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p id="kwqog"></sup>
<strike id="kwqog"></strike>
<kbd id="kwqog"></kbd>
<ul id="kwqog"><tbody id="kwqog"></tbody></ul><ul id="kwqog"><pre id="kwqog"></pre></ul>
  • <ul id="kwqog"><tbody id="kwqog"></tbody></ul>
  • 登錄
    首頁 >> 中醫(yī)基礎(chǔ)常識 >> 中藥材

    燈心草

    中醫(yī)世家 2023-05-01 22:16:29

    《中國藥典》:燈心草

    拼音注音 : Dēnɡ Xīn Cǎo

    別名 : 秧草

    、水燈心
    、野席草
    、龍須草、燈草
    、水蔥

    英文名 : MEDULLA JUNCI

    來源 : 本品為燈心草科植物燈心草Juncus effusus L. 的干燥莖髓。夏末至秋季割取莖

    ,曬干
    ,取出莖髓,理直
    ,扎成小把

    性狀 : 本品呈細(xì)圓柱形,長達(dá)90cm

    ,直徑0.1~0.3cm
    。表面白色或淡黃白色,有細(xì)縱紋
    。體輕
    ,質(zhì)軟,略有彈性
    ,易拉斷
    ,斷面白色。無臭
    ,無味

    貯藏 : 置干燥處。

    炮制 : 燈心草:除去雜質(zhì)

    ,剪段
    。燈心炭:取凈燈心草,照煅炭法(附錄Ⅱ D)制炭

    歸經(jīng) : 歸心

    、肺、小腸經(jīng)

    性味 :

    、淡,微寒

    功能主治 : 清心火

    ,利小便。用于心煩失眠
    ,尿少澀痛
    ,口舌生瘡。

    用法用量 : 1~3g

    備注 : (1)適宜病情較輕者

    ,或作清熱利水藥如木通
    、滑石藥的輔助品。用于心熱煩燥
    、小兒夜啼
    ,可單味煎服或與清心安神藥同用。此外
    ,燈心草燒灰吹喉
    ,可治喉痹。

    摘錄 : 《中國藥典》

    《中藥大辭典》:燈心草

    拼音注音 : Dēnɡ Xīn Cǎo

    別名 : 虎須草(崔豹《古今注》)

    ,赤須(《雷公炮炙論》)
    ,燈心(《圣濟(jì)總錄》)
    ,燈草(《珍珠囊》)
    ,碧玉草(《綱目》),水燈心(《分類草藥性》)
    ,鐵燈心(《天寶本草》)
    ,豬矢草、洋牌洞(《閩東本草》)
    ,燈芯草
    、虎酒草,曲屎草(《福建中草藥》)
    ,老虎須(《北方常用中草藥手冊》)

    出處 : 《開寶本草》

    來源 : 為燈心草科植物燈心草的莖髓或全草。秋季采收

    。割取莖部曬干
    ,或?qū)⑶o皮縱向剖開,去皮取髓
    ,曬干

    生境分布 : 生于濕地或沼澤邊緣。分布全國各地

    原形態(tài) : 多年生草本

    ,高35~100厘米。根莖橫走
    ,具多數(shù)須根
    。莖圓筒狀,直徑1~2毫米
    ,外具明顯條紋
    ,淡綠色。無莖生葉
    ,基部具鞘狀葉
    ,長者呈淡赤褐色
    ,短者呈褐色或黑褐色,有光澤
    。復(fù)聚傘花序
    ,假側(cè)生,由多數(shù)小花密聚成簇
    ;花淡綠色
    ,具短柄;花被6
    ,2輪
    ,裂片披針形,長2~2.5毫米
    ,背面被柔毛
    ,邊緣膜質(zhì),縱脈2條
    ;雄蕊3
    ,較花被短;子房3室
    ,花柱不明顯
    ,柱頭3枚。蒴果卵狀三棱形或橢圓形
    ,長約2毫米
    ,先端鈍,淡黃褐色
    。種子多數(shù)
    ,斜卵形?div id="jfovm50" class="index-wrap">;ㄆ?~6月
    。果期7~8月。

