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人早上起床時間對于全天血糖有很大的影響
,掌握好了
,血糖會相對穩(wěn)定些,所以平時要多注意作息時間的調(diào)整
。糖尿病人起床時間
,與常人會有所區(qū)別,建議早上6:00-6:30之間起床
,起床之后稍作休息,測量空腹血糖
,吃早餐
。糖尿病人過早起床
,比如5點多就起床
,多部分出現(xiàn)在50歲以上
,并且喜歡晨練的糖尿病患者
,對全天的血糖的穩(wěn)定性非常不利,并且在白天會感到身體疲乏
,引起血糖波動。不光是這些
,還對心腦尤其的大腦
,沒有任何好處
,時間長了
,還會出現(xiàn)大腦疲憊,缺氧等問題
,糖尿病患者本身容易出現(xiàn)心腦方面的問題,所以在早期方面一定要多加注意了
。培希元主食面條
,糖尿病專用主食
,控糖好
,營養(yǎng)均衡,血糖能正常
。最后在說下,晚上的睡覺時間
,建議晚上9點以后不再進食和減少飲水
,并且上床休息,最好是在晚10點進入睡眠狀態(tài)
,這樣對于第二天的起床時間也非常有利
,既不至于早上過早睡醒
,又保證了充足的睡眠時間
。最適合糖尿病吃的主食,連吃15天血糖恢復正常
,保證身體所需營養(yǎng)全方位血糖類知識分享,轉(zhuǎn)發(fā)功德無量糖尿病飲食指南糖尿病禁忌
糖尿病患者怎么才能保證餐后血糖不過7.0mmol/L?
這位朋友對于餐后血糖控制的目標想設(shè)定在7.0mmol/L以內(nèi)
,這個要求可是夠高的
。糖尿病做好血糖水平管理是最重要的一個方面之一,但合理設(shè)置血糖控制目標
,也是非常重要的一個方面
。
通常對于2型糖尿病患者
,對于病程長短不同
,年齡不同
,血糖控制的目標也各不相同。對于65歲以下的糖尿病患者
,控制血糖的目標
,在保證不發(fā)生低血糖的前提下,一般要求餐后2小時血糖能夠控制在7.8mmol/L以內(nèi)即可
,而如果是65歲以上的老年糖尿病患者,一般餐后血糖的控制范圍可根據(jù)身體情況適度放寬
,一般說來
,控制在11.0以下
,也是可以的
。
因此,如果您是年紀較輕的新發(fā)2型糖尿病患者
,比如還未超過40歲,身體各方面狀態(tài)不錯,希望通過生活調(diào)節(jié)來控制血糖
,那么設(shè)定一個較為嚴格的標準
,比如說控制餐后血糖不過7
,是完全合理的
,如果您是多年糖尿病患者
,年齡比較大
,身體情況也不那么好,需要服用多種藥物才能控制血糖達標的情況下
,想要單純通過飲食調(diào)理來控制餐后血糖7以下,這個標準設(shè)定就不那么合理
。
除了餐后血糖以外
,糖尿病患者在血糖監(jiān)測的過程中
,還需要注意定期檢查糖化血紅蛋白水平
,糖化血紅蛋白水平反映了近2~3個月以來的血糖整體控制情況,一般說來對于糖尿病患者來說
,糖化血紅蛋白的整體控制水平應(yīng)該在6.5%以內(nèi),而對于老年糖尿病患者
,可適度放寬至7.0%以內(nèi)
,而對于新發(fā)糖尿病
,年齡較輕
,身體狀況較好的糖尿病患者,則可以盡量的在避免低血糖風險的前提下
,將其控制在6.0以內(nèi)為佳。
這位朋友問怎么吃才能控制餐后血糖到7以內(nèi)
?看來應(yīng)該糖尿病情況應(yīng)該不算嚴重
,對于較為嚴重的糖尿病情況,單單靠飲食調(diào)理
,往往是難以控制好血糖水平的。
糖尿病患者的飲食調(diào)理
,主要還是控制好2個方面
,一是飲食結(jié)構(gòu),而是飲食攝入量
。
飲食結(jié)構(gòu)的控制和調(diào)整非常重要
,一般說來
,新鮮的蔬菜
,低糖的新鮮水果,五谷雜糧
