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扁豆怎么吃才祛濕,白扁豆祛濕最佳食療方
綠色飲食在行動
2023-04-26 16:02:40
白扁豆怎么吃才祛濕,白扁豆祛濕最佳食療方
從中醫(yī)食療角度來說
,白扁豆性溫味甘,歸脾胃經(jīng),具有溫補脾胃、和中化濕、解毒消暑的功效
,那么白扁豆怎么吃才祛濕呢?下面就簡單為大家介紹四種白扁豆祛濕最佳食療方。
白扁豆怎么吃才祛濕

1、白扁豆山藥粥
食材:白扁豆
、山藥、粳米
做法:所有食材處理干凈后
,放入鍋中
,加水煮至全部食材熟爛即可
。
功效:具有養(yǎng)胃護胃、助消化
、健脾益胃的作用
,適當進食能夠改善脾胃虛弱所致的消化不良、食欲不佳等癥
。
2 、白扁豆薏苡仁茶
食材:白扁豆、薏苡仁
、赤小豆
做法::所有食材處理干凈后
,放入養(yǎng)生壺中,加水煮二十分鐘即可
功效:具有健脾利濕
、排膿散結(jié)
、利尿消腫的功效,能夠加速體內(nèi)濕氣排出體外的速度
。
3 、白扁豆紅豆粥
食材:白扁豆、紅豆
、大米
做法:所有食材處理干凈后
,放入鍋中,加水煮至全部食材熟爛即可
。
功效:具有健脾除濕
、益腎滋肝、養(yǎng)肝明目的作用
。適當進食能夠緩解體內(nèi)濕氣過重所致的不適癥狀
。
4、白扁豆豬脊骨湯
食材:白扁豆
、豬脊骨
、紅棗、蓮子
、蔥姜蒜適量
做法:所有食材處理干凈后
,放入鍋中,加水煮至全部食材熟爛即可
。
功效:具有健脾祛濕
、強身健體、增強身體免疫力的作用
,對身體健康有較明顯的補益效果
。
女性必吃的6除濕食物 女性去濕氣最快的方法
5 白扁豆白扁豆是生活中常見的蔬菜,可以曬干后做成干制品食用
,也可以直接烹飪
,做成鮮食。白扁豆性微溫
、味甘
,入脾經(jīng)、胃經(jīng)
,具有健脾化濕的養(yǎng)生功效
。
推薦食譜:白扁豆山藥粥
材料:白扁豆、山藥
、大米
。
做法:
1、白扁豆洗干凈
。
2
、山藥去皮、洗凈后切成薄片
。
3
、大米用清水淘洗干凈。
4
、放在清水中浸泡2個小時
。
5、將白扁豆和大米倒入砂鍋中
。
6
、加入適量的清水。
7
、按煮粥鍵
。
8、時間到一半后放入山藥
。
9
、繼續(xù)熬煮成粥。
10
、端出放溫后食用
。
6 玉米須玉米須是一味中藥材,是采摘的禾本科植物玉蜀黍的花柱和柱頭
,在夏
、秋果實成孰時收集,除去雜質(zhì)后鮮用或曬干生用
,玉米須味甘
、淡,性平
,歸膀胱
、肝
、膽經(jīng),具有利尿消腫
、清肝利膽的功效
。
推薦食譜:玉米須泡水
材料:玉米須。
做法:
1
、玉米須用清水清洗干凈
,然后撈出瀝干水分備用。
2
、將玉米須放入干凈的茶杯中
。
3、注入適量沸水
,蓋上杯蓋
。
4、沖泡5~10分鐘
,即可飲用
。
7 女性去濕氣最快的方法沒有去濕氣最快的方法。
1
、濕氣是陰邪
,具有纏綿難愈的特點,如果濕氣重
,輕者可以用薏仁米
、陳皮、茯苓煲粥來調(diào)理
,重者可以用胃苓湯加減治療
。
2、如果以濕熱為重
,輕者可以用薏仁米
、赤小豆、茯苓煲粥來調(diào)理
,重者可以用黃連溫膽湯加減治療
。
3、對于脾虛所致的濕重
