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p id="kwqog"></sup>
<strike id="kwqog"></strike>
<kbd id="kwqog"></kbd>
<ul id="kwqog"><tbody id="kwqog"></tbody></ul><ul id="kwqog"><pre id="kwqog"></pre></ul>
  • <ul id="kwqog"><tbody id="kwqog"></tbody></ul>
  • 登錄
    首頁 >> 中醫(yī)基礎(chǔ)常識 >> 偏方秘方

    葛花解酲湯的功效與作用

    道醫(yī) 2023-06-24 20:18:49

    葛花解酲湯

    出自《內(nèi)外傷辨惑論》

    【組成】木香五分(1.5g) 人參去蘆 豬苓去皮  白茯苓  橘皮去白各一錢五分(各4.5 g)白術(shù)  干生姜  神曲炒黃 澤瀉各二錢(各6g) 青皮三分(1g) 縮砂仁  白豆蔻仁  葛花各五錢(各15g)

    【用法】上為極細(xì)末,和勻

    ,每服三錢匕
    ,白湯調(diào)下,但得微汗
    ,酒病去矣(現(xiàn)代用法:共為極細(xì)末
    ,和勻,每服9g
    ,溫開水調(diào)下
    。或作湯劑
    ,水煎服)

    【功用】分消酒濕,理氣健脾。

    【主治】酒積傷脾證

    。眩暈嘔吐
    ,胸膈痞悶,食少體倦
    ,小便不利
    ,大便泄瀉,舌苔膩
    ,脈滑

    【方解】本方證因嗜酒中虛,濕傷脾胃所致

    。酒本水谷之精液醞釀而成
    ,體濕性熱,其性慓悍
    ,少飲能通行氣血
    ,內(nèi)助消化,外御風(fēng)寒
    。若恣飲無度
    ,則脾胃受傷,濕飲內(nèi)阻
    ,升降失常
    ,而為眩暈、嘔吐
    、胸痞
    、食少等證。內(nèi)外分消是治療酒積之良法
    。方中葛花為君
    ,甘寒芳香,長于解酒醒脾
    ,其性輕清發(fā)散
    ,能使酒濕從表而解;臣以神曲消食和胃,尤善消酒食陳腐之積;蔻仁
    、砂仁理氣開胃醒脾
    ,以除痞悶,增食欲;二苓
    、澤瀉滲濕止瀉
    ,引酒濕從小便而去;飲酒過多,必傷脾胃
    ,故又以人參
    、白術(shù)補(bǔ)中健脾,干姜溫運(yùn)化濕;木香、青皮
    、陳皮理氣疏滯
    ,以上共為佐藥。諸藥合用
    ,酒濕得去
    ,諸癥自解。

    本方的配伍特點(diǎn):一是發(fā)汗和利水并行

    ,以分消酒濕;二是消食理氣和補(bǔ)氣健脾同用
    ,以邪正兼顧

    【運(yùn)用】

    1.辨證要點(diǎn):本方為治療酒積傷脾證之常用方

    。臨床應(yīng)用以眩暈嘔吐,胸膈痞悶
    ,食少體倦
    ,小便不利等為辨證要點(diǎn)。

    2.加減運(yùn)用:傷酒為病

    ,隨人體之陰陽而有寒化
    、熱化之分,若偏寒者
    ,加吳茱萸以溫中祛寒;若濕從熱化
    ,濕熱內(nèi)盛而見面赤煩熱,口渴飲冷等證
    ,又當(dāng)減去辛燥之品
    ,改用黃芩、黃連等清熱燥濕之藥
    。此外
    ,枳椇子善利濕熱、解酒毒
    ,酒濕熱化者亦可選用

    3.現(xiàn)代運(yùn)用:本方常用于飲酒過量致醉,或嗜酒成性者

    【文獻(xiàn)摘要】

    1.原書主治:

    《內(nèi)外傷辨惑論》卷下:“夫酒者

    ,大熱有毒,氣味俱陽
    ,乃無形之物也
    ,若傷之,止當(dāng)發(fā)散
    ,汗出則愈矣
    ,此最妙法也。其次莫如利小便,二者乃上下分消其濕
    ,何酒病之有?今之酒病者
    ,往往服酒癥丸大熱之藥下之,又有用牽牛大黃下之者
    ,是無形元?dú)馐懿?div id="d48novz" class="flower left">
    ,反下有形陰血,乖誤甚矣
    。酒性大熱
    ,已傷元?dú)猓鴱?fù)重瀉之
    ,況亦損腎水真陰
    ,及有形陰血俱為不足,如此則陰血愈虛
    ,真水愈弱
    ,陽毒之熱大旺,反增其陰火
    ,是謂元?dú)庀?div id="jpandex" class="focus-wrap mb20 cf">,七神無依,折人長命
    。不然則虛損之病成矣
    ,金匱要略云:酒疸下之,久久為黑疸
    ,慎不可犯此戒
    ,不若令上下分消其濕,葛花解酲湯主之
    ?div id="jfovm50" class="index-wrap">!?/p>

