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l id="s6iya"><pre id="s6iya"></pre></ul>
    • <kbd id="s6iya"><pre id="s6iya"></pre></kbd>
    • 登錄
      首頁 >> 中醫(yī)基礎(chǔ)常識 >> 中藥材

      火索麻

      中醫(yī)世家 2023-05-03 06:55:41

      《全國中草藥匯編》:火索麻

      拼音注音 : Huǒ Suǒ Má

      別名 : 假芝麻、癩皮樹、火索木

      、坡皮麻
      、鞭龍

      來源 : 梧桐科山芝麻屬植物扭蒴山芝麻Helicteres isora L.,以根入藥

      。秋冬采集
      ,切碎曬干。

      性味 :

      、微苦
      ,溫。

      功能主治 : 解表

      ,理氣止痛
      。用于感冒發(fā)熱,慢性胃炎
      ,胃潰瘍
      ,腸梗阻。

      用法用量 : 0.5~1兩

      摘錄 : 《全國中草藥匯編》

      《中藥大辭典》:火索麻

      拼音注音 : Huǒ Suǒ Má

      別名 : 大麻樹

      、黎仔麻木(《中國藥用植物綱要》),癩皮樹(廣州部隊(duì)《常用中草藥手冊》)

      出處 : 廣州部隊(duì)《常甩中草藥手冊》

      來源 : 為梧桐科植物扭蒴山芝麻的根

      。全年可采。洗凈
      ,切片
      ,曬干。

      生境分布 : 生于干旱曠野

      、山坡、丘林的灌木叢中
      。分布廣東
      、廣西、云南等地

      原形態(tài) : 灌木

      ,高約2~3米;嫩枝被星狀茸毛
      。葉互生,卵形
      ,長10~12厘米
      ,寬7~9厘米
      ,先端有不規(guī)則的分裂,基部圓或斜心形
      ,邊緣有鋸齒
      ,兩面都有毛
      ,5出脈
      ;葉柄被茸毛;托葉線形
      ,早落
      。聚傘花序腋生,常2~3個(gè)簇生
      ,長達(dá)2厘米;小苞片鉆形
      ;花紅色或紫色
      ,徑3.5~4厘米;萼通常4~5淺裂
      ,裂片三角形
      ,2唇狀;花瓣不等大
      ,前面2片較大,斜鐮刀形
      ;雄蕊10枚
      ;不育雄蕊5枚;子房略具乳頭狀突起
      ,受粉后螺旋狀
      。蒴果圓柱形,螺旋狀扭曲
      ,成熟時(shí)黑色,先端銳尖
      ,長5厘米
      ,寬7~9毫米,初時(shí)被星狀柔毛
      ,后逐漸脫落
      。花期4~10月

      性味 : 廣州部隊(duì)(常用中草藥手冊》:"淡微苦

      ,平
      。"

      功能主治 : 廣州部隊(duì)《常用中草藥手冊》:"行氣止痛

      ,治慢性胃炎,胃潰瘍
      。"

      用法用量 : 內(nèi)服:煎湯

      ,3~5錢。

      摘錄 : 《中藥大辭典》

      《中華本草》:火索麻

      拼音注音 : Huǒ Suǒ Má

      別名 : 買買劉才

      、野芝麻、麻紐塞
      、扭索麻

      英文名 : Root of Tortedfruit Screwtree

      出處 : 出自廣州部隊(duì)《常用中草藥手冊》。

      來源 : 藥材基源:為梧桐科植物火索麻

      。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Helicteres isora L.采收和儲藏:全年均可采
      ,洗凈
      ,切片曬干

