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某,男
凈龍眼肉30g 蓮子心120g 淡竹葉15g 鮮甘蔗500g
以上濃煎頻服
川貝母15g 法夏曲30g
共研末,每次1.5g
二診:4月29日
。服完2劑后,心累心悸、關(guān)節(jié)酸痛、手指震顫等消失,汗出減少。尚胸背汗出,咳喘陣發(fā),痰黏稠,夜潮熱,手足心熱,頭昏暈,不思食。治宜滋陰降火、斂汗實(shí)表。當(dāng)歸10g 黃芪30g 生地黃18g 黃連6g 黃芩10g 棗仁18g 生龍骨(先煎)18g 生牡蠣(先煎)24g 川貝母10g 陳小麥30g
4劑
。三診:5月6日
。咳喘、胸悶、氣緊大減,食增。仍頭昏盜汗,咳痰不爽北沙參24g 焦白術(shù)10g 神曲10g 砂仁(后下)6g 化紅皮10g 黃連10g 黃精12g 瓜蔞殼10g 茯苓18g 甘草3g
4劑
四診:5月13日。痰易咳出
潞黨參24g 麥門冬10g 五味子10g 焦白術(shù)10g 百合24g 知母10g 浮小麥30g
4劑
。五診:5月22日
。藥后諸癥均除,停藥4日后又復(fù)咳嗽氣促、胸悶、喉中痰哮、腹脹腸鳴。治宜降氣祛痰,健脾養(yǎng)胃。苦杏仁10g 厚樸10g 法夏10g 茯苓18g 陳皮10g 蘇子10g 焦白術(shù)10g 黨參18g 甘草3g
2劑
。六診:5月27日
。腹脹腸鳴消失,痰哮減輕,仍胸悶氣促,苔少脈虛。宜降氣補(bǔ)肺、納腎固本為治。旋覆花(包煎)10g 馬兜鈴10g 川貝母10g 紫菀10g 紫石英(先煎)18g 補(bǔ)骨脂10g 枸杞子18g 胡桃肉10g 肉蓯蓉10g 枇杷葉(去毛)10g
6劑
。七診:咳嗽大減
,痰易出,但頭昏暈,耳鳴,口干舌燥,舌無苔,脈虛弱。治宜補(bǔ)腎納氣以固根本。熟地黃24g 山藥18g 棗皮10g 丹皮6g 茯苓18g 麥門冬10g 五味子10g 生龍骨(先煎)18g 牡蠣(先煎)18g 紫石英(先煎)18g 枸杞子18g 胡桃仁10g 炒雞內(nèi)金10g
6劑。
按:本例喘證因久病反復(fù)
,已肺腎兩虛,心脾皆受其累。心陽不足,心陰不斂,故晝夜汗出淋漓,心累心悸——本文摘自《宋鷺冰60年疑難雜癥治驗(yàn)錄》一書
本文地址:http://m.mcys1996.com/pianfang/88078.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hù)作者版權(quán),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shí)真實(shí)出處,未能及時(shí)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huì)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luò),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biāo)注錯(cuò)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
上一篇:
蘇子降氣湯加減治療支氣管炎久咳傷肺
下一篇:
王士雄肺腎同治法治療陰虛痰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