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關(guān)鍵詞:流行性角結(jié)膜炎

菊花黃柏茶用到的食材
黃連 : 30g(酒炒)
天花粉 : (酒炒)
菊花 : (酒炒)
川芎 : (酒炒)
薄荷葉 : (酒炒)
連翹 : 30g
黃柏 : 180g(酒炒)
茶葉 : 360g
菊花黃柏茶的功效與作用
祛風明目
、清熱瀉火
。適用于兩眼赤痛、眵多盹燥、緊澀怕光、赤眩貫睛、大便燥結(jié)等。
菊花黃柏茶做法
上藥共研為粗末,和勻(最好用濾泡紙袋包裝
,每袋6g)即成。每日3 次
,每次取末6g
,以沸水泡燜10分鐘,飲服
。
哪些茶可以清熱解毒
日常生活中常見的清熱解毒茶飲主要有白云山星群夏桑菊
。它源自于清代吳鞠通《溫病條辨》的經(jīng)典名方“桑菊飲”,主要成分為夏枯草
,桑葉
,野菊花。味道甘甜
,氣味芳香
,用于清熱解毒。
所有清熱解毒茶配方及功效如下:
1.金銀花茶
原料:金銀花5g
、綠茶3g
。
用法:將金銀花和綠茶置于茶杯中,用150ml開水沖泡5~10分鐘即可飲用
,至茶味變淡為止
。
功能:清熱,解毒
;抗菌
,增強免疫系統(tǒng)
。
用途:外感發(fā)熱
;慢性腸炎;肺炎
;扁桃體炎
;腎炎;夏季熱盛時飲用
。
2.銀花清利茶
原料:金銀花15g
、白糖10g。
用法:飲用時加入200ml開水沖泡10分鐘即可,沖飲至茶味變淡
。
功能:清熱止痢
。
用途:赤白痢、大便中挾膿血
。
來源:《惠直堂經(jīng)驗方》
。
3.金芪花茶
原料:黃芪5g、金銀花3g
、茉莉花茶3g
。
用法:用200ml開水沖泡5~10分鐘即可,沖飲至茶味變淡為止
。
功能:益氣托毒解毒
。
用途:瘡瘍腫毒的瘡口久不愈合;慢性腎炎
;慢性肝炎
。
4.金銀菊茶
原料:金銀花5g、菊花3g
、綠茶3g
、白糖10g。
用法:用200ml開水沖泡
,分二
、三次飲用。
功能:清肝解毒
。
用途:慢性肝炎
;眼部炎癥。
5.金天茶
原料:金銀花5g
、天花粉3g
、綠茶3g。
用法:用200ml開水沖泡5~10分鐘即可
,沖飲至茶味變淡為止
。
功能:清熱解毒,涼血消腫
。
用途:肝經(jīng)熱盛口苦咽干
、黃疸。
6.金銀甘茶
原料:金銀花5g
、甘草3g
、綠茶3g。
用法:用200ml開水沖泡5~10分鐘即可
。
功能:清熱涼血
,調(diào)和胃氣
。
用途:瘡瘍;熱?div id="d48novz" class="flower left">
?div id="d48novz" class="flower left">
;咽喉腫痛;肺癌
。
7.金翹茶
原料:金銀花5g
、連翹3g、綠茶5g
。
用法:用200ml開水沖泡10分鐘即可
。
功能:清熱透邪。
用途:外感發(fā)熱
;炎癥
;瘡瘍。
8.銀歸茶
原料:金銀花5g
、當歸3g
、綠茶5g。
用法:將金銀花
、當歸置于鍋內(nèi)
,用250ml水煎煮沸后,沖泡綠茶10分鐘即可
,沖飲至味淡
。也可直接沖泡飲用。
功能:清熱解毒
,活血祛瘀
。
用途:癰疽腫毒。
來源:《洞天奧旨》
。
9.金花茶
原料:金銀花10g
、茉莉花茶5g。
用法:用200ml開水沖泡10分鐘即可
,可加適量白糖
,沖飲至味淡。
功能:清熱解毒
。
用途:外感發(fā)熱
