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p id="kwqog"></sup>
<strike id="kwqog"></strike>
<kbd id="kwqog"></kbd>
<ul id="kwqog"><tbody id="kwqog"></tbody></ul><ul id="kwqog"><pre id="kwqog"></pre></ul>
  • <ul id="kwqog"><tbody id="kwqog"></tbody></ul>
  • 登錄
    首頁(yè) >> 中醫(yī)基礎(chǔ)常識(shí) >> 中藥材

    黑及草

    中醫(yī)世家 2023-05-03 21:32:15

    《全國(guó)中草藥匯編》:黑及草

    拼音注音 : Hēi Jí Cǎo

    別名 : 青魚(yú)膽

    、四棱草
    、小見(jiàn)腫消、花臉貓
    、黑耳草

    來(lái)源 : 龍膽科花錨屬植物紫白花錨Halenia elliptica D. Don

    ,以根或全草入藥
    。秋季采挖
    ,洗凈曬干。

    性味 :

    ,寒

    功能主治 : 清熱利濕,平肝利膽

    。用于急性黃疸型肝炎
    ,膽囊炎,胃炎
    ,頭暈頭痛
    ,牙痛。

    用法用量 : 3~5錢(qián)

    摘錄 : 《全國(guó)中草藥匯編》

    《中藥大辭典》:黑及草

    拼音注音 : Hēi Jí Cǎo

    出處 : 《貴州民間藥物》

    來(lái)源 : 為龍膽科植物橢圓葉花錨的根

    生境分布 : 生于山地陽(yáng)坡。分布我國(guó)西南至中部

    原形態(tài) : 二年生草本

    。莖直立,有分枝
    ,具棱
    ,綠色,高30~50厘米
    。單葉對(duì)生
    ;長(zhǎng)橢圓形或卵狀披針形,長(zhǎng)2~2.5厘米
    ,先端鈍
    ,基部渾圓或闊楔形,全緣
    ,主脈3條
    ;無(wú)葉柄。聚傘花序頂生及腋生
    ,花梗細(xì)
    ;花小,直徑6~7毫米
    ,黃綠色
    ;萼4裂,裂片披針形
    ;花冠鐘狀
    ,4深裂達(dá)中部以下,裂片基部有窩孔
    ,延伸成長(zhǎng)距
    ,向上反曲;雄蕊4
    ,著生于花冠的近基部
    ;雌蕊1
    ,子房1室。蒴果卵形
    ,熟后開(kāi)裂達(dá)基部
    。種子多數(shù)?div id="4qifd00" class="flower right">
    ;ㄆ谇锛?div id="4qifd00" class="flower right">

    性味 : 《貴州民間藥物):"性寒,味苦

    。"

    功能主治 : ①《貴州民間藥物》:"治風(fēng)熱頭暈

    ,燉肉吃。"②《貴州草藥》:"疏風(fēng)
    ,清暑
    ,鎮(zhèn)痛。"

    用法用量 : 內(nèi)服:煎湯

    ,5~8錢(qián)
    。外用:搗敷。

    復(fù)方 : 治中暑腹痛:黑及草一兩

    ,煎服
    。(《貴州草藥》)

    摘錄 : 《中藥大辭典》

    《中華本草》:黑及草

    拼音注音 : Hēi Jí Cǎo

    別名 : 黑耳草、阿小根

    、龍膽
    、青魚(yú)膽、肝炎藥
    、黑節(jié)苦草
    、雞腳蓮、花錨
    、甲地然果、四棱草
    、小兒腫消
    、花臉錨

    出處 : 出自《貴州民間藥物》

    來(lái)源 : 藥材基源:為龍膽科植物橢圓葉花錨的全草。拉丁植物動(dòng)物礦物名:Halenia elliptica D.Don采收和儲(chǔ)藏:6~8月采收

