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路結石方
在中醫(yī)看來,尿路結石(包括腎結石
方藥:炒獨活3克,桑寄生12克
,懷牛膝用法:水煎服
,一日1劑,分2次服。一般服一個月為一個療程。服藥2個療程后,可做B超復查,看結石有沒有變小。注釋:方中以炒獨活、桑寄生來扶助腎氣
;以金錢草、海金砂、石葦、車前子清利濕熱,而兼排石;以飛滑石、魚腦石、雞內金利竅、溶石、化石;以冬葵子、澤瀉導石下行;配合生苡仁、制蒼術健運脾胃、滲濕泄?jié)幔惶胰?div id="4qifd00" class="flower right">(江蘇省中醫(yī)院全國中醫(yī)腎病重點學科暨醫(yī)療中心博士 周恩超)
血康湯(自創(chuàng)方)
營養(yǎng)性缺鐵性貧血
,是由于體內鐵缺乏致使血紅蛋白合成減少而引起的一種貧血,是兒科常見疾病,多見于嬰幼兒,尤其是6個月至3歲的小兒方藥:蒼術10克
功效:運脾健脾,生化氣血
。主治:缺鐵性貧血
,頭暈乏力、食欲不振、面色少華、心悸煩躁等癥。用法:2歲以下
,2日1劑;2歲以上,每日1劑,水煎分2~3次服,連服一個月。注釋:服藥時忌辛辣食物。本方除治療營養(yǎng)性缺鐵性貧血外
,還可作為溶血性貧血、再生障礙性貧血和失血性貧血的輔助治療。(南京中醫(yī)藥大學兒科教研室教授 郁曉維)
治虛火牙痛方
今年年初
,我五十多歲的母親牙痛,使她坐臥不安。我們勸她到醫(yī)院治療,她卻說“牙痛無正方”,不肯到醫(yī)院治療。這時,我突然想起一本書介紹的一個藥方,于是抱著試一試的態(tài)度照方給母親買了二劑藥回來,每日服一劑,煎水服廣東省新豐縣豐郊中學 羅俊助
點評:牙痛是很常見的一個癥狀,令人痛苦不已
清涼油治感冒鼻塞
我常感冒。感冒后我常采用清涼油治鼻塞
,一般10分鐘鼻子就可通暢江蘇無錫市陸區(qū)鎮(zhèn)尹城村漕上61號 陳來法
點評:這位讀者所說的方法是很有創(chuàng)意和道理的。清涼油是一種治療風熱和暑濕感冒的外用中藥制劑
另外
(點評者:第三軍醫(yī)大學附屬大坪醫(yī)院中醫(yī)科博士 楊國漢)
更年期綜合征方(方名清心平肝湯)
方藥:黃連3克
功效:清心、平肝
用法:煎服湯藥每日5劑,1劑煎2次
主治:婦女更年期綜合征
療效:滿意
(詳見張豐強等名老中醫(yī)效驗秘方精選1996年第1期)
頭癬2方
方1:大蒜合劑
方藥:大蒜(以紫皮獨頭蒜最佳)
功效:消腫、解毒、殺蟲
炮制及用法:剝去外皮
主治:頭皮白癬
療效:治療35例白癬患者
(詳見《中醫(yī)雜志》1984年第25卷11期)
方2:雄黃膏
方藥:雄黃5克,氧化鋅10克
功效:解毒殺蟲。
炮制及用法:調成藥膏
主治:頭癬
療效:治療105例
附注:雄黃為含砷的結晶礦石
(詳見《江西中醫(yī)藥》1959年第11期)
燒傷方(方名軍石散)
方藥:生川軍(即生大黃
,編者注)30克,寒水石、赤石脂各15克,冰片3克。用法:研極細末備用
。如起水皰而未脫皮潰破者,用醋或用雞蛋清調敷;脫皮潰破者,用麻油或蜂蜜調敷。功效:涼血止痛,燥濕生肌
。主治:燙火傷各型
,水皰已破、未破均可使用。備注:本驗方僅適用于小面積(面積小于1%)的淺度燙傷患者
。(詳見《浙江中醫(yī)雜志》1983年第1期)
沙眼方(方名桑葉洗液)
方藥:桑葉、菊花
、白礬各6克。用法:上藥水煎取澄清液約300毫升,每日分3次洗眼
。功效:清熱散邪
。主治:沙眼各型,畏光
、流淚、異物感、上穹窿部和上瞼結膜血管模糊充血(詳見李巧鳳《中西醫(yī)臨床眼科學》一書)
小兒厭食方(方名健脾湯)
方藥:白術
功效:健脾和胃
、行氣導滯。用法:每日1劑,水煎服
。服10劑為1個療程。主治:厭食癥。
加減:偏于濕重者加蒼術10克
;偏于胃陰不足者加生地、石斛各9克;病程長、偏于氣虛者加黨參、黃芪各10克。療效:治療小兒160例
,顯效98例,有效52例,無效10例。服藥時間最短者為1周,最長者為5周,平均為2.5周。(詳見《湖南中醫(yī)雜志》1988年第3期)
帶下癥方(方名蓮子飲)
帶下癥是指白帶量多
,或色、質、氣味發(fā)生異常,并伴有全身或局部癥狀的一種病癥。方藥:石蓮子20克
,車前子(包煎)、柴胡、炙甘草各10克,木槿花、黨參各15克,升麻6克,黃芪30克,茯苓5克。功效:清熱利濕
用法:水煎,分2次服
主治:帶下癥
加減:兼脾虛者,加山藥30克
療效:治療36例,治愈34例
,好轉2例。(詳見《現(xiàn)代中醫(yī)奇效良方寶典(下)》1997年第9期)
本文地址:http://m.mcys1996.com/pianfang/87372.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轉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
上一篇:
張仲景方劑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