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p id="kwqog"></sup>
<strike id="kwqog"></strike>
<kbd id="kwqog"></kbd>
<ul id="kwqog"><tbody id="kwqog"></tbody></ul><ul id="kwqog"><pre id="kwqog"></pre></ul>
  • <ul id="kwqog"><tbody id="kwqog"></tbody></ul>
  • 登錄
    首頁 >> 中醫(yī)基礎常識 >> 偏方秘方

    中醫(yī)驗方系列:尿路結石方,治虛火牙痛方等

    道醫(yī) 2023-06-25 12:41:15

    尿路結石方

    在中醫(yī)看來,尿路結石(包括腎結石

    、輸尿管結石)乃腎虛、膀胱濕熱所致,可引起氣滯血淤
    ,而出現(xiàn)腰痛、血尿、膿尿、腎積水
    、腎絞痛等表現(xiàn),在早期也可以沒有癥狀?div id="4qifd00" class="flower right">
    ,F(xiàn)將我院腎科王鋼教授治療尿路結石(結石1厘米以下)的經(jīng)驗方介紹給大家

    方藥:炒獨活3克,桑寄生12克

    ,懷牛膝
    、澤蘭、桃仁各15克
    ,澤瀉、石葦各12克
    ,制蒼術6克
    ,生苡仁、冬葵子
    、魚腦石
    、金錢草各30克,車前子20克(包煎)
    ,海金砂10克(包煎)
    ,飛滑石10克(包煎),雞內金10克

    用法:水煎服

    ,一日1劑,分2次服
    。一般服一個月為一個療程
    。服藥2個療程后,可做B超復查
    ,看結石有沒有變小

    注釋:方中以炒獨活、桑寄生來扶助腎氣

    ;以金錢草
    、海金砂、石葦
    、車前子清利濕熱
    ,而兼排石;以飛滑石
    、魚腦石
    、雞內金利竅
    、溶石、化石
    ;以冬葵子
    、澤瀉導石下行;配合生苡仁
    、制蒼術健運脾胃
    、滲濕泄?jié)幔惶胰?div id="4qifd00" class="flower right">
    、澤蘭以活血行氣
    。全方具有補益腎氣,清熱利濕
    ,通淋排石的功效
    。根據(jù)患者的臨床特點,進行適當加減
    ,用于治療各種尿路結石
    ,均有良好療效。

    (江蘇省中醫(yī)院全國中醫(yī)腎病重點學科暨醫(yī)療中心博士 周恩超)

    血康湯(自創(chuàng)方)

    營養(yǎng)性缺鐵性貧血

    ,是由于體內鐵缺乏致使血紅蛋白合成減少而引起的一種貧血,是兒科常見疾病
    ,多見于嬰幼兒,尤其是6個月至3歲的小兒
    。對這種貧血
    ,服血康湯有效。

    方藥:蒼術10克

    ,陳皮5克
    ,雞內金5克,當歸10克
    ,大棗5枚

    功效:運脾健脾,生化氣血

    主治:缺鐵性貧血

    ,頭暈乏力、食欲不振
    、面色少華
    、心悸煩躁等癥。

    用法:2歲以下

    ,2日1劑
    ;2歲以上,每日1劑,水煎分2~3次服
    ,連服一個月

    注釋:服藥時忌辛辣食物。本方除治療營養(yǎng)性缺鐵性貧血外

    ,還可作為溶血性貧血
    、再生障礙性貧血和失血性貧血的輔助治療。

    (南京中醫(yī)藥大學兒科教研室教授 郁曉維)

    治虛火牙痛方

    今年年初

    ,我五十多歲的母親牙痛
    ,使她坐臥不安。我們勸她到醫(yī)院治療
    ,她卻說“牙痛無正方”
    ,不肯到醫(yī)院治療。這時
    ,我突然想起一本書介紹的一個藥方
    ,于是抱著試一試的態(tài)度照方給母親買了二劑藥回來,每日服一劑
    ,煎水服
    ,兩天后,母親牙痛就好了
    。這個方子是:山萸肉15克、女貞子10克
    、牛膝10克
    、旱蓮草6克、五味子10克
    ,食鹽25克

    廣東省新豐縣豐郊中學 羅俊助

    點評:牙痛是很常見的一個癥狀,令人痛苦不已

    。牙痛通常是因牙齒或口腔的疾病引起
    ,這比較容易治療。但有的原因不明就不太好治了
    。中醫(yī)學一般把牙痛的病因歸為實火與虛火
    ;實火,在身體較好的人中多見
    ;虛火
    ,在身體較差或年齡較大的人中多見。上面所薦的方子
    ,對虛火牙痛有效
    。女貞子、旱蓮草補養(yǎng)肝陰,山萸肉
    、五味子控制虛火
    ,牛膝、食鹽同用
    ,將虛火向下引離口腔
    ,以減輕對牙齒的影響。該方用藥安全
    ,用量也不是很大
    ,一般不會對人產(chǎn)生不良影響。惟一要注意的是
    ,此方對一些不是虛火引起的牙痛可能無益

