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法 : 上為細末
功能主治 : 暴發(fā)火眼
用法用量 : 將藥蘸水點入大眼角。
注意 : 忌刺激性食物
摘錄 : 《全國中藥成藥處方集》(大同方)
制法 : 上為極細末
功能主治 : 消炎殺菌退翳。主暴發(fā)火眼
用法用量 : 用骨簪輕蘸清水
注意 : 忌刺激性食物
摘錄 : 《全國中藥成藥處方集》(蘭州方)
目錄1拼音2英文參考3概述4宿翳的病因病機5宿翳的癥狀6宿翳的分類7宿翳對視力的影響8宿翳的診斷依據(jù)9宿翳的辨證治療 9.1內(nèi)治法 9.1.1主證9.1.2證候分析9.1.3治法9.1.4方藥治療 9.2外治法9.3針灸治療9.4埋線療法 10文獻摘要11參考資料附:1治療宿翳的方劑2治療宿翳的中成藥3古籍中的宿翳 1拼音 xiǔ yì
2英文參考 old nebula [中醫(yī)藥學名詞審定委員會.中醫(yī)藥學名詞(2004)]
old nebula [中醫(yī)藥學名詞審定委員會.中醫(yī)藥學名詞(2013)]
corneal scar [中醫(yī)藥學名詞審定委員會.中醫(yī)藥學名詞(2013)]
3概述 宿翳(old nebula;corneal scar)為病證名[1]
。見清·黃庭鏡《目經(jīng)大成》卷二。是指黑睛疾患痊愈后,結(jié)成瘢痕,表面光滑,黑睛混濁,邊緣清楚,無紅赤疼痛的表現(xiàn)[2]。凡黑睛混濁,表面光滑,邊緣清晰,無發(fā)展趨勢,不伴有赤痛流淚等癥狀者,為宿翳。如冰瑕翳、云翳、厚翳與斑脂翳等均屬此列。歷代眼科文獻,根據(jù)其翳的形狀、范圍、程度、顏色等情況命名,名目繁多,然其要者不外冰暇翳、云翳、厚翳、斑翳四種宿翳相當于西醫(yī)學之角膜瘢痕
4宿翳的病因病機 宿翳系凝脂翳
5宿翳的癥狀 黑睛病赤痛、羞明等癥消退后遺留之翳痕[1]
。宿翳表面光滑,黑睛混濁,邊緣清楚,無紅赤疼痛[2]。黑睛上有白色翳障,形狀不一,厚薄不等
,部位不定,但表面光滑,邊緣清楚,眼無赤痛。位于黑睛周邊而未遮瞳神者,視力影響較?div id="d48novz" class="flower left">6宿翳的分類 依其厚薄及透明程度不同
近代中醫(yī)眼科根據(jù)宿翳的厚薄
7宿翳對視力的影響 宿翳對視力的影響程度如何,主要看翳的部位
,大小厚薄均在其次。如翳痕雖小,但位于瞳神正前方,則障礙視力明顯;翳在黑睛邊緣,雖略大而厚,對視力也無太嚴重的影響。正如《審視瑤函·診視》所說:“翳怕光滑,星怕在瞳神”。8宿翳的診斷依據(jù) 1.多有黑睛病變或外傷史
。2.黑睛上有灰白色翳障,形狀不一
,厚薄不等,表面光滑,邊界清楚9宿翳的辨證治療 宿翳為黑睛生翳愈后遺留的瘢痕。若在新翳向宿翳轉(zhuǎn)變的時期
內(nèi)治宿翳宜細審脈癥
辨證首宜分新久,新患日淺者
9.1.2證候分析 黑睛疾患后期
9.1.3治法 退翳明目
9.1.4方藥治療 治療宿翳可用清翳湯加減
10文獻摘要
本文地址:http://m.mcys1996.com/pianfang/8562.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quán),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luò),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quán)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