    性狀 : 干燥的莖髓

    ,呈細(xì)長圓柱形
    ,一般長50~60厘米,亦有達(dá)1米以上者
    。表面乳白色至淡黃白色
    ,粗糙,有細(xì)縱溝紋
    。用放大鏡觀察
    ,可見表面有許多絲狀物,相互交織成網(wǎng),最外多呈短毛狀
    。質(zhì)輕軟如海綿狀
    ,略有彈性,易折斷
    ,斷面不平坦
    ,白色。氣微
    ,味淡
    。以色白、條長
    、粗細(xì)均勻
    、有彈性者為佳。產(chǎn)江蘇
    、四川
    、云南、貴州等地
    。四川所產(chǎn)燈心草
    ,剝?nèi)ネ馄さ姆Q為"燈心"
    ,未去皮的稱為"燈草"

    貯藏 : 置干燥處。

    化學(xué)成分 : 莖髓含纖維

    、脂肪油
    、蛋白質(zhì)等。莖含多糖類

    炮制 : 燈心炭:取燈心草置鍋內(nèi)

    ,上覆一口徑略小的鍋,貼以白紙
    ,兩鍋交接處
    ,用鹽泥封固,不使泄氣
    ,煅至白紙呈焦黃色?div id="jpandex" class="focus-wrap mb20 cf">;穑瑳鐾溉〕?div id="jpandex" class="focus-wrap mb20 cf">。朱燈心:取剪好的燈心段
    ,用水噴灑,使微濕潤
    ,放瓷罐內(nèi)
    ,加入朱砂細(xì)末,反復(fù)搖動(dòng)至朱砂勻布為度。(每燈心10斤
    ,用朱砂10兩)

    歸經(jīng) : 入心

    、肺、小腸經(jīng)
    。①《雷公炮制藥性解》:"入心
    、小腸二經(jīng)。"②《本草匯言》:"入手少陰
    、太陰
    ,足太陽、默陰經(jīng)
    。"③《本草經(jīng)解》:"入手太陽小腸經(jīng)
    ,足太陽膀胱經(jīng),足太陰脾經(jīng)
    。"

    性味 : 甘淡

    ,寒。①《開寶本草》:"味甘
    ,寒
    ,無毒。"②《醫(yī)學(xué)啟源》:"氣平
    ,味甘
    。《主治秘訣》云:辛甘
    。"③《傷寒蘊(yùn)要》:"淡
    ,平。"④《本草從新》:"甘淡
    ,微寒
    。"

    注意 : ①《本草經(jīng)疏》:"虛寒者慎服。"②《本草從新》:"中寒小便不禁者勿服

    。"③《本草求真》:"氣虛小便不禁者忌服
    。"

    功能主治 : 清心降火,利尿通淋

    。治淋病
    ,水腫,小便不利
    ,濕熱黃疸
    ,心煩不寐,小兒夜啼
    ,喉痹
    ,創(chuàng)傷
    。用于:1、熱證小便水利
    、淋漓澀痛
    。2、心熱煩躁
    、小兒夜啼
    、驚癇。此外本品外用吹喉
    ,可治喉痹
    。①《開寶本草》:"主五淋。"②《醫(yī)學(xué)啟源》:"通陰竅澀
    ,利小水
    ,除水腫閉,治五淋
    ?div id="4qifd00" class="flower right">
    !吨髦蚊卦E》云:瀉肺。"③《本草衍義補(bǔ)遺》:"治急喉痹
    ,小兒夜啼
    。"④《綱目》:"降心火,止血
    ,通氣
    ,散腫,止渴
    。"⑤《分類草藥性》:"涂痔瘡
    。"⑥《北方常用中草藥手冊》:"清熱安神
    ,利水通淋
    。"⑦《西藏常用中草藥》:"清肺,降火
    ,利尿
    。治心煩不寐。"⑧南川《常用中草藥手冊》:"治喉炎及咳嗽
    。"⑨福建龍溪《實(shí)用中草藥》:"治小兒驚熱
    ,泌尿系炎癥,瘡瘍
    ,胬肉
    。"

