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注音 : Niǎo Bù Qǐ Yè
英文名 : Aralia decaisneana Hance
來源 : 藥材基源:為五加科植物黃毛楤木的葉 生境分布 : 生態(tài)環(huán)境:生于海拔400-1200m的雜木林中。資源分布:分布于江西 原形態(tài) : 黃毛楤木;灌木,高1-5m。有稀少的刺和黃褐色絨毛。葉大,為二回羽狀復(fù)葉,葉軸和羽片軸基部有1對小葉,每羽片有小葉7-11片,革質(zhì);小葉無柄或有長約5mm的柄,葉片卵形至長圓狀卵形,長8-15cm,寬4-8cm,先端漸尖,基部圓形至心形,邊緣具細鋸具,上面被黃褐色絨毛,下面毛密;側(cè)脈6-8對?div id="4qifd00" class="flower right"> 性味 : 味甘;性平 功能主治 : 平肝;解毒。主頭目眩暈;腫毒 用法用量 : 內(nèi)服:煎湯,9-15g。外用:適量,搗敷。 摘錄 : 《中華本草》 本文地址:http://m.mcys1996.com/zhongyaocai/19328.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quán)