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注音 : Nì ā Luò
來源 : 蓼科逆阿落Polygonum periginatoris Pauls. 生境分布 : 西藏。 性味 : 辛,溫 功能主治 : 澀腸止痢。主治急、慢性痢疾 用法用量 : 3~5錢。 摘錄 : 《全國中草藥匯編》 拼音注音 : Nì ā Luò 出處 : 《西藏常用中草藥》 來源 : 為蓼科植物逆阿落的根。8~10月采挖。洗凈,切片,曬干。 生境分布 : 生于陰暗潮濕林下及溝邊,分布西藏等地。 原形態(tài) : 多年生草本,高30~50厘米。根粗壯 性味 : 辛,溫。 功能主治 : 澀腸止痢。治急慢性痢疾,腸炎。 用法用量 : 內服:煎湯,3~5錢。 摘錄 : 《中藥大辭典》 拼音注音 : Nì ā Luò 出處 : 出自《西藏常用中草藥》 來源 : 藥材基源:為蓼科植物叉枝蓼的根莖。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Polygonum tortuosum D.Don [P.pe-riginatoris Pauls.采收和儲藏:8~10月采挖根莖,洗凈,切片曬干。 生境分布 : 生態(tài)環(huán)境:生于海拔3800-4900m的山坡草地、河灘沙礫地。資源分布:分布于西藏等地。 原形態(tài) : 半灌木。高30-50cm。根粗壯,木質,外表皮黑褐色。莖直立,具叉狀分枝,圓柱形,紫褐色或黃褐色,被柔毛或近于無毛。葉互生或對生;葉柄極短;托葉鞘膜質偏斜;葉片卵形或橢圓形,長1.5-4cm,寬1-2cm,先端急尖或鈍,基部圓形或近心形,全線 歸經(jīng) : 大腸經(jīng) 性味 : 辛;澀;性溫 功能主治 : 澀腸止痢。主痢疾;腹瀉 用法用量 : 內服:煎湯,10~15g。 摘錄 : 《中華本草》 本文地址:http://m.mcys1996.com/zhongyaocai/19321.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轉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中藥大辭典》:逆阿落
《中華本草》:逆阿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