    用法用量 : 內(nèi)服:煎湯,5~8分(鮮草單用

    ,0.5~1兩)
    ;或入丸、散。外用:煅存性研末撒或吹喉

    復(fù)方 : ①治五淋癃閉:燈心草一兩

    ,麥門冬、甘草各五錢
    。濃煎飲
    。(《方脈正宗》)②治水腫:燈心草四兩。水煎服
    。(《方脈正宗》)③通利水道:燈心十斤(以米粉漿染
    ,曬干,研末
    ,入水澄之
    ,浮者為燈心,取出
    ,又曬干
    ,入藥用二兩五錢,而沉者為米粉
    ,不用矣)
    ,赤白茯苓(去皮,兼用茯神去木)五兩
    ,滑石(水飛過)五兩
    ,豬苓(去皮)二兩,澤瀉(去須)三兩
    ,人參一斤(去蘆
    ,切片,煮濃湯去渣
    ,漉凈
    ,煉湯成膏如糖餳,用以和膏)
    。上燈心等五味各為細(xì)末
    ,以人參膏和成丸如龍眼大,朱砂為衣
    ,貼金箔
    。每用一丸,任病換引
    。(《韓氏醫(yī)通》天一丸)④治熱淋:鮮燈心草
    、車前草、鳳尾草各一兩
    。淘米水煎服
    。(《河南中草藥手冊》)⑤治膀胱炎
    、尿道炎、腎炎水腫:鮮燈心草一至二兩
    ,鮮車前二兩
    ,薏苡仁一兩,海金沙一兩
    。水煎服
    。(《河南中草藥手冊》)⑥治腎炎水腫:鮮燈心草一至二兩,鮮車前草一兩
    ,鮮地膽草一兩
    。水煎服。(《福建中草藥》)⑦治失眠
    、心煩:燈心草六錢
    。煎湯代茶常服。(《現(xiàn)代實(shí)用中藥》)⑧治小兒熱驚:燈心草一至二錢
    ,車前草三株
    。酌沖開水燉服。(《福建民間草藥》)⑨治小兒心煩夜啼:燈心草五錢
    。煎二次
    ,分二次服。(江西《中草藥學(xué)》)⑩治黃疸:㈠燈心草
    、天胡荽各一兩
    。水煎,加甜酒少許調(diào)服
    。㈡燈心草五錢
    ,鮮枸杞根一兩,陰行草五錢
    。水煎
    ,糖調(diào)服。(江西《中草藥學(xué)》)⑾治濕熱黃疸:鮮燈心草一至二兩
    ,白英(鮮)一至二兩
    。水煎服。(《福建中草藥》)⑿治急性咽炎
    ,咽部生顆粒或舌炎
    ,口瘡:燈心草一錢
    ,麥門冬三錢,水煎服
    ;亦可用燈心炭一錢
    ,加冰片一分
    ,同研,吹喉
    。(《河北中藥手冊》)⒀治走馬喉痹:壁蟢窠(燒灰)
    、燈心(燒灰)、枯礬各等分
    。為細(xì)末吹之
    。(《村居救急方》)⒁治乳蛾:燈草(以咸鹵浸透,入雞子殼中封固
    ,煅存性
    ,研細(xì))加粱上塵及青魚膽、明礬
    、銅青
    ,點(diǎn)咽喉。虛脫人及中寒人勿用
    。(《本草匯》)⒂治鼻衄不止:燈心(焙)一兩
    。搗羅為散,入丹砂一錢
    ,研
    。每服二錢匕,米飲調(diào)下
    。(《圣濟(jì)總錄》燈心散)⒃治破傷:燈心爛嚼
    ,和唾貼之,用帛裹
    。(《勝金方》)⒄治乳癰乳吹:水燈心一兩
    。酒水各半煎服。(《中醫(yī)藥實(shí)驗(yàn)研究》)⒅治陰疳:燈心草(燒灰)
    ,入輕粉
    、麝香(共研末涂敷)。(《綱目》)⒆傷口流血
    。用燈心草嚼爛敷患處
    。⒇鼻血不止。用燈心草一兩為末
    ,加丹砂一錢
    。每服二錢,米湯送下
    。(21)喉痹
    。用燈心草一把,瓦上燒存性
    ,加炒鹽一匙
    ,每取少許吹入喉中
    。又方:用燈心草灰二錢,加硼砂粉一錢
    ,和勻
    ,吹喉。又方:用燈心草
    、箬葉燒灰
    ,等分和勻,吹喉
    。又方:用燈心草
    、紅花燒灰,酒送服一錢
    。(22)失眠
    。用燈心草煎水代茶喝。(23)濕熱黃疸
    。用燈草根四兩
    ,加酒、水各半
    ,煮半日
    ,露一夜,溫服

