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注音 : Huánɡ Shǔ Kuí Jīnɡ
出處 : 江西《草藥手冊》
來源 : 為錦葵科植物黃蜀葵的莖或莖皮 性味 : 甘滑 功能主治 : 和血,除邪熱 用法用量 : 內(nèi)服:煎湯 復方 : ①治氣血虛:蜜炙黃蜀葵莖及根一兩 摘錄 : 《中藥大辭典》 拼音注音 : Huánɡ Shǔ Kuí Jīnɡ 英文名 : Stem of Sunset Abelmoschus 出處 : 江西《草藥手冊》 來源 : 藥材基源:為錦葵科植物黃蜀葵Abelmoschus manihot (L.) Medic.的莖或莖皮 生境分布 : 生態(tài)環(huán)境:常生于山谷草叢 原形態(tài) : 1.黃蜀葵 一年生或多年生草本 歸經(jīng) : 肝經(jīng) 性味 : 甘;寒 功能主治 : 清熱解毒;通便利尿。主高熱不退;大便秘結(jié);小便不利;疔瘡腫毒;燙傷 用法用量 : 內(nèi)服:煎湯,5-10g。外用:油浸搽。 復方 : ①治氣血虛: 蜜炙黃蜀葵莖及根一兩,星宿菜二錢。 用瘦豬肉湯煎服。②防治產(chǎn)褥熱: 黃蜀葵莖及根一兩。 用雞湯煎服或水煎取汁,煮雞蛋兩只,加甜酒少許服。③治燙傷: 黃蜀葵皮浸油搽。 摘錄 : 《中華本草》 本文地址:http://m.mcys1996.com/zhongyaocai/18548.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異議的《中華本草》:黃蜀葵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