;腸炎;痢疾
;麻疹
;腮腺炎
;外傷感染
?div id="d48novz" class="flower left">
?深A(yù)防中暑、風熱感冒
。
來源:《滇南本草》
。
10.連翹玉茶
原料:連翹10g、玉竹3g
、綠茶5g
。
用法:用200ml開水沖泡10分鐘即可,沖飲至味淡
。
功能:清熱解毒
,消腫散節(jié);抗菌
。
用途:外感熱?div id="d48novz" class="flower left">
。话哒?div id="d48novz" class="flower left">
;瘡瘍
;炎癥。
來源:傳統(tǒng)藥茶方
11.翹風茶
原料:連翹5g
、防風3g
、梔子3g、甘草3g
、綠茶5g
。
用法:用200ml開水沖泡10分鐘即可,可沖泡二
、三次飲用
。
功能:清熱疏風。
用途:一切外感熱病
。
來源:《類證活人書》
。
12.連翹茶
原料:連翹20g、綠茶3g
。
用法:用250ml水煎煮沸后5分鐘泡茶即可
,頻頻飲至味淡為止。也可直接用200ml開水沖泡飲用
。
功能:解毒散結(jié)
。
用途:赤游癍毒;急性腎炎
;紫癜
。
來源:《玉樵醫(yī)令》。
13.翹英茶
原料:連翹5g
、蒲公英3g
、川貝母3g
、茉莉花茶3g
。
用法:用250ml水煎煮前三味藥至沸后5分鐘即可泡茶飲用
。
功能:清熱解毒
,散瘀消腫。
用途:乳癰乳核等乳房疾病
。
來源:《玉樵醫(yī)令》
。
14.翹瞿茶
原料:連翹5g、瞿麥3g
、甘草3g
、綠茶3g。
用法:用200ml開水沖泡5~10分鐘即可
,沖飲至味淡
。
功能:解毒消瘀。
用途:瘰疬結(jié)核不散
。
來源:《楊氏家藏方》
。
15.翹柏茶
原料:連翹5g、黃柏1g
、甘草3g
、綠茶3g。
用法:將連翹
、黃柏用250ml水煎沸后
,沖泡甘草、綠茶5分鐘后即可飲用
。也可直接沖泡飲用
。
功能:清熱消火。
用途:口舌生瘡
、口腔潰爛腫痛
。
來源:《玉樵醫(yī)令》。
16.黃芩茶
原料:黃芩6g
、綠茶3g
。
用法:將黃芩用200ml水煎沸后,沖泡綠茶5~10分鐘即可
,沖飲至味淡
。也可直接沖泡飲用。
功能:清熱燥濕
,解毒
;抗炎抗變態(tài)反應(yīng),降壓
、利尿
,利膽解痙
,鎮(zhèn)靜。
用途:熱病煩躁
;濕熱瀉痢、黃疸
;熱淋
;目赤腫痛;癰腫疔瘡
;肺炎
;肝炎;腎炎
。
17.芩竹茶
原料:黃芩5g
、竹葉5片、人參3g
。
用法:加適量白糖
,用開水沖泡5~10分鐘即可,沖飲至味淡
。
功能:清熱除煩
。
用途:小兒心熱夜啼驚啼。
來源:《圣濟總錄》
。
18.芩葶茶
原料:黃芩5g
、葶藶子3g、綠茶3g
。
用法:將黃芩
、葶藶子用250ml水煎開后,沖泡綠茶5~10分鐘即可
,沖飲至味淡
。也可直接沖泡飲用。
功能:清熱祛痰
。
用途:支氣管炎
;肺熱咳嗽、痰黃稠
。
19.芩芍茶
原料:黃芩5g
、芍藥3g、甘草3g
、大棗2枚
、茉莉花茶3g。
用法:將黃芩
、芍藥
、大棗用250ml水煎沸后
,沖泡甘草、茉莉花茶5~10分鐘即可
,沖飲至味淡
。也可直接沖泡飲用。
功能:清熱止痢
。
用途:腹痛
、下痢。
來源:《傷寒論》
。
20.黃芩清暢茶
原料:黃芩20g
、綠茶5g。
用法:黃芩水煎沸后
,沖泡綠茶
