酸棗仁湯治療失眠的臨床醫(yī)案
道醫(yī)
2023-06-25 02:23:31
酸棗仁湯屬于滋養(yǎng)安神類方劑
,由酸棗仁
、甘草
、知母、茯苓
、川芎組成
。具有養(yǎng)血安神
、清熱除煩之功
,主治肝血不足、虛熱內(nèi)擾證
。筆者臨床應(yīng)用酸棗仁湯治療不寐等疾病時
,體會到張仲景的經(jīng)方大多用藥較少,藥少決定了其主治有局限性,而病證常常又表現(xiàn)為錯綜復(fù)雜
,所以辨治復(fù)雜多變的病證
,若能方證相應(yīng),則能取得較為理想的效果?div id="jfovm50" class="index-wrap">,F(xiàn)將酸棗仁湯合方應(yīng)用體會介紹如下
,以期拋磚引玉。
不寐是以經(jīng)常不能獲得正常睡眠為特征的一類病證
,主要表現(xiàn)為睡眠時間
、深度不足
,輕者入睡困難
,或寐而不酣,時酣時醒
,或醒后不能再寐
,重者徹夜不寐,常影響人們的正常生活
、學習
、工作和健康。
不寐的病因病機多是由于情志所傷
,飲食失節(jié)
,勞逸失調(diào),久病體虛
,臟腑功能紊亂
,氣血失和,陰陽失調(diào)
,陰虛不能納陽
,或陽虛不得入于陰。人之寤寐
,由心神控制
,而營衛(wèi)陰陽的正常運作是保證心神調(diào)節(jié)寤寐的基礎(chǔ)。故各種因素導(dǎo)致心神不安
,神不守舍
,不能由動轉(zhuǎn)靜,皆可導(dǎo)致不寐
。病位在心
,心主神明,神安則寐
,神不安則不寐
。心與肝(膽)、脾(胃)、腎密切相關(guān)
。脾胃為后天之本
,氣血生化之源,脾胃健則水谷之精微充足
,氣血旺盛
,神得所養(yǎng)。若脾胃虛弱
,運化失職
,則氣血不足,神失所養(yǎng)
,心神不安而不寐
;肝郁化火,心神被擾
,或心虛膽怯
,神魂不安,均可致不寐
;腎陰虧虛
,水火不濟,心腎不交
,君相火旺
,心神不安則不寐。實證有火(肝火
、心火)
、痰(痰熱)、食(飲食積滯
,胃氣不和)
;虛證有血虛,心失所養(yǎng)
;本虛標實
,如陰虛火旺(心腎不交,君相火旺)
,虛火擾心
;暴受驚恐,心虛膽怯
,心神不安
。臨床常見虛多實少之證。
案.png)
酸棗仁湯合天麻鉤藤飲治高血壓并失眠
黎某
,女
,67歲
。2004年9月20日初診?div id="jpandex" class="focus-wrap mb20 cf">;颊呋几哐獕翰?年
,神經(jīng)衰弱13余年。曾服心痛定
、尼群地平等藥
,血壓一度控制,自行停藥
,未監(jiān)測血壓
。2月前頭昏頭痛加重,測血壓150/100mmHg
,服硝苯地平緩釋片
,血壓有所控制,但頭昏沉
、失眠多夢
,需服安定
,夜間才能入睡2~4小時
,故前來診治。癥見:失眠多夢
,心煩急躁
,心悸健忘,頭暈?zāi)垦?div id="m50uktp" class="box-center"> ,面紅目赤
,疲倦乏力,手足心熱
,大便干結(jié)
。舌紅、苔黃
,脈弦細
。證屬肝腎陰虛,肝陽上亢
。治宜補益肝腎
,養(yǎng)血安神。方予酸棗仁湯合天麻鉤藤飲加減
。處方:酸棗仁20g
,茯神、生石決明(先煎)
