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注音 : Mǎ Chǐ Xiàn Zǐ
出處 : 《開寶本草》
來源 : 為馬齒莧科植物馬齒莧的種子 功能主治 : 《開寶本草》:"明目。" 復(fù)方 : ①治青盲白翳 摘錄 : 《中藥大辭典》 拼音注音 : Mǎ Chǐ Xiàn Zǐ 別名 : 馬齒莧實(shí) 出處 : 出自《開寶本草》 來源 : 藥材基源:為馬齒莧科桿物馬齒莧的種子。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Portulaca oleracea L.采收和儲藏:夏、秋季果實(shí)成熟時,割取地上部分,收集種子,除去泥沙雜質(zhì),干燥。 生境分布 : 生態(tài)環(huán)境:生于田野路邊及庭園廢墟等向陽處。資源分布:分布于全國各地。 原形態(tài) : 一年生草本,肥厚多汁,無毛,高10-30cm 性狀 : 性狀鑒別 種子扁圓形或類三角形 歸經(jīng) : 肝 性味 : 甘;性寒 功能主治 : 清肝 用法用量 : 內(nèi)服:煎湯 各家論述 : 《開寶本草》:明目。 摘錄 : 《中華本草》 本文地址:http://m.mcys1996.com/zhongyaocai/19103.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hù)作者版權(quán)《中華本草》:馬齒莧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