘀作用增強(qiáng),適用于單純性腸梗阻而氣脹較重者
    ,并可預(yù)防梗阻導(dǎo)致局部血瘀氣滯引起的組織壞死

    【文獻(xiàn)】

    1.原書主治

    《傷寒論·辨陽明病脈證并治》:“陽明病,脈遲

    ,雖汗出不惡寒者
    ,其身必重,短氣
    ,腹?jié)M而喘
    。有潮熱者,此外欲解
    ,可攻里也
    。手足濈然汗出者,此大便已鞕也
    ,大承氣湯主之
    。”

    “陽明病

    ,譫語
    ,有潮熱,反不能食者
    ,胃中必有燥屎五六枚也;若能食者
    ,但鞕耳
    ,宜大承氣湯下之?div id="d48novz" class="flower left">
    !?/p>

     2.方論選錄

    吳昆《醫(yī)方考》卷1:“傷寒陽邪入里

    ,痞、滿
    、燥
    、實、堅全俱者
    ,急以此方主之
    。調(diào)胃承氣湯不用枳、樸者
    ,以其不作痞滿
    ,用之恐傷上焦虛無氤氳之元氣也;小承氣湯不用芒硝者,以其實而未堅
    ,用之恐傷下焦血分之真陰
    ,謂不伐其根也;此則上中下三焦皆病,痞
    、滿
    、燥、實
    、堅皆全
    ,故主此方以治之。厚樸苦溫以去痞
    ,枳實苦寒以泄?jié)M
    ,芒硝咸寒以潤燥軟堅,大黃苦寒以泄實去熱
    ?div id="jfovm50" class="index-wrap">!?/p>

    吳謙,等《醫(yī)宗金鑒·訂正仲景全書傷寒論注》卷4:“諸積熱結(jié)于里而成滿

    、痞
    、燥、實者
    ,均以大承氣湯下之也
    。滿者,腹脅滿急 (月真)脹
    ,故用厚樸以消氣壅;痞者
    ,心下痞塞硬堅,故用枳實以破氣結(jié);燥者,腸中燥屎干結(jié)
    ,故用芒硝潤燥軟堅;實者,腹痛大便不通
    ,故用大黃攻積瀉熱
    。然必審四證之輕重,四藥之多少
    ,適其宜
    ,始可與也。若邪重劑輕
    ,則邪氣不服;邪輕劑重
    ,則正氣轉(zhuǎn)傷,不可不慎也
    ?div id="jpandex" class="focus-wrap mb20 cf">!?/p>

    【臨床報道】

    大承氣湯口服及灌腸治療急性腸梗阻30例,獲得良好療效

    。其中機(jī)械性腸梗阻18例
    ,麻痹性腸梗阻12例;病程最長5天,最短6小時
    。其典型的癥狀是:腹痛
    ,腹脹,嘔吐
    ,便秘;查體:腹部輕度壓痛
    ,腸型和腸蠕動波,腸鳴音亢進(jìn)或減弱
    ,金屬音及氣過水聲;X線攝片:小腸積氣積液
    。以生大黃12g,芒硝30g
    ,枳實
    、厚樸各15g。2劑
    ,分別濃煎
    ,每劑100ml,口服及保留灌腸
    。如未奏效
    ,12小時后再煎2劑,藥量加倍
    ,同時配合胃腸減壓
    、補(bǔ)液及抗感染。結(jié)果,顯效16例
    ,有效6例
    ,總有效率73.3%,其中18例麻痹性腸梗阻全部有效
    ,12例機(jī)械性腸梗阻也有4例有效
    。[王紫逸.大承氣湯治療急性腸梗阻30例。實用中醫(yī)藥雜志 1999;76(5):19]