,豆類,脫脂的奶類
、蛋類等都是糖尿病患者飲食可以適量多吃的飲食
,而對于高糖的飲食應(yīng)該盡量少吃,肉類則可以適量吃
,盡量選擇飽和脂肪酸較少的去皮的禽肉、魚肉等白肉食用更佳
,在烹飪方式上,也要注意盡量減少烘焙
、燒烤
,油炸、油煎等方式
,盡量減少食物營養(yǎng)流失的前提下
,減少油脂的攝入
。
除了控制好飲食結(jié)構(gòu),飲食量的攝入控制也是很重要的
,糖尿病患者到底吃多少,是一個非常個性化的問題
,比如說身材較瘦
,活動量也較大的朋友,為了避免身體的低血糖風險和能量供應(yīng)
,可以適當?shù)亩喑渣c;而如果是身材肥胖
,而本身日?div id="jfovm50" class="index-wrap">;顒恿坑州^低的朋友,則應(yīng)該更多的控制攝入
,這對于改善體重
,控制血糖
,都是重要的方面
。控制飲食攝入量
,做到吃進去的“糖”(這個糖并不是真正的糖,而是指各種來源的碳水化合物等產(chǎn)糖物質(zhì))與身體對于“糖”的利用的平衡
,才是飲食調(diào)理控制好血糖水平的基礎(chǔ)和重點
。
除了飲食上的合理調(diào)整和控制
,通過生活干預(yù)控制血糖還有一個非常重要的方面
,那就是堅持合理的運動鍛煉,合理的安排運動鍛煉
,保持用氧運動和抗阻運動結(jié)合,堅持運動
,每周運動鍛煉時間不少于4天
,這樣才能夠有助于血糖的進一步控制
,在飲食調(diào)理和運動控制的同時
,還要定期的監(jiān)測血糖水平變化,如果血糖通過嚴格生活控制能夠達標
,可以先不用服藥,但如果血糖通過嚴格自律的生活調(diào)理并不能達標
,該用藥
,還是要及時的就醫(yī)
,根據(jù)醫(yī)生給出的用藥方案
,合理用藥加強血糖控制。
糖尿病雖然是一種終身疾病
,但也是可控性的疾病,只要嚴格執(zhí)行“五駕馬車”控制好血糖
,糖尿病患者的生命是不受影響的
。
前提是血糖達標:空腹血糖7mmol/L左右,餐后2小時血糖在10mmol/L左右
,糖化血紅蛋白在7%以內(nèi)
。
每天水果總量在4兩之內(nèi)在兩餐之間吃
。選擇不易使血糖升高的水果
,像西紅柿、黃瓜(它們是蔬菜[靈光一閃])
,柚子等,盡量避免像香蕉
、紅棗及所有干果類食物
。
如果血糖控制不理想
,建議暫時不要吃水果
,不要在餐后立即吃水果。
運動應(yīng)以不感到疲勞為宜
,建議慢跑、快走
、太極拳
、游泳等運動
。為避免低血糖的發(fā)生
,最好選擇再餐后進行,并攜帶糖塊
。
戒煙限酒。長期飲酒不易控制血糖
,空腹飲酒易引起低血糖
。
體重
、腰臀圍、血壓
、空腹及餐后血糖(以上項目需要定期監(jiān)測
,做好詳細記錄
,根據(jù)結(jié)果隨時調(diào)整治療)
糖化血紅蛋白、血脂
、肝腎功能、尿微量白蛋白
、眼底檢查
、周圍神經(jīng)及外周血管檢查
、心電圖
、胸片(以上檢查需要根據(jù)病情需要,至少每3--6月檢查一次)
另外
,還需要定期接受糖尿病知識教育,做好用藥方案的記錄
,如有任何不適
,及時就診
。
糖尿病患者可以通過飲食療法控制和穩(wěn)定血糖
,關(guān)鍵的幾點是要注意飲食低脂、低升糖
、低熱量、低淀粉
、低鹽
、低油
、高膳食纖維
,以及飲食結(jié)構(gòu)的多樣化,多組合
。
糖尿病是一種慢性疾病,目前還沒有根治療法
,不能完全治愈
。飲食療法是重要的治療手段
。
推薦幾種適宜糖尿病患者的主食做法:1
、最簡單且營養(yǎng)的是藜麥飯,煮15 20分鐘后
,濾掉湯水
,湯水可以在餐前喝,增加飽腹感
,減少進食量
。
2、藜麥和大米小米一起燜飯
,少放大米。 煮出來的三米飯
,色澤好看
