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芪蒸羊肉的功效與作用,參芪蒸羊肉怎么做
飲食健康倡導
2023-06-24 21:50:34
本文關鍵詞:胃下垂

參芪蒸羊肉用到的食材
熟羊肋條肉 : 500g
水發(fā)香菇 : 1個
玉蘭片 : 3片
黨參 : 15g
黃芪 : 15g
蔥 : 適量
姜 : 適量
花椒 : 適量
精鹽 : 適量
味精 : 適量
胡椒面 : 適量
雞汁 : 適量
參芪蒸羊肉的功效與作用
溫中益氣,健脾利濕
。適用于氣血不足、脾胃虛弱
、身倦乏力、久瀉
、食少、胃下垂
、子宮下垂
、小便頻數(shù)等癥
。
參芪蒸羊肉做法
水煮黨參、黃芪兩次
,將藥液濃縮至30ml;羊肉切成6厘米長
、3厘米寬的片。在碗內將玉蘭片擺成尖朝外的三角形
;香菇里面朝上,放于當中
;羊肉整齊地碼在上面,加姜
、蔥、精鹽
、花椒、味精
、胡椒、雞汁
、參芪濃汁、清湯等
,用盤扣住,武火上籠蒸30分鐘取出
。揭出盤子,余汁倒入鍋內
,加添清湯,撇去浮沫
,澆在羊肉上。分次佐餐食用
。
清蒸羊肉具有什么藥用價值?
【材料】
羊腰窩肉1000克,蔥5克
,味精5克,精鹽2克
,香油5克,姜5克
,大料2克
,花椒2克
,雞湯500克
。
【操作】
1.羊肉切成250克左右的塊,用水洗泡干凈
,入開水鍋中煮透,撈出
,再洗凈,放入開水鍋內加鹽
、花椒、大料
、蔥、姜片煮熟
,撈出晾涼備用。
2.再將煮熟的羊肉去筋膜
,再切成薄片
,以便好切和上口好吃,然后碼成梯形
,墊入碗底,放少量蔥
、姜片
,加雞湯上籠屜蒸15分鐘
。
3.將蒸好的羊肉從蒸屜中取出
,去蔥、姜
,將蒸湯瀝入鍋內,肉扣入湯盆
,再將原湯加入調料,加味精
,淋香油,澆在羊肉上即成
。
【功效】
此菜主要是羊肉配以雞湯,鮮美可口
,蔥姜可去羊肉膻味
,雞湯和香油可使肉更加鮮香。羊肉含蛋白質
、脂肪
、維生素B1、維生素B2
、碳水化合物
、尼克酸和鈣、磷
、鐵等成分。其性味溫
、甘
。其保健功效為化滯一溫中散寒
,溫中補陽,健脾益氣
、對虛勞贏弱、陽痿早泄
、腰膝酸軟、脾胃虛寒
、寒疝、腹痛均有治療作用
。尤其老年人在冬天吃羊肉,能促進血液循環(huán)
,以增溫御寒。因此老年人冬天陽氣不足
,手足不溫
,畏寒怕冷,如果常吃羊肉補身
,會對身體保健大有好處
。羊肉在夏日或外感時應少食或忌食。
雞湯為雞肉
、雞骨熬制而成,其營養(yǎng)價值高于雞肉
。
此菜常食有溫中散寒暖下、補益氣血的功效
,老年人在冬季應列為重要食品之一,必食為宜。
冬天進補吃羊肉,如何烹調最香嫩又好吃?
冬天進補
,吃羊肉,如何烹飪最好吃
?