、川芎
、杜仲
、桑寄生、益母草各log
,知母
、黃芩、鉤藤(后下)
、懷牛膝
、梔子各12g,天麻
、生龍骨(先煎)
、生牡蠣(先煎)各15g,生甘草3g
。每天1劑
,水煎2次,分3次服
。守方加減服40余劑
,夜間能人睡6小時左右。隨訪1年
,血壓控制在理想范圍
,睡眠質(zhì)量尚好。
按:本例患者高血壓合并失眠
,癥見多夢
、心悸健忘、頭暈?zāi)垦?div id="4qifd00" class="flower right">
、面紅目赤
,系肝腎陰虛,肝陽上亢
;舌紅
、苔黃,脈弦細
,為陰虛內(nèi)熱之征象
。故選用酸棗仁湯合天麻鉤藤飲加減。方中酸棗仁養(yǎng)心益肝
,安神定志
;茯神助酸棗仁安神;黃芩
、知母
、梔子清熱除煩,以折亢陽
;生龍骨
、生牡蠣
、生石決明潛陽安神;川芎調(diào)肝血
、疏肝氣
;天麻、鉤藤平肝熄風
;懷牛膝
、杜仲、桑寄生補益肝腎
;益母草活血利水
;生甘草和中緩急、調(diào)和諸藥
。兩方相互為用
,故療效顯著。
酸棗仁湯合歸脾湯治失眠
聶某
,男
,40歲。2005年3月16日初診
?div id="d48novz" class="flower left">
;颊呓?年來經(jīng)常失眠,每晚需服用舒樂安定2~3片方可入睡
。近1月來
,家中事煩
,失眠愈甚
,而前來診治。癥見:失眠多夢
,頭昏頭重
,面色少華,心悸怔忡
,體倦食少
,口燥咽干。舌紅
、苔薄白
,脈弦細。證屬心脾兩虛
,陰血不足
。治宜益氣健脾,養(yǎng)血安神
。方予酸棗仁湯合歸脾湯加減
。處方:酸棗仁
、黃芪各20g,知母
、茯神
、白術(shù)、枳實各12g
,川芎
、當歸、遠志
、香附各10g
,炙甘草6g。每天1劑
,水煎2次
,分3次服。6劑
。二診:睡眠時間增加至4小時左右
,前方加夜交藤20g,合歡皮10g
,再投6劑
。三診:睡眠時間增加至5小時左右,前方去香附
,續(xù)服6劑
。后以此方加減又服30余劑,癥狀基本消除
。隨訪半年
,諸癥未有復(fù)發(fā)。
按:本例患者系心脾兩虛
,陰血不足
,故用酸棗仁湯合歸脾湯加減治療?div id="d48novz" class="flower left">
;颊咭騽诶厶^
,損傷心脾,心傷則心血日音
,耗
,神不守舍;脾傷則無以化生精微
,營血虧虛
,心神失養(yǎng)而致不寐?div id="4qifd00" class="flower right">
!毒霸廊珪げ幻隆吩疲骸盁o邪而不寐者
,必營氣之不足也
,營主血,血虛則無以養(yǎng)心
,心虛則神不守舍
。”方中自術(shù)
、炙甘草益氣健脾
;當歸、黃芪補氣生血
;遠志
、酸棗仁、茯神養(yǎng)心安神
;香附
、枳實疏肝理氣;川芎調(diào)氣行血
;知母清熱除煩
。全方相輔相成,使頑疾得愈
。3酸棗仁湯合甘麥大棗湯治抑郁癥
李某
,女,46歲
。2007年11月26日初診
。患者3年前無明顯原因出現(xiàn)心情郁悶
、憎惡他人及厭惡人生
,曾在當?shù)蒯t(yī)院診治,各項檢查均為正常
,診為抑郁癥
,服谷維素、維生素B1等效果不佳
。近半年情緒愈加難以自控,失眠多夢