    ,除去雜質(zhì)
    ,曬干或鮮用。

    生境分布 : 生態(tài)環(huán)境:生于海拔700-4000m的山坡草地

    、灌叢中及山谷水溝邊
    。資源分布:分布于西北。西南及遼寧
    、內(nèi)蒙古
    、山西
    、湖北、湖南等地

    原形態(tài) : 二年生草本

    ,高20-50cm。莖直立
    ,近四棱形
    ,少分枝?div id="d48novz" class="flower left">
    ;~橢圓形
    ,長(zhǎng)2-3cm,寬5-15mm
    ,全緣
    ,具寬扁的柄,柄長(zhǎng)1-1.5cm
    ,葉脈3條
    ;莖生葉對(duì)生,幾無(wú)柄
    ,抱莖
    ,葉片長(zhǎng)橢圓形或卵狀披針形,長(zhǎng)2-7Cm
    ,寬0.5-2(-3.5)cm
    ,先端鈍或急尖,基部圓形或闊楔形
    ,全緣
    ;主脈5條。聚傘花序頂生或腋生
    ,花梗長(zhǎng)短不等
    ,長(zhǎng)0.5-3.5cm;花直徑1-1.5cm
    ;花萼4裂
    ,裂片橢圓形或卵形;花冠藍(lán)色或紫色
    ,4裂
    ,裂片卵圓形或橢圓形,裂片基部有窩孔
    ,延伸成一長(zhǎng)距
    ;雄蕊4,著生于花冠近基部;子房卵形
    ,長(zhǎng)約5mm
    ,花柱極短,柱頭2裂
    。蒴果寬卵形
    ,長(zhǎng)約1cm,分裂達(dá)基部
    。種子褐色
    。花
    、果期7-9月

    性狀 : 性狀鑒別 莖長(zhǎng)0.4-4.8cm,直徑1-3mm

    ,表面綠色至黃綠色
    ,具微翅,節(jié)上有對(duì)生殘葉
    ;斷面中空
    。葉暗綠色,皺縮易碎
    ,完整者展平后呈卵形
    、橢圓形或卵狀披針形,長(zhǎng)2-3.5cm
    ,寬0.6-1.2cm
    ,全緣,有3條明顯的縱脈
    ;無(wú)柄
    。聚傘花序,花皺縮
    ,花梗細(xì)長(zhǎng)
    ,長(zhǎng)0.2-2cm;花萼綠色
    ,4深裂
    ;花冠藍(lán)色或淺黃棕色,4深裂
    ,基部有距。體輕
    ,質(zhì)軟
    。氣微,味苦
    、微澀
    。以色黃綠
    、葉色暗綠、味苦者為佳
    。顯微鑒別 莖橫切面:類(lèi)方形
    ,角隅有棱翅,表皮細(xì)胞1列
    ,排列緊密
    ,外被角質(zhì)層。皮層薄壁細(xì)胞類(lèi)圓形或不規(guī)則形
    ,切向延長(zhǎng)
    ;內(nèi)皮層凱氏點(diǎn)明顯。中柱鞘為1列薄壁細(xì)胞
    。維管束雙韌型
    ,外側(cè)韌皮部狹窄,形成層不明顯
    ,木質(zhì)部寬廣
    ,木纖維發(fā)達(dá),壁厚
    ,木化
    ,導(dǎo)管多角形,內(nèi)側(cè)韌皮部明顯
    。髓部常形成較大的髓腔
    。粉末特征:黃綠色。①纖維多見(jiàn)
    ,一種壁稍薄
    ,長(zhǎng)327-475(-653)μm,直徑15-23μm;另一種壁稍厚
    ,長(zhǎng)423-445μm
    ,直徑約19μm。②螺紋梯紋導(dǎo)管多見(jiàn)
    ,直徑約22μm
    。③葉下表皮細(xì)胞垂周壁彎曲,密布不等式氣孔
    ,上表皮細(xì)胞垂周壁平直
    ,氣孔少。