圖片里的這種羊肉一看就不錯,應該是清燉出來的
。
所以就說說清燉羊肉怎么做吧。
第一步準備所需要的材料
,羊楠三斤、花椒八角和處理好的果皮
、胡蘿卜、馬蹄
、甘蔗等。先將羊楠放在熱水里焯水
,焯過水的羊肉會比較的干凈點,當水的表面浮起一層泡沫后先把浮沫撇掉
,然后將羊肉撈出來,羊肉的血水一定清洗干凈
,把處理好的羊肉放到烤鍋里烤出油來為止,然后把羊肉撈起用個盤子先裝著
,把烤鍋洗干凈,經(jīng)過上面的兩步處理
,羊肉就基本上就不會有什么氣味了
。把剛才烤出來的羊油倒到油鍋里去燒紅
,然后把蒜
、姜
、處理好的果皮、紅棗香葉
、花椒和八角一起倒進去爆香。
第二步
,把剛才烤過的羊肉放進烤鍋和剛才的花椒八角等一起爆香,倒入半碗(150ml左右)白酒
,將它淋上去這樣聞著就會非常的香
,如果家里有腐乳,柱候醬
,面豉醬
,花生醬這些的話然后加上一點雞精倒入鍋里和羊肉一起燜香,沒有也沒關系
,就加一點雞精就可以了,然后蓋上鍋蓋用小火燜一會兒
,如果口味偏甜一點的話可以適量加點冰糖進去。
第三步
,接著就可以準備另一個鍋用甘蔗
,蘿卜
,馬蹄和蜜棗這些適量就行來煮湯汁
。我們將調料倒入之后就可以把剛才鍋里羊肉到進來了
。
在羊肉里添加胡蘿卜馬蹄汁這些,會讓煮出來的羊肉有清潤回甜的口感
。加入果皮還會起到下火的作用就不會因為羊肉過高的熱量而上火了
,在鍋里燉大概一個半小時就可以了。
中醫(yī)食療菜譜有哪些?
(1)炒薺菜
[原料]薺菜150克
,雞肉50克,冬筍約200克
,黃酒
、精鹽
、味精適量,清湯適量
,芝麻油少許
。
[做法]薺菜剪去根
,洗凈,放沸水中焯過
;雞肉洗凈
;冬筍剝去衣
,切去根頭
,洗一下備用
。將薺菜剁作細末;雞肉切成薄片
,上漿后備用;冬筍先對剖開
,再切成薄片
。將炒鍋放在旺火上燒熱,放菜油
,燒至七成熱,下漿好的雞片
,用筷子劃散至熟
,出鍋,瀝干油
。炒鍋中留少許底油,放入蔥段
、筍片略煸炒一下
,再放入薺菜稍煸,加黃酒
、精鹽、味精
,放清湯燒開,再放入雞片
,炒勻稍煮,再用濕淀粉勾芡
,淋上芝麻油
,即可出鍋裝盤
,佐餐食用。
[功效]健脾開胃
,消食化滯
。適宜于食欲不振
、消化不良等腸胃病患者食用
。
(2)奶油包菜
[原料]包菜500克
,牛奶150毫升
,精鹽
、味精
、水淀粉適量
。
[做法]將包菜洗凈切碎瀝水
。鍋中加水1000毫升
,用大火燒沸,放入包菜燙至變色發(fā)軟
,撈起瀝水
;炒鍋上火
,倒入牛奶燒沸
,加入精鹽
、味精
,用水淀粉勾芡
,倒入包菜
,炒勻即成
。佐餐食用
。
[功效]健脾開胃,消食化中
。適宜于消化道潰瘍者食用
。
(3)蝦仁炒韭菜
[原料]蝦仁30克
,韭菜250克,雞蛋1個
,食鹽、醬油
、菜油、淀粉
、芝麻油各適量
。
[做法]將蝦仁洗凈
,浸入水中約20分鐘發(fā)漲
,撈出瀝干;韭菜擇洗凈切段
;雞蛋磕入碗內打散,加入淀粉和麻油調成蛋糊
,倒入蝦仁拌勻。油鍋燒熱
,倒入蝦仁煸炒
,待蛋糊凝結后,放入韭菜一起煸炒至熟
,加入食鹽
、醬油,調味炒勻即成
。佐餐食用。
[功效]補腎壯陽
,下氣通腸。適宜于陽虛便秘者食用
,陰虛火旺者忌用。
(4)枸杞炒韭菜
[原料]枸杞子5克
,胡桃仁15克
,韭菜150克
,調料適量
。
[做法]將韭菜洗凈
,切段;鍋中放麻油適量燒熱后
,下枸杞
、胡桃仁煸炒
,而后下韭菜炒至熟,加入食鹽、味精炒勻即成
。佐餐食用。
[功效]溫腎助陽