      生境分布 : 生態(tài)環(huán)境:生于海拔100-580m的草坡和丘陵或灌叢中。資源分布:分布于海南

      、云南等地

      原形態(tài) : 火索麻 灌木,高達(dá)2m

      。小枝被星狀茸毛
      。葉互生,葉柄長8-25mm
      ,被柔毛
      ;托葉條形
      ,長7-10mm
      ,早落;葉片卵形
      ,長10-12cm
      ,寬7-9cm,先端短漸尖并常具小裂片
      ,基部圓形或斜心形
      ,邊緣具鋸齒
      ,上面被星狀短柔毛
      ,下面密被星狀短柔毛
      ;基生脈5條。聚傘花序腋生
      ,常2-3個(gè)簇生
      ,長達(dá)2cm;小苞片鉆形
      ,長7mm;花紅色或紫紅色
      ,直徑3.5-4cm
      ;萼長17mm,通常4-5淺裂
      ,裂片三角形且排成二唇狀
      ;花瓣5,不等大
      ,前面2枚較大,長12-15mm
      ,斜鐮刀形
      ;雄蕊10,退化雄蕊5
      ,與花絲等長
      ;于房略具乳頭狀突起,授粉后螺旋狀扭曲
      。蒴果圓柱狀
      ,螺旋狀扭曲
      ,成熟時(shí)黑色
      ,長5cm,寬7-9mm
      ,先端稅尖
      ,并具長喙,初被星狀柔毛
      ,后逐漸脫落
      。種子細(xì)小
      ,直徑小于2mm
      。花期4-10月。

      化學(xué)成分 : 根含葫蘆苦素(cucurbitacin)B

      ,異葫蘆苦素(isocucurbitacin)B
      ;根、根莖含β-谷甾醇(β-sitosterol)
      ,白樺脂酸(betulic aicd),齊墩果酸(oleanolic acid)
      ,胡蘿卜甙(daucosterol)
      ,3β,27-二乙酰氧基-羽扇豆-20(29)-烯-28-酸甲酯[3β
      ,27-diacetoxy-lup-20-(29)-en-28-oic acid methyl ester]。果實(shí)含a-香樹脂醇(a-amyrin)
      ,β-香樹脂醇(β-amyrin)
      ,羽扇豆醇(lupeol)
      ,無羈萜(friedelin)及蒲公英賽酮(taraxerone)
      。葉含三十四烷酸三十四烷酸酯(tetratriacontamyl-tetratriacontanoate)?div id="m50uktp" class="box-center"> ;鹚髀檫€含薯蕷皂甙元(diosgenin)及1
      ,4-二氫-4-氧代-2-喹啉已酸(1,4-dihydro-4-oxo-2-quinolinehexanoic acid
      ,malalyamine)

      歸經(jīng) : 胃經(jīng)

      性味 :

      ;苦
      ;平

      功能主治 : 理氣止痛。主慢性胃炎

      ;胃潰瘍
      ;腸梗阻;腸炎腹瀉

      用法用量 : 內(nèi)服:煎湯

      ,9-15g

      各家論述 : 廣州部隊(duì)《常用中草藥手冊》:行氣止痛

      ,治慢性胃炎
      ,胃潰瘍。

      摘錄 : 《中華本草》

      本文地址:http://m.mcys1996.com/zhongyaocai/17169.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hù)作者版權(quán)

      ,注重分享
      ,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shí)真實(shí)出處,未能及時(shí)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
      ,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
      ,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
      ,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luò)
      ,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biāo)注錯(cuò)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
      ,情況屬實(shí)
      ,我們會第一時(shí)間予以刪除,并同時(shí)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上一篇:

      下一篇:

      相關(guān)文章
      石長生
      大青木
      拼音注音 : Dà Qīng Mù別名 : 路邊青
      、臭葉樹、羊咪青
      、青心草、臭大青
      、鴨公青、淡婆婆
      、大葉青
      竹葉心
      來源 : 慈竹屬植物慈竹Sinocalamus affinis (Rendle) Mcclure尚未能展開呈筒卷形的嫩葉。性味 : 甘
      、苦,涼
      。功能主治 : 清頭熱
      羊外腎
      《中藥大辭典》:羊外腎拼音注音 : Yánɡ Wài Shèn別名 : 羊石子(《本事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