,口感美味,營養(yǎng)豐富
。
3
、黑豆燕麥飯或黑豆燕麥粥
,黑豆和燕麥均需提前浸泡
,煮粥那樣煮就可以。進食量應(yīng)該不會多
,可以一次多煮點,放冰箱里
,下次直接熱一下吃
。
4
、也可以單獨吃燕麥仁
,我們一般用燕麥仁來煮湯,如燕麥仁排骨酸湯
,味道很好,湯菜都有
。血糖高的話一次少吃點
。
5
、黑米飯對控制血糖也不錯
,不過吃過幾次,口感不太好就不再吃了
。
6、全麥粉和雜糧面摻一起做饅頭
,口感很好
。
7
、買好品質(zhì)的整粒燕麥
,自己把燕麥壓成厚片,用搟面杖就可以搟開
。和大米小米或藜麥一起燜飯。
日常飲食要均衡多樣
,各種能吃的食材摻雜在一起搭配著吃
,調(diào)換著吃
,粗細搭配
,米面互換,避免飲食單一
。
感謝小助手邀請。
控到7mmol/L還真是難
,即使是普通人餐后血糖也可以直接升到10以上
,血糖不可能在短時間內(nèi)就降下來
,胰島素的作用也是需要時間的
,一般我們測的不是餐后瞬時的血糖,而是餐后1小時
,或餐后兩小時這兩個指標,如果餐后1小時正常來說最好在11mmol/L以下
,餐后兩小時基本能恢復到7.8mmol/L也就是不錯的狀態(tài)
。7mmol/l以下那已經(jīng)算是臨近空腹饑餓狀態(tài)下可測到的數(shù)值
。當然的確也有餐后1~2小時血糖控制不好的糖友
,糖尿病患者最頭疼的莫過于餐后1小時~2小時血糖總控制不穩(wěn)定,一餐過后隔很長時間都覺得身體不對勁兒
,測個血糖還依然維持在13左右
,首先餐后血糖的情況因人而異
,如果是年事較高的糖友血糖都會有些偏高
,如果餐后兩小時能控在10mmol/l左右都是能接受的。
如果糖友還想要改善自己的餐后血糖,那么就要注意自己的飲食情況
,每一餐最好以清淡飲食為主,烹飪方式清淡
,避開油炸
、爆炒、紅燒等料理習慣
,少吃一些麻辣燙、火鍋
、燒烤形式的食物
,多在家就餐
,避免總是下館子和點外賣的習慣
,外面的食物為了迎合大家的口味,一般會添加較重的調(diào)料
,也搞不好其中加了很多蔗糖、油脂等成分
,對血糖就會有較大影響
;每頓吃個七分飽即可
,暴飲暴食也可能造成高血糖的情況
。主食的選擇上,我們盡量避開“細糧”
,細糧其實就是指加工程度較高,麥麩成分損失大量的主食類食物
,如我們常吃的白米飯
、白面條、精白小麥粉做成的包子
、饅頭等,由于它們的加工損失了較多膳食纖維
,因此消化吸收速度較快
,很容易引起血糖飆升的情況
。主食我們可以“粗細結(jié)合”
,在細糧中添加一些粗糧
,例如雜豆
、薯類食物
、堅果類也是可以的,它們能補充損失的膳食纖維
,有助延緩食物消化速度
,幫助我們平穩(wěn)餐后血糖
。
可多增加蔬菜類、全谷物類食物的攝入量
,它們都是富含膳食纖維的食物,不僅能提供豐富營養(yǎng)
,而且有助延緩血糖上升速度
。除了避免添加了精制糖的食物
,含淀粉/碳水化合物較多的食物也應(yīng)當注意
,例如薯類食物,水果類
,這些應(yīng)當控量食用,如果菜肴中有富含淀粉的食物
,如蓮藕
、土豆、年糕
、面條、山藥等等
,應(yīng)當適當減少主食的攝入量
;水果最好不要在餐后食用
,選擇兩餐之間肚子餓的時候或運動后來吃會是更好的選擇
。除了含糖食物,糖友還應(yīng)當注意控制高油高脂食物的攝入
,入肉類的攝入適量,每日推薦45~70g
,避免過多吃五花肉
、肥肉,動物內(nèi)臟等食物
,高膽固醇
、高脂食物的過多攝入可能造成胰島素抵抗,同樣是不利糖友控制血糖的
。餐后散步是個好習慣,特別是晚餐過后
,血糖最容易飆升
,而平穩(wěn)速度較慢,我們可以散步40min~1小時
,對平穩(wěn)血糖是十分有利的。
糖尿病患者應(yīng)控制血糖水平