,故前來診治
。癥見:失眠多夢,情緒低落
,急躁易怒
,困倦乏力,手足心熱
,胸背惡寒
,大便干結(jié)
。舌紅、少苔
,脈細數(shù)
。證屬陰血不足,心神被擾
。治宜滋陰養(yǎng)血
,養(yǎng)心安神。方予酸棗仁湯合甘麥大棗湯加味
。處方:酸棗仁20g
,白芍、知母
、柴胡
、枳實各12g,茯苓10g
,川芎9g
,淮小麥15g,大棗5枚
,生甘草5g
。每天1劑,水煎2次
,分3次服
。6劑。二診:心情略有改善
,大便通暢
,前方又服6劑。三診:睡眠增加至4小時
,手足心熱亦除
,心情愉快,續(xù)服6劑
。之后
,以前方辨證加減再服15劑,諸證悉除
。
按:本例患者失眠多夢
,情緒低落,手足心熱
,大便干結(jié)
,為陰血不足,虛熱內(nèi)擾,心肝失養(yǎng)
,神識不能自主所致
。故選用酸棗仁湯與甘麥大棗湯合方加味。方中酸棗仁益血養(yǎng)心
,安魂定志
;茯苓寧心安神;知母清熱除煩
;柴胡
、枳實疏肝解郁,調(diào)理氣機
;白芍
、大棗滋陰養(yǎng)血;川芎行氣理血
;淮小麥補益心氣
;生甘草益氣和中,調(diào)和諸藥
。諸藥合用
,共奏養(yǎng)心寧神、清心除煩之功
,故獲佳效
。
酸棗仁湯合二至丸治療肝腎陰虛之失眠
何某,男
,37歲
。2008年5月12日初診?div id="jpandex" class="focus-wrap mb20 cf">;颊呤?年
,每晚睡眠時間不足3小時,且睡前需服用舒樂安定片
,由開始之1片已增至3片
,效果仍不顯著,遂來本院就診
。癥見:人寐困難
,心煩多夢,頭暈耳鳴
,腰膝酸軟
,健忘,口苦
,遺精。舌紅
、少苔
,脈細數(shù)
。觀其脈癥,證屬肝腎陰虛
。治宜補腎養(yǎng)肝
,鎮(zhèn)靜安神。方予酸棗仁湯合二至丸加味
。處方:酸棗仁20g
,茯苓、白芍
、熟地
、女貞子、旱蓮草各15g
,夜交藤
、知母、五味子
、丹參
、柴胡、川芎各10g
,枸杞子20g
,黃柏、陳皮各9g
,甘草6g
。每日1劑,水煎2次
,分3次服
,并囑患者停服舒樂安定片,6劑
。二診:每晚已能睡3.5~4小時
,夜夢減少,守前方
,減熟地為10g
,去陳皮、五味子
,再投6劑
。三診:每晚已能睡4~5小時,夜夢已明顯減少
,去黃柏
,再投6劑,后連續(xù)服藥2周,睡眠恢復(fù)正常
,伴隨癥狀亦消失
,隨訪半年未再復(fù)發(fā)。
按:人的正常睡眠是人體陰陽協(xié)調(diào)的結(jié)果
,正如《靈樞·口問》所言“陽氣盡
,陰氣盛,則目瞑
;陰氣盡而陽氣盛
,則寤矣”?div id="4qifd00" class="flower right">
!鹅`樞·邪客》云:“陰虛故目不瞑”
。可見陰陽平衡對于人體正常睡眠十分重要
。因此
,失眠治療的目的就是調(diào)和陰陽,而酸棗仁湯合二至丸加味正是以滋補肝腎
、滋陰潛陽為主
,從而達到氣血陰陽調(diào)和、安神定志的目的
。方中酸棗仁
、川芎酸收辛散并用,以顧全肝之體陰用陽之性
;熟地
、女貞子、旱蓮草補益肝腎
;黃柏清熱瀉火
;茯苓、知母寧心滋腎并施
,還有水火既濟之功
;夜交藤、五味子