。適宜于潰瘍病胃脘冷痛患者食用
。
(5)大蒜燒扁豆
[原料]大蒜5瓣
,蔥絲10克
,扁豆200克,生姜10克
,鹽1.5克
,植物油30克
,雞精適量。
[做法]大蒜切片
,扁豆洗凈切3.3厘米小段,生姜切絲
,蔥切絲均備用
。鍋上火加植物油
,入蒜片
、蔥絲
、生姜絲稍炒
,再加扁豆翻炒,加食鹽
、少許水
,蓋鍋蓋約5分鐘,再翻炒至扁豆熟
,加雞精炒勻即可出鍋。
[功效]清熱解毒
,養(yǎng)胃益腸
,助消化。適宜于胃潰瘍患者食用
。
(6)蒜泥馬齒莧
[原料]獨蒜50克
,鮮馬齒莧500克
,黑芝麻15克
,白糖15克
,精鹽
、味精
、花椒粉
、醬油、食醋各適量
。
[做法]將獨蒜搗成泥;黑芝麻炒香搗碎
;馬齒莧擇洗凈折斷,入沸水燙透裝盤
,加入蒜泥、熟芝麻
、白糖等調料,拌勻即成
。佐餐食用。
[功效]清熱解毒
,消腫止瀉
。適宜于腸炎腹瀉
、痢疾者食用。
(7)花椒煮黃豆
[原料]黃豆30克
,花椒3克
,精鹽適量
。
[做法]將黃豆和花椒分別洗凈,一起放入鍋中,加水用旺火燒沸后
,改用文火煮至豆熟爛,加精鹽調味即成
。連湯帶豆食用。
[功效]健脾寬中
,散寒止痛
,和胃止嘔
,回乳
。適宜于胃痛
、反胃嘔吐者食用,也可用于乳汁不回者
。
(8)鹽臆香椿
[原料]鮮香椿不拘量
。
[做法]將鮮香椿洗凈晾干,用少量食鹽腌漬數(shù)日
,再曬干,貯存即可
。佐餐食用
。
[功效]健脾化濕
,解毒止瀉。適宜于慢性泄瀉者食用
。
(9)炒土豆絲
[原料]土豆400克,植物油
、醬油
、蔥
、花椒、醋
、鹽各適量
。
[做法]將土豆去皮洗凈切絲,入開水鍋焯過瀝干
。油鍋用旺火燒熱
,放入花椒
、蔥花煸香
,放入土豆絲
,煸炒均勻后
,加入醬油
、鹽
、醋
,再煸炒片刻即可
。佐餐食用
。
[功效]和胃調中
,健脾益氣
。適宜于胃潰瘍、胃痛泛酸者食用
。
(10)嫩姜拌萵苣
[原料]嫩姜50克,萵苣200克
,芥菜仁150克
,精鹽
、白糖
、醬油
、香醋、味精
、香油各適量
。
[做法]將嫩姜刮去皮切絲
,水浸泡后撈出加醋腌漬30分鐘
;萵苣去皮切絲,加精鹽拌勻腌漬2小時
,取出洗凈,入沸水略焯
,控干后加入白糖、香醋
、味精腌漬;芥菜仁切長條
,入沸水焯熟,加醬油
、白糖
、味精
、香醋腌漬2小時
。將上述3味一起拌勻
,淋上香油即成
。佐餐食用
。
[功效]健胃止嘔
,化痰
。適宜于脾胃虛寒型嘔吐惡心者食用
,也可用于咳嗽痰多者?div id="d48novz" class="flower left">
;贾摊徴咭松偈?div id="d48novz" class="flower left">
。
(11)核桃仁拌芹菜
[原料]核桃仁50克
,芹菜300克
,精鹽
、味精
、香油各適量。
[做法]將芹菜洗凈切絲
,入沸水焯片刻,再用涼水沖一下
,瀝干后加入精鹽
、味精、香油
;核桃仁用沸水浸泡后剝去外皮
,再用沸水泡5分鐘后取出
,放在芹菜上,食用時拌勻即可
。佐餐食用。
[功效]補腎固精
,潤腸通便。適宜于便秘者食用
,也可用于高血壓
、高血脂病人
。
(12)姜汁菠菜
[原料]菠菜250克
,生姜25克
,食鹽2克,醬油15克
,麻油3克,味精1克
,醋1毫升,花椒油1克
。
[做法]擇去菠菜黃葉,削去須根保留紅頭
,再折成6厘米的長段
,用清水反復淘洗干凈,撈出瀝去水待用
。生姜洗凈后搗汁待用
。鍋內注入清水約1000毫升
,燒沸后倒入菠菜略焯
