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冬季正式到來,宜吃溫性補腎的水果
中醫(yī)認為
,桔子具有潤肺、止咳、化痰、健脾、順氣、止渴的藥效。尤其是老年人、急慢性支氣管炎以及心血管病患者,是食用的上乘果品。橘子肉、皮、絡(luò)、核、葉,可謂都是中藥一個桔子五味藥
陳皮
橘子干燥成熟的外皮
采收陳皮時,去其白內(nèi)皮后的紅色外皮叫橘紅
,去紅外皮后的白色內(nèi)皮叫橘白,臨床也專用,二者功效同陳皮,但前者側(cè)重燥濕化痰,后者則長于和胃化濕。建議大家購買新會陳皮:陳皮泡水喝的功效和禁忌如何
?但陳皮可以天天泡水喝嗎?青皮
橘子未成熟果實之外皮或幼果,色青而名之
。其性溫味苦辛,具疏肝破氣,散結(jié)消痰之功,力較陳皮而強,常用于肝郁氣滯所致的胸脅脹滿、胃脘脹悶、疝氣、食積、乳房作脹或結(jié)塊、癥瘕等癥。橘肉
味甘酸性涼
,具開胃理氣、止咳潤肺橘絡(luò)
橘皮內(nèi)層的網(wǎng)狀筋絡(luò)
橘核
橘子的果核(種子)
,性微溫味苦平,功專理氣散結(jié)止痛,對睪丸脹痛、疝氣疼痛、乳房結(jié)塊脹痛、腰痛等有良效。陳皮健脾化痰
橘子每年10至12月果實成熟時
,摘下果實,剝?nèi)」?div id="d48novz" class="flower left">陳皮性其性溫味辛苦
,歸脾、肺經(jīng)?div id="d48novz" class="flower left">《藥性論》:”治胸膈間氣
陳皮具有通氣健脾、燥濕化痰
臨床應(yīng)用
《本草匯言》:“味辛善散
1、用于胸腹脹滿等癥
橘皮辛散通溫
2、用于濕阻中焦 橘皮苦溫燥濕而能健脾行氣 中醫(yī)的“陳皮半夏湯”、“二陳湯”是主要靠陳皮治病的 陳皮禁忌人群:陰津虧損 陳皮水防過敏 冬春季是過敏性疾病的高發(fā)季節(jié) 過敏性鼻炎患者在過敏的高發(fā)季節(jié) 需要注意 3、如何自制陳皮 自制陳皮需要先煮再晾 要得到放心的陳皮 然后在適量的堿水(在500毫升清水中加入食用堿5至10克配制成)中浸泡5至15分鐘 再用清水沖洗3次左右。必要時可加入果蔬洗劑之類的清洗劑 青皮疏肝破氣 青皮橘子未成熟果實之外皮或幼果 《本草匯言》:青橘皮 臨床應(yīng)用 1、用于治療胸脅脹疼 如屬肝胃不和引起者(例如慢性肝炎時的肝區(qū)痛) 2、用于治療消化不良 有胃脘痞滿、食積不化者尤其適用 3、用于治療乳痛、乳房結(jié)核 可用青皮配銀花 使用注意:氣虛及汗多者不宜多用。 青皮與陳皮比較 4、橘紅、橘白功效不同 采收陳皮時,去其白內(nèi)皮后的紅色外皮叫橘紅 橘肉開胃理氣 橘肉味甘酸 橘肉與山楂同作橘子山楂飲 制作時先取橘肉榨汁 橘絡(luò)化痰止咳 橘瓤外白色的網(wǎng)狀筋絡(luò)就是“橘絡(luò)” 它具有通絡(luò)化痰 臨床應(yīng)用 《綱目拾遺》:通經(jīng)絡(luò)滯氣、脈脹 1 2 氣逆痰喘橘絡(luò)、陳皮 胸痞氣逆橘絡(luò) 用法用量:煎劑:3~30克(膏同) 橘絡(luò)的食療方法 1、治肋間神經(jīng)痛 橘絡(luò) 2 每天15克橘核(壓碎更好)加上1~3克橘絡(luò)(約10來個橘核,兩三只橘子的橘絡(luò)) 3 材料:橘絡(luò)3克,生姜6克 做法:取橘絡(luò)、生姜 功效:俗話說,“不通則痛” 4 原料:橘絡(luò)15克,紅花6克 功效:化瘀 做法: (1)將豬蹄筋用溫水發(fā)脹 橘核散結(jié)止痛 橘核是橘子的果核(種子),性微溫味苦平 橘核的炮制 橘核:篩去灰屑 鹽橘核:取凈橘核,用鹽水拌勻 《綱目》:凡用橘核 臨床應(yīng)用 《日華子本草》:”治腰痛 治療急性乳腺炎 用法:將橘子仁碾成細末,以25%酒精或一般甜酒 嚴重病例可另用橘子仁1兩 對已有明顯膿腫形成的病例 橘核的食療方法 玉米絲瓜絡(luò)羹 主治:乳腺囊性增生 三橘酒 功效:開郁散結(jié)通絡(luò)消腫 橘核益母草烏豆糖水 主治:單純性下肢靜脈曲張 橘葉化痰散結(jié) 橘葉味苦辛 《本草匯言》橘葉的功效:橘葉 臨床應(yīng)用 《本草經(jīng)疏》橘葉的功效:橘葉,古今方書不載 朱震亨:橘葉的功效:導(dǎo)胸膈逆氣 《滇南本草》橘葉的功效:行氣消痰,降肝氣 ①治咳嗽:橘子葉(著蜜于背上 用法用量 內(nèi)服:煎湯,6-15g 吃橘子注意事項 橘子性溫,多吃易上火 1 據(jù)研究 2 橘子好處雖多,但宜常吃 3
《日華子本草》:治渴及吐酒
《本草求原》:通經(jīng)絡(luò),舒氣
《四川中藥志》:化痰通絡(luò)
(2)將豬蹄筋
《綱目》:”治小腸疝氣及陰核腫痛
《本草備要》:”行肝氣
《醫(yī)林纂要》:”潤腎
原料:玉米100克,絲瓜絡(luò)50克
制法:玉米、絲瓜絡(luò)、桔核,加水熬l小時,起鍋前加入蛋花、水淀粉、冰糖,調(diào)勻服用。
食用提示:每周兩次。
功效作用:對乳腺囊性增生具有輔助功效。
主治:乳癌乳房結(jié)核乳房腫塊
原料:青橘葉
制法:將前3味切碎,置容器中,加入黃酒和水250mL
用法:口服
功效作用:開郁散結(jié)
原料:橘核15g,益母草30g
用法:加水3碗煎至l碗,加紅糖適量調(diào)味服食。
功效作用:適用于單純性下肢靜脈曲張。
②治肺癰:綠橘葉(洗),搗絞汁一盞服之,吐出膿血愈。(《經(jīng)驗良方》)
③治傷寒胸膈痞滿:橘葉搗爛和面熨。(《本經(jīng)逢原》)
④治疝氣:橘子葉十個,荔枝核五個(焙)。水煎服
⑤治水腫:鮮橘葉一大握
⑥治氣痛
⑦殺蛔蟲
外用:適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