    清涼油治感冒鼻塞

    我常感冒。感冒后我常采用清涼油治鼻塞

    ,一般10分鐘鼻子就可通暢
    。用法是:遇到鼻塞時,立即打開清涼油蓋
    ,讓油面對著鼻孔
    ,離鼻孔半厘米左右(過遠起不了作用)。如左鼻塞
    ,就用右手食指尖堵塞右鼻孔
    ,此時深深地慢慢吸氣,用口吐氣
    ,反復吸氣吐氣10次左右即可
    。如右鼻孔塞,就用左手食指尖堵住左鼻孔
    ,方法同上
    。照上法操作,一般1次見效
    。如15分鐘后不見效
    ,可重復做1次。該方簡單可靠
    ,初感冒鼻塞者不妨一試

    江蘇無錫市陸區(qū)鎮(zhèn)尹城村漕上61號 陳來法

    點評:這位讀者所說的方法是很有創(chuàng)意和道理的。清涼油是一種治療風熱和暑濕感冒的外用中藥制劑

    ,含有樟腦
    、薄荷、丁香
    、桂皮和桉葉等揮發(fā)油
    ,氣味芳香,作用清涼,外用涂搽于太陽穴或蚊蟲叮咬處
    ,有很好的散熱止癢
    、醒腦提神的作用。而感冒鼻塞一般是傷于風熱之后的一種表現(xiàn)
    ,通過吸入清涼油
    ,部分能達到治療效果。只是要注意兩點:一是只供外用
    ,而且不能用于粘膜或破損皮膚
    ;二是只能成人使用,以免小孩不慎接觸到眼部

    另外

    ,對于感冒合并呼吸道細菌感染流膿鼻涕者,需在醫(yī)生處方下服用一些抗生素
    ,以控制感染
    ,再輔以上述治療,可能會有奇效

    (點評者:第三軍醫(yī)大學附屬大坪醫(yī)院中醫(yī)科博士 楊國漢)

    更年期綜合征方(方名清心平肝湯)

    方藥:黃連3克

    ,麥冬、白芍
    、白薇
    、丹參、棗仁各9克
    ,龍骨15克

    功效:清心、平肝

    用法:煎服湯藥每日5劑,1劑煎2次

    ,早晚溫服
    。連續(xù)服藥一個月為一個療程。

    主治:婦女更年期綜合征

    ,癥見轟熱汗出
    、心煩易怒、口干
    、失眠
    、心悸心慌等。

    療效:滿意

    (詳見張豐強等名老中醫(yī)效驗秘方精選1996年第1期)

    頭癬2方

    方1:大蒜合劑

    方藥:大蒜(以紫皮獨頭蒜最佳)

    功效:消腫、解毒、殺蟲

    炮制及用法:剝去外皮

    ,用冷水洗2~3次,置于干凈缽或器皿內搗碎成漿
    ,用消毒紗布濾去殘渣
    ,取濾液備用?div id="4qifd00" class="flower right">
    ;颊呦忍觐^
    ,用溫肥皂水洗頭,揩干后
    ,用消毒毛刷或棉球蘸大蒜液搽患處
    ,在癬區(qū)由外圍向內涂搽。早晚各1次
    。搽后最好戴上布帽
    ,以防搔抓患處。

    主治:頭皮白癬

    療效:治療35例白癬患者

    ,痊愈29例,顯效4例
    ,無效2例
    。治愈時間需45~55天。治療期間除部分患者有瘙癢感外
    ,無不良反應

    (詳見《中醫(yī)雜志》1984年第25卷11期)

    方2:雄黃膏

    方藥:雄黃5克,氧化鋅10克

    ,凡士林85克

    功效:解毒殺蟲。

    炮制及用法:調成藥膏

    ,外搽患處
    ,每天2次。

    主治:頭癬

    療效:治療105例

    ,全部基本治愈。

    附注:雄黃為含砷的結晶礦石

    ,辛溫有毒
    ,有殺蟲、解毒
    、燥濕的功效
    。雄黃能從皮膚吸收
    ,故局部應用時不能大面積涂搽及長期持續(xù)使用。另外
    ,雄黃切忌火鍛
    ,因煅燒后分解出三氧化二砷,有劇毒

    (詳見《江西中醫(yī)藥》1959年第11期)

    燒傷方(方名軍石散)

    方藥:生川軍(即生大黃

    ,編者注)30克,寒水石
    、赤石脂各15克
    ,冰片3克。

    用法:研極細末備用

    。如起水皰而未脫皮潰破者
    ,用醋或用雞蛋清調敷;脫皮潰破者
    ,用麻油或蜂蜜調敷

    功效:涼血止痛,燥濕生肌

    主治:燙火傷各型

    ,水皰已破、未破均可使用

    備注:本驗方僅適用于小面積(面積小于1%)的淺度燙傷患者

    (詳見《浙江中醫(yī)雜志》1983年第1期)

    沙眼方(方名桑葉洗液)