,日服三次,也可用200ml開水直接沖泡飲用
。
功能:清熱止淋
。
用途:熱淋、小便赤熱灼痛
;婦女血崩
。
來源:《千金翼方》。
21.芩芷茶
原料:黃芩5g
、白芷5g
、茉莉花茶3g。
用法:用開水沖泡10分鐘即可
,沖飲至味淡
。
功能:清熱疏風。
用途:風熱所致眉眶痛
;頭痛
。
來源:《丹溪心法》。
22.芩冬茶
原料:黃芩5g
、麥門冬茶3g
、綠茶3g。
用法:加適量蜂蜜
,用200ml開水沖泡10分鐘后即可
,沖飲至味淡。
功能:清熱生津
。
用途:產(chǎn)后傷陰津口渴不止
。
來源:《楊氏家藏方》。
23.黃連茶
原料:黃連0.5g、綠茶5g
、白糖15g
。
用法:用200ml開水沖泡5~10分鐘即可,沖飲至味淡
。
功能:瀉火解毒
,燥濕,殺蟲
;抗菌
。
用途:熱病心煩、發(fā)燒
;菌?div id="4qifd00" class="flower right">
?div id="4qifd00" class="flower right">
;咽喉腫痛
;目赤;口腔潰爛
。
24.連甘茶
原料:黃連0.5g
、甘草5g、朱砂2g
、綠茶3g
。
用法:將黃連、朱砂用250ml水煎沸后
,沖泡甘草和綠茶5~10分鐘即可
,沖飲至味淡。
功能:清心除煩
。
用途:心煩
、心熱;熱病嘔吐
。
來源:《仁齋直指方》
。
25.連心茶
原料:黃連0.5g、肉桂心3g
、茉莉花茶3g
。
用法:加適量白糖或蜂蜜,用200g開水沖泡
,沖飲至味淡
。
功能:交通心腎。
用途:心腎不交怔忡無眠
。
來源:《四科簡效方》
。
26.連夏茶
原料:黃連0.3g、半夏3g、白糖10g
。
用法:用200ml開水沖泡10分鐘后飲用
,沖飲至味淡。
功能:清熱止嘔
。
用途:熱病嘔吐
、小兒胃熱吐乳。
27.連梅茶
原料:黃連0.5g
、烏梅2枚
、綠茶3g。
用法:黃連
、烏梅二藥共煎湯
,以湯泡茶5~10分鐘即可,可加適量白糖
。也可直接沖泡
。
功能:清熱除煩止痢。
用途:心火熱盛
、心煩不寐
、口舌生瘡;痔瘡
;濕熱瀉?div id="d48novz" class="flower left">
。患甭匝装Y
。
28.連知茶
原料:黃連0.5g
、知母3g、綠茶3g
。
用法:將黃連
、知母用200ml水煎開后,沖泡綠茶即可
?div id="4qifd00" class="flower right">
?杉舆m量冰糖。
功能:清熱除濕
,養(yǎng)陰降火
。
用途:陰虛火旺所致低熱、盜汗
、咳血
、遺精;甲亢
;腎炎
;糖尿病;尿血等
。
29.黃柏茶
原料:黃柏0.5g
、綠茶3g。
用法:用200ml開水沖泡5~10分鐘即可
,沖飲至味淡
。
功能:清熱解毒,燥濕解毒
;抗菌
,降壓。
用途:熱痢
、泄瀉
;黃疸;淋濁
;痔瘡
;便血;赤白帶下
;口舌生瘡
;目赤腫痛
。
30.赤柏茶
原料:赤芍3g
、黃柏0.5g、綠茶3g
。
用法:將赤芍
、黃柏用250ml水煎沸后,沖泡綠茶5~10分鐘即可
。也可直接沖泡
,沖飲至味淡。
功能:清熱止痢
。
用途:小兒熱痢下血
。
來源:《閻氏小兒方論》。
31.蒼柏茶
原料:蒼術(shù)3g
、黃柏0.5g
、綠茶3g。
用法:將蒼術(shù)
、黃柏用250ml水煎煮沸后泡茶
。也可直接沖泡,沖飲至味淡
。
功能:清熱除濕
