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注音 : Guānɡ Lánɡ Miàn
出處 : 《本草拾遺》
來源 : 為棕櫚科植物桄榔樹干髓部的淀粉。將樹干割斷,去皮,取髓部曬干,磨粉。
性味 : 《綱目》:"甘,平,無毒。"
功能主治 : 《海藥本草》:"作餅炙食,補(bǔ)益虛羸乏損、腰腳無力。"
摘錄 : 《中藥大辭典》
拼音注音 : Guānɡ Lánɡ Miàn
英文名 : Sugar Palm, Gomuti Palm, Black-fibre Palm, Areng Palm,starch obtained from pith of Gomuti sugarpalm
出處 : 出自《本草綱目拾遺》
來源 : 藥材基源:為棕櫚科植物桄榔樹干髓部的淀粉。拉丁植物動(dòng)物礦物名:Arenga pinnata ( Wurmb.) Merr.采收和儲(chǔ)藏:將樹干割斷,去皮,取髓部曬干,磨粉。
生境分布 : 生態(tài)環(huán)境:生長(zhǎng)于溫濕地區(qū)的石灰?guī)r石山林中。亦有栽培。資源分布:分布于臺(tái)灣、廣東、海南、廣西及云南等地 原形態(tài) : 桄榔 性味 : 味甘;性平 功能主治 : 補(bǔ)虛 用法用量 : 內(nèi)服:適量,作餅食。 各家論述 : 《海藥本草》:作餅炙食,補(bǔ)益虛羸乏損 摘錄 : 《中華本草》 本文地址:http://m.mcys1996.com/zhongyaocai/15488.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hù)作者版權(quá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