    備注 : 尚有同屬植物野燈心草

    、擬燈心草等亦作燈心草入藥。

    摘錄 : 《中藥大辭典》

    《中華本草》:燈心草

    拼音注音 : Dēnɡ Xīn Cǎo

    別名 : 虎須草

    、赤須
    、燈心、燈草
    、碧玉草
    、水燈心、鐵燈心
    、虎酒草
    、曲屎草、秧草

    英文名 : Common Rush

    出處 : 出自《開寶本草》:燈心草

    ,生江南澤地
    。叢生,莖圓細(xì)而長直
    ,人將為席
    。1.《本草衍義》:燈心草,陜西亦有
    。蒸熟
    ,干則拆取中心穰燃燈者,是謂之熟草
    。又有不蒸
    ,但生干剝?nèi)≌邽樯荨H胨幰擞蒙荨?.《品匯精要》:燈心草
    ,蒔田澤中
    ,圓細(xì)而長直,有簳無葉
    。南人夏秋間采之
    ,剝皮以為蓑衣。其心能燃燈
    ,故名燈心草
    。由其性味淡滲,故有利水之功
    。而《本經(jīng)》乃言為席
    ,非也。其席草亦產(chǎn)江南
    ,形比燈心草細(xì)而

    來源 : 藥材基源:為燈心草科植物燈心草的莖髓或全草

    。拉丁植物動(dòng)物礦物名:Juncus effusus L.[J.effusus L.var.decipiens Buchen.;J.decipiens(Buchen.)Nakai].采收和儲藏:全草:秋季采割
    ,曬干
    ;莖髓;秋季采割下莖稈
    ,順莖劃開皮部
    ,剝出髓心,捆把曬干

