酸棗仁湯
出自《金匱要略》
【組成】 酸棗仁炒 二升(15g) 甘草 一兩(3g) 知母 二兩(6g) 茯苓 二兩(6g) 芎 二兩(6g)
【用法】 上五味
,以水八升【功用】 養(yǎng)血安神
,清熱除煩。【主治】 肝血不足
,虛熱內(nèi)擾證。虛煩失眠,心悸不安,頭目眩暈,咽干口燥,舌紅,脈弦細。【方歌】 酸棗仁湯治失眠,川穹知草茯苓煎
【方解】 本方所治諸證
本方與天王補心丹均以滋陰補血,養(yǎng)心安神藥物為主
【運用】
1.辨證要點:本方是治心肝血虛而致虛煩失眠之常用方。臨床應(yīng)用以虛煩失眠
2.加減法:血虛甚而頭目眩暈重者,加當(dāng)歸
3.現(xiàn)代運用:本方常用于神經(jīng)衰弱
【附方】
甘麥大棗湯(《金匱要略》) 甘草 三兩(9g) 小麥一升 (15g) 大棗十枚(10枚) 上三味
本方與酸棗仁湯均屬滋養(yǎng)安神劑
【文獻摘要】
1. 原方主治
《金匱要略·血痹虛勞病脈證并治》:“虛勞虛煩不得眠
,酸棗仁湯主之。”2.方論選錄
羅美《古今名醫(yī)方論》卷1 :“棗仁酸平
,應(yīng)少陽木化,而治肝極者,宜收宜補,用棗仁至二升,以生心血,養(yǎng)肝血,所謂以酸收之,以酸補之是也。顧肝郁欲散,散以川芎之辛散,使輔棗仁通肝調(diào)營,所謂以辛補之。肝急欲緩,緩以甘草之甘緩,防川芎之疏肝泄氣,所謂以土葆之。然終恐勞極,則火發(fā)于腎,上行至肺,則衛(wèi)不合而仍不得眠,故以知母崇水,茯苓通陰張秉成《成方便讀》卷2:“夫肝藏魂,有相火內(nèi)寄
。煩自心生,心火動則相火隨之,于是內(nèi)火擾亂,則魂無所歸。故凡有夜臥魂夢不安之證,無不皆以治肝為主。欲藏其魂,則必先去其邪。方中以知母之清相火,茯苓之滲濕邪,川芎獨入肝家,行氣走血,流而不滯,帶引知、茯搜剔而無余。然后棗仁可斂其耗散之魂,甘草以緩其急悍之性也。雖曰虛勞,觀其治法,較之一于呆補者不同也?div id="4qifd00" class="flower right">【臨床報道】
酸棗仁湯對更年期綜合征中以失眠為主要表現(xiàn)者,有顯著療效
。張氏以本方為基礎(chǔ)方,水煎服,每日1劑,1個月為1療程,治療更年期綜合征52例。結(jié)果:治愈22例(失眠多夢【實驗研究】
臨床研究證明
本文地址:http://m.mcys1996.com/pianfang/90374.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quán),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luò),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biāo)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上一篇: 桑螵蛸散方歌方解,有哪些作用和功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