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注音 : Mǎ Wěi Shēn Jīn
別名 : 牛尾菜(《救荒本草,) 出處 : 《江西中藥》 來源 : 為百合科植物長葉牛尾菜的根莖及根 生境分布 : 生于山坡 原形態(tài) : 多年生草本,攀援狀 性狀 : 干燥根莖略彎曲 炮制 : 用水洗凈 性味 : 苦,平 功能主治 : 舒筋活血,通絡(luò)止痛 用法用量 : 內(nèi)服:煎湯 復(fù)方 : 治關(guān)節(jié)廟:牛尾菜五錢,路邊荊一兩,老鼠刺一兩,豨薟草五錢。水煎服。(《湖南藥物志》) 摘錄 : 《中藥大辭典》 拼音注音 : Mǎ Yǐ Shēn Jīn 別名 : 大伸筋、百部伸筋、水搖竹、伸筋草、龍須草、牛尾伸筋、牛尾節(jié)、牛尾卷、水球花、大葉伸筋 英文名 : rhizome of Whiteback Greenbrier 出處 : 出自《江西中藥》 來源 : 藥材基源:為百合科植物白背牛尾菜的根及根莖 生境分布 : 生態(tài)環(huán)境:生于林下、水旁或山坡草叢中 原形態(tài) : 白背牛尾菜 多年生草本 性狀 : 性狀鑒別 根莖結(jié)節(jié)狀,略彎曲,下側(cè)著生多數(shù)細根。根長12-32cm,直徑1-3mm;表面黃白色或黃棕色,具細皺紋。質(zhì)韌,不易折斷。斷面白色,中央有黃色木心。氣無,味微苦,有粘性。 化學(xué)成分 : 地下部分含β-谷甾醇(β-sitosterol),β-谷甾醇-3-O-β-D-吡喃葡萄糖甙(β-sitosterol-3-O-β-D-glucopyranoside),新替告皂甙元-3-O-β-D-吡喃葡萄糖甙(neotigenin-3-O-β-D-glucopyranoside),長葉牛尾菜甙(xmilanippin)A。 炮制 : 用水洗凈、稍潤,切片,曬干。 性味 : 苦;平 功能主治 : 壯筋骨;利關(guān)節(jié);活血止痛。主腰腿疼痛;屈伸不利;月經(jīng)不調(diào);跌打傷痛 用法用量 : 內(nèi)服:煎湯,6-12g;或浸酒飲。 各家論述 : 1.《植物名實圖考》:治筋骨 摘錄 : 《中華本草》 本文地址:http://m.mcys1996.com/zhongyaocai/19047.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quán)《中華本草》:馬尾伸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