。
用途:濕熱所致關(guān)節(jié)疼痛;菌痢
;肝炎
。
來源:《丹溪心法》。
32.知柏茶
原料:知母3g
、黃柏0.5g
、茉莉花茶3g。
用法:將知母
、黃柏用250ml水煎沸后
,沖泡茉莉花茶5~10分鐘即可?div id="jfovm50" class="index-wrap">?煞謹?shù)次飲
。
功能:清熱除濕、養(yǎng)陰降火
。
用途:痢疾
;遺精;赤白帶下
。
33.柏砂茶
原料:黃柏0.5g
、砂仁3g、甘草3g
、紅茶3g
、白糖適量。
用法:將黃柏
、砂仁用250ml水煎沸后
,沖泡甘草、白糖
、紅茶5分鐘即可
。沖飲至味淡。
功能:清熱除濕
,和中養(yǎng)胃
。
用途:心煩、盜汗
;脾胃不適
、泛酸、嘔吐
;慢性腸炎
;胃炎。
來源:《奇效良方》
。
34.大黃茶
原料:大黃1g
、紅茶5g
、白糖10g。
用法:用200ml開水沖泡10分鐘后即可
,沖飲至味淡
。
功能:清熱瀉火;抗菌
,抗腫瘤
。
用途:實熱便秘;痢疾初起
;癰瘍腫毒
;陽黃;水腫
;淋濁
;上消化道出血;急性胰腺炎
;膽囊炎
。
35.大芍茶
原料:大黃1g、白芍3g
、綠茶3g
。
用法:用200ml開水沖泡5~10分鐘即可,沖飲至味淡
。
功能:瀉火緩急止痛
。
用途:里熱盛腹痛、泄?div id="jfovm50" class="index-wrap">?div id="jfovm50" class="index-wrap">;大小便不通
。
來源:《千金方》
。
36.大黃牡丹茶
原料:大黃1g、牡丹皮3g
、桃仁3g
、茉莉花茶3g、白糖適量
。
用法:將大黃
、牡丹皮、桃仁用300ml水煎沸5分鐘后
,沖泡茶
、糖即可。沖飲至味淡
。
功能:瀉熱解毒
,消癰排膿
。
用途:腸癰;少腹腫痞
。
來源:《金匱要略》
。
37.大黃生地茶
原料:大黃1g、生地3g
、綠茶3g
。
用法:用200ml開水沖泡5~10分鐘即可,沖飲至味淡
。
功能:清熱瀉火生津
。
用途:虛勞嘔吐;熱病津傷口煩渴
。
來源:《千金方》
。
38.大黃枳芍茶
原料:大黃1g、枳殼1g
、白芍1g
、梔子1g、黃芩1g
、綠茶6g
。
用法:用350ml水煎煮大黃、枳殼
、白芍
、梔子、黃芩至水沸后
,沖泡綠茶5~10分鐘即可
。也可直接沖泡飲用。
功能:瀉火理氣止痛
。
用途:目赤熱腫痛
;口腔潰瘍、咽喉腫痛
;腹痛便秘
。
來源:《圣濟總錄》。
39.黃石茶
原料:大黃1g
、石膏3g
、綠茶3g。
用法:用150ml開水沖泡5~10分鐘即可
,沖飲至味淡
。
功能:清熱瀉火,透邪除煩
。
用途:外感熱?div id="4qifd00" class="flower right">
?div id="m50uktp" class="box-center"> ;流感;小兒痄腮腫痛
;咽喉腫痛
。
40.大甘茶
原料:大黃1g、甘草5g
、綠茶5g
。
用法:用200ml開水沖泡5~10分鐘即可,沖飲至味淡
。
功能:清泄胃熱
,和中健胃。
用途:胃熱嘔吐
;急性腎功衰
。
41.大芷茶
原料:大黃1g、白芷3g
,綠茶3g
。
用法:用200ml開水沖泡10分鐘即可,沖飲至味淡
。
功能:清胃除積
,消腫止痛。
用途:頭面
、背部瘡瘍腫毒
;便秘;頭熱昏痛
;眉棱骨痛
;鼻淵。
