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注音 : Huǒ Yàn Zǐ
別名 : 蔓烏藥、羊角七(《陜西中草藥》),草烏(《寧夏中草藥手冊(cè)》)。
出處 : 《陜西中草藥》
來(lái)源 : 為毛茛種植物松潘烏頭的塊根。秋季采挖,去凈泥土和須根,曬干。
生境分布 : 生于低山至中山的山坡灌叢或林下濕地。分布四川 原形態(tài) : 多年生纏繞草本 炮制 : 參見(jiàn)"草烏頭"條 性味 : 辛,溫 注意 : ①《陜西中草藥》:"服藥后忌煙、酒 功能主治 : 《陜西中草藥》:"止痛 用法用量 : 內(nèi)服:煎湯 摘錄 : 《中藥大辭典》 拼音注音 : Huǒ Yàn Zǐ 別名 : 蔓烏藥 英文名 : Root of Sungpan Monkshood 出處 : 出自《陜西中草藥》 來(lái)源 : 藥材基源:為毛茛科植物松潘烏頭的根。拉丁植物動(dòng)物礦物名:Aconitum sungpanense Hand.- Hazz.采收和儲(chǔ)藏:秋季采挖 生境分布 : 生態(tài)環(huán)境:生于海拔1400-3000m的山地林中 原形態(tài) : 松潘烏頭,多年生草本 性狀 : 1.性狀鑒別 根圓錐形,母根頂端常帶莖殘基,長(zhǎng)4-6cm,直徑1.5-2cm。表面棕褐色,母根極為皺縮不平,具多數(shù)須根及須根痕;子根稍平滑。質(zhì)堅(jiān)硬 化學(xué)成分 : 松潘烏頭根含塔拉胺(talatisamine) 炮制 : 參見(jiàn)“草烏頭”條。 鑒別 : 理化鑒別 薄層色譜:取本品粉末約1g,加10%氨溶液1ml 歸經(jīng) : 肝經(jīng) 性味 : 辛;苦 注意 : 本品有大毒 功能主治 : 祛風(fēng)除濕 用法用量 : 內(nèi)服:煎湯 各家論述 : 《陜西中草藥》:止痛 摘錄 : 《中華本草》 本文地址:http://m.mcys1996.com/zhongyaocai/17156.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hù)作者版權(quán),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wú)法核實(shí)真實(shí)出處《中華本草》:火焰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