    生境分布 : 生態(tài)環(huán)境:生于水旁

    、田邊等潮濕處。資源分布:分布于長江下游及陜西
    、福建
    、四川、貴州等地
    。四川及江蘇
    、蘇州地區(qū)有栽培。

    原形態(tài) : 燈心草

    ,多年生草本
    ,高40-100cm。根莖橫走
    ,密生須根
    。莖簇生
    ,直立,細(xì)柱形
    ,直徑1.5-4mm
    ,內(nèi)棄滿乳白色髓,占莖的大部分
    。葉鞘紅褐色或淡黃色
    ,長者達(dá)15cm;葉片退化呈刺芒狀
    ?div id="d48novz" class="flower left">
    ;ㄐ蚣賯?cè)生,聚傘狀
    ,多花
    ,密集或疏散;與莖貫連的苞片長5-20cm
    ;花淡綠色
    ,具短柄,長2-2.5mm
    ;花被片6
    ,條狀披針形,排列為2輪
    ,外輪稍長
    ,邊緣膜質(zhì),背面被柔毛
    ;雄蕊3或極少為6
    ,長約為花被的2/3,花藥稍短于花絲
    ;雌蕊1
    ,子房上位,3室
    ,花柱很短柱頭3
    。蒴果長圓狀,先端鈍或微凹
    ,長約與花被等長或稍長
    ,內(nèi)有3個(gè)完整的隔膜。種子多數(shù)
    ,卵狀長圓形
    ,褐色,長約0.4mm?div id="jfovm50" class="index-wrap">;ㄆ?-7月
    ,果期7-10月。

    栽培 : 生物學(xué)特性 喜濕潤環(huán)境

    ,耐寒
    ,忌干旱
    。對土壤條件要求不嚴(yán)
    ,但宜選潮濕、肥沃疏松地栽培
    。 栽培技術(shù) 用種子繁殖
    ,直播法。秋季
    ,采收成熟種子
    ,曬干貯藏待播,上覆細(xì)土1cm左右
    。 田間管理 播后勤澆水
    ,保持土壤濕潤;苗高10cm以上適當(dāng)間功
    ,株距5-10cm
    ;每年中耕除草2-3次,施肥1-2次

    性狀 : 性狀鑒別 本品呈細(xì)圓柱形

    ,長達(dá)90cm,直徑1-3mm
    ,表面白色或淡黃白色
    。置放大鏡下觀察,有隆起的細(xì)縱紋及海綿樣的細(xì)小孔隙
    ;微有光澤
    。質(zhì)輕柔軟,有彈性
    ,易拉斷
    ,斷面不平坦,白色
    。氣味不顯著
    。以條長,粗壯
    ,色白
    ,有彈性者為好。 顯微鑒別 莖髓橫切面:全部由通氣組織組成。每一細(xì)胞呈類方形或長方形
    ,具數(shù)條分枝
    ,分枝長8-60μm,直徑7-20μm
    ,壁厚約1.7μm
    ,相鄰細(xì)胞的分枝頂端相互銜接,形成網(wǎng)狀結(jié)構(gòu)
    ,細(xì)胞間隙大多呈三角形
    ,也有類四邊形的。

