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澀
;平,D,中藥,大葉子" />
    • <ul id="s6iya"><pre id="s6iya"></pre></ul>
    • <kbd id="s6iya"><pre id="s6iya"></pre></kbd>
    • 登錄
      首頁(yè) >> 中醫(yī)基礎(chǔ)常識(shí) >> 中藥材

      大葉子

      中醫(yī)世家 2023-05-01 11:21:59

      拼音注音 : Dà Yè Zi

      別名 : 山荷葉

      、佛爺傘。

      英文名 : Common Astilboides

      出處 : 始載于《中國(guó)種子植物科屬辭典》

      來(lái)源 : 藥材基源:為虎耳草科植物大葉子的根莖和全草。拉丁植物動(dòng)物礦物名:Astilboides tabularis(Hemsl.)Engl.[Saxifraga tabularis Hemsl.

      ;Rodgersia tabularis Kom.]采收和儲(chǔ)藏:秋季采挖,洗凈
      ,切段,曬干

      生境分布 : 生態(tài)環(huán)境:生于山林山坡林下山谷溝邊。資源分布:分布于吉林

      、遼寧等地

      原形態(tài) : 大葉子 多年生草本

      ,高1-1.5m
      。根莖粗壯
      ,暗褐色
      ,長(zhǎng)達(dá)35cm
      ,節(jié)上生不定根
      。莖不分枝,下部流生短硬腺毛
      。基生葉單一
      ,盾狀著生
      ;葉柄長(zhǎng)30-60cm
      ,基部擴(kuò)大成鞘狀
      ,抱莖,被刺狀硬腺毛
      ;葉片近圓形或卵圓形,直徑18-60(-100)cm
      ,掌狀淺裂,寬卵形
      ,先端急尖或短漸尖
      ,常再淺裂
      ,邊緣具不規(guī)則重鋸齒
      ,兩面被短硬毛
      ;莖生葉較小
      ,掌狀3-5淺裂
      ,基部楔形或截形
      。圓錐花序頂生
      ,長(zhǎng)15-20cm
      ;花小
      ,白色或微帶紫色
      ;萼片4-5
      ,卵形
      ,先端鈍或微凹,背面疏生近無(wú)柄之腺毛
      ,5脈與先端匯合;花瓣4-5
      ;雄蕊8
      ;心皮2
      ,下部合生
      ,子房半下位
      。蒴果
      。種子狹卵形
      ,具翅
      ?div id="jpandex" class="focus-wrap mb20 cf">;ㄆ?-7月
      ,果期8-9月

      性狀 : 性狀鑒別 根莖呈不規(guī)則團(tuán)塊狀,直徑2-3cm

      。表面黑褐色,節(jié)上有多數(shù)根痕或殘存細(xì)根和芽
      ;上面莖基疏生短硬腺毛。質(zhì)脆
      ,易折斷,斷面紅棕色
      ,顯粉性。氣微
      ,味淡
      。全草皺縮
      ,淺棕褐色
      。莖圓柱形,直徑0.5-2cm
      ,不分枝,中空
      ,下部疏生硬腺毛
      ;易折斷
      。葉片多皺縮破碎
      ,基生葉1片
      ,盾狀著生
      ,完整葉片近圓形
      ,直徑18-60cm
      ,掌狀淺裂
      ,邊緣具齒狀缺刻和不規(guī)則重鋸齒
      ,葉柄具刺狀硬腺毛
      ;莖生葉較小
      。圓錐花序
      ,花小
      ,白色或微帶紫色
      。氣做
      ,味苦

      化學(xué)成分 : 全草含無(wú)色飛燕草素(leucodephninidin)

      ,無(wú)色矢車(chē)菊素(leucocyanidin)
      ,槲皮素(quercetin)程并沒(méi)食子酸(ellagic acid)

      歸經(jīng) : 大腸經(jīng)

      性味 :

      ;澀;平

      功能主治 : 澀腸止瀉

      。主泄瀉

      用法用量 : 內(nèi)服:煎湯1.5-3g

      各家論述 : 《新華本草綱要》:根和全草:有收澀、固腸

      、止瀉的功能。用于腹瀉

      摘錄 : 《中華本草》

      本文地址:http://m.mcys1996.com/zhongyaocai/12301.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hù)作者版權(quán),注重分享

      ,被刊用文章因無(wú)法核實(shí)真實(shí)出處
      ,未能及時(shí)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
      ,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
      ,請(qǐng)聯(lián)系管理員
      ,我們會(huì)立即處理
      ,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lái)自于網(wǎng)絡(luò)
      ,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lái)源標(biāo)注錯(cuò)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quán)益
      ,請(qǐng)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
      ,情況屬實(shí)
      ,我們會(huì)第一時(shí)間予以刪除
      ,并同時(shí)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上一篇:

      下一篇:

      相關(guān)文章
      猴頭菌
      兩面青
      《全國(guó)中草藥匯編》:兩面青拼音注音 : Liǎnɡ Miàn Qīnɡ別名 : 甲滿來(lái)源 : 紫金?div id="4qifd00" class="flower right">
      ?苾擅媲郙aesa indica (Roxb.)A. DC.,以全株入藥
      。生境分布 : 云南。性味 : 微苦
      山玉桂
      拼音注音 : Shān Yù Guì來(lái)源 : 藥材基源:為樟科植物野黃桂的樹(shù)皮或葉
      。拉丁植物動(dòng)物礦物名:Cinnamomum jensenianum Hand.Mazz.[C.pauciflorum H.T.Chang]采收和儲(chǔ)藏:全年均可
      羊外腎
      《中藥大辭典》:羊外腎拼音注音 : Yánɡ Wài Shèn別名 : 羊石子(《本事方》)
      ,羊腎(《四川中藥志》)。出處 : 《綱目》來(lái)源 : 為?div id="jfovm50" class="index-wrap">?苿?dòng)物山羊或綿羊的睪丸。宰羊時(shí)
      ,割取睪丸
      甲魚(yú)頭
      拼音注音 : Jiǎ Yú Tóu別名 : 腳魚(yú)頭、團(tuán)龜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