,輕者可以用山藥
、薏仁米、茯苓
、芡實煲粥來調(diào)理
,重者可以用參苓白術(shù)丸加減治療。
白扁豆的功效與作用是什么
白扁豆
,一種農(nóng)作物
,可曬干
,炒后可食用。白扁豆味甘
,性微溫
,有健脾化濕
,利尿消腫
,清肝明目等功效。白扁豆
,別名藊豆
、白藊豆、南扁豆;拉丁文名Dolicho
,lablabL.一年生纏繞草本植物扁豆的成熟種子
,一年生纏繞草本。扁豆原產(chǎn)印度
、印度尼西亞等熱帶地區(qū)
,約在漢晉間引入我國。秋
、冬二季采收成熟果實
,曬干,取出種子
,再曬干
。種子扁橢圓形或扁卵圓形,表面淡莧白色或淡黃色
,平滑
,略有光澤,一側(cè)邊緣有隆起的白色半月形種阜
。氣微
,味淡,嚼之有豆腥味
。
門 被子植物門
;綱 雙子葉植物綱
白扁豆 ,一種農(nóng)作物
,一年生纏繞草質(zhì)藤本
。莖光滑。羽狀三出復(fù)葉
,小葉3
,頂生小葉寬三角狀,側(cè)生小葉斜卵形
,托葉小
,披針形
。總狀花序腋生
,直立
,花序軸粗壯;花2至多朵;小苞片2,脫落;萼闊鐘狀
,萼齒5
,不等;花冠蝶形,白色或紫紅色
,長約2厘米
,旗瓣基部具耳。
莢果倒卵狀長橢圓形
,微彎
,扁平,長5-7厘米;種子2-5
,白色或紫黑色
,長約8毫米?div id="m50uktp" class="box-center"> ;ㄆ?-8月
,果期9-10月。成熟后呈扁橢圓形或扁卵圓形
,長約0.8-1.2cm
,寬0.6-0.9cm,厚0.4-0.7cm
。表面黃白色
,平滑而光澤,一側(cè)邊緣有半月形白色突起的種阜
,約占周徑的1/3-1/2
,剝?nèi)ズ罂梢姲枷莸姆N臍,緊接種阜一端有1珠孔
,另端有短的種脊
。質(zhì)堅硬。種皮薄脆
,內(nèi)有子葉2枚
,肥厚,黃白色
,角質(zhì)
。嚼之有豆腥氣。花期7-9月;果期9-11月
。
白扁豆喜溫暖濕潤氣候
,怕寒霜,受霜害后
,輕者影響生長
,重者死亡。苗期需潮濕
,應(yīng)注意澆水
。花期要求干旱
,空氣和土壤濕度大
,容易落花
。喜歡肥沃
、排水良好的砂質(zhì)壤上種植。
膳用價值
白扁豆
,營養(yǎng)價值較高
,礦物質(zhì)和維生素含量比大部分根莖菜和瓜菜都高,味亦鮮嫩可口
。據(jù)中國科學院衛(wèi)生研究所編的《食物成分表》:每百克白扁豆含蛋白質(zhì)2.8克
,脂肪0.2克,糖5.4克
,熱量35千卡
,粗纖維1.4克,鈣116毫克
,鐵1.5毫克
,胡蘿卜素0.32毫克,硫胺酸0.05毫克
,核黃酸0.07毫克
,尼克酸0.7毫克,抗壞血酸13毫克
。白扁豆作為滋補佳品
,夏暑又是一種清涼飲料。
藥用價值
關(guān)于白扁豆的文字記載
,最早見于南朝齊梁間陶弘景著的《名醫(yī)別錄》
。明李時珍著的《本草綱目》說:"取硬殼白扁豆,連皮炒熟
,入藥"
,"硬殼白扁豆,其子充實,白而微黃
,其氣腥香
,其性溫平,得乎中和
,脾之谷也
。人太陰氣分,通利三焦
,能化清降濁
,故專治中宮之病,消暑除濕而解毒也
。其軟殼及黑鵲色者
,其性微涼,但可供食
,亦調(diào)脾胃
。"衛(wèi)生部藥典委員會編的《中國藥典》也說:白扁豆"健脾胃,清暑濕
