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毒,H,中藥,河豚魚肝油" />
拼音注音 : Hé Tún Yú Gān Yóu
出處 : 《遼寧醫(yī)學》210:467 來源 : 為鲀科動物弓斑東方鲀 功能主治 : 治淋巴結結核 復方 : 治破潰之淋巴結結核及慢性皮膚潰瘍:河豚肝適量,放鍋內(nèi)加熱到90~120℃左右 摘錄 : 《中藥大辭典》 拼音注音 : Hé Tún Yú Gān Yóu 英文名 : Ocellated puffer liver oil, Vermiculated puffer liver oil, Obscure puffer liver oil 出處 : 出自《遼寧醫(yī)學》 來源 : 藥材基源:為鲀科動物弓斑東方鲀、蟲紋東方鲀 生境分布 : 生態(tài)環(huán)境:1.棲息于近海 原形態(tài) : 1.弓斑東方鲀 炮制 : 將肝臟放鍋內(nèi)加熱到90-120度左右,見有油出即不停攪拌,隨后將油裝入玻瓶,靜置48小時取上油,制成油紗條,經(jīng)高壓滅菌后備用。 性味 : 味甘;性溫;大毒 注意 : 禁內(nèi)服。 功能主治 : 消腫解毒;散結鎮(zhèn)痛;殺蟲。主瘰疬;瘡癤;無名腫毒;皮膚慢性潰瘍 用法用量 : 外用:適量,涂敷。 摘錄 : 《中華本草》 本文地址:http://m.mcys1996.com/zhongyaocai/16761.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轉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中華本草》:河豚魚肝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