42.大青葉茶
原料:大青葉5g
、茉莉花茶3g
。
用法:用開水沖泡5~10分鐘即可,沖飲至味淡
。
功能:清熱解毒
,涼血止血;抗菌
。
用途:熱病煩渴;流感
;急性傳染性肝炎
;菌痢
;黃疸
;口瘡
;癰疸腫毒;肺炎
;急性腸炎
。
43.大青甘茶
原料:大青葉5g、甘草3g
、淡豆豉3g
、茉莉花茶3g。
用法:用200ml開水沖泡5~10分鐘即可
,沖飲至味淡
。
功能:清熱解毒,透邪除煩
。
用途:熱病發(fā)斑疹
;心煩口渴。
來源:《補缺肘后方》
。
44.大青菌茶
原料:大青葉5g
、茵陳3g、秦艽3g
、天花粉3g
、綠茶6g。
用法:將大青葉
、茵陳
、秦艽、天花粉用350ml水煎煮沸后
,沖泡綠茶5~10分鐘即可
。可加適量白糖
。也可直接沖泡飲用
。
功能:清熱解毒,除濕
。
用途:黃疸
、急性傳染性肝炎。
來源:《方脈正宗》
。
45.大青地茶
原料:大青葉5g
、生地3g、綠茶3g
。
用法:用200ml開水沖泡10分鐘即可
,沖飲至味淡。
功能:清熱生津
。
用途:熱病口渴
、發(fā)燒
;小便尿血。
來源:《泉州本草》
。
46.大青升茶
原料:大青葉5g
、生地3g、升麻3g
、大黃0.5g
、綠茶6g。
用法:將綠茶置于杯中
,可添加適量白糖
,用大青葉、生地
、升麻
、大黃的煎湯300沖泡5~10分鐘即可。也可直接沖泡飲用
。
功能:清熱瀉火
,生津潤燥。
用途:咽喉腫痛
;唇腫舌爛
、口腔粘膜潰瘍;口干面熱
。
來源:《圣濟總錄》
。
47.大青芙蓉茶
原料:大青葉5g、木芙蓉葉5g
、蒲公英5g
、綠茶5g。
用法:用200ml開水沖泡10分鐘即可
,每日飲二
、三次。
功能:清熱解毒
,消炎
。
用途:淋巴腺炎;術(shù)后感染調(diào)理
。
48.板藍根茶
原料:板藍根5g
、綠茶5g。
用法:用200ml開水沖泡10分鐘即可
,沖飲至味淡
。
功能:清熱,解毒
,涼血
;抗菌抗病毒。
用途:流行性感冒
;流腦
;乙腦;咽喉腫痛
;目赤
;瘡疹;肺炎
;肝炎
。
49.板藍青葉茶
原料:板藍根5g、大青葉5g
、羌活3g
、綠茶5g。
用法:將板藍根
、大青葉
、羌活用300ml水煎沸后,沖泡綠茶5~10分鐘即可
。也可直接沖泡飲用
。
功能:清熱,抗病毒
。
用途:病毒性感冒
。
50.藍菇茶
原料:板藍根5g、山慈菇1g
、連翹3g
、甘草3g、青黛1g
、綠茶5g
。
用法:用300ml水煎煮板藍根、山慈菇
、連翹至水沸后
,沖泡甘草、青黛
、綠茶5~10分鐘即可飲用
。也可直接沖泡飲用。
功能:清熱解毒
。
用途:防治流行性腮腺炎
。
51.板茵茶
原方:板藍根5g、茵陳3g、郁金3g
、苡米3g
、綠茶5g。
用法:用250ml開水沖泡5~10分鐘即可
,沖飲至味淡
。
功能:清肝解毒。
用途:肝炎
;肝硬化
黃柏的作用與功效及禁忌
在中國
,我想大家對于草藥并不陌生,草藥它有著非常好的功效
。但是有很多的草藥大家是不知道的
,那么接下來小編為大家介紹一下黃柏這種草藥的功效作用以及禁忌,希望大家能夠在日常生活當中應(yīng)用到
。 一
、黃柏的功效:
二、黃柏的作用:
三
、黃柏的藥用禁忌:
矢車菊的功效與作用
矢車菊是屬菊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