。用于脾胃虛弱
、暑濕泄瀉、白帶"
?div id="4qifd00" class="flower right">
?傊妆舛挂簧硎菍?div id="4qifd00" class="flower right">
,它的果實(白扁豆)
、果皮(扁豆衣)、花
、葉均可入藥
。其性味甘微溫,入脾胃二經(jīng)
,有補脾胃
,和中化濕,消暑解毒的功效
,主治脾胃虛弱
、泄瀉、嘔吐
、暑濕內(nèi)蘊
、脘腹脹痛、赤白帶下等病
,又能解酒毒
。
藥理作用
1.抗菌
、抗病毒作用 100%白扁豆煎劑用平板紙片法,對痢疾桿菌有抑制作用;對食物中毒引起的嘔吐
、急性胃腸炎等有解毒作用
。白扁豆水提物對小鼠Columbia SK病毒有抑制作用。
2.對免疫功能的影響 20%白扁豆冷鹽浸液0.3ml
,對活性E-玫瑰花結(jié)的形成有促進作用
,即增強T淋巴細胞的活性,提高細胞的免疫功能
。
3.毒性 白扁豆中含對人的紅細胞非特異性植物凝集素(phytoagglutinin)
。不溶于水的凝集素,有抗胰蛋白酶活性
,可抑制實驗動物生長
,故屬毒性成分。另含一種酶
,有非競爭性抑制胰蛋白酶的活性
,加熱亦降低其活性,于10mg/kg濃度時
,由于抑制了凝血酶(thrombin)
,可使枸櫞酸血漿的凝固時間由20s延長至60s。
祛濕氣的食物 這十二種食物祛濕最有效
體內(nèi)濕氣過重的人容易犯困
、食欲不佳、手腳冰冷
、皮膚長痘
、臉上油膩不舒服,頭發(fā)老是油油的
,伴有腸胃炎現(xiàn)象
,口腔癥狀比較明顯,舌苔白厚
。那么濕氣重要吃什么祛濕呢
。下面由
飲食文化來為你介紹12種祛濕效果非常棒的食物。
1、白扁豆
首推的就是有“長壽豆”之稱的大白扁豆
。白扁豆性微溫、味甘
,其營養(yǎng)豐富:除碳水化合物外
,每百克中含蛋白質(zhì)28克,鈣116毫克
,以及其他多種營養(yǎng)素
。它具有和胃化濕、健脾利水、止瀉等功能
,主治脾虛腹瀉
、惡心嘔吐、食欲不振
、赤白帶下等癥
。
白扁豆的補脾除濕效果極其理想,就是比較不容易熟
,可以用高壓鍋壓
,提前泡一下更容易軟爛。
2、薏米
薏米有利水消腫
、健脾去濕、舒筋除痹
、清熱排膿等功效
,為常用的利水滲濕藥。好的薏米有一種藥的味道
,沒有霉味也沒有長毛
。薏米可以和紅豆煮粥,就是單純的薏米加紅豆
,而不要加上大米
,喝水吃豆子,長期堅持就會有效果了
。再者
,可以把薏米洗凈晾干用鍋炒,鐵鍋干炒
,就像炒芝麻那樣炒好就ok了
。單獨吃薏米或者家里有粉碎機的打磨成粉可以像沖芝麻糊一樣沖著喝,比煮粥效果更勝一籌
。
3、紅豆
紅豆可以補血,亦可以除濕
。中醫(yī)角度來說
,紅豆性平、味甘酸
,有健脾利水
、清熱除濕、消腫解毒的功效
。用紅豆煮水喝
,或者加上黑豆和綠豆一起煮水
,可以很好的排出體內(nèi)的濕氣。紅豆還可以做豆沙
,做稀飯
,做甜品,但是要小心不要買到赤豆
,那種豆子屬于藥類
,吃多會中毒的,一般很容易和紅豆混淆
。
4
、玉米須葉
挑干凈的玉米須子和玉米葉子一起煮水,多煮一段時間就喝那個水即可
。但是最好不要睡前喝
,因為有利濕作用很容易因為睡覺而續(xù)集體內(nèi),導(dǎo)致濕氣沒除掉反而更加嚴重了