    2.方論選錄:

    張秉成《成方便讀》卷3:“治酒積,或嘔吐

    ,或泄瀉
    ,痞滿頭痛,小便不利等證
    。夫酒之為物
    ,其質(zhì)雖陰,其性則陽
    ,故多飲則身熱面赤
    。久則性去而質(zhì)留。質(zhì)留者
    ,水也
    ,陰也
    ,但隨人之臟氣而為病。若陽盛者
    ,多化濕熱;陰盛者
    ,多化濕寒。然脾胃正氣不虛
    ,則隨飲隨化
    ,亦無以上諸證。治之者
    ,先宜以參
    、術(shù)補(bǔ)脾之正氣,復(fù)以干姜溫脾中之陽而助其健運(yùn)
    。濕性粘膩
    ,故以豆蔻、砂仁
    、木香
    、青皮
    、陳皮一派辛香燥烈之品以佐之
    。酒乃谷所釀成,故以神曲消之
    。論治酒之法
    ,解表、利小便
    ,亦為兩大法門
    ,故以葛花入陽明,以解在表之酒濕;苓
    、瀉達(dá)小腸
    ,以滲在里之酒濕耳?div id="jpandex" class="focus-wrap mb20 cf">!?/p>

    吳昆《醫(yī)方考》卷4:“酒食內(nèi)傷者

    ,此方主之”?div id="jpandex" class="focus-wrap mb20 cf">!案鸹ㄖ?div id="jpandex" class="focus-wrap mb20 cf">,能解中酒之毒;茯苓、澤瀉之淡
    ,能利中酒之濕;砂仁
    、豆蔻、木香
    、青皮
    、陳皮之辛
    ,能行酒食之滯;生姜所以開胃止嘔,神曲所以消磨炙膩;而人參
    、白術(shù)之甘
    ,所以益被傷之胃爾?div id="m50uktp" class="box-center"> !?/p>

    【臨床報(bào)道】

    用葛花解酲湯治療酒精性肝病31例

    ,結(jié)果:臨床治愈13例;顯效7例;有效4例;無效7例;總有效率77.4%。[楊牧祥
    ,等.解酒護(hù)肝飲治療酒精性肝病的臨床療效觀察
    。中國中醫(yī)藥信息雜志 2001;8(1):59]

     【實(shí)驗(yàn)研究】

    實(shí)驗(yàn)研究表明:加味葛花解酲湯按20ml/kg體重(相當(dāng)于生藥量40g/kg)灌胃給藥40天,能明顯降低四氯化碳和乙醇所致的小鼠谷丙轉(zhuǎn)氨酶(SGPT)升高

    ,抑制肝細(xì)胞脂質(zhì)過氧化物丙二醛(MDA)的生成
    ,提高四氯化碳所致的肝糖元降低,減輕肝臟病理改變
    ,表明該方對肝損傷有防護(hù)作用
    。從而為加味葛花解酲湯應(yīng)用于臨床改善肝功能,防治肝纖維化
    ,促進(jìn)受損肝細(xì)胞再生和修復(fù)提供了一定的實(shí)驗(yàn)依據(jù)
    。[張啟華,等.加味葛花解酲湯對實(shí)驗(yàn)性肝損傷的防護(hù)作用
    。中醫(yī)藥研究 1998;14(2):30]

    本文地址:http://m.mcys1996.com/pianfang/85041.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hù)作者版權(quán)

    ,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shí)真實(shí)出處
    ,未能及時(shí)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
    ,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
    ,我們會立即處理
    ,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luò),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biāo)注錯(cuò)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quán)益
    ,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
    ,情況屬實(shí),我們會第一時(shí)間予以刪除
    ,并同時(shí)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上一篇:

    下一篇:

    相關(guān)文章
    李敬孝教授運(yùn)用枳實(shí)薤白桂枝湯醫(yī)案二則
    摘要:本文為總結(jié)歸納胸痹病辨證及治療規(guī)律
    和中解托湯
    和中解托湯處方 : 柴胡1錢
    ,干葛1錢
    ,山楂1錢,澤瀉1錢
    ,陳皮8分
    ,甘草3分,生姜
    、大棗。功能主治 : 外感之癥
    ,手足厥冷
    ,惡寒淅瀝,肢節(jié)酸疼
    ,有似陽微者
    保真湯
    保真湯《太平惠民和劑局方》卷二:保真湯處方 : 藁本(去蘆)川芎各120克 甘草(炒)60克 蒼術(shù)(洗
    ,銼
    ,麩炒)500克制法 : 上藥哎咀為粗末。功能主治 : 治四時(shí)傷寒
    ,不問陰陽二證
    黃蓍酒
    大效五丁飲子
    偏方秘方熱門文章 100+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