,以減少今后并發(fā)癥的發(fā)生
,不同人群血糖控制水平有所差異
,當然
,整體來看,
我們建議糖尿病患者空腹血糖應(yīng)控制在7.0mmol/L以內(nèi),餐后兩小時血糖應(yīng)控制在10.0mmol/L以內(nèi)
,糖化血紅蛋白應(yīng)控制在7.0%以內(nèi)
,對于中青年人群
,應(yīng)更嚴格一些,而對于預(yù)期壽命較短者或高齡老人
,可適當放寬目標。
有人問
,糖尿病患者應(yīng)該做怎樣才能保證自己餐后血糖不超過7.0mmol/L
?餐后不超過7.0mmol/L的血糖水平
,可以說已經(jīng)達到正常血糖范圍
,因為正常人餐后兩小時血糖在4.4 7.8mmol/L,超過11.1mmol/L
,即應(yīng)考慮糖尿病。 雖然說7.0mmol/L的血糖水平是很好的血糖范圍
,但對于糖尿病患者來說
,不一定都要達到這一范圍,治療目標還需個體化
,當然
,如果想達到這個范圍,前提是大家必須堅持規(guī)范化治療
。
糖尿病是我國最常見的慢性疾病之一
,患病人數(shù)眾多,并趨于年輕化
,由于血糖水平持續(xù)性升高,目前尚缺乏有效根治辦法
,如果不進行規(guī)范化治療
,病情常常會很快進展
,進而出現(xiàn)一系列并發(fā)癥的發(fā)生
,嚴重時甚至可導致死亡
,大家必須引起重視
。 對于糖尿病的治療,目前推薦“五駕馬車”的治療方案
,應(yīng)包括教育、飲食
、運動
、藥物和監(jiān)測,缺一不可
,治療需個體化,長期堅持
。
糖尿病不是絕癥
,但也絕對不是不經(jīng)治療就可以控制的疾病
,只要我們正規(guī)治療
,都能很好的控制病情 ,大家應(yīng)從日常生活中做起
,做到合理飲食,三餐要定時定量
,嚴格限制每日總熱量
,少吃高升糖指數(shù)食物,如稀飯
、糖果
、飲料、巧克力等
。糖尿病患者要堅持規(guī)律運動,運動以有氧運動為主
,講求循序漸進
,推薦進食一小時后開始
,避免空腹運動
,也要避免服藥后立即運動,以免誘發(fā)低血糖發(fā)生
。糖尿病患者要堅持規(guī)律服藥,藥物要個體化
,必要時可使用胰島素替代治療
。我們在正規(guī)治療的同時,也要注意監(jiān)測血糖水平變化和定期復查
,并在醫(yī)生指導下調(diào)整治療方案。
糖尿病患者通常餐后血糖要求控制在4.4~10mmol/L
,對于年紀比較小
,并且身體狀況比較好的人呢
,才鼓勵餐后2小時血糖控制到小于7mmol/L
。所以,首先要看您的年紀和身體狀況
,如果是年紀比較大,超過65歲
,并發(fā)癥又比較多
,血糖控制得過低,可能引發(fā)低血糖
,而老人對低血糖的感知能力比較差,容易發(fā)生危險
。
合理飲食確實能夠讓血糖好很多
,當然要首選膳食纖維比較多的食物,綠葉蔬菜占一半左右
,適量的蛋白質(zhì)(魚
、豆腐)和必須的脂肪(植物油、堅果等)
,然后是粗糧
,占到主食的1/3
,這些都能讓血糖比以往好很多
。
單如果只是為了血糖更好而餓著,或者偏食低熱量
、低營養(yǎng)的食物,那是不鼓勵的
,長期下來
,會損失更多的 健康 。
還有些糖尿病病友的血糖確實通過 健康 飲食已經(jīng)不能達標了
,需要結(jié)合運動、二甲雙胍等藥物才能幫血糖達標
,這時,不要排斥藥物
。生活方式已經(jīng)做到位了,血糖還不達標
,就要借助一些藥物
,各種方法綜合下來,血糖維持正常和穩(wěn)定最重要
。
總之
,放松心態(tài)
,在 健康 飲食的基礎(chǔ)上
,合理運動、適當用藥
,不要過于追求血糖是多少,因為焦慮反而會升高你的血糖
。
我是徐徐講糖
,祝您更加 健康 !
