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注音 : Mián Huā Zǐ
別名 : 木棉子(《本草經(jīng)疏》),棉花核(《蘭臺軌范》) 出處 : 《百草鏡》 來源 : 為錦葵科植物草棉等的種子。 藥理作用 : 參見"棉花根"條。 性味 : 《本草經(jīng)疏》:"辛,熱 注意 : 陰虛火旺者忌服。 功能主治 : 溫腎,補虛,止血。治陽痿,睪丸偏墜,遺尿。痔血,脫肛,崩漏,帶下。①《本經(jīng)逢原》:"燒存性,解梅瘡毒,痔漏,脫肛,下血,每服半兩,黑豆淋酒服之。"②《藥性考》:"補虛 用法用量 : 內(nèi)服:煎湯,2~4錢;或入丸、散。外用:煎水熏洗。 復(fù)方 : ①治陽痿不超:棉花子(水浸,曬干,燒酒拌炒,去殼用仁)半斤,破故紙(鹽水炒)、韭菜子(炒)各二兩。為末,蔥汁為丸,梧子大。每服二錢,空心酒下。(《祝穆試效方》)②治腎子大小偏墜:棉子煮湯入甕,將腎囊坐入甕口,俟湯冷止。一二次散其冷氣自愈。(《回生集》)③治虛怯勞瘵,久嗽吐血不止:棉花子不拘多少,童便浸一宿,為末。每服一錢,側(cè)柏葉湯下。(《集效方》)④治盜汗不止:棉子仁三、四錢,每日煎湯一碗,空心服三、四日 各家論述 : ①《本草經(jīng)疏》:"木棉子,祛風濕 摘錄 : 《中藥大辭典》 拼音注音 : Mián Huā Zǐ 別名 : 木棉子、棉花核 英文名 : Cottonseed 出處 : 出自《百草鏡》 來源 : 藥材基源:為錦葵科植物草棉Gossypium herbaceum L.陸地棉G.hirsutum L. 生境分布 : 1.我國甘肅 原形態(tài) : 1.草棉 一年生草本至亞灌木,高達1.5 性狀 : 性狀鑒別 種子事卵狀,長約1cm,直徑約0.5cm。外被2層白色錦毛,一層長棉毛及一層短茸毛,少數(shù)僅具1層長棉毛。質(zhì)柔韌,研開后,種仁黃褐色,富油性。有油香氣,味微門牌。 化學(xué)成分 : 種子含棉酚(gossypol),棉紫色素(gossypru-purin),痕量6-甲氧基棉酚(6-methoxygossypol), 6, 6’-二甲氧基棉酚(6,6’-dimethoxygossypol)。油的脂肪酸組成為棕櫚酸(palmitic aicd),油酸(oleic acid),亞油酸(linoleic acid),硬脂酸(stearic acie)。 藥理作用 : 參見棉花根條。 歸經(jīng) : 腎;脾;女子胞經(jīng) 性味 : 辛;性熱;有毒 注意 : 陰虛火旺者忌服。 功能主治 : 溫腎;通乳;活血止血。主陽痿;腰膝冷痛 用法用量 : 內(nèi)服:煎湯 復(fù)方 : 1.治盜汗不止: 棉子仁三 臨床應(yīng)用 : 1.治陽痿不起:棉花子(水浸,曬干,燒酒拌炒,去殼用仁)半斤,破故紙(鹽水炒)、韭菜子(炒)各二兩 各家論述 : 1.《本草經(jīng)疏》:木棉子,祛風濕 摘錄 : 《中華本草》 本文地址:http://m.mcys1996.com/zhongyaocai/18759.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quán),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luò),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中華本草》:棉花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