    化學(xué)成分 : 全草含多種呫噸酮及其甙

    ,如花錨甙(halenia-side
    ,1-O-primeverosyl-2,3,5
    ,7-tetramethoxyxanthone)
    ,去甲氧基花錨甙(demethoxyhaleniaside,1-O-primeverosyl-2,3
    ,5-trimethoxyx-anthone)
    ,1-O-櫻草糖基-2,3
    ,4
    ,5-四甲氧基呫噸酮(1-O-primevero-syl-2,3,4,5-tetramethoxyxanthone)[1],1
    ,7-二羥基-2
    ,3,4
    ,5-四甲氧基呫噸酮(1
    ,7-dihydroxy-2,3
    ,4
    ,5-tetramethoxyxanthone),1
    ,5-二羥基-2
    ,3, 7-三甲氧基呫噸酮(1
    ,5-dihydroxy-2
    ,3,7-trimethoxyx-anthone)
    ,1
    ,2-二羥基-3,4
    ,5-三甲氧基呫噸酮(1
    ,2-dihydroxy-3,4,5-trimethoxyxanthone)
    ,1
    ,5-二羥基-2,3-二甲氧基呫噸酮(1
    ,5-di-hydroxy-2,3-dimethoxyxanthone)
    ,1,7-二羥基-2
    ,3-二甲氧基呫噸酮(1
    ,7-dihydroxy-2
    ,3-dimethoxyanthone)[2],2
    ,3,7-三甲氧基呫噸酮1-O-葡萄糖甙(2
    ,3
    ,7-trimethoxyxanthone 1-O-glucoside),2
    ,3
    ,5-三甲氧基呫噸酮1-O-葡萄糖甙(2,3
    ,5-trimethoxyxanthone 1-O-gluco-side
    ,1-羥基-2,3
    ,4
    ,7-四甲氧基呫噸酮(1-hydroxy-2,3
    ,4
    ,7-te-tramethoxyxanthone),1-羥基-2
    ,3
    ,4,5-四甲氧基呫噸酮(1-h(huán)ydroxy-2
    ,3
    ,4,5-tetramethoxyxanthone)
    ,1-羥基-2
    ,3,7-三甲氧基呫噸酮(1-hydroxy-2
    ,3
    ,7-trimethoxyxanthone),1-羥基-2
    ,3
    ,5-三甲氧基呫噸酮(1-h(huán)ydroxy-2,3
    ,5-trimethoxyxanthone)[3]
    ,1-羥某-3,6
    ,8-三甲氧基呫噸酮(1-h(huán)ydroxy-3
    ,6
    ,8-trimethoxyxanthone,ellipticol),3
    ,6
    ,8-三甲氧基呫噸酮-1-O-櫻草糖甙(3,6
    ,8-trimethoxyxanthone-1-O-primeveroside,ellipticoside)[4]
    。另含有齊墩果酸(oleanolic acid)及谷甾醇-β-D-葡萄糖甙(sitosterol-β-D-glucoside)[3]。

    歸經(jīng) : 肺經(jīng)

    性味 :

    ;性寒

    功能主治 : 清熱解毒

    ;疏肝利膽;疏風(fēng)止痛
    。主急
    、慢性肝炎;膽囊炎
    ;腸胃炎
    ;流感;咽喉痛
    ;牙痛
    ;脈管炎;外傷感染發(fā)熱
    ;中暑腹痛
    ;外傷出血

    用法用量 : 內(nèi)服:煎湯,10~15g

    ;或燉肉食
    。外用:適量,搗敷。

    復(fù)方 : 治中暑腹痛: 黑及草一兩,煎服

    。(《貴州草藥》)

    各家論述 : 1.《貴州民間藥物》:治風(fēng)熱頭暈,燉肉吃

    。2.《貴州草藥》:疏風(fēng),清暑,鎮(zhèn)痛。

    摘錄 : 《中華本草》

    本文地址:http://m.mcys1996.com/zhongyaocai/18585.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hù)作者版權(quán)

    ,注重分享
    ,被刊用文章因無(wú)法核實(shí)真實(shí)出處,未能及時(shí)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
    ,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
    ,請(qǐng)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huì)立即處理
    ,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lái)自于網(wǎng)絡(luò)
    ,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lái)源標(biāo)注錯(cuò)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qǐng)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
    ,情況屬實(shí)
    ,我們會(huì)第一時(shí)間予以刪除
    ,并同時(shí)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上一篇:

    下一篇:

    相關(guān)文章
    猴頭菌
    《全國(guó)中草藥匯編》:猴頭菌別名 : 猴頭、刺猬菌
    大青木
    拼音注音 : Dà Qīng Mù別名 : 路邊青
    、臭葉樹(shù)
    、羊咪青
    、青心草、臭大青
    、鴨公青
    、淡婆婆、大葉青
    竹葉心
    來(lái)源 : 慈竹屬植物慈竹Sinocalamus affinis (Rendle) Mcclure尚未能展開(kāi)呈筒卷形的嫩葉
    。性味 : 甘、苦
    ,涼
    山玉桂
    羊外腎
    《中藥大辭典》:羊外腎拼音注音 : Yánɡ Wài Shèn別名 : 羊石子(《本事方》)
    甲魚(yú)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