    化學(xué)成分 : 莖髓含多種菲類衍生物

    ,已分離得到:燈心草二酚(effusos)
    ,6-甲基燈心草二酚(juncusol),燈心草酚(juncunol)
    ,2
    ,6-二羥基-1,7-二甲基-5-乙烯基-9
    ,10-二氫菲(2
    ,6-dihydroxy-1,7-dimethyl-5-ethenyl-9
    ,10-dihydrophenanthrene)
    ,2,7-二羥基-1
    ,8-二甲基-5-乙烯基-9
    ,10-二氫菲(2,7-dihydroxy-1
    ,8-dimethyl-5-ethenyl-9
    ,10-dihydrophenanthrene),2
    ,8-二羥基-1
    ,6-二甲基-5-乙烯基-9,10-二氫菲(2
    ,8-dihydroxy-1
    ,6-dimethyl-5-ethenyl-9,10-dihydrophenanthrene)
    ,8-羥基-2-甲氧基-1
    ,6-二甲基-5-乙烯基9,10-二氫菲(2-hydroxy-7-methoxy-1
    ,8-dimethyl-5-ethenyl-9
    ,10-dihydrophenanthrene)
    ,2-羥基-7-羧基-1-甲基-5-乙烯基-9,10-二氫菲(2-hydroxy-7-carboxy-1-methyl-5-ethenyl-9
    ,10-dihydrophenanthrene)
    ,2-羥基-8-羧基-1-甲基-5-乙烯基-9,10-二氫菲(2-hydroxy-8-carboxy-1-methyl-5-ethenyl-9
    ,10-dihydrophenanthrene)
    ,2,3-二羥基-1
    ,7-二甲基-5-乙烯基-9
    ,10-二氫菲(2,3-dihydroxy-1
    ,7-dimethyl-5-ethenyl-9
    ,10-dihydrophenanthrene),燈心草酮(juncunone)
    ,5-甲酰基-2-羥基-1
    ,8-二甲基-7-甲氧基-9
    ,10-二氫菲(5-formyl-2-hydroxy-1,8-dimethyl-7-methoxy-9
    ,10-dihydrophenanthrene)
    ,5-甲酰基-2
    ,6-羥基-1
    ,7-二甲基9,10-二氫菲(5-formyl-2
    ,6-dihydroxy-1
    ,7-dimethyl-9,10-dihydrophenanthrene)
    ,5-(1-羥乙基)-2
    ,6-二羥基-1,7-二甲基-9
    ,10-二氫菲[(1-hydroxyethyl)-2
    ,6-dihydroxy-1,7-dimethyl-9
    ,10-dihydrophenanthrene]
    ,5-(1-甲氧基乙基)-2,6-二羥基-1
    ,7-二甲基9
    ,10-二氫菲[5-(1-methoxyethyl)-2
    ,6-dihydroxy-1,7-dimethyl-9
    ,10-dihydrophenanthrene]
    ,5-(1-羥乙基)-2,8-二羥基-1
    ,7-二甲基-9
    ,10-二氫菲[5-(1-hydroxyethyl)-2,8-dihydroxy-1
    ,7-dimethyl-9
    ,10-dihydrophenanthrene],2
    ,6-二羥基-1
    ,7-二甲基-9,10-二氫菲(2
    ,6-dihydroxy-1
    ,7-dimethyl-9,10-dihydrophenanthrene)
    ,去氫燈心草二酚(dehydroeffusol)
    ,去氫燈心草醛(dehydroeffusal),去氫-6-甲基燈心草二酚(dehydrojuncusol)
    。還含2
    ,8-二羥基-1,7-二甲基-5-乙烯基-10
    ,11-二氫二苯并[b
    ,f]氧雜庚烷(2,8-dihydroxy-1
    ,7-dimethyl-6-ethenyl-10
    ,11-dihydrodibenz[b,f]-oxepin)
    ,α-單-對-香豆酸甘油酯(mono-p-coumaroyl glyceride)
    ,木犀草素(luteolin)。全草含揮發(fā)油
    ,內(nèi)有:芳樟醇(lonalool),2-十一烷酮(2-undecanone)
    ,2-十三烷酮(2-tridecanone),4-對-芋烯-3酮(p-menth-4-en-3-one)
    ,1
    ,2-二氫-1,5
    ,8-三甲基萘(1
    ,2-dihydro-1
    ,5,8-trimethylanaphthalene)
    ,α-及β-紫羅蘭酮(ionone)
    ,β-甜沒藥烯(β-bisabolene),β-苯乙醇(β-phenylethyl alcohol)
    ,苯酚(phenol)
    ,對-甲基苯酚(p-cresol),6
    ,10
    ,14-三甲基-2-十五烷酮(6,10
    ,14-trimethylpentadecan-2-one)
    ,丁香油酚(eugenol),二氫彌猴桃內(nèi)酯(dihydroactinidiolide)
    ,α-香附酮(α-cyperone)
    ,香草醛(vanillin),癸酸(capric acid)
    ,月桂酸(lauric acid)
    ,肉豆蔻酸(myristic acid),硬脂酸(stearic acid)
    ,油酸(oleic acid),亞油酸(linoleic acid)以及C12至C24的烴類
    。又含苯丙氨酸(phenylalanine)
    ,正纈氨酸(norvaline),蛋氨酸(methionine)
    ,色氨酸(tryptophane)
    ,β-丙氨酸(β-alanine)等氨基酸和由二分子谷氨酸(glutamic acid)與一分子纈氨酸(valine)組成的三肽(tripeptide)以及葡萄糖(glucose),半乳糖(galactose)
    ,阿拉伯聚糖(araban)
    ,木聚糖(xylan)甲基戊聚糖(methylpentosan)等糖類。還含木犀草素
    ,木犀草素-7-葡萄糖甙(luteolin7-glucoside)
    ,β-谷甾醇(β-sitosterol)和β-谷甾醇葡萄糖甙(β-sitosterol glucoside)等。

