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脾湯
出自《備急千金要方》
【組成】大黃 五兩(15g) 當(dāng)歸 干姜各三兩(各9g) 附子 人參 芒硝 甘草 各二兩(各6g)
【用法】上七味, 咀
,以水七升,煮取三升,分服【功用】攻下冷積
【主治】寒積里實證
【方解】本方證因脾陽不足
本方與大黃附子湯同屬溫下劑
【運用】
1.辨證要點:本方為治療脾陽不足
2.加減法:若腹中脹痛者,加厚樸、木香以行氣止痛;腹中冷痛
3.現(xiàn)代運用:本方常用于急性單純性腸梗阻或不全梗阻等屬中陽虛寒
【文獻摘要】
1.原書主治
《備急千金要方》卷13:“治腹痛,臍下絞結(jié)繞臍不止
?div id="4qifd00" class="flower right">2.方論選錄
朱良春,等《湯頭歌訣詳解》:“溫脾湯是四逆湯(姜
、附、草)加人參、當(dāng)歸、大黃、芒硝四藥所組成。四逆湯功能溫脾祛寒,加大黃、芒硝,是取其瀉下除積,加人參、當(dāng)歸,是取其益氣養(yǎng)血。由于四逆性屬溫?zé)幔梢愿淖兿?div id="4qifd00" class="flower right">【臨床報道】
薛氏用本方為主治療9例小兒麻痹性腸梗阻
,患兒年齡3~16個月,平均9.8個月。病因:中毒性消化不良4例【實驗研究】
通過臨床觀察
,溫脾湯有改善腎功能、改善血液流變學(xué)指標(biāo)的作用。用溫脾湯治療的慢性腎功能衰竭(CRF)證屬脾腎虛衰,濕濁內(nèi)生者,全血粘度、血漿粘度、紅細(xì)胞聚集指數(shù)、紅細(xì)胞電泳均顯著降低,而對照組這方面作用不明顯。說明溫脾湯有改善CRF高粘血癥的作用。其作用機理可能是通過調(diào)整整體狀態(tài)、改善腎功能、改善體內(nèi)“粘、聚、集、凝”狀態(tài),達到改善CRF患者高粘血癥的作用。由于全血粘度增高可增加外周血管阻力,使血壓升高,甚誘發(fā)高血壓腦病,所以對CRF患者能在腎功能改善的同時,降低全血粘度,這對治療CRF很有意義。[徐書立.溫脾湯對慢性腎衰病人血液流變學(xué)的影響。中醫(yī)研究 1999;12(6):22]本文地址:http://m.mcys1996.com/pianfang/84825.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quán),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luò),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biāo)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