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注音 : Niú Jīn Cì Jì Shēnɡ
別名 : 梨寄生 來源 : 藥材基源:為桑寄生科植物滇藏鈍果寄生的帶葉莖枝。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Taxillus thibetensis (Lecomte) Danser[Loran thusthibetensis Lecomte]采收和儲藏:全年可采,鮮用或切碎曬干 生境分布 : 生態(tài)環(huán)境:生于海拔1700-3000m的山地闊葉林中 原形態(tài) : 灌木,高0.5-1m。嫩枝、葉密被黃褐色或褐色疊生星狀毛和星狀毛;小枝黑色,近平滑,具疏生皮孔。葉對生,革質(zhì);葉柄長8-12mm;葉片卵形或長卵形,長5-8cm,寬3-4.5m,先端圓鈍或鈍尖,基部近圓形,上面無毛,下面被緊貼的絨毛,葉緣常呈淺波狀;側(cè)脈5-8對,在葉上面明顯。傘形花序,2-3個簇生于葉腋或小枝已落葉腋部,具花3-5朵,花序和花均密被黃褐色或褐色絨毛,總花梗長1-2mm;花梗長2-3mm;苞片卵狀三角形,長約1mm;花紅色;花托橢圓狀,長約2mm 歸經(jīng) : 肺;膀胱經(jīng) 性味 : 苦;性平 功能主治 : 清肺熱;利小便。主肺熱咳嗽;濕熱淋證 用法用量 : 內(nèi)服:煎湯,15-30g,大劑量可用至60g。 摘錄 : 《中華本草》 本文地址:http://m.mcys1996.com/zhongyaocai/19267.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hù)作者版權(quán),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