    方藥:桑葉、菊花

    、白礬各6克

    用法:上藥水煎取澄清液約300毫升,每日分3次洗眼

    功效:清熱散邪

    主治:沙眼各型,畏光

    、流淚
    、異物感、上穹窿部和上瞼結膜血管模糊充血
    ,乳頭增生或濾泡形成。

    (詳見李巧鳳《中西醫(yī)臨床眼科學》一書)

    小兒厭食方(方名健脾湯)

    方藥:白術

    、生谷芽
    、生麥芽、焦山楂各10克
    ,神曲9克
    ,枳實
    、陳皮各6克。

    功效:健脾和胃

    、行氣導滯

    用法:每日1劑,水煎服

    。服10劑為1個療程

    主治:厭食癥。

    加減:偏于濕重者加蒼術10克

    ;偏于胃陰不足者加生地
    、石斛各9克;病程長
    、偏于氣虛者加黨參
    、黃芪各10克。

    療效:治療小兒160例

    ,顯效98例
    ,有效52例,無效10例
    。服藥時間最短者為1周
    ,最長者為5周,平均為2.5周

    (詳見《湖南中醫(yī)雜志》1988年第3期)

    帶下癥方(方名蓮子飲)

    帶下癥是指白帶量多

    ,或色、質
    、氣味發(fā)生異常
    ,并伴有全身或局部癥狀的一種病癥。

    方藥:石蓮子20克

    ,車前子(包煎)
    、柴胡、炙甘草各10克
    ,木槿花
    、黨參各15克,升麻6克
    ,黃芪30克
    ,茯苓5克。

    功效:清熱利濕

    ,補益陽氣

    用法:水煎,分2次服

    ,每日1劑

    主治:帶下癥

    加減:兼脾虛者,加山藥30克

    ,白術12克
    ,陳皮10克;腎氣不足
    ,下元虧損者
    ,加菟絲子、肉蓯蓉各15克
    ,肉桂6克
    ,潼蒺藜12克;帶下色黃如米泔者
    ,加豬苓15克
    ,澤瀉、地骨皮各12克
    ,梔子
    、牛膝各10克,去黨參
    、黃芪

    療效:治療36例,治愈34例

    ,好轉2例

    (詳見《現(xiàn)代中醫(yī)奇效良方寶典(下)》1997年第9期)

    本文地址:http://m.mcys1996.com/pianfang/87372.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注重分享

    ,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
    ,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異議的
    ,請聯(lián)系管理員
    ,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
    ,轉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
    ,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
    ,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
    ,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上一篇:

    下一篇:

    相關文章
    李敬孝教授運用枳實薤白桂枝湯醫(yī)案二則
    摘要:本文為總結歸納胸痹病辨證及治療規(guī)律,根據(jù)《金匱要略》一書中張仲景對胸痹的論述
    川升麻揩齒散
    處方 : 川升麻半兩,白附子1分(炮裂)
    ,密陀僧1分
    ,露蜂房1分,槐枝灰半兩
    。制法 : 上為末
    ,別入生地黃汁1合,拌令勻
    加味地黃丸
    加味地黃丸《古今醫(yī)統(tǒng)》卷九十:加味地黃丸處方 : 熟地黃(煮爛
    ,搗)120克 山茱萸肉 山藥各60克 澤瀉30克 牡丹皮 白茯苓各15克 鹿茸(酥炙)牛膝各6克制法 : 上藥為末,面糊丸
    ,如黍米大
    和中解托湯
    和中解托湯處方 : 柴胡1錢,干葛1錢
    ,山楂1錢
    ,澤瀉1錢,陳皮8分
    ,甘草3分
    ,生姜、大棗
    。功能主治 : 外感之癥
    ,手足厥冷,惡寒淅瀝
    ,肢節(jié)酸疼
    ,有似陽微者;口渴欲飲
    ,舌上微苔
    健脾增力丹
    處方 : 陳皮1斤
    ,厚樸1斤
    ,蒼術1斤
    ,神曲1斤,麥芽1斤
    ,山楂1斤
    ,甘草半斤,黑豆半斤
    。制法 : 上為細末
    固衛(wèi)御風湯
    處方 : 炙黃耆9g
    ,防風9g
    ,炒白術9g,桂枝9g
    ,赤芍9g
    ,白芍9g,生姜3片
    ,大棗7枚
    。功能主治 : 調營固衛(wèi),以御風寒
    。主冷激性蕁麻疹
    。用法用量 : 日久發(fā)作不休者,加烏梅
    保真湯
    保真湯《太平惠民和劑局方》卷二:保真湯處方 : 藁本(去蘆)川芎各120克 甘草(炒)60克 蒼術(洗
    ,銼,麩炒)500克制法 : 上藥哎咀為粗末
    。功能主治 : 治四時傷寒
    黃蓍酒
    處方 : 黃蓍
    、防風
    、桂心、天麻、萆薢
    、石斛
    、虎骨(酥炙)、白芍藥
    、當歸
    、云母粉、白術
    、茵芋葉、木香
    、仙靈脾
    、甘草、川續(xù)斷
    ,各一兩
    。炮制 : 上挫,生絹袋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