    藥理作用 : 實(shí)驗(yàn)證明本品具有利尿

    、止血作用

    炮制 : 1.燈心炭:取燈心草置鍋內(nèi),上覆一口徑略小的鍋

    ,貼以白紙
    ,兩鍋交接處
    ,用鹽泥封固,不使泄氣
    ,煅至白紙呈焦黃色?div id="4qifd00" class="flower right">
    ;穑瑳鐾溉〕?div id="4qifd00" class="flower right">
    。2.取剪好的燈心段
    ,用水噴灑,使微濕潤
    ,放瓷罐內(nèi)
    ,加入朱砂細(xì)未,反復(fù)搖動(dòng)至朱砂勻布為度
    。(每燈心10斤
    ,用朱砂10兩)。3.青黛制:燈心段置盆內(nèi)噴淋清水少許
    ,微潤
    ,加青黛粉,撒布均勻
    ,并隨時(shí)翻動(dòng)
    ,至表面掛勻青黛為度,取出晾干
    。每燈心草10kg
    ,青黛1.5kg。

    歸經(jīng) :

    ;肺
    ;小腸;膀胱經(jīng)

    性味 :

    ;淡
    ;微寒

    注意 : 下焦虛寒,小便失禁者禁服

    功能主治 : 利水通淋

    ;清心降火。主淋?div id="d48novz" class="flower left">
    ?div id="d48novz" class="flower left">
    ;水腫;小便不利
    ;濕熱黃疸
    ;心煩不寐;小兒夜啼
    ;喉痹
    ;口瘡
    ;創(chuàng)傷

    用法用量 : 內(nèi)服:煎湯,1-3g

    ,鮮品15-30g
    ;或入丸、散
    。治心煩不眠
    ,朱砂拌用。外用:適量
    ,煅存性研末撒
    ;或用鮮品搗爛敷,扎把外擦

    復(fù)方 : 1.宣氣散(《丹溪心法》)

    ,主治癃閉急痛。2.天一丸(《韓氏醫(yī)通》)
    ,具有通利水道之功
    。3.燈心散(《圣濟(jì)總錄》),主治鼻衄不止

    各家論述 : 1.《開寶本草》:主五淋

    。2.《醫(yī)學(xué)啟源》:通陰竅澀,利小水
    ,除水腫閉
    ,治五淋?div id="jfovm50" class="index-wrap">!吨髦蚊卦E》云:瀉肺
    。3.《本草衍義補(bǔ)遺》:治急喉痹,小兒夜啼
    。4.《綱目》:降心火,止血
    ,通氣
    ,散腫,止渴
    。5.《分類草藥性》:涂痔瘡
    。6.《北方常用中草藥手冊》:清熱安神,利水通淋
    。7.《西藏常用中草藥》:清肺
    ,降火,利尿
    。治心煩不寐
    。8.南川《常用中草藥手冊》:治喉炎及咳嗽
    。9.福建龍溪《實(shí)用中草藥》:治小兒驚熱,泌尿系炎癥
    ,瘡瘍
    ,胬肉。10.《本草經(jīng)疏》:燈心草
    ,其質(zhì)輕通
    ,其性寒,味甘淡
    ,故能通利小腸熱氣
    ,下行從小便出,小腸為心之腑
    ,故亦除心經(jīng)熱也
    。11.《藥品化義》:燈心,氣味俱輕
    ,輕者上浮
    ,專入心肺;性味俱淡
    ,淡能利竅
    。使上部郁熱下行,從小便而出
    。主治咳嗽咽痛
    ,眼赤目昏,淋閉水腫
    ,小便不利
    ,暑熱便濁,小兒夜啼
    ,皆清熱之功也
    。世疑輕淡之物,以為力薄而忽略之
    ,不知輕可去實(shí)
    ,淡主于滲,惟此能導(dǎo)心肺之熱
    ,自上順下
    ,通調(diào)水道,下輸膀胱
    ,其力獨(dú)勝
    。12.《本草述》:燈心草,降心火,通氣
    ,為此味專長
    。心火降,則肺氣下行而氣通
    ,故曰瀉肺
    。心主血,火降氣通
    ,則血和而水源暢矣
    。小腸以下水分穴,下合膀胱水腑
    ,使氣化出焉
    ,故主五淋,利陰竅
    。陰竅
    ,肝所主也,肺氣降則肝氣和而陰竅利矣
    。其治喉痹最捷者
    ,降心火,下肺氣
    ,和血散氣之義也