    大承氣湯加減治療胸腰椎壓縮性骨折早期伴腹?jié)M脹痛便秘96例

    ?div id="m50uktp" class="box-center"> ;痉剑荷簏S15g(后下),芒硝10g(沖服)
    ,枳實10 g
    ,厚樸12 g,桃仁10 g
    ,炙甘草6 g
    。水煎分2次服。結(jié)果:顯效68例
    ,好轉(zhuǎn)28例
    ,總有效率100%,其中服藥劑數(shù)1~3劑
    ,服藥后排氣排便時間6~30小時
    。[魏學(xué)東,等.大承氣湯加減治療胸腰椎壓縮性骨折早期伴腹?jié)M脹痛便秘者的應(yīng)用
    。黑龍江中醫(yī)藥 1999;(4):19]

     【實驗研究】

    大承氣湯能促進(jìn)豚鼠結(jié)腸帶平滑肌細(xì)胞的細(xì)胞膜去極化

    ,加快漫波電位發(fā)放,增加峰電位的發(fā)放頻率;能促進(jìn)膽囊切除術(shù)患者血漿胃動素水平的回升和實驗性腸梗阻家兔十二指腸腸壁血管活性腸肽(VIP)水平下降;抑制腸梗阻大鼠45Ca2+內(nèi)流和腸粘膜組胺含量及血漿組胺酶活性的降低
    ,阻止小鼠離體小腸對葡萄糖和Na+吸收;能顯著抑制實驗性腹膜炎家兔腎
    、空腸、回腸
    、胃粘膜
    、胃漿肌層等血流量的大幅度降低,抑制腸梗阻動物門靜脈
    、腸壁組織的VIP水平增高
    。此外,該方還有一定抗菌
    、抗內(nèi)毒素作用
    ,對于腹內(nèi)感染患者大承氣湯可加速血中內(nèi)毒素的消除,抑制腫瘤壞死因子的誘生
    ,降低前列腺素EⅡ水平
    。實驗研究主要從梗阻、血運障礙及感染等方面揭示了大承氣湯治療急腹癥的機(jī)理。[鄧文龍
    ,等.近年中醫(yī)方劑藥理學(xué)研究進(jìn)展(上).中國實驗方劑學(xué)雜志 1995;(1):5]

    藥化研究發(fā)現(xiàn)

    ,采用薄層掃描法,對經(jīng)典法
    、后下法及群煎法三種煎法中的大黃酸及蒽醌類溶出量作對照測定
    。結(jié)果表明:用經(jīng)典法煎制的本方溶出量最高,為11%~14%;藥理實驗也證實
    ,經(jīng)典法煎劑對小鼠的致瀉作用、腸道的推進(jìn)作用
    、對大鼠離體大腸的蠕動作用
    ,均為最強(qiáng)。[顧維彰
    ,等.不同煎法對大承氣湯中的大黃蒽醌類溶出量及藥理作用的影響
    。中草藥 1985;16(1):8]

    本文地址:http://m.mcys1996.com/pianfang/84752.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hù)作者版權(quán),注重分享

    ,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
    ,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
    ,請聯(lián)系管理員
    ,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luò)
    ,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biāo)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quán)益
    ,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
    ,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
    相關(guān)文章
    和中解托湯
    保真湯
    保真湯《太平惠民和劑局方》卷二:保真湯處方 : 藁本(去蘆)川芎各120克 甘草(炒)60克 蒼術(shù)(洗
    ,銼,麩炒)500克制法 : 上藥哎咀為粗末
    。功能主治 : 治四時傷寒
    黃蓍酒
    處方 : 黃蓍
    、防風(fēng)
    、桂心、天麻
    、萆薢
    、石斛、虎骨(酥炙)
    、白芍藥
    、當(dāng)歸、云母粉
    大效五丁飲子
    處方 : 白豆蔻5個(每個分作5塊)
    ,生姜(切如皂子大)25塊,京棗5個(每個分5塊)
    ,半夏25個
    ,甘草5寸(每寸分作5塊)。功能主治 : 瘧發(fā)作重者
    偏方秘方熱門文章 100+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