。秋天下玉米的時候可以多弄一些須子葉子
,曬干可以喝一年,這樣省的沒有玉米的季節(jié)弄不到
。
5
、山藥
山藥并沒有直接除濕的功效,但是山藥可以補脾
,間接的可以讓體內(nèi)濕氣排出
。山藥可以炒著吃,燉菜吃
,還可以做點心吃
,蒸熟蘸白糖也可以。山藥選擇鐵棍的比較好
,屬于藥食兩用的,對補脾效果更好一些
,而且還可以補氣
,比普通的家用山藥更好。
6
、辣椒
辣椒具有很高的營養(yǎng)價值
,富含胡蘿卜素、蛋白質(zhì)
、脂肪
、維生素C及鈣、磷
、鐵等
。除此之外
,辣椒中還含有一種叫做辣椒素的物質(zhì),能使人心跳加快
,毛孔張大
,皮膚毛細血管擴張變粗,血液流向體表
,因而全身感覺熱乎乎的
。
身體濕氣大的不妨多吃點辣椒,補充維生素c的同時還可以除濕
,一舉兩得
。最好吃不是很辣的那種,不然上火就麻煩了
,青椒或者普通的紅辣椒就好
,不要吃辣椒醬,那里邊一般加的不僅僅是辣椒
,有可能加其它的東西使辣味提升
。
7、綠豆芽
綠豆芽的營養(yǎng)價值也毫不遜色
,它不僅含有蛋白質(zhì)
、胡蘿卜素、鈣
、磷
、鐵等多種礦物質(zhì),而且還含有豐富的維生素
,特別是維生素C的含量尤其豐富
。
雖然綠豆芽、黃豆芽均性寒味甘
,但功效不同
。綠豆芽具有清熱解毒、利尿除濕的作用
。適用于飲酒過度
、濕熱郁滯、口干口渴
、小便赤熱
、便秘、目赤腫痛等患者食用
。黃豆芽具有清熱解毒
、降血壓、美肌膚的作用
。
8
、黃花菜
黃花菜是一種多年生草本植物的花蕾
,味鮮質(zhì)嫩,營養(yǎng)豐富
,含有豐富的花粉
、糖、蛋白質(zhì)
、維生素C
、鈣、脂肪
、胡蘿卜素
、氨基酸等人體所必須的養(yǎng)分,其所含的胡蘿卜素甚至超過西紅柿的幾倍
。有清熱
、利濕、利尿
、健胃消食
、明目、安神
、止血
、通乳、消腫等功能
。
9
、大頭菜
大頭菜,又稱蕪菁
、芥辣
、芥菜疙瘩,是芥菜的一個變種
,為根用芥菜
。它質(zhì)地緊密,水份少
,纖維多
,有強烈的芥辣味并稍帶苦味。
芥菜類蔬菜有清熱解毒
、抗菌消腫的作用,能抗感染和預(yù)防疾病的發(fā)生
,抑制細菌毒素的毒性
,促進傷口愈合。
中醫(yī)認為
,大頭菜性平
,味苦
、辛、甘
,入胃
、肝、腎經(jīng)
,能利尿除濕
,促進機體水、電解質(zhì)平衡
,具有開胃下氣
、祛濕解毒的作用。適于治療食積不化
、消渴
、熱毒風腫等病癥。大頭菜風味佳
,可以代糧
,也可做菜用,或鹽漬加工
。
10
、馬齒莧
馬齒莧屬一年生肉質(zhì)草本植物。因其營養(yǎng)豐富
,食療作用顯著
,食之益人,可延年益壽
,故又美其名日:“長命菜”
。中醫(yī)認為馬齒莧有清熱解毒祛濕、涼血止痢消腫的作用
。治療濕熱痢疾
、瘡瘍腫毒、濕疹皮炎
、蛇蟲傷
、崩漏、產(chǎn)后出血
、婦女赤白帶下
、痔瘡出血、乳瘡
、百日咳等癥
。對于預(yù)防腸道傳染病效果尤其好,所以秋天保健要多吃馬齒莧
。
11
、苦瓜
苦瓜氣味苦
、無毒、性寒
,入心
、肝、脾
、肺經(jīng)
,具有清熱祛暑、明目解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