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毒,H,中藥,河豚魚肝油" />
<sup id="kwqog"></sup>
<strike id="kwqog"></strike>
<kbd id="kwqog"></kbd>
<ul id="kwqog"><tbody id="kwqog"></tbody></ul><ul id="kwqog"><pre id="kwqog"></pre></ul>
  • <ul id="kwqog"><tbody id="kwqog"></tbody></ul>
  • 登錄
    首頁 >> 中醫(yī)基礎常識 >> 中藥材

    河豚魚肝油

    中醫(yī)世家 2023-05-03 03:09:36

    《中藥大辭典》:河豚魚肝油

    拼音注音 : Hé Tún Yú Gān Yóu

    出處 : 《遼寧醫(yī)學》210:467

    ,1966

    來源 : 為鲀科動物弓斑東方鲀

    、蟲紋東方鲀
    、暗色東方鲀的肝臟所熬出的油。

    功能主治 : 治淋巴結結核

    ,慢性皮膚潰瘍

    復方 : 治破潰之淋巴結結核及慢性皮膚潰瘍:河豚肝適量,放鍋內(nèi)加熱到90~120℃左右

    ,見有油出即不停攪拌
    ,隨后將油裝入玻瓶,靜置48小時后
    ,取上層清油
    ,制成油紗布條,經(jīng)高壓滅菌后備用
    。用時以油紗布條外敷創(chuàng)面或用于竇道引流
    ,外用消毒紗布包扎。每隔一至二日換藥一次

    摘錄 : 《中藥大辭典》

    《中華本草》:河豚魚肝油

    拼音注音 : Hé Tún Yú Gān Yóu

    英文名 : Ocellated puffer liver oil, Vermiculated puffer liver oil, Obscure puffer liver oil

    出處 : 出自《遼寧醫(yī)學》

    來源 : 藥材基源:為鲀科動物弓斑東方鲀、蟲紋東方鲀

    、暗色東方鲀及其同屬多種動物的肝臟所熬出的油
    。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1.Fugu ocellatus(Osbeck)[Spheroides ocellatus Osbeck]2.Fugu vermicularis (Temminck et Schlegel)[Spheroides vermicularis Temminck et Schlegel]3.Fugu obscurus(Abe)[Spheroides obscurus Abe]采收和儲藏:捕得河豚后,取肝熬油

    生境分布 : 生態(tài)環(huán)境:1.棲息于近海

    ,亦進入河口咸淡水區(qū)域。主食貝類
    、甲殼類
    、小魚類。2.暖溫性底層魚類
    ,棲息于近海
    、河口咸淡水中,亦進入江河
    。主食貝類
    、蝦蟹及小魚等。遇敵害時
    ,體內(nèi)氣囊能使腹部膨脹
    。4-5月為產(chǎn)卵期。3.棲息于近海和河川
    。雜食性
    ,主食蝦、蟹
    、螺
    、魚苗
    、水生昆蟲、枝角類
    、橈足類及植物葉片和絲狀藻等
    。資源分布:1.弓斑東方鲀: 分布我國沿海。2.蟲紋東方鲀: 我國沿海均有分布
    。3.暗色東方鲀: 分布于黃海
    、渤海和東海。

    原形態(tài) : 1.弓斑東方鲀

    ,體長一般為10-15cm
    ,頭部、體背及腹面均有細弱小刺
    ,背刺區(qū)與腹刺區(qū)分離
    。吻部、頭體兩側及尾部光滑
    。頭體背側面灰褐色
    ,微綠。體側在胸鰭后上方
    ,各有一黑綠色而帶橙色邊的大斑
    ,并有一弓形橫過背部的黑綠色鞍狀斑,鞍癍斑具橙色邊緣
    。背鰭基部兩側具一圓形大黑斑
    。腹面白色,各鰭灰黃色
    。2.蟲蚊東方鲀
    ,本種與弓斑東方鲀的區(qū)別是:有許多圓形和長蟲紋形白點。3.暗紋東方鲀
    ,本種與弓斑東方鲀的區(qū)別是:棕褐色
    ,背側面具不明顯的暗褐色橫紋4-6條,橫紋之間白色狹紋3-5條
    。胸鰭后上方體側處具一圓形黑色大斑
    ,邊緣白色。

    炮制 : 將肝臟放鍋內(nèi)加熱到90-120度左右

    ,見有油出即不停攪拌
    ,隨后將油裝入玻瓶,靜置48小時取上油
    ,制成油紗條
    ,經(jīng)高壓滅菌后備用。

    性味 : 味甘;性溫

    ;大毒

    注意 : 禁內(nèi)服

    功能主治 : 消腫解毒;散結鎮(zhèn)痛

    ;殺蟲
    。主瘰疬;瘡癤
    ;無名腫毒
    ;皮膚慢性潰瘍

    用法用量 : 外用:適量,涂敷

    摘錄 : 《中華本草》

    本文地址:http://m.mcys1996.com/zhongyaocai/16761.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

    ,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
    ,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
    ,或有版權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
    ,我們會立即處理
    ,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轉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
    ,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
    ,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
    ,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上一篇:

    下一篇:

    相關文章
    兩面青
    大青木
    拼音注音 : Dà Qīng Mù別名 : 路邊青
    、臭葉樹、羊咪青
    、青心草
    、臭大青、鴨公青
    、淡婆婆
    竹葉心
    來源 : 慈竹屬植物慈竹Sinocalamus affinis (Rendle) Mcclure尚未能展開呈筒卷形的嫩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