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注音 : Dà Qīnɡ Yán
別名 : 青鹽、石鹽、戎鹽
來源 : 為一種結(jié)晶性石鹽。全年可采,自鹽湖中取出,曬干 原形態(tài) : 呈方塊形和不規(guī)則的多棱形 性味 : 咸,寒。 功能主治 : 涼血,明目。用于吐血,衄血,尿血,外治目赤腫痛,牙痛。 用法用量 : 3~5分。外用適量,研末搽牙或化水漱口洗目。 摘錄 : 《全國中草藥匯編》 拼音注音 : Dà Qīnɡ Yán 別名 : 戎鹽、胡鹽 出處 : 1.大青鹽原名戎鹽,《五十二病方》中已供藥用。2.《本經(jīng)》列為下品 來源 : 藥材基源:為氯化物類石鹽族礦物石鹽的結(jié)晶體 生境分布 : 生態(tài)環(huán)境:多形成于干涸含鹽盆地和現(xiàn)代鹽湖中 原形態(tài) : 晶體結(jié)構(gòu)屬等軸晶系 性狀 : 性狀鑒別 本品單晶體呈立方體狀,多棱 化學(xué)成分 : 主要為氯化鈉(NaCl)。此外還夾雜有氯化鉀(KCl) 炮制 : 取原藥材,除去雜質(zhì),用時搗碎。飲片性狀:參見“藥材鑒別”項。 貯干燥容器內(nèi),置干燥處,防潮,防塵。 鑒別 : (1)取本品約0.1g,加水2ml,使溶解、濾過,濾液加硝酸使成酸性后,滴加硝酸銀試液,即生成白色凝乳狀沉淀。分離,沉淀加氨試液即溶解,再加硝酸,沉淀復(fù)生成。(檢查氯化物)(2)取鉑絲,用鹽酸濕潤后,蘸取本品粉末在無色火焰中燃燒,火焰即顯鮮黃色。(檢查鈉鹽) 歸經(jīng) : 心;腎;肝;肺;膀胱經(jīng) 性味 : 咸;寒;無毒 注意 : 水腫禁服。1.《品匯精要》:“性冷不宜多服?div id="d48novz" class="flower left"> 功能主治 : 瀉熱;涼血;明目;潤燥。主尿血;吐血;齒舌出血;目赤腫痛;風(fēng)眼爛弦;牙痛 用法用量 : 內(nèi)服:煎湯,0.9-1.5g 復(fù)方 : 1.治遠(yuǎn)年風(fēng)赤眼腫痛 青鹽、硇砂 各家論述 : 1.李當(dāng)之《藥錄》:“戎鹽味苦 摘錄 : 《中華本草》 本文地址:http://m.mcys1996.com/zhongyaocai/13097.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hù)作者版權(quán),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luò),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biāo)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上一篇:
大青根
下一篇:
大青草
《中華本草》:大青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