    摘錄 : 《中華本草》

    本文地址:http://m.mcys1996.com/zhongyaocai/13628.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hù)作者版權(quán),注重分享

    ,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shí)真實(shí)出處
    ,未能及時(shí)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
    ,請聯(lián)系管理員
    ,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luò)
    ,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biāo)注錯(cuò)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quán)益
    ,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shí)
    ,我們會第一時(shí)間予以刪除
    ,并同時(shí)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上一篇:

    下一篇:

    相關(guān)文章
    猴頭菌
    《全國中草藥匯編》:猴頭菌別名 : 猴頭、刺猬菌
    石長生
    拼音注音 : Shí Chánɡ Shēnɡ別名 : 丹草、長生草、丹沙草
    、生肌草
    、石中珠、巖浮萍
    、豬毛七
    、水豬毛七、豬鬃草
    、豬毛腳筋草出處 : 石長生
    ,始載于《本經(jīng)》,一名丹草
    ,列入下品
    桑白皮
    《中國藥典》:桑白皮拼音注音 : Sānɡ Bái Pí?jiǎng)e名 : 桑根皮英文名 : CORTEX MORI來源 : 本品為?div id="m50uktp" class="box-center"> ?浦参锷orus alba L.的干燥根皮。秋末葉落時(shí)至次春發(fā)芽前采挖根部
    兩面青
    《全國中草藥匯編》:兩面青拼音注音 : Liǎnɡ Miàn Qīnɡ別名 : 甲滿來源 : 紫金?div id="jpandex" class="focus-wrap mb20 cf">?苾擅媲郙aesa indica (Roxb.)A. DC.,以全株入藥
    。生境分布 : 云南
    大青木
    拼音注音 : Dà Qīng Mù別名 : 路邊青、臭葉樹
    、羊咪青
    、青心草、臭大青
    、鴨公青
    山玉桂
    拼音注音 : Shān Yù Guì來源 : 藥材基源:為樟科植物野黃桂的樹皮或葉。拉丁植物動(dòng)物礦物名:Cinnamomum jensenianum Hand.Mazz.[C.pauciflorum H.T.Chang]采收和儲藏:全年均可
    羊外腎
    《中藥大辭典》:羊外腎拼音注音 : Yánɡ Wài Shèn別名 : 羊石子(《本事方》),羊腎(《四川中藥志》)
    。出處 : 《綱目》來源 : 為?div id="m50uktp" class="box-center"> ?苿?dòng)物山羊或綿羊的睪丸。宰羊時(shí)
    甲魚頭
    拼音注音 : Jiǎ Yú Tóu別名 : 腳魚頭
    、團(tuán)龜頭、鰲頭來源 : 爬行綱龜鱉目鱉科中華鱉Amyda sinensis (Wiegman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