如果你說的是餐后血糖控制在7.0以內(nèi)
,這個要求狠高
,那么你要做的是1、把空腹血糖控制在5.5以內(nèi)
,2、每餐米面不超過50克
,填飽肚子靠蔬菜和肉類
,油脂還不能多
。3
、餐后有氧運動不小于半小時,以慢跑為宜
,如果不達標那就加長運動時間,同時做一些阻力鍛煉
。
首先嘞
,餐后7是指峰值還是餐后兩小時?這兩個還是有很大差別的
!
然后找到是誰跟您講的餐后不能過7,跟他battle
。
第三
,很在意的話買個動態(tài)血糖儀,現(xiàn)在有很多大品牌
,先花兩周時間,看看自己的日常飲食造成的血糖波動有多大
。
第四
,如果波動大,可以參考一下調(diào)整方式:每餐保證綠葉菜
,一般盛菜的盤子半盤先吃完。再吃瘦肉和主食
,主食不超過一個拳頭
,瘦肉大約一副撲克牌大小
。吃完半個小時
,不要坐下
,出去走走。
糖尿病患者要保證餐后血糖不超過7.0mmol/L,這里需要說明的誤區(qū):糖尿病患者降血糖,要根據(jù)身體的狀況進行循序漸進的進行調(diào)整血糖,不是降得越快越好
、也不是降得越低越好。
已經(jīng)是糖尿病確診患者說明空腹血糖:>=7.0mmol/L
,餐后2小時或隨機血糖>=11.1mmol/L
,要保證餐后血糖不超過7.0mmol/L
,會出現(xiàn)兩個問題:
1
、血糖降得過快:由于體內(nèi)胰島素絕對或相對不足,能量不能很好地被利用
,體內(nèi)細胞處于饑餓狀態(tài)而致多食,患者饑餓難忍后又加重高血糖
,加劇多尿
、多飲
、體重下降
,勞動力銳減、精神不振
。血糖降得過快,會加重這些癥狀的產(chǎn)生
,加大對身體的傷害。
2
、血糖降得過低:
低血糖典型癥狀為:出冷汗、乏力、饑餓感
、頭暈、心悸
、心跳快、手顫抖
、手足和嘴唇麻木或刺痛
、視力模糊
、面色蒼白
、四肢冷
、血壓下降、昏睡
、神志不清甚至昏迷。若未發(fā)現(xiàn)
,后果很嚴重
。
不管有沒有合并其他基礎(chǔ)性疾病
,降血糖都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
。胰島素問題是一個貫穿終生的問題。我們只有遵循疾病的規(guī)律
,才能更好的解決疾病帶來的痛苦和問題
。
對于 健康 人來說,餐后2小時血糖的正常值應(yīng)該在7.8mmol/L以下
,一般把餐后2小時血糖8.5的水平,稱之為糖耐量異常
,將餐后2小時血糖達到11.1以上
,可以初步診斷為糖尿病問題。
糖尿病患者怎么才能保證餐后血糖不過7.0mmol/L
? 飲食對于餐后血糖的影響較大,所以
,科學的飲食對于保證餐后血糖的穩(wěn)定有重要作用
,具體措施有以下幾種:
1. 吃飯定時定量,不暴飲暴食
長期暴飲暴食
,飲食不規(guī)律是導致血糖波動的重要因素。很多年輕人喜歡吃飯時由著自己的性子來
,餓了就多吃點,這樣就會造成血糖的不穩(wěn)定,增加了患糖尿病的概率
。
2.先吃菜后吃飯
很多人喜歡先吃主食
,再吃菜
,主食一般是由精制面粉制作而成
,升糖速率快,不建議糖尿病患者開始吃大量主食
。最好先喝點湯,然后在就餐之前先吃點綠葉蔬菜
,再吃飯
,養(yǎng)成這樣的飲食習慣,血糖更容易被控制
。
3.餐后半小時稍微運動一下
不少年輕人吃完飯后習慣葛優(yōu)躺,也沒有平時堅持運動的習慣
。人們常說飯后百步走
,活到九十九
。飯后稍微運動一下有助于血糖的利用
。餐后運動不建議劇烈運動,還是建議以舒緩運動為主
,比如拉伸、散步
、騎行等
。
4.服用降糖藥
如果平時改善生活方式仍然控制不好血糖,建議服用降糖藥
。常見的降糖藥包括阿卡波糖、伏格列波糖等
。α-糖苷酶抑制劑可通過延緩患者腸道對碳水化合物的吸收來降低其餐后高血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