,約2分鐘即可撈出瀝去水
,涼涼待用
。將姜汁和其他調料拌入菠菜
,拌勻后
,即可食用。佐餐食之
。
[功效]通腸胃
,生津血。適宜于腸燥便秘者
,也可供老年便秘
、習慣性便秘者食用。
(13)山藥內金蒸蛋
[原料]雞內金30克
,淮山藥15克
,麥芽15克,茯苓15克
,山楂15克
,蓮子肉20克
,雞蛋1個
。
[做法]將諸藥共研成粉末,每次取5克
,放入燉盅里,打入雞蛋
,加白糖調勻
,入鍋隔水蒸熟,于飯后30分鐘
,1次吃下
,每日1劑
。
[功效]補脾益氣
,消食開胃
。適宜于脾胃虛弱、食積內停
、食少難消、脘腹脹滿
、嘈雜納差、呃逆
、大便溏瀉
。也可用于小兒疳積。
(14)薺菜丸子
[原料]薺菜300克
,豬五花肉150克,荸薺100克
,蝦米
、水發(fā)香菇、熟火腿各適量
。
[做法]薺菜剪去根
,洗凈,放沸水中焯過
,剁作細末
;豬五花肉用溫水洗凈,剁成末
;荸薺洗凈,削去皮
,連同蝦米
、水發(fā)香菇、熟火腿等一并剁作細末
。將薺菜末
、肉末
、荸薺末
、蝦米末、香菇末
、火腿末一并放碗內,加生姜末適量
,放入2個雞蛋,放黃酒
、精鹽、味精各適量
,充分拌和,然后搓成圓球丸子
。將炒鍋放旺火上,燒熱后放熟豬油
,燒至六成熱,將丸子逐個放入鍋中
,炸至外殼淺黃色時撈出。待油燒回至八成熱時
,再將丸子一起放回鍋中,炸至金黃色
,撈起裝盤食用
。
[功效]寬中益氣
,清補脾胃
,通利二便
。適宜于腸胃病患者食用
,尤其是便秘患者
。
(15)無花果燉瘦肉
[原料]無花果50克
,豬瘦肉100克
,精鹽
、味精適量
。
[做法]將無花果洗凈
,豬瘦肉洗凈切片
,一并放砂鍋內,加水適量
,并放鹽。用小火燉熟
,加味精調味,吃肉
,喝湯。無花果也可一并吃下
。
[功效]健脾補胃,益氣止膈
。適宜于各種腸胃病
,脾胃虛弱,病癥表現(xiàn)為食欲不振
、消化不良、反胃
、噎膈、大便溏薄
、或泄瀉者食用。
(16)棗蓉煨豬肘
[原料]豬肘1000克
,紅棗60克,豆蔻10克,冰糖180克
。
[做法]豬肘刮洗干凈,放入沸水鍋內去腥味
,撈出紅棗洗凈,豆蔻拍破
,裝入干凈的紗布袋內,扎緊袋口待用
。在砂鍋的鍋底上墊幾塊瓷瓦片,再放肘子
、清水入鍋,用武火燒沸后撇去浮沫
,加冰糖、紅棗
、紅豆蔻,燒1小時
,轉用文火煨約2小時,煨至蹄膀爛
,取出紅豆蔻不用
,起鍋裝盆即成。
[功效]補脾和胃
。適宜于潰瘍性結腸炎腹瀉后營養(yǎng)失調者
。
(17)芡實山藥蒸豬肚
[原料]豬肚1只,芡實
、淮山藥各60克
,醬油適量
。
[做法]先將豬肚用溫水洗凈
,再將芡實、淮山藥研為細末
,納入豬肚內,將豬肚入盤中
,入鍋中隔水蒸熟,取出放溫后將豬肚切成絲
,不限時候,蘸醬油食用
。
[功效]健脾養(yǎng)胃,補中助運
。適宜于脾胃虛弱、運化不健而致的消化不良者
。
(18)蔥爆瘦肉
[原料]豬瘦肉200克
,蔥100克,醬油
、白糖
、料酒、味精
、香菜段
、香油各適量。
[做法]將豬瘦肉洗凈切薄片
;蔥
、香菜切碎
。油鍋燒熱
,放入肉片煸炒
,待肉片變色時
,加入料酒
、蔥
、白糖、醬油繼續(xù)翻炒
,熟時撒入味精
、香菜,淋上香油即可
。佐餐食用。
[功效]溫中和胃
,消食理氣,通陽利水
。適宜于慢性胃炎者食用。
(19)香辣雞丁
[原料]凈雞肉300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