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注音 : Chì Tónɡ Xiè
別名 : 熱銅末(《圣惠方》),銅末(《朝野僉載》),銅落、銅花、銅粉 出處 : 《唐本草》 來源 : 為煅銅時打落的銅屑。 化學成分 : 主要成分為金屬銅 性味 : 《日華子本草》:"味苦 功能主治 : 治筋骨折傷 用法用量 : 內(nèi)服:醋煎、淬酒或研細末酒沖。外用:調(diào)涂或煎水洗 復方 : ①治跌撲折損筋骨:赤銅末 制法 : 綱目》:"赤銅眉,即打銅落下屑也。或以紅銅火煅水淬,亦自落下,以水淘凈,用好酒入砂鍋內(nèi)炒見火星,取研末用。" 摘錄 : 《中藥大辭典》 拼音注音 : Chì Tónɡ Xiè 別名 : 銅屑、熟銅末、銅末、銅落、銅花、銅粉、銅砂、紅銅末 英文名 : Red Coppe, Copper chippings(have fallen on the ground when forge copper) 出處 : 出自《唐本草》。 來源 : 藥材基源:為煅銅時打落的銅屑。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Copper chippings 性狀 : 性狀鑒別 本品呈小片狀或細條狀 化學成分 : 主要成分為金屬銅 炮制 : 以紅銅火煅水淬,屑自落下,以水淘凈,用好酒入砂鍋內(nèi)炒見火星,取研末用。 鑒別 : (1)取本品少量,加硝酸溶解,產(chǎn)和褐色氧化氮氣體,溶液顯綠色。以鐵浸入此溶液中,其表面即鍍上一層銅。(檢查銅鹽)(2)取上述溶液加氨試液,即變?yōu)樯钏{色。(檢查銅鹽) 歸經(jīng) : 心;肝;腎;胃經(jīng) 性味 : 苦;平;微毒 注意 : 不可久服。 功能主治 : 接骨散瘀。主筋骨折傷;瘀血腫痛;外傷出血;爛弦風眼;狐臭 用法用量 : 內(nèi)服:醋煎,或淬酒或研細末酒沖。外用:調(diào)涂,或煎水洗。 各家論述 : 1.《唐本草》:赤銅屑以酢和如麥飯,袋盛,先刺腋下脈,去血封之,攻腋臭。又熬使極熱 摘錄 : 《中華本草》《中藥大辭典》 本文地址:http://m.mcys1996.com/zhongyaocai/10779.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上一篇:
赤車使者根
下一篇:
赤鏈蛇
《中華本草》《中藥大辭典》:赤銅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