、枸杞子有養(yǎng)血滋陰
、鎮(zhèn)靜安神之功;因“久病必瘀”
,加入丹參活血祛瘀除煩
,柴胡、白芍養(yǎng)血疏肝
,調(diào)暢氣機
,使氣血調(diào)和
;陳皮使補而不滯;甘草調(diào)和諸藥
,故使陰陽和
,氣血暢
,失眠自愈
。
酸棗仁湯合黃連溫膽湯治療憂郁癥
雷某,女
,41歲
。2009年2月18日初診?div id="4qifd00" class="flower right">
;颊咭蜷L期家庭不和
,而出現(xiàn)神志恍惚,失眠
,食欲不振等癥狀
。西醫(yī)檢查后診為憂郁癥,經(jīng)西藥治療數(shù)月未瘥
,而轉(zhuǎn)來我處就診
。癥見:不寐,胸悶
,心煩
,口苦,食則欲嘔
。舌紅
、苔濁黃厚,脈弦滑數(shù)
。證屬膽胃不和
,痰火上擾。治宜清熱化痰
,安神除煩
。方予酸棗仁湯合黃連溫膽湯加味,處方:法半夏
、枳實
、竹茹、知母
、石菖蒲各10g
,茯苓15g,酸棗仁
、郁金各12g
,川芎
、遠志、陳皮各6g
,黃連
、甘草各5g。每日1劑
,水煎2次
,分3次服。5劑
。藥后諸癥減輕
。原方加減繼續(xù)治療近1個月,諸癥均除
,隨訪半年未再復(fù)發(fā)
。
按:不寐伴胸悶心煩、口苦
、食則欲嘔
,多為痰熱內(nèi)蘊,膽胃不和
,胃不和則寐不安
。用酸棗仁湯合溫膽湯功在清熱化痰,除煩安神
。方中酸棗仁性平味酸
,人心肝經(jīng),養(yǎng)肝寧心
;知母
、黃連清熱降火除煩;少佐川芎辛散疏肝
,調(diào)養(yǎng)肝血
;郁金和血行氣、解郁除煩
;法半夏
、竹茹清熱化痰;枳實
、陳皮
、茯苓理氣行氣,燥濕化痰
;遠志寧心安神
,祛痰開竅;石菖蒲開竅醒神
,寧心安神
,化濕和胃
;甘草和中緩急、調(diào)和諸藥
。二方合用
,可條達肝氣,健運脾土
,使痰火自平
,心神乃安,失眠自愈
。筆者在臨床中用于治療痰熱內(nèi)蘊之不寐者
,常獲桴鼓之效。
酸棗仁湯治療失眠
患者
,男,18歲
,1年來因攻讀失眠
,每夜入睡,時許即醒
,醒后心煩不能再入睡
,近期病情加重,徹夜不眠
,臨床診斷為神經(jīng)衰弱
,曾用西藥治療,療效不佳
?div id="jpandex" class="focus-wrap mb20 cf">?淘\:癥見頭暈,神疲健忘
,面色無華
,舌紅少津,脈細弱
,證屬肝血不足
,血不養(yǎng)心,陰虛內(nèi)熱
,宜養(yǎng)血安神
,清熱除煩。予酸棗仁湯加味:炒酸棗仁30g
,茯苓20g
,知母10g,甘草6g
,川芎6g
,桑椹20g
,生地20g,梔子10g
,淡竹葉lOg
,麥冬12g,合歡皮15g
,夜交藤30g
。水煎服.每日1劑,早晚溫服
,藥進6劑
,每夜入睡6小時,余癥俱減
,守上方繼服6劑
,病愈。
酸棗仁湯治療盜汗
患者
,女
,夜間盜汗3年余。近期加重
。每夜入睡即盜汗
,醒后汗止,被褥盡濕
,且伴有頭暈
、耳鳴、心悸
、四肢乏力
、胃納差,舌苔紅
,脈細弱
,臨床診斷自主神經(jīng)功能紊亂,證屬心肝陰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