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注音 : Fènɡ Xiān Gēn
出處 : 《綱目》
來源 : 鳳仙花科植物鳳仙的根。
性味 : ①《綱目》:"苦甘辛 功能主治 : 活血 用法用量 : 內(nèi)服:研末或浸酒 復(fù)方 : ①治跌撲傷 摘錄 : 《中藥大辭典》 拼音注音 : Fènɡ Xiān Gēn 別名 : 金鳳花根 英文名 : Root of Garden Balsam 出處 : 出自《本草綱目》 來源 : 藥材基源:為鳳仙花科植物鳳仙花的根 生境分布 : 中國南北各地均有栽培。 原形態(tài) : 鳳仙花 一年生草本 化學(xué)成分 : 根含矢車菊素甙(Cyanidinmono一glycoside)。 性味 : 味苦;辛;性平 功能主治 : 活血止痛;利濕消腫 用法用量 : 內(nèi)服:煎,6-15g;或研末,3-6g;或浸酒。外用:適量,搗敷。 各家論述 : 1.《本草匯言》:鳳仙根,通經(jīng)活血之藥也。李氏方,治杖撲腫痛,血脈瘀凝。此寒滑走散之品,其性快便捷烈,又不宜多服久服,恐損脾胃,泄元氣也。2.《綱目》:治雞、魚骨哽,誤吞銅鐵,杖撲腫痛。散血通經(jīng),軟堅透骨。3.《分類草藥性》:治一切崩帶,風(fēng)濕癱瘓,筋骨疼痛。4.《嶺南采藥錄》:去紅腫之毒。浸酒甚佳。 摘錄 : 《中華本草》 本文地址:http://m.mcys1996.com/zhongyaocai/14309.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hù)